×

明朝初 杨士奇

明朝初期大诗人,杨士奇诗作独领风骚,这十首典雅诗作,值得深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30 12:20:11 浏览6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明朝前期,杨士奇、杨荣、杨溥同朝辅政,史称“三杨”,其中杨士奇为官时间最长,官职也最高,名声更是最大,其文学成就也是最为斐然的。在文坛,以杨士奇为主导的,倡导雍容典雅,平正典丽的文风,后被称为“台阁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杨士奇十首诗作,体会“台阁体”文风风貌,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杨士奇出生在我国的江西省,一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一位罗姓男士,为此杨士奇也改姓罗。为什么后来他又改回来原来的姓氏呢?这要从一次罗家祭奠祖先说起。因为罗氏祭奠祖先,而幼年的杨士奇自作主张,祭奠杨氏祖先,罗氏看到幼小的杨士奇有如此有志气,便同意他恢复杨姓。

据记载,杨士奇并未参加科考入仕,他是经过文人王叔英的举荐进入翰林,以布衣的身份开启了其官宦生涯。他历经四朝,入阁辅政四十余年,政绩卓著,文学成绩斐然,是那个时代文坛的领军人物。他继承了韩愈、欧阳修“文以载道”的文学观,用诗文当做维护国家和点缀升平盛世的工具,以他为首的“台阁体”风行百年,因而有学者认为其是“台阁体之鼻祖”。

在“三杨”中,杨士奇存世诗作最多的,诗歌形式辞达意,内容主理,呈恩颂德,风格温柔敦厚。他的“台阁体”诗作一般体现出富贵福泽之气,平正典雅之态,风格平易委婉。从题材来看,杨士奇的诗作非常广泛,有应制颂圣、题赠唱和、写景写物、送别与抒怀等等,包罗万象,是当是文坛诗人中涉猎最为广泛的诗人之一。

当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一定会体现时代背景,“台阁体”文学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影响。杨士奇入仕的时候,是明朝经济繁荣的时代,四海安定,而且作为一名文臣,在当时朝野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所以他备受皇帝恩宠,诗文不乏歌功颂德的意味。再有,明初期文人们要建立属于明朝独有的文学,就像唐朝以诗歌著称,宋朝以词为傲一样,因此“台阁体”文学应运而生。

“台阁体”诗以应制、赠答、酬应为主,杨士奇非常擅长应制诗,他用诗文歌颂皇帝恩德,高唱时代赞歌,描绘明朝的繁荣,流露出富贵安闲的气象,体现出诗人乐观的心态,所以这类诗文体现出来的是宏大的特色。再有,在没有粉饰的诗文下,杨士奇的应制诗还可以说明杨士奇与历代君主之间的和谐关系。

交际应酬诗现存1500首,这类诗占比75%,其中赠送别离诗情感真挚,能够真诚劝慰后生,写得极富哲理性和激励性。唱和诗展现诗人见到友人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具有追怀的意思,怀念青春往事,希望彼此继续向前,携手共乐,促膝长谈,体现出闲庭雅致的一面,也可以说明杨士奇的人缘极佳。

由于官场上的地位与声望,杨士奇也写过不少应酬诗。虽然这类诗艺术趣味大致相同,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当时士大夫阶级的精神生活与审美观。抒情咏怀诗艺术风格平易晓畅,清丽典雅,表达自然,审美意蕴浓厚。羁旅咏怀诗直抒胸臆,语言流畅,体现诗人丰富的情感与乡愁。写景咏怀诗生动婉约,景物描写细腻,为读者勾画出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总之,杨士奇的诗作太多了,题材太广了。身居高位,又处于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没有悲哀的色彩,体现出的是娴雅之感,一方面体现出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文人思想情怀与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杨士奇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与秀美的文字,相信你会喜欢的。

送给事中姚山赴河南佥宪

[明] 杨士奇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杨白花

[明] 杨士奇

杨白花,逐风起。

含霜弄雪太轻盈,荡日摇春无定止。

楼中美人双翠颦,坐见纷纷渡江水。

天长水阔花缈茫,一曲悲歌思千里。

巫山高

[明] 杨士奇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褵如游龙。

当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

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声不可闻。

寄尤文度

[明] 杨士奇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

卑栖人总厌,闲散自能高。

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

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

发淮安

[明] 杨士奇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江上早行

[明] 杨士奇

汉阳矶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闻角

[明] 杨士奇

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乡心已无限,况复在边州。

古意答伯阳

[明] 杨士奇

河洲双鸳鸯,流荡还相逐。

皎皎白杨花,风吹不相续。

送胡元节广西宪使

[明] 杨士奇

骢马赤茸鞦,临歧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贪渔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江南行

[明] 杨士奇

偶来长浦里,相伴采莲归。

并船打两桨,溅水湿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