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爱莲

民国最痴情的女人是谁,等了初恋半个世纪,晚年照顾初恋?戴爱莲是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2-09 01:50:02 浏览10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民国最痴情的女人是谁,等了初恋半个世纪,晚年照顾初恋

民国最痴情的女子就是张茂渊,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让自己一辈子可想可念的男人李开弟但命运弄人这位心上人此时已经有了未婚妻,虽然两人互相喜欢但李开弟还是坚持与有婚约的女子成为了夫妻,自此张茂渊便以朋友的身份待在李开弟的身边,在李开弟的妻子夏毓智离世时就将他托付给了张茂渊,两人在经历内战后终于能够相守余生。

一、张茂渊对绅士李开弟一见钟情,两人暗生情愫。

张茂渊其实也算是出身名门,家里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当时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张茂渊在一次外出乘船时遇到了李开弟,当时张茂渊因为不适应乘船所以有些晕船的反应,李开弟就主动前来照顾身体不适的她这让感情一片空白的张茂渊生出爱意,在两人接触后她发现李开弟对她也有情义这让她很高兴。

二、李开弟此时已经有婚约所以还是如约娶了未婚妻夏毓智。

但天不遂人愿此时李开弟已经有了未婚妻,虽然当时退婚不算什么大事但李开弟还是决定娶未婚妻夏毓智,张茂渊看着心上人娶了别人内心十分伤心,但她并没有因此记恨李开弟反而觉得他是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为了能够继续见到他张茂渊就以朋友的名义继续和他接触,这样既不会让他为难又可以时常见面。

三、夏毓智离世时将李开弟托付给张茂渊,几年后两人在孩子的祝福下终成眷属。

几十年后李开弟的妻子夏毓智身患重病,在弥留之时她表示自己知道张茂渊和李开弟的故事并将李开弟托付给了张茂渊,但此时正赶上内战所以两人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来,在局势平稳后李开弟的儿女为两人举办了婚礼,张茂渊等了半个世纪终于与心爱之人相守,虽然只相处了十二年但对于她来说也是上天的恩赐她满足了。

戴爱莲是谁

  戴爱莲
  中国女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祖籍广东省新会县,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5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4岁赴伦敦,在著名舞蹈家A.多林的芭蕾工作室和M.兰伯特芭蕾学校学习,后又随芭蕾大师M.克拉斯克学习。之后,因家境败落,靠半工半读求学,经常在伦敦艺术家沙龙表演舞蹈,或到电影制片厂、剧场当临时演员。她的《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戴爱莲在伦敦看到德国现代舞蹈家M.维格曼的表演,倾慕不已。当时,维格曼剧团在伦敦设有舞蹈工作室,她便前往求学。在学习中她感到现代舞感情自由奔放,不受束缚,但缺乏系统的技术;而古典芭蕾虽有系统的技术,但缺乏表现力。因此她大胆提出现代舞和芭蕾在技巧上应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的见解。然而,由于当时芭蕾和现代舞派之间门户之见很深,老师恐她的观点影响其他学生,竟将她开除。但这并没有动摇她学习现代舞的决心,她发现尤斯芭蕾舞团的表演采用了人体动作与内在感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既有良好技术,又有丰富的表现力。于是她在自己的实践中吸收了这一方法。193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著名的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在学校,她学习了著名舞蹈理论家R.von拉班有关情感的表现方法和舞台表演技术方面的理论及舞谱等,这对她后来的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的义演,自编自演了《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和《思乡曲》等,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她还从事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采集、整理、演出和研究工作。她以瑶族同胞喜庆时击鼓歌舞为素材,创作了《瑶人之鼓》;根据“哑背疯”改编了舞蹈《老背少》。1942年秋,戴爱莲到重庆,先在国立歌剧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后应教育家陶行知之聘,创办了育才学校舞蹈组。在此期间,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关心和帮助她,鼓励她向民间学习,努力发展中国民族舞蹈事业。这对她后来的艺术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5年她在重庆新华日报社看了延安文艺工作者演出的新秧歌剧后,创作了歌舞《朱大嫂送鸡蛋》。同年夏天,她和著名画家叶浅予一起到川北、西康等地采风,搜集了大量少数民族舞蹈素材,用拉班舞谱记录了8个藏族舞蹈(现分别存在美国纽约舞谱中心图书馆和伦敦舞蹈中心图书馆)。她还创作了藏族舞蹈《春游》和《甘孜古舞》、彝族舞蹈《倮倮情歌》、苗族舞蹈《苗家月》、维吾尔族舞蹈《青春舞曲》和《马车夫之歌》等;并于1946年和育才学校师生一起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这次演出的影响很大,不仅使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登上了现代舞台,而且掀起了一个民间舞蹈的普及运动。同年秋,她和叶浅予赴美国讲学,向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民间舞蹈。1947年回国后,她主持了私立上海乐舞学校的工作。1948年在国立师范学院和北平国立艺术学院任教。戴爱莲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人之一,为新舞蹈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了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和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等职。在此期间她和其他同志合作创作了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大秧歌《祖国建设》(1949)、舞剧《和平鸽》(1950)等大型节目。她根据陕北民间舞蹈形式“荷花灯”创作的《荷花舞》深受群众欢迎,并在1953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她还创作了双人舞《飞天》,这是中国舞坛上第一个展现唐代敦煌艺术的舞蹈珍品,在1955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
  戴爱莲从40年代就开始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她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有成就的舞蹈工作者。在教学中她还一直致力于拉班舞谱在中国的传播。1980年以来,她主持举办的拉班舞谱学习班,为中国培养了拉班舞谱人才。
  为促进中外舞蹈艺术交流,戴爱莲先后访问了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1981年5月,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英国著名雕塑家W.索科普1939年雕塑的戴爱莲头像陈列在学院大厅,以表彰她为促进中英友谊和艺术合作作出的贡献。同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舞蹈博物馆收藏了这尊雕像的复制品,以表彰她为发展国际舞蹈事业所作的努力。
  戴爱莲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团艺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教舞蹈的妈妈不知名的国人作者

