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姓罗的有哪些字辈
- 罗姓辈分
- 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是什么
- 想知道姓罗的辈分顺序
- 罗姓字辈
- 罗氏辈份排名,我上两辈是,光,明,我这辈是清字辈的,以后是怎么排的
- l罗氏辈分查询
- 罗氏家族字派,清,子,文,学,兴,宇,下面的字辈是什么我祖籍原是云南东川的
姓罗的有哪些字辈
楼上的 你错了
全国罗姓是一家。
现在全国70%的罗姓出自豫章(南昌),均采用通用字辈。
一.大成谱派衍(全国通行班次)
旧派:
从珠公43世“盛”字辈起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新派:
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
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妘」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
相传古帝是祝融的后代。
地区分布 江西豫章郡,湖南长沙郡
罗姓辈分
罗姓辈分排名如下:
湖南罗氏辈分排名:
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
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
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
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
罗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1280万余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左右。
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到到江西南昌地区,一直到宋朝,罗姓在江西发展的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随后罗姓从湖南和江西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
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罗姓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了台湾。
扩展资料:
人口分布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280万,为全国前2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2万激增到1280余万,增长达17倍之多,罗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四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8%,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2%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
罗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是什么
罗家家谱字辈: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新派: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相关信息:
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罗姓仍排中国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当今12多亿中华汉族人群中,罗姓人占0.85%,总人口约1032万之众。
四川是罗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罗姓总人口之20%,约210万,占省总人口数之2%。据《中国百家姓书库》公布,罗姓在全国100大姓中名列第20位,人口占全国0.86%。
想知道姓罗的辈分顺序
罗姓字辈
湖南桑植城关镇罗氏(包括湖北仙桃、红花堤等地同族)的派次是: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 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杞公)老派语共28字: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新派语共80字: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市罗氏派次为32字:教振家声 大宜克笃 茂本培元 植基广泽,迪惟前光 恒崇先烈 继序其荣 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所用派序为:楚用钦邦 世显文方 盛永吉祥 士宝其昌(罗钦顺立),功德远扬 笃滇贤良 赞绪丕美 家道之光(民国时新增)。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参见邵晋涵《南江文钞》卷六),修谱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 元明清三个发展高潮。
尤其是清代可说已达到顶峰,有人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清人社会生活》)。到了民国,修谱之风仍不少衰。
“考我国古代社会,夙重宗族。自大儒欧阳氏、苏氏创谱牒制后,千百年来言家乘者,遵制法古,群相倡导,驯至举国上下,无族无谱”,民国三十七年修《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中的这几句话,反映了我国清代、民国期间“族族有谱”这一历史事实。罗姓之族谱家乘,当然亦不例外。
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罗颖在《源流总序》中称:“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其间“文献足征”,因此族谱中既有唐代科甲鼎盛、罗氏人才辈出的实录。
又记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之类,且溯源重黎,以罗君用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罗企生,堪称源远流长、后裔繁茂的世家望族。
后来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罗氏谱赞》云:
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扩展资料: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倡修族谱家乘,最为积极得力。他们不仅亲自动手编写本家的族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欧阳修的“谱例”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原则是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居士外集·欧阳氏谱图序》)苏洵的“谱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
