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外庐 名词解释

侯外庐名词解释?中国当代十大历史学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15 04:18:30 浏览10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侯外庐名词解释

侯外庐名词解释
侯外庐
(1903.02.06~1987.09.14)
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
山西省平遥县人。
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1987年9月14日病逝于北京。

中国当代十大历史学家

吕思勉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翦伯赞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专案组以交代“有关刘少奇的问题”为名对翦伯赞进行逼供,时年70岁的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药自杀,以死抗争。
陈寅恪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岁,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吴晗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顾颉刚

顾诵坤(1893.5.8-1980.12.25),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汉人,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范文澜

范文澜(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初字芸台,后改字仲澐(另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中原大学等校任教。他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文心雕龙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吕振羽

吕振羽,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邵阳)人。他曾撰写了大量史学理论建设的论文,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
侯外庐

侯外庐(1903.02.06~1987.09.14)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87年9月14日病逝于北京。青少年时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攻读法律和历史。24岁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受到马列主义的影响。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经成仿吾、章伯韬介绍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过周恩来等创办的《赤光报》。1930年经莫斯科回国,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先后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6年与王思华翻译了《资本论 》第一卷。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重庆主编《中苏文化》,在上海香港主编《文汇报》副刊,并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宣传活动。1948年进入东北解放区。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哲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常务委员等。
陈垣

陈垣(1880.11.12-1971.6.21),汉族,广东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后创建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1926-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49年以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史学五老的主张是什么

史学五老分别是: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和侯外庐。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范文澜(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初字芸台,后改字仲_(另一说字仲潭),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中原大学等校任教,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文心雕龙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吕振羽,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邵阳)人。他曾撰写了大量史学理论建设的论文,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
侯外庐(1903.02.06~1987.09.14)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87年9月14日病逝于北京。

郭沫若为史学家侯外庐写对联

1948 年,郭沫若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同船由香港赴北京,途经东北解放区时,侯外庐在沈阳一家古玩店购得一枚图章,上刻“公生明偏生暗”6字,他觉得字虽不多,但寓意很深,富于哲理,颇堪咀嚼。郭沫若见后,爱不释手,连声称道:“有意思,有意思,太好了!”侯外庐见郭沫若如此喜欢,就说:“郭老既然如此钟爱,我就奉送了!”郭沫若说:“我将金盒贮之!”说罢,两人朗声大笑。郭沫若又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侯外庐说:“那就给我题副对子吧!”郭沫若一面欣赏图章,一面说:“就用这图章上的话配一副对联吧!”说完便挥毫作书: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侯外庐看罢,高兴极了,说:“这是为人处世的格言啊!”遂将此联珍藏了起来。
满意请采纳哟~~~

侯外庐的研究特色

侯外庐先生系马列主义新史学和有奴派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上。概括起来,侯先生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1948年翦伯赞与侯外庐在香港达德学院
第一,将社会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密切结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有科学的理解,并且提出“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对中国社会历史进行研究,在对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思想史进行科学的理解和研究。
第二,侯外庐先生在研究社会史的基础上,注重对社会思潮作比较全面的考察,力图把握社会思潮与社会历史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进而研究不同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特色和历史地位。
第三,注重古代学术史研究,把历史上所有思想都视为具体学术背景下的产物,任何思想命题都是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酝酿出来的。既要看到社会历史发展对思想的影响,也不忽略学术本身在思想史进程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第四,主张既要尊重中国思想学术自身的特点,也要参照西方思想学术成果,才有可能科学地解释中国思想的发展史。
第五,研究每一个具体的思想时,从哲学观点、逻辑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等角度统一剖析思想家观念的内部结构和本质特征,以达到对该思想家学术成果的准确把握。
第六,提出对思想家的研究必须做到“横通”与“纵通”相结合。所谓“横通”就是考察思想家个人的思想体系与同历史时代其他思想家与流派的关系;所谓“纵通”是考察不同时期思想的流变,以及该思想家在流变过程中的地位。如此,才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一个思想家在思想史中的价值。