教舞蹈的妈妈不知名的国人作者是戴爱莲(1916-2006年),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同时也被称为是中国舞蹈之母。

芭蕾舞知识普及

芭蕾舞知识普及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早在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贵族们在宫廷内观赏一种叫做“芭莉”或“芭莱蒂”的华美舞 蹈,即是后来芭蕾舞的雏型。

  这种舞蹈传人法国,成为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法由国 王带头跳舞,并创办不第一所舞蹈学院——皇家芭蕾舞学院,确 立了芭蕾舞蹈动作的基本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 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 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 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 立的技艺,把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 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 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戴爱莲带芭蕾到中国

  第一位中国芭蕾舞者戴爱莲,出生于1916年,她曾在英国学习芭蕾舞,回国后培育了中国第一批芭蕾舞蹈员。中国第一间芭蕾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于1954年成立,便是由戴爱莲担任校长,华永康也是当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第一出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谨慎》(关不住的女儿),并于1958年演出《天鹅湖》,白淑湘就是中国第一位白天鹅。

  1959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舞团于1963年脱离母校,成为中央芭蕾舞团,即现时的国家芭蕾舞团。现在中国已发展至有5大芭蕾舞团,除了国家芭蕾舞团外,还有上海、辽宁、广州及天津芭蕾舞团。

  香港芭蕾舞的发展要追溯到1922年,俄罗斯的巴芙洛娃来港演出,吸引了当时只有10多岁的何婉宜4姐妹,请来英国老师学跳芭蕾舞。后来,英国芭蕾舞教师卡佩尔在金巴利道开设舞蹈学校,她离开香港后,由何家4姐妹接管执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嘉露贝雯和钟金宝等外籍老师在港教授芭蕾舞,多位本地著名舞蹈家和名人如王仁曼、郭世毅、廖本农、刘兆铭、陈宝珠、毛妹等,都是她们的`学生。本地的舞蹈家也开始创立芭蕾舞学校教授芭蕾舞,而本地首个职业芭蕾舞团——香港芭蕾舞团亦于1983年成立。

