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棠棣之花是什么意思
- 昆仲和棠棣是什么意思
- 棠棣是什么意思
- 棠棣之华是什么意思
-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意思
- 常棣之华,鄂不韋韋,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什么意思
- 棠棣的含义是什么
- 棠棣之花什么意思 棠棣之花是什么意思
- 棠棣之华什么意思
棠棣之花是什么意思
《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是重义气的侠客,但他刺侠累的行为超出了“士为知己者死”而升华为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
棠棣之花
人物:聂政年二十岁
其姐嫈年二十二岁
景:一望田畴半皆荒芜,间有麦秀青青者,远远有带浅山环绕。山脉余势在左近田畴中形成一带高地,上多白杨。白杨树上归鸦噪晚;树下一墓,碑题“聂母之墓”四字,侧向右。右手一条陇道,远远斜走而来,与墓地相通。
聂嫈荷桃花一巨枝,聂政旅装佩剑,手提一竹篮,自陇道上登场。
聂政 指点姐姐,你看这一带田畴荒芜到这么个田地了!
聂嫈 叹息暖暖!今年望明年太平,明年望后年丰收,望了将近十年,这目前的世界成为了乌鸦与乱草底世界。指点你听,那白杨树上的归鸦噪得煞是逆耳,好象在嘲弄我们人类底运命一样呢!
聂政 人类底肺肝只供一些鸦鹊加餐,人类底膏血只供一些乱草滋荣,——乱草呀,乌鸦呀,你们究竟又能高兴得到几时呢?
聂嫈 指点你看,那不是母亲底墓碑吗?母亲死去不觉满了三年。死而复生的只有这些乱杂的败草。永逝不返的却是我们相依为命的慈母。我们这几年来久已饥渴着生命底源泉了呀!
聂政 战争不熄,生命底泉水只好日就消逝。这几年来今日合纵,明日连衡,今日征燕,明日伐楚,争城者杀人盈城,争地者杀人盈野,我不知道他们究竟为的是什么。近来虽有人高唱弭兵,高唱非战,然而唱者自唱,争者自争。不久之间,连唱的人也自行争执起来了。
聂嫈 自从夏禹传子,天下为家;井田制废,土地私有;已经种下了永恒争战底根本。根本坏了,只在枝叶上稍事剪除,怎么能够济事呢?
此时欲圆未圆的月儿自远山升上。姐弟二人已步入墓场。聂政置篮墓前,拔剑斫白杨一枝,在墓之周围打扫。聂嫈分桃枝为二,分插碑之左右。插毕,自篮中取酒食陈布,篮底取出洞箫一枝来。
聂嫈 呀,你把洞箫也带来了吗?
聂政 唉,我三年不吹了,今晚想在母亲墓前吹弄一回。
聂嫈 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陈设毕,在墓前拜跪。
聂政也来拜跪。拜跪毕,聂嫈立倚墓旁一株白杨树下。聂政 取箫,坐墓前碧草上姐姐,月轮已升,群鸦已静,茫茫天地,何等清寥呀!
聂嫈 你听,好像有种很幽婉的哀音在这天地之间流漾。你快请吹箫和我,我的歌词要和眼泪一齐迸出了!唱。聂政吹箫和之
别母已三载,
母去永不归。
阿依姐与弟,
愿随阿母来。
春桃花两枝,
分插母墓旁。
桃枝花谢时,
姐弟知何往?
不愿久偷生,
但愿轰烈死。
愿将一己命,
救彼苍生起!
苍生久涂炭,
十室无一完。
既遭屠戮苦,
又有饥馑患。
饥馑匪自天,
屠戮咎由人。
富者余粮肉,
强者斗私兵。
依欲均贫富,
依欲茹强权,
愿为施瘟使,
除彼害群遍!
聂政 姐姐,你的歌词很带些男性的音调,倘若母亲在时,听了定会发怒呢。
聂嫈 母亲在时,每每望我们享得人生底真正的幸福。我想此刻天下底姐妹兄弟们一个个都陷在水深火热之中,假使我们能救得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所以你今晚远赴濮阳,我明知前途有多大的牺牲,但我却是十分地欢送你。我想没有牺牲,不见有爱情;没有爱情,不会有幸福的呀!
聂政 吹箫姐姐,你还请唱下去吧!
聂嫈 唱明月何皎皎,
白杨声萧萧。
阿依姐与弟,
离别在今宵。
今宵离别后,
相会不可期。
多看姐两眼,
多听姐歌词。
聂政 抆泪姐姐,你怎这么悲抑呀?
聂嫈 唱而不答
汪汪泪湖水,
映出四轮月。
俄顷即无疆,
月轮永不灭。
聂政 抆泪姐姐,夜分已深,你请回去了吧。
聂嫈 唱而不答
姐愿化月魂,
幽光永照弟。
何处是姐家?
将回何处去?
聂政 起立姐姐,你这么悲抑,使我烈火一样的雄心,好象化为了冰冷。姐姐,我不愿去了呀!挥泪
聂嫈 二弟呀,这不是你所说的话呀!我所以不免有些悲抑之处,不是不忍别离,只是自恨身非男子。……二弟,我也不悲抑了,你也别流泪吧!我们的眼泪切莫洒向此时,你明朝途中如遇着些灾民流黎、骷髅骴骨,你请替我多多洒雪些吧!我们贫民没有金钱、粮食去救济同胞,有的只是生命和眼泪。……二弟,我不久留你了,你快努力前去!莫辜负你磊落心怀,莫辜负姐满腔勗望,莫辜负天下苍生,莫辜负严仲子知遇,你努力前去吧!我再唱曲歌来壮你的行色。唱
去吧,二弟呀!