侯外庐的学术年表

侯外庐先生在20世纪众多史学家中,独树一帜,在很多方面自成体系,例如:对中国思想得发展历程做了系统梳理,明确从社会史入手解决思想史问题,扩大了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发掘出很多曾经不被重视的的思想家和“异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厘清了中国古代城市和国家的起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1932年
资本论第一卷上册,马克思原著、与王慎明合译,1932年由北平国际学社出版。
1934年
《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1934年6月由山西国际社出版。
1936年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原著、与右铭(王思华)合译。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与山西票号,发表于《中山文化季刊》1936年冬季号,重刊于1938年该刊第3卷第4期。
1939年
中山先生“革命的人文主义”之特征,发表于1939年1月1日《时事类编》特刊第29期。
中国学术的传统与现阶段的学术运动,发表于1939年4月《理论与现实》第一卷第一期。
中国革命同盟会的精神,发表于1939年5月1《时事类编》第36期。
社会史导论,发表于1939年9月《中苏文化》第4卷第2期。
1940年
略论方法问题,发表于1940年《理论与现实》第1卷第4期。
历史的阶段与了解,发表于1940年《读书月报》第2卷第9期。
中山先生年谱(与李甄陶合编),发表于1940年3月12日《中苏文化》第5卷特刊。
中山先生遗教的核心精神,发表于1940年3月12日《中苏文化》第5卷特刊。
1941年
论晚清百年来金融贵族的成毁,发表于1941年2月《读书》月刊第2卷第11期。
阿Q年代的“问题”,发表于1941年10月《中苏文化》第9卷第2、3合刊。
1942年
屈原思想的秘密,发表于1942年1月《中苏文化》第11卷第1期,《新华日报》1942年2月17日转载。
屈原思想渊源的先决问题,发表于1942年1月《中苏文化》第11卷第2期,《新华日报》1942年4月22日转载。
申论屈原思想(衡量屈原的尽度),发表于1942年1月《中苏文化》第11卷第2期。
周代社会诸制度考(署名徐乐英),发表于1942年7月《群众》周刊第7卷第14期。
1943年
《中国古典社会论》,1943年1月由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
孔子批判主义的社会思想底研究,发表于1943年4月《中山文化季刊》第1卷第1期。
中国古代“贤者”之史的研究,发表于1943年7月《中山文化季刊》第1卷第2期。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1943年由国际出版社出版。
王国维古史考释集解,1943年由重庆三友书店出版。
1944年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考,发表于1944年1月《文风》杂志第1卷第2期。
乾嘉时代的汉学潮流与文化史学的抗议,发表于1944年5月《中山文化季刊》第一卷第4期。
东方古代文明理解之钥匙,发表于1944年5月《文风》杂志第2卷第5期。
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李二曲评述,发表于1944年5月《中苏文化》第15卷第3、4期合刊。
颜习斋反玄学的基本思想,发表于1944年6月《中苏文化》第15卷第5期。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1944年6月由重庆文风出版社初版。
黄梨洲的哲学思想与近世思维方法,发表于1944年7月《中苏文化》第15卷第6、7期合刊。
第十七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号筒——龚定庵思想的历史说明,发表于1944年8月《大学》杂志第3卷第7、8期合刊。
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上卷),1944年11月由重庆三友书店初版。
黄梨洲的诗文论,发表于1944年12月《民主世界》第1卷第14期。
船山学案,1944年由重庆三友书店出版。
1945年
康有为在民国初年的反民主理论,发表于1945年2月《中华论坛》第1卷第2期。
第十七世纪中国的一个新世界观,发表于1945年3月《中原月刊第2卷第1期。
章太炎关于民族、民主的政治,发表于1945年3月《民主世界》第2卷第6期。
康有为与变法运动历史,发表于1945年4月《中苏文化》第16卷第3期。
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下卷),1945年6月由重庆三友书店初版。
古代文献最初发现的中国古代文明考,发表于1945年6月《中山文化季刊》第2卷第1期。
谭嗣同的社会思想,发表于1945年7月《中苏文化》第16卷第6、7期合刊。
戊戌政变健者谭嗣同的思想流派,发表于1945年7月《民主世界》第2卷第12期。
“五四”文化运动与“孙文学派”的关系,发表于1945年3月《中华论坛》第1卷第5—6期。
关于哲学起源的理论探讨,发表于1945年《民主世界》第2卷第6期。
苏联历史学界诸争论的解答,1945年8月由中苏文化协会研究委员会出版。
我对于“亚细亚生产方法”之答案与世界历史学家商榷,发表于1945年8月《中华论坛》第1卷第7、8期合刊。
章太炎基于“分析名相”的经史一元论,发表于1945年9月《中山文化季刊》第2卷第2期。
王国维古史决疑的诸范例,发表于1945年9月《中苏文化》第16卷第8期。
中国古代氏族专政与政治起源,发表于1945年10月《中苏文化》第16卷第9、10期合刊。
中国古代氏族专政的修正与否定,发表于1945年12月《中苏文化》第16卷第12期。
1946年
中国古代的变法运动,发表于1946年3月《中苏文化》第17卷第2、3期合刊。
民主的历史考察——在沙坪墺的讲演,发表于1946年4月11日《新华日报》。
三民主义与民主主义,1946年7月由上海长风书店出版。
复苏联历史学家格莱科夫的信,发表于1946年8月《中国学术》创刊号。
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从经验方面考察),发表于1946年8月《中国学术》第2号。
先秦诸子思想(评价),发表于1946年10月《青年知识》新4期。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再版)1946年由上海文风书局出版。
1947年
人类思维及哲学思想的发生,发表于1947年上海《唯民》周刊第3期。
新哲学教程(与罗克订合著),1947年3月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
我怎样研究中国古代史,发表于1947年《青年知识》第5期。
司马迁思想的悲剧性,发表于1947年5月3日上海《文汇报》“新思潮”专栏第10期。
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上、下册),《新中国大学丛书》于1947年5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司马迁怎样说出墨者要旨呢,发表于1947年5月24日上海《文汇报》“新思潮”专栏第12期。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与杜守素、赵纪彬合著,1947年6月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
