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读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有感
这两天阅读完了王崧舟老师的著作《美在此处—王崧舟老师讲语文课上什么》。更进一步体会到了王崧舟老师的语言魅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有他那能惠及更多学生的教学思想。看完内心感触还是非常深的。
惭愧,很久没有专注地阅读名家的书了。王老师的这本书也买到手有半年多了,可一直没有翻开阅读。从昨晚上开始阅读后,王老师的语言魅力瞬间就把我深深吸引。里面很多关于语文教学的独特思考以及前辈一样的指点让我深为受益,也同时为自己之前浪费了太多宝贵的时间而自责。
诚实的说,王崧舟老师是我从教以来认识的第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从第一次听他的公开课后就对他佩服至极。可以说这几年来我一直都在关注王老师,尤其喜欢王老师讲的境界尤其高大上的公开课,他的公众号的更文也一直观看。王崧舟老师现在已经是师范院校的教授,在众多语文老师眼里真是一位男神一样的名师。我真为自己的偷懒懈怠感到内疚惭愧。王老师这么好的书居然拖到现在才打开。好糊涂啊。
王老师在书中非常清楚地谈了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指出了一线教师普遍的大毛病。我感觉如同一位非常亲切的大家长在为自己指点迷津,态度还非常的诚恳友好。
王老师说细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备课时应首先细读文本,发现文本的语用特点和情感价值等。不能依赖教参,依赖优秀教案集,不能依赖网络。要有独立面对教学文本的勇气和能力。作为老师,首先要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面对教材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提高自己独立自主细读文本的真功夫的基础上,才能发现文本秘妙,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奇。
王老师除了指出当下众多老师依赖教参,依赖网络等普遍通病外,还结合教材课例给老师们分享了细读文本内容,发现文本秘妙的方法。如字斟句酌、感同身受、比较品评、想象还原、寻找缝隙等等。读着读着王老师的文字,心底越发生出对王老师的无限钦佩和感恩。感觉如同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者就站在你旁边在手把手教你,一句一句地指点你,引导你。还有一种感觉:王老师站得特别高,如同一位智者向你娓娓道来,到底怎么才能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王崧舟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成果丰硕。他在书中结合非常多的教材案例给老师们分享如何更好地彰显语文意识,利用好教材的语用价值,更好地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读着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总感觉无处不彰显着王老师过人的教育智慧。
我觉得拜读王老师的著作时必须准备好笔记本,把他针对语文老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建议一一记录下来。这里面有太多的瑰宝需要我细细观摩,用心学习内化。王老师特别睿智,特别让人仰慕,他总能发现一般老师发现不了思考不到的地方。yue 名师的影响力巨大,王崧舟老师更是一位让人深深仰慕的名师。读完此书,我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必须要多读书,多写读书笔记。 王老师说培养语感是基础,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是保证。大量阅读是提高语用能力的基础。对学生是如此,对老师更是如此。
王崧舟老师在这本书的最后又再次强调:没有深厚的阅读积累,没有良好的语感陶冶,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语用学习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写。只有真正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写出来,阅读才有终极的意义和价值。
读了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让我有被智者指点迷津,突然醒悟之感。我以后要多阅读名家专著,不能浪费时间在碎片化信息上。还要坚持日更,把自己的收获真正落地写出来,梳理成文字。
今后坚持广阅读,勤思考,持写作。
学习王崧舟老师。感谢王崧舟老师!
