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与蒙古尤其是科尔沁部关系极为密切,双方相互联姻十分频繁,尤其满清入关以后,为了维护统治与蒙古联合,而清廷对蒙古采取三大策略: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其中第一点就是推崇“满蒙联姻”,大量蒙古贵女嫁入清廷,也有大量清朝宗女远嫁蒙古。
1、历史渊源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日益强大,遭到其他女真部落的抵制,与当时实力最强的叶赫部更是水火不容。而科尔沁部是蒙古诸部之一,清代属漠南蒙古,内藩蒙古。其属于成吉思汗的后代,是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的嫡系血脉,在草原上有着极为强大的号召力。
为了发展壮大,努尔哈赤与科尔沁部落互结联盟。据记载清朝公主下嫁博尔济吉特家族30余人,博尔济吉特家族也有10位女子成为清朝后宫显赫的后妃。(有清一代,皇族成员共娶蒙古各部之女163人,其中娶自科尔沁部达57人,占了近35%。)
二、人物案例
1、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其妃子——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冰图郡王孔果尔女。
万历四十三年归太祖,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众多妃子中的一位。顺治十八年,清圣祖即位,尊为皇曾祖寿康太妃。康熙四年,薨。
2、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朝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册封)、首位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清太宗皇太极的宠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
3、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清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本名博尔济吉特·孟古青,生卒年不详,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顺治八年,立为皇后;十年,被废,降为静妃,迁居别宫。无子女。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阿拉坦琪琪格。清世祖顺治帝第二任皇后,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孙,一妹淑惠妃。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上谥,葬孝陵之东(孝东陵),祔太庙。全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淑惠妃,清顺治帝妃子,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的妹妹;顺治十一年,册为妃。
悼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和硕达尔汗亲王满珠习礼之女,为孝惠章皇后的姑姑,也是顺治帝生母的侄女,即顺治帝的表妹。
4、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慧妃(?-1670)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康熙帝最早的妃嫔之一。幼年被选入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济吉特氏为慧妃。康熙二十年移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5、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资料暂无)
6、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颖贵妃(1731年-1800年)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乾隆帝嫔妃之一。初进宫时受封为贵人,乾隆十六年册为颖嫔,二十四年册为颖妃。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
恂嫔,霍硕特氏,亦作郭氏,台吉乌巴什之女。生年不详,乾隆二十六年八月,扈从木兰,二十六日突发急病、薨于行在。二十七日乾隆帝谕:"郭贵人薨逝,著追册为嫔。所有一应典礼,该衙门照例办理"。
7、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欣生母。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孝静成皇后去世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五年,晋尊为康慈皇太后。
8、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同治十四年(1874年)十二月,德宗即位,奉两宫皇太后命,封为嘉顺皇后。
恭肃皇贵妃(1857年-1921年),阿鲁特氏,同治帝妃嫔,蒙古正蓝旗人,父大学士赛尚阿。生于咸丰七年八月初三。孝哲毅皇后的父亲崇绮是赛尚阿第三子(即恭肃皇贵妃的哥哥),皇贵妃虽是皇后的姑母,却比皇后小3岁。
9、康德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
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号爱莲,蒙古族,鄂尔德特氏,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年仅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