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二弟呀,去吧!
月轮突被一朵乌云遮去,舞台全体暗黑如漆,只闻歌词尾声。
1920年9月23日脱稿
〔附白:此剧本是三幕五场之计划,此为第一幕中之第二场,曾经单独地发表过一次,又本有独幕剧之性质,所以我就听它独立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年十月十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增刊》。
棠棣:《诗·小雅》有《常棣》一诗,“常棣”,亦作“棠棣”。毛《传》:“常棣,周公燕兄弟也。”燕,通宴。后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谊。“常棠棣之华花”是这篇诗的首句。〕
参考资料: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x/ns/ns.htm
昆仲和棠棣是什么意思
内容如下:
一、昆仲:昆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ūn zhòng,是将别人称呼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胞兄。仲则是弟弟的意思。 昆仲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另外,古代用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
二、“棠棣”有两方面含义:
1、指花名,花黄色,春末开。棠棣花白色或粉色,与棣棠应区分开,实为两种花。
2、指诗经篇目《棠棣》,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相关内容解释:
《棠棣》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
《棠棣》对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一主题作了诗意开拓,因而千古传唱,历久弥新。同时,“棠棣之华”、“莫如兄弟”、“兄弟阋墙,外御其务”,作为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母题和典故,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隋朝常得志的《兄弟论》,在新的背境下对《棠棣》诗旨作了创造性的伸发,可以互参。
棠棣是什么意思
1、棠棣táng di,是花名。花黄色,春末开。棠棣花黄色,与棣棠应区分开,实为两种花。亦为木名,见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2、古诗《棠棣》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唐棣疏》言唐棣“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而李商隐有诗《寄罗劭兴》曰:“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想必棠棣定有黄花的品种。应该不是一个物种。
那么,棣棠有花黄花白两个品种,棠棣之花是不是就是棣棠呢?再者,已知棣棠是棣,可棣又是什么东西?
《山堂肆考》是万历年间通州民间学者彭大翼所编撰的博物志。在卷二百中,有这么一段话:
辛夷花 附棣棠花
格物总论:辛夷花,木髙数尺,叶似柿,而长初出如笔。正二月开花,花落无子,夏秋再著花而小,紫苞红熖,一名木笔,一名侯桃。离骚经所谓辛夷即此。棣棠,即棠棣也,树似白杨。世传其花,反而后合,《诗小雅》“棠棣之华,鄂不韡韡”,逸诗“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即此芳情香思。
至于树似白杨,蔷薇科大多灌木,全家树干都没办法长成白杨那么直,应是误认为栘杨了。
回到诗歌,可以发现棠棣有两个特点:一是“鄂不韡韡”,花萼花蒂灿烂鲜明;二是可以比作兄弟。这里又有两个说法,一是花(或者是果?)彼此相依,二是花萼和花胚互相依存。但如若是后者,似乎不能视为鲜明的特征。再者,《迦陵词全集》有“增棠棣之重也”一句,棠棣之花应该确是彼此相依。山楂素有“棠球子”之别号,而花生长又颇近,被猜测是棠棣也合情合理。
总结一下,棠棣应该:
花或果为白色
花(或者是果?)彼此相依,花先开而后合
既非唐棣,也非常棣(郁李),但与唐棣相似
据此推测,棠棣的真身应该就是白棣棠,也即鸡麻。古人不知物种,认为白棣棠是棣棠的一种也合情合理。
棠棣之华是什么意思
棠棣之花,汉语词汇,读音táng dì zhī huā,意思是指兄弟情义,出自《常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谊。
《诗·小雅》有《常棣》一诗: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意思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意思是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出自周朝周公的《小雅·常棣》。
1、原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2、译文
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扩展资料
此诗写兄弟宴饮之乐,关于其作者与背景历代存有争议。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据此,西汉孔丘弟子子夏似认此诗为成王时周公所作;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更频频发生。据此,春秋末年左丘明认为此诗为周厉王时召穆公所作。
《小雅·常棣》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常棣之华,鄂不韋韋,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什么意思
译文: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注释:
1、常棣(dì):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华:即花。
3、鄂:通“萼”,花萼。
4、不:“丕”的借字。
5、韡(wěi)韡:鲜明茂盛的样子。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出自《小雅·常棣》,《小雅·常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扩展资料
《小雅·常棣》节选: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译文: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由转折手法构成的这一典型情境,表现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雅·常棣
棠棣的含义是什么
1、【读音】táng dì。
2、木名。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按,此为逸诗。《论语·子罕》引作“唐棣”。
3、花名。花黄色,春末开,与棣棠应区分开,实为两种花。李商隐《寄罗劭兴》诗:“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
4、比喻兄弟。《诗·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
注意事项
棠棣比喻兄弟最无私的兄弟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古有: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棠棣》先秦,诗经。
译文:
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棠棣之花什么意思 棠棣之花是什么意思
1、棠棣之花什么意思:意思是指兄弟情义,出自《常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2、棠棣之花拼音: 。
3、棠棣:《诗·小雅》有《常棣》一诗,“常棣”,亦作“棠棣”。毛《传》:“常棣,周公燕兄弟也。”燕,通宴。后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谊。“棠棣之华”是这篇诗的首句。
棠棣之华什么意思
棠棣之华的意思是棠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朝代:先秦
作者:不详
原句: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译文:棠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扩展资料
《诗经·小雅》包括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如《王风·黍离》描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发爱国之情,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总而言之,《诗经··小雅》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