他主张一般家庭修谱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世,而政治经济地位比较稳定的皇室贵族等,则可以按照“百世不迁”的“大宗之法”来编写族谱(苏洵《嘉佑集》)。在编写方法上,他们一采叙述式,一采图表式。他们虽然在体例方法上有别,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则相同。
宋仁宗以后,欧阳修、苏洵的族谱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影响至为深远。宋绍定元年罗氏《秀川家谱叙》有言:“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矣。”
“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蜡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其亲亲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之风。”
因此,罗氏族谱的编写,也基本是效法欧、苏二氏。但这种效法,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变通的,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取长补短的关系。直至清代、民国,罗氏修谱或“谱体采苏式”,或“参用欧、苏两式”、“集欧、苏两氏之长”。
罗姓字辈
罗字诚 罗字正 罗字旗 罗字辉 罗字威 罗字永
罗字钧 罗字升 罗字文 罗字丰 罗字辉 罗字盛
罗字慧 罗字恩 罗字延 罗字妤 罗字缤 罗字秋
罗盛 罗元 罗峰 罗维 罗军 罗铮 罗凡
罗瑶 罗静 罗菲 罗薇 罗慧 罗笑 罗倩
罗永林 罗镇荣 罗金龙 罗建领 罗文辉 罗光武
罗秀莲 罗爱萍 罗美娇 罗燕玲 罗鸿雁 罗雅君
罗氏辈份排名,我上两辈是,光,明,我这辈是清字辈的,以后是怎么排的
1、四川宜宾县大塔乡罗氏字辈:
乾洪仕万臣、正大光明清、杰运宗功远、世代永家声。
继祖仁孝敬、学智利财兴、国富忠贤良、英勇定安邦。
良士登廷上,光儒泽孔长,德承宗业远,徽文耀家康。
礼教遵祖训,俊杰振盛邦,前贤传孝友,历代显名扬。
l罗氏辈分查询
我也是罗氏后人,我们广东的罗氏始祖在870多年前从南雄珠玑巷迁徙到江门市棠下镇良溪村,也是当时珠玑巷36姓97户人家举家南迁的领导者、组织者罗贵。经过800多年的繁衍,如今,罗氏后人已经分布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港澳台及新加坡、越南等海外各地,近百万之众,为南国望族。每年清明节,有数万名罗氏后人回到良溪村拜祭罗贵祖,场面非常热闹。
罗氏家族字派,清,子,文,学,兴,宇,下面的字辈是什么我祖籍原是云南东川的
全国各地罗氏家族字辈
字辈
大 成 谱 派 衍(全国通行班次)罗氏族谱字辈
旧派 珠公43世 《盛》字辈起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 日新,德业世常录。
新派
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立朝荣甲第,奕世萃冠裳。
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灵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
湖南平江南江黄冈派
齐宋文宣宇,宗定永高庠。庇荫家庭立,宽宏宦宰良。
庙廊膺帝宠,完产庆安康。主度宸宫廓,官寮守宪章。
山东菏泽罗氏字辈:“真梓世袍 文士自樊 思怀克秀 清明传玉永 衍述继续常 守正行大道 宗圣兆吉昌 本固恩德广 源修庆善祥 家风忠厚显 建业兴隆扬 友谊照全国 启承繁万乡 根基盘石定 同心辅鲁邦”。
湖南桑植、湖北仙桃、红花堤罗氏字辈:“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字辈:“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罗氏字辈:“教振家声大宜克笃茂本培元植基广泽迪惟前光恒崇先烈继序其荣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字辈:“楚用钦邦世显文方盛永吉祥士宝其昌功德远扬笃滇贤良赞绪丕美家道之光”。
湖北安陆罗氏字辈: “正大光明国修齐治平传昌家仁义礼信尊贤忠良华方万载世久增常和卫兴邦。”
四川广汉罗氏字辈:“宗守仕享长,荣大开家运。鸣诗宏教育,永德定太平。”
重庆南川区水江罗氏字辈:应汝祖宗庆,兴旺佐朝廷。正大光明远,洪先在高升。水江罗强。
重庆城口县巴山镇黄溪罗氏字辈:国玉天心锡,家仁世泽隆,惟贤思自学,明道正直中。
湖南桑植城关镇罗氏(包括湖北仙桃、红花堤等地同族)的派次是:
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
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杞公)老派语共28字:
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新派语共80字:
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
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
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
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市罗氏派次为32字:
教振家声 大宜克笃 茂本培元 植基广泽
迪惟前光 恒崇先烈 继序其荣 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所用派序为:
楚用钦邦世显文方 盛永吉祥 士宝其昌(罗钦顺立)
功德远扬 笃滇贤良 赞绪丕美 家道之光(民国时新增)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毛坝镇弹子村罗姓字辈
崇烈万世光启元怀远扬 鸿儒宣章德抡魁占贤良(罗翊声)
广东揭阳、棉湖、普宁、潮州、梅州丰顺罗氏所用派序为:
国朝凤宣隐 克仕光恩文
邦端贞德裕 世绍礼义尊
尧舜宗英俊 孔曾道永存
天嘉明福善 万有继凳云
承平开泰运 先哲衍经论
益智连科捷 蓝田耀玉琨
湖北荆州公安罗氏所用派序为35字(罗荣):
海大万庭文 于一之国士
宏才光祖德 诒安承先代
理学少书香 孝友家为政
功名卜永昌
重庆奉节罗氏所用派序为32字:
北京凤鸣 绍运天仕
元言联映 国远永启
祯祥瑞世 弘扬华夏
四维孔兴 豫章鼎盛
湖北鄂州(鄂城)舜隆公罗氏所用派序旧谱为32字,1994年重新续谱新派32字(罗俊):
旧谱:肇霖云彰定家安邦 元万正一大士文光 为(从)善必(有)福 修德永昌道生本立实茂名扬
续谱:继承祖志访贤效良延绵泽远训在义方才华俊秀 功勋辉煌与世同运长发其祥
贵州省
贵州省思南县青杠坡镇罗氏字派(30字):
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茂开;
虞继显光恺,周宇扬旺仪;
古今相济美,世德久光明。
旧派为:国正天心顺(有用:庭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注明:豫章罗氏 堂号:豫章堂 祖籍:今江西南昌
明朝朱洪时八大房分派天下有诗八句为记:
平地干戈闹如蛙,黄兵赶散隔天涯。 马福太守麒麟保,允服麒麟攀桂花。 一户分为千百户,百户分为万万家。 有人记得诗八句,是吾子孙永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