观王崧舟执教《墨梅》有感
文/龚东燕 乐平市第十五小学
今天上午语文教研组长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听了一节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墨梅》。
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倡诗意语文课堂,在他的课堂上。妙语连句,金句频出,整个课堂让学生徜徉在诗意的海洋中。教学语言,以及引导语感染力非常强,利于学生想象力,思维发散力的发展。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一言堂,而是能引导学生进行诗意的表达,引导学生对《墨梅》这首诗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又不背离这首诗的本意。课堂教学没有刻意说教,而给学生处处留下启发与发现的空间。
全国名师王崧舟的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教育是唤醒,是点燃,是一棵树摇晃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特级名师王崧舟总是鼓励启发孩子们表达,重视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诵,读通读顺读透。采取各种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表达,课堂开口读。比如让学生推荐别的同学进行朗诵,让学生学会欣赏,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又让学生推荐不太会朗诵的同学,推荐的这个同学可能需要这个推荐的帮助,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引导学生寻找《墨梅》中藏有的秘密,点出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这个知识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来解答,这也是一种好的策略,结合课后思考题来理解课文。
接下来是一起走进《墨梅》,一起走进王冕。
新课讲授的第二大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引导各种朗读,在读中理解诗意,在理解的诗意基础上读好诗歌。抛出的问题是:1、这是谁家的墨梅?引导重音朗读我家,再进行各种读进行巩固理解,争取大部分同学都能朗诵好,读出诗歌韵味。2、我家的梅花在哪里?为什么把梅花树种在洗砚池边?点名学生回答,鼓励自由回答,自圆其说,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再顺其自然地出示材料,感知王冕的勤勉好学,创设情境:洗砚池仿佛对王冕说些什么?当王冕学累了,洗砚池又会说些什么?…
理解淡墨痕?猜一猜,并出示资料,让学生读一读,一句指名一个学生读。为什么王冕拒绝做官?谁能用淡组词?
最后一句点出清气,写梅花的诗句大部分都写香气,而王冕却写清气?讨论相关课后思考题,用诗句来表现王冕的志向。并指导学生各种读,引导读全诗。
整个课堂上到这就结束了,可我们听课的还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然沉浸在在这诗意的课堂中,听完这节课,我感受最大的是多鼓励学生表达,让学生充分表达,以及各种形式的朗读,朗诵。
王崧舟的“爱上语文”带给语文教学的启示
暑期观看了王崧舟老师的十二集“爱上语文”系列百家讲坛,在网上学习了王崧舟老师的部分课例。引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在这十二集中,王崧舟老师在向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强调一个正确的观念: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
学好语文, 就 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文化人。
学语文要以学做人为第一要义。
学语文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学中国古典诗词, 就 是学中国文化。
这些可谓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耳熟能详的金句,我们往往会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王崧舟老师用这些金句再一次为所有的语文老师明晰了为什么学语文,怎样才能爱上语文。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又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思考。
一、读诗是有思维路径的
王崧舟老师在爱上语文第1讲语文中的文化美中,讲了两首诗,一首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另一首是江雪。在讲泊船瓜洲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王安石没有安全意识,而在讲江雪时,又有学生提出来,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爷爷为什么在这里钓鱼?孩子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是从实用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读诗的,他的思维路径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加以引导。
王崧舟老师提出读诗时思维的路径,不能是从实用的角度、纯理性的角度来读。 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这样说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应该形象地读,感性的读,充满想象力的读。
诗的逻辑不是知识的逻辑,诗的逻辑是情感的逻辑。语文老师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读诗的时候做一些必要的点拨指导。
王崧舟老师不但关注了读诗时的思维路径,他还给我们所有老师传授了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二、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在爱上语文三读诗中的厚与薄这一集中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抓手,王崧舟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中的三个层次。
第 一 个层次 就是把作品 读厚, 王崧舟教授提出 书读百遍不是数量上的要求,而是层次上的要求 , 质量上的要求 。 那怎样才能把一首词或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读厚呢,王崧舟教授为我们指明了三条思维路径:一是参考别人的体会和感悟。例如有人在读《长相思》这首词时拿榆关与故园进行对比,形成空了间上的一种张力,拿故园的夜晚跟征途之上的夜晚进行对比,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张力,这就是一种对比的思维策略。但是也不要只读一篇,还要读多篇的别人的解读。那如果碰上解读的有矛盾怎么办呢?