司马迁的诸子要旨及其用意,发表于1947年7月《大学》月刊第6卷第3期。
汉代社会新论,发表于1947年8月《大学》月刊第6卷第4期。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1947年10月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
论纵横家的商人思想,发表于1947年《读书与出版》第2年第5期。
1948年
魏恶儒道论争四派中之“儒道合”派,发表于1948年3月《时代评论》第5卷第99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神灭思想的战斗传统与范缜的神灭论(与纪云彬合作),发表于1948年3月《时代评论》第5卷第102期。
鲁迅与中国思想传统,发表于1948年9月22日香港《文汇报》“新思潮”专栏第2期。
文天祥思想(答读者问),发表于1948年9月29日香港《文汇报》“新思潮”专栏第3期。
1949年
孙中山到毛泽东,1949年由山海书屋出版。
1950年
中国思想通史——中古编序,发表于1950年4月2日《光明日报》。
论汉代思想的阶级性总倾向,发表于1950年4月26日《光明日报》。
魏晋思想之历史背景与阶级根源,发表于1950年5月1日《新建设》第2卷第5期。
关于五四运动谁领导的问题,发表于1950年5月4日《光明日报》。
汉代社会史绪论,1950年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与杜守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新中国大学丛书》。1950年6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五世纪末唯物论者范缜研究,发表于1950年8月《中国科学》第1卷第1期。
关于学习社会发展史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于1950年《展望》第6卷第12期。
社会发展史的一些问题,1950年由展望出版社出版。
魏晋玄学的社会意义——党性,发表于1950年11月1日《新建设》第3卷第2期。
1951年
从鲁迅笔名与阿Q人名说到怎样认识鲁迅并怎样向鲁迅学习,发表于1951年1月26日《光明日报》。
“实践论”——中国思想史(知行关系)的科学总结,发表于1951年3月6日《新建设》第3卷第6期。
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与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合著,1951年5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武训——中国农民拆散时代的封建喜剧丑角,发表于1951年6月5日《光明日报》。
1952年
严复思想批判,发表于1952年3月5日《新建设》第4卷第3期。
论洪秀全与洪仁玕,发表于1952年4月6日《新建设》第4卷第4期。
1954年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发表于1954年2月《历史研究》第1期,《新华日报》五月号转载。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适用于古代中国问题,发表于《新建设》1954年第4期。
1955年
揭露美帝国主义的奴才胡适的反动面貌,发表于1955年2月《新建设》第2期,1955年4月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胡适思想批判》转载。
孙中山——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发表于1955年3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论明清之际的社会阶级关系和启蒙思想的特点,发表于1955年5月3日《新建设》第5期。
从对待哲学遗产的观点、方法和立场批判胡适怎样涂抹和诬蔑中国哲学史,发表于《哲学研究》1955年第2期。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修订本),1955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司马迁著作中的思想性和人民性,发表于1955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期转载。
汉代白虎观宗教仁义与神学法典《白虎通义》——兼评王充对白虎观神学的批判,发表于《历史研究》1955年第5期。
1956年
批判梁漱溟反动的历史观点及其复古主义,发表于《历史研究》1956年第1期。
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发表于《历史教学》1956年7月号。
论中国封建制的形成及其法典化,发表于《历史研究》1956年第8期。1957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集》转载,又载入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集。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956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揭露美帝国主义奴才胡适的反动政治面貌,1956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7年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及其同政治思想的联系,发表于《历史研究》1957年第2期。
十七世纪的中国社会和启蒙思潮的特点,发表于《历史研究》1957年第3期,同年收入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起源于秦汉之际,195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中国思想通史一、二、三卷(增订本),1957年3至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介绍陈确著书中所仅见刊本《葬书》的思想,发表于《新建设》1957年第6期。
方以智——中国的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上)发表于《历史研究》1957年第6期。
方以智——中国的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下)发表于《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学习先进理论,加强的思想路线,发表于《历史研究》1957年第10期。
苏联科学院编《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部分)与冯友兰、胡绳合著,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8年