  芭蕾分类

  1、音乐芭蕾

  以展现舞者技巧为主要目的,例如圣桑的“垂死的天鹅“。

  2、剧情芭蕾

  顾名思义为有剧情的芭蕾舞蹈

  3、浪漫派

  又俗称“白色芭蕾“,女舞者以身着白色钟罩型纱裙著称。例如亚当的“吉赛尔“。

  4、古典派

  女舞者穿著华丽的短裙,和男舞者以古典舞蹈特有的形式舞出,例如柴可夫斯基之“天鹅湖“。

  5、现代派

  例如史塔温斯基之“火鸟“。

  6、歌剧芭蕾

  在歌剧当中穿插的芭蕾舞,例如歌剧“威廉泰尔“当中的芭蕾。

  芭蕾舞 - 肢体语言

  芭蕾舞 - 肢体语言

  所有芭蕾舞开始和结束的动作都用这五种姿势中的一个。这些姿势是在18世纪创造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并使脚显得优美。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它包括:脚的5种基本位置、3种基本舞姿:如阿拉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种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ronddejambo(腿的划圆圈)等;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女子的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扶持和托举等技巧;以及泼德布拉(portdebras)等。古典芭蕾的这些基本动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样,编导运用这些字母写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身份、情绪以及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这些元素按特定的结构手法加以编排、组合、组成形象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剧情,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

   脚部的五个基本位置:

  第一位: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

  世界芭蕾舞大师掠影

  自从有芭蕾舞以来在现今为止,芭蕾舞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鲁道夫·纽瑞耶夫开辟了自己的独特舞蹈方式,乔治巴兰辛舞蹈设计方式,而赛尔维则打破了旧的舞蹈模式。现在,让我们来一睹这些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大师们的风采吧。

  Allegra Kent

  Darcey Bussell

  Gelsey Kirkland

  Gelsey Kirkland

  Irina Dvorovenko

  Julie Kent

  Margot Fonteyn

  Merrill Ashley

  Mikhail Baryshnikov

  Nina Ananiashvili

  Paloma Herrera

  Suzanne Farrell

  Suzanne Farrell年轻时

  Sylvie Guillem

  芭蕾基本术语

  1.巴特芒 Battement 腿部动作的总称

  2.巴特芒汤纠 Battement tendu 擦地

  3.得米普力也 Demi plie 半蹲

  4.哥让得普力也 Grand plie 大蹲

  5.巴特芒汤纠日代 Battement tendu jete 小踢腿

  6.让德项伯 Rond de jembe 用腿划圈

  7.阿太尔 A terre 地面

  8.巴特芒风纠 Battement fondu 单腿蹲

  9.古得彼也 Cou-de-pied 动作脚位于主力脚脚腕

  10.巴特芒芙拉贝 Battement frappe 小弹腿

  11.阿大纠 Adagio 慢板,多指控制类动作

  12.昂莱尔 En lair 空中

  13.哥让得巴特芒日代 Grand battement jete 大踢腿

  14.日了畏 Releve 上升,多指半脚尖,脚尖动作

  15.昂法斯 En face 正面

  16.埃扑鲁芒 Epaulement 头和肩的动作

  17.克罗赛 Croise 交*

  18.埃法赛 Efface 敝开

  19.阿拉贝斯克 Arabespue 迎风展翅舞姿

  20.埃嘎得(前) Ecarte 攀峰式

  21.埃嘎得(后) Ecarte 俯望式

  22.阿提丢 Attitude 鹤立式舞姿

  23.汤里也 Temps lie 移重心

  24.巴朗赛 Balance 摇摆舞步

  25.皮鲁埃特 Pirouette 旋转

  26.昂得窝 En dehors 向外

  27.昂得当 En dedans 向里

  28.嗖代 Saute 小跳

  29.沙士芒 Changement 五位换脚跳

  30.埃沙贝 Echappe 变位跳

  31.哥里沙 Glissade 一种连接辅助的动作

  32.阿桑不累 Assemble 双起双落跳

  33.巴日代 Pas jete 双起单落跳

  34.西松佛尔梅 Sissnne fermee 分腿跳

  35.西松欧畏尔特 Sissonne ouverte 控腿跳

  36.库贝 Coupe 蹬地,较多地作为跳的辅助动作

  37.哥朗得阿桑不累克罗赛 Grand assemble croise 大的双起双落跳向前做

  38.哥朗得阿桑不累埃嘎得 Grand assemble ecarte 大的双起单落跳向旁做

  39.巴沙赛 Pas chasse 追赶

  40.昂吐囊 En tournant 转身

  41.坡英特 Point 脚尖点地

  42.哥朗得让得项日代 Grand rond de jembe jete 大的撩腿

  43.比提巴特芒 Petit battement 指小腿向旁做钟摆动作

  44.波巴特瑞 Pour batterie 为中间打击动作而设的一个辅助练习,

  只在扶把做

  45.波的不拉斯 Port de bras 手和腰的练习

  46.法衣 Failli 闪身

  47.吐昂莱尔 Tour en lair 空转(男)