这时就需要第二条思维路径:去研究作者本人。研究这个人的生平,读这个人的其他的作品。
第三条思维路径是抓住关键的意象,再看看别的诗人是怎么写这些 意象的。例如别人的诗词里边是怎样写故园的,写故园是因为有乡心,那么别人的诗词里边又是怎样写这一颗乡心。读到这里就知道这一颗乡心不只是纳兰性德的,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这就是一种文化。
王崧舟教授在读厚一首词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所提出的,好的教师是用一辈子来备一节课。他读纳兰性德的这些词,又岂是一天两天能够达到的,真的是用一辈子来备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一节课。让我领悟到,作为老师就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看教育方面文学方面的书籍。
读厚是基础,而 第二个层次是 是能够把它读薄。
读薄跟数量的多少篇幅的长短没有太大的关系,读薄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够聚焦和锁定这首词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这首词的词牌是长相思,词名也是长相思,而长相思三个字,你可以把它读薄读成一个字——思。
第三个层次: 读薄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读活,要把自己放进去。要体验着诗人的体验。
这三步又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教学,在其他的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时也是同样的。读厚就是对这篇文章,这个作者有充分的了解,也是我们备课的第1步,对教材进行分析,占有大量的资料。而第二步读薄,其实就是进行教学设计。而读活,就是语文的实践性的要求,把课本里里边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起来。
王崧舟老师还用了好几集为我们诗词中的文化意象的重要性,他认为, 读出诗词中的文化 意 象,才叫文化。 因为这些意象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文化。但是,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在听的过程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质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我的质疑
王崧舟老师举过一年级的第1篇课文秋天这个例子。
这篇课文很简单只有寥寥55个字。王崧舟老师却解读出深藏在它浅显文字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文化现象。
在王崧舟老师眼里,“大雁”不再是“蓝天上南飞的大雁”,他通过博古 通今,旁征博引,解读出了“大雁南飞” 背后蕴含和寄托着的某些特殊心情的文化意象。
也正因为此,他在教学《秋天》这篇短文的时候,带着学生走进了“大雁”这个文化意象——
他先问问学生:“你们知道鸽子会传递书信吗?”孩子们都知道。再告诉学生,“传说大雁也跟鸽子一样,可以给人们传递书信呢。”由学生熟悉的鸽子引出大雁也会传递书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然后,又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有一次,妈妈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好多天,你会想妈妈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
接着,话锋一转又说:“可是,这些话妈妈听不到啊?怎么办呢?把它们写下来,写成一封短短的信。”
“信写好了,可是怎么寄给妈妈呢?我们请大雁帮我们寄信,好吗?”
儿童的思维是一种诗性的思维,是一种童话的思维。当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发现,当学生再读课文,再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时候,大雁就不再是一种自然现象,跟他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的牵挂,对妈妈的爱就有关系了,大雁跟传书,大雁跟离愁,大雁跟思念,就这样悄无声息自然而然地连接在了一起。
王崧舟老师认为学语文学的是文化,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语言文字背后所存在的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这个观念我很赞同,但是他把大雁这个意象的学习放在这一课里我觉得有待商榷。
王崧舟老师在秋天这一课里边增加了大雁这个意向的学习内容。他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语言文字背后所存在的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
从这个目标来进行考量,那么它的这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无可厚非。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中,关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三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子和横撇一个笔画。
二、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三、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教学内容还是很多的。而且很多都是学生第1次接触,例如一的不同读音,例如自然段,例如偏旁。
在教学目标和教参中都没有出现对大雁这一意象,他所特有的传送书信和思念亲人的含义这方面的理解。
并且这就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它没有非常明显的情感线索,来说这个大雁的独特含义。
教参书中明确提出,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那么在这里,在增加关于大雁的这个意向的理解。是否偏离了这一刻的教学目标?