怎样对待孔德的思想,发表于《哲学研究》1958年第2期。
中国哲学史略,1958年4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9年外文出版社译成英文出版。
谈谈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兼评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发表于《争鸣》1958年第5期。
古史领域中“厚今薄古”方针的斗争意义,发表于《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厚今薄古论文集》选载。
《戊戌变法六十周年纪念集》序,1958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唯物主义者王安石(与邱汉生合作),发表于《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1959年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发表于《历史研究》1959年第4期。
关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些普遍原理,发表于《新建设》1959年第4期。
中国历代大同理想,1959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王廷相哲学选集》序,1959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65年6月由中华书局重印增订本。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表于《哲学研究》1959年第7期。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发表于《新建设》1959年第7期。
李贽的进步思想(与邱汉生合作),发表于《历史研究》1959年第7期。
吕才的唯物主义思想,发表于《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陈确哲学选集》序,1959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明道编》序,1959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伯牙琴》序,1959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十六世纪中国进步的哲学思潮概述,发表于《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与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白寿彝、杨荣国、杨向奎、诸青合著,1959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0年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册)与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白寿彝、杨荣国、杨向奎、诸青合著,1960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1年
忆悼杜国庠,发表于1961年2月8日《光明日报》。
从“兄弟”谈到历史剧的一些问题(笔名常谈),发表于1961年3月9日《北京晚报》,《文汇报》1965年12月8日转载。
刘知几的哲学和史学思想——纪念刘知几诞生一千三百周年,发表于1961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中国古代不怕鬼神的思想传统,发表于1961年3月25日《光明日报》。
论刘知几的学术思想——纪念刘知几诞生一千三百周年,发表于《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
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外传,发表于1961年5月3日《人民日报》。
侯外庐谈如何对待中国哲学史遗产问题(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写),发表于1961年5月6日《光明日报》。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干革命派无神论思想的历史特点,发表于1961年7月31日《光明日报》。
论汤显祖《紫钗记》和《南柯记》的思想性,发表于《新建设》1961年第7期。
方以智《东西均》一书的哲学思想——纪念方以智诞生二百五十周年,发表于1961年8月6日《人民日报》。
汤显祖《邯郸记》的思想与风格,发表于1961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方以智对遗产的批判继承态度,发表于1961年9月28日《光明日报》。
在严格的要求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于《红旗》杂志1961年第19期。
1962年
论汤显祖剧作四种,1962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傅山《荀子评论》手稿序言,发表于1962年6月3日《光明日报》。
汤显祖著作的人民性和思想性,发表于1962年6月25日《光明日报》。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与张岂之合写),发表于1962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吕坤哲学选集》序,1962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方以智《东西均》》序,1962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李贽的封建叛逆思想——为纪念李贽逝世三百六十周年而作(与李学勤合写),发表于1962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1963年
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原名《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1963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柳宗元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发表于1963年2月9日《人民日报》。
柳宗元的社会思想(与张岂之合写),发表于1963年2月9日《光明日报》。
柳宗元《天对》在中国唯物主义史上的科学地位——兼看哲学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与李学勤合写)发表于《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
中国哲学史中的唯物主义传统,发表于《新建设》1963年第4期。