做为一个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成年人,我们懂得的知识,当然很多,如果第1课秋天要去增加这个大雁的思乡的这个意象的内容,那么我再进行第2颗小小的船,讲弯弯的月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需要增加月亮关于思乡的这个意象的理解呢。
语文的有趣就在于它的多向的解读,只要自圆其说,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的语文老师,我对苏霍姆林斯基对第1次学习新教材这个概念非常赞同,在第1次学习新教材时,我们要明确知道孩子应该学习到什么程度,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孩子学习的路很长,不能一年级去做二年级的事,小学去做初中的事,而该做的事没有做好。
教学内容比教学设计更重要。 有了正确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有了正确的方向。部编版教材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进行的内容的序列性的,螺旋上升,逐步提升的设计。在多次的许昌教育局关于部编版语文教学的培训中,各位专家都不止一次地强调了,对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内容要照着做。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读王崧舟老师《文本细读》有感
作业教案检查工作又要开始了,对于教案上的二次备课,很多老师抱怨无内容可备,搜肠刮肚,也仅仅是只言片语,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之前,我也有同感,但是我在拜读过王崧舟老师的《文本细读》之后,这种捉襟见肘消失了,因为王老师用自身的做法诠释了文本细读的真正内涵和做法,使我不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本细读? 王老师说,文本细读和钻研教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系统,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钻研教材”所置身的话语系统中,钻研教材就是钻研内容,而在“文本细读”的语境中,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文本细读,就是将文本返回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为文本的“文本”才是源。所以,文本细读就是正本清源,培根固本。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有思想关注的技术。
王老师借用了很多名家的话来对这个概念进行了阐释。 文本细读,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文本细读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用王尧先生的话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你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你了;像吕叔湘先生所说的“从语言中出发,再回到语言。”也是谭学纯先生所说的,“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还像夏丏尊先生所说的,“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像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响。”像施特劳斯所说的那样,“在字里行间阅读”。你在空白处阅读,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那就是文本细读。更像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所说,“徜徉在语言之途。”文本细读,倡导徜徉地读,你在开满鲜花的语言之途散步,目之所及,是人生的一道道风景,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让你进入一种内在的生命的澄明之境。
王老师以《小珊迪》的文本细读为例,告诉我们文本细读既涉及到一系列深入、细腻的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关系到我们面对文本时所持的姿态和立场。那么文本细读有着哪些姿态和立场呢?即;“作者崇拜”姿态;读者崇拜姿态;文本崇拜姿态。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多重姿态的和平共处。无论基于何种崇拜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要选择何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
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遇的一种砥砺和修炼,是教师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真正实现文本细读呢?王崧舟老师用他自己以及他弟子的具体事例给我们做了清楚地指导。就像王崧舟老师为了讲好《长相思》,完全是在骆驼式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不但搜集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章,对纳兰性德还做了“挖祖坟”式的刨根问底,最后,将这首词的36个字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并融入了他本人对纳兰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生命的感觉,最后把这节课上的神采飞扬,掌声雷动。没有辛勤的付出,就不可能有这骄人的成就,所以,要做好文本细读,第一要敢于挑战自身的“精神惰性”。王老师说,“与读共舞”是一种幸福的折磨、痛苦的享受,是幸福和痛苦纠缠、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越是起初阶段,痛苦的感觉越是强烈,你要大胆地克服自身的精神惰性,坚持不懈,方能畅游文本细读之旅,欣赏一路美景无限。
第二,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文本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敞开,再敞开。打开生命,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没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抱有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那种警觉。
第三,你有多种方式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你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用心聆听文本的种种言说,你可以大胆的质疑,文本被你掰开,揉碎,最后被你消化、吸收。你可以感性的进入,也可以理性的进入,这样你就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第四: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所有的这些自身的资质,决定着你的细读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的。
实际上,细读文本并没有确定的方法,细读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静下心来研读文本,品读文本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就能给你课堂上的孩子们带来丰盛的语文盛宴。