中国哲学简史,1963年1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964年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不同哲学流派及其发展,发表于《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
唐宋之际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发表于《新建设》1964年第3期。
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美帝国主义对华精神侵略——近代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史料的初步考察之一,发表于《新建设》1964年第8、9期合刊。
《柳宗元哲学选集》序,196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1965年
二十世纪林乐知念的“和平经”,发表于196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1977年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发表于1977年9月1日《光明日报》。
1978年
中国近代哲学史,1978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肃清“四人帮”流毒,积极开展哲学史研究,发表于《哲学研究》1978年第1、2期合刊。
深切悼念郭沫若,发表于《历史研究》1978年第7期。
1979年
实事求是,搞好史学研究工作,发表于《历史教学》1979年第1期。
悼念吴晗,发表于1979年2月17日《北京日报》。
中国封建社会史论,1979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提倡科学的诚实态度,发表于《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五四时期民主和科学思潮,发表于《红旗》1979年第5期。
学术研究与“百家争鸣”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1980年
中国思想史纲(上册),1980年5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怎样造就社会科学人才,发表于1980年6月28日《文汇报》。
怀念吕振羽,发表于《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人民日报》于1981年2月17日转载。
翻译《资本论》(回忆录之一)1980年8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3辑。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序,1980年9月由齐鲁书社出版。
坎坷的历程(回忆录之二),1980年10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4辑。
1981年
坎坷的历程(回忆录之三),1981年发表于《中国哲学》第5辑。
学苑新葩——《中国哲学》评介,发表于1981年1月5日《文汇报》。
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哲学史研究工作,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饱尝甘苦的十年,发表于上海《书林》1981年1期。
深沉的怀念——纪念杜国庠逝世二十周年,发表于广东《学术研究》1981年第1期。
坎坷的历程(回忆录之四),1981年5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6辑。
为真理而斗争的李达,发表于1981年6月18日《光明日报》。
历史的丰碑——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发表于1981年10月19日《文汇报》。
侯外庐自传,发表于山西《晋阳学刊》1981年第5期。
中国思想史纲(下册),1981年10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资本论》译读始末,发表于北京《学习与研究》1981年试刊1期。
1982年
坎坷的道路(回忆录之五),1982年5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7辑。
船山学案(新版),1982年9月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坎坷的道路(回忆录之六),1982年10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8辑。
侯外庐论学书札,同上。
史林述学——《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自序,发表于《文史哲》1982年第5期。
研究历史要求新求实——翦伯赞学术纪念会书面发言,发表于1982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
“只顾攀登莫问高”——纪念郭沫若诞辰九十周年,发表于1982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又载《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6期。
1983年
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回忆录之七),1983年2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9辑。
撰著《中国思想通史》(回忆录之八),1983年8月发表于《中国哲学》第10辑。
深切悼念尹达,发表于1983年8月10日《光明日报》,又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中国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984年
我对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发表于《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宋明理学史(上卷)与邱汉生、张岂之主编,1984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发扬傅山的优良学术传统——纪念傅山逝世三百周年,发表于《晋阳学刊》1984年第5期。
1985年
韧的追求(《回忆录》),1985年10月由三联书店出版。
民主、科学、创新,发表于《文汇报》1985年12月2日。
1986年
孔子研究发微,发表于《孔子研究》创刊号。
《岳麓书院一千零一十周年纪念文集》序言,1986年10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
宋明理学史(下卷)与邱汉生、张岂之主编,1987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
方以智的生平与学术贡献——方以智全书前言,1988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