文本细读,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崧舟老师听课有感
王崧舟老师是语文诗人,我听他的第一节课就是《枫桥夜泊》,犹记得听第一遍给我带来的震撼,那是种发自于内心的惊叹与佩服,十分享受又回味无穷,一遍根本就不过瘾,于是便有了第二遍,第三遍……很多时候我还要暂停回放,我的思绪不时地被王老师的课吸引,竟然连听课记录都忘记了写,这一课每听一遍便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引发我不同的思考。
在群星闪耀的唐代诗人中,张继并不起眼,但他留下一首《枫桥夜泊》,足以让他的光芒永不暗淡。这首《枫桥夜泊》,让苏州城的寒山寺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的元旦和除夕,还会有很多的日本游客来到苏州,聆听那跨越千古时空的寒山寺的钟声。
整首诗蕴含着淡淡的愁绪,欲说还休。要想让学生走进这首诗,走进张继,体悟到这首诗的情感,一定要给学生搭建好桥梁,让学生充分诵读,以读促悟,让学生走进整首诗,走进张继的内心世界。王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的课朴实厚重,没有花哨的课堂导入,直接切入正题,由今到古,以一首首写“钟声”的诗做引,引出寒山寺,引出愁眠,引出张继,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诗中,走进张继。王老师还巧妙地提取出诗中的关键词“对”,揭示适中的景物都是在配合着张继的愁眠,因为愁眠,诗人的所见、所闻让他心生孤寂、悲凉之感,悲凉之情化作“霜满天”的意象,于是作者情动而辞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当月落之后一切景物已经消失不见,天地之间唯独只剩悠悠的钟声抚慰着张继的心灵,让学生化身钟声对张继进行劝慰,最后引出代表着我国古诗文化中代表思乡精神意象的“明月”。
自张继以来,人们表达心中的思想愁苦,又有了新的精神意象——“钟声”,这样的钟声穿越了时光和岁月,根植于我们中国文人的内心,成为了我们心中不朽的文化经典。
王老师的课,满含了中国经典文化,像一件艺术品,值得让人细细观赏;像是一壶好酒,饮来让人觉得酣畅淋漓;更像一壶好茗,悠悠茶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听他的《湖心亭看雪》:感受作者将自己化作天地之间小人“一粒”,以天地的视角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让学生也处在这“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也置身于“人课合一”境界;我听他的《长相思》:他从“故园”的精神意象出发,通过诵读将学生带进精心创设好的意境当中,通过“身”“心”的分离体会纳兰性德“身在军营心处故园”的愁思。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感知征战途中和故园画面的不同。王老师的语言极富画面感和感染力,特别善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能“进得去,出的来”。
王崧舟老师倡导教学应进行“文本细读”,通过对这种对语言文字极其敏感的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总能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在字里行间读到文本中隐藏起来的东西,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将文本读成自己的生命体验受。
文本细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慢慢走,欣赏。”王崧舟老师把它改成“慢慢读,欣赏”,文本细读就得细细的读,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才能读出味道。用王尧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就是要我们沉浸在文本中,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脱胎换骨,在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就脱胎换骨。南帆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文本就是要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咀嚼。“沉入”就是要跟文本有一种全身心的亲密接触。谭雪纯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他认为一个文本,有着多重话语,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且是常读常新的,甚至是无限可能的存在。细读文本还是一种“穿行”的方式,一种类似于“老牛耕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夏丏尊先生则认为文本细读要求我们“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就是见微知著,洞察一切,管斑窥豹。
王崧舟老师对王荣生教授提倡的教学理念十分推崇,也是王荣生教授理念的践行者,下面就王崧舟老师的“文本细读”理念进行阐述。
王崧舟老师在文本细读的时候极其强调要有对文字的敏感性,他结合自己执教的《小珊迪》一课展开具体的论述,首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对于写人的文章他特别关注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他还特别关注人物自身的表现,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及他的内心活动等等。从题目中的“小”他读出了四层意味:1.这是个小孩子,年龄小。2.珊迪的身体弱小,发育不良。3.珊迪在那个社会中地位渺小。4.第四层意味最重要,珊迪的形象在精神上是高大的,在灵魂上是伟大的,但课题偏偏要用“小”这个字来描述珊迪,这就有一种反讽的味道和力量。通过这样的细读课题,才能读出味道和神韵来。
通过对这种对语言文字极其敏感的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总能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在字里行间读到文本中隐藏起来的东西,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将文本读成自己的生命体验。
文本细读,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更是人与人的精神,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促膝长谈,是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心灵享受。由此我感触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要把自己穿行在文本之中,在品味语言的同时理解、感受文本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王崧舟简介 王崧舟详细简介
1、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浙江上虞人。大学本科学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倡导“诗意语文”,先后在全国29个省份开设观摩课1500多节次、讲座740多场次,其语文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2、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国家级远程培训”小学语文主讲教师、“浙江教育资源网”特级教师工作室首批专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