  48.哥朗得日代 Grand jete 大跳,指凌空越

  49.昂波得 Emboite 单起单落的换脚跳

  50.巴赛日了畏 Passe releve 单脚立(脚尖)

  51.苏以畏 Suivi 碎步

;

她被称为“中国舞蹈之母”,恋上小鲜肉结束十年婚姻,晚年生活如何

曾经,一位“中国舞蹈之母“的出现使得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可以说,她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敬仰的艺术家。然而,这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后来却因“恋上小鲜肉“而结束了十年的婚姻,在这位舞蹈家步入晚年时,她也曾坦言自己的后悔之情。那么,这位“中国舞蹈之母“究竟何许人也?她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感情经历呢?

这位中国舞蹈之母就是戴爱莲,由于戴爱莲出生在西印度群岛地区,因此,她也在海外过了许多年的侨居生活。在1921年的时候,五岁的戴爱莲就开始对舞蹈和钢琴进行学习,而在经历了七年的学习之后,戴爱莲的钢琴水平也足以通过中级考试。在戴爱莲十岁的时候,她就进入了当地的舞蹈学校对芭蕾舞进行学习,而在1930年时,戴爱莲又来到了英国伦敦地区,并跟随着安东·道林,玛丽·魏格曼等著名舞蹈家进行学习。

然而,在伦敦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由于戴爱莲与舞蹈团之间有着一些意见分歧,再加上戴爱莲的家境中落,因此,她也只能退出舞蹈团,并过上了半工半学的生活,虽然说在那个时候,戴爱莲的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但她却仍然坚持着对艺术的创作。最终,在1939年时,她也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成功获得了尤斯-莱德舞蹈学校的奖学金,这所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戴爱莲学到了许多舞蹈创作的艺术理念,而这也为她后来的舞蹈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戴爱莲就在伦敦地区组织起了中国运动委员会,与此同时,她也为中国方面筹集着抗日资金,可以说,在她的帮助之下,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也得以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戴爱莲就回到了中国,1940年时,宋庆龄也在香港地区与这位优秀的舞蹈艺术家进行了会见。在回到中国之后,戴爱莲编排出了许多有利于抗日工作宣传的舞蹈,在她的努力之下,各地民众以及抗日工作者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高等院校的舞蹈队也都对戴爱莲提出了邀请,当时,她也是许多舞蹈团的指导老师。从种种职位上的授予就能够感受到,戴爱莲在舞蹈方面的成就是非常高的。

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却有着非常坎坷的感情经历。在伦敦生活期间,戴爱莲就认识了一位叫做维利·苏科普的男人,而这也是戴爱莲的初恋情人,然而,由于苏科普已经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有了婚约,因此,戴爱莲也不得不与初恋分手并回到祖国。后来,在1940年的时候,戴爱莲在香港地区认识了一位年轻画家叶浅予,而在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他们也很快结为了夫妻。但是,戴爱莲却并没有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在两人结婚十年之后,戴爱莲便与叶浅予办理了离婚手续。而出于对家庭的渴望,在1956年的时候,戴爱莲也和自己的一位同事丁宁又一次结为了夫妻。

当时,由于丁宁的年纪比戴爱莲要小上很多,因此,他们两人之间的婚姻也受到了许多非议,在那个时候,在这样混乱的舆论环境中,他们两人的婚姻很快便遭遇了破裂,而在戴爱莲晚年期间,她也曾表示自己很后悔与叶浅予离婚。

结语

虽然说在感情生活方面,戴爱莲的经历是让一些人无法接受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舞蹈艺术方面,戴爱莲的成就却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戴爱莲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中国舞蹈事业,而在她的努力之下,我国现代社会的舞蹈事业发展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从她的种种经历中就能够感受到,其实,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是丰富而又立体地,在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凭借单一的一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评价。如果说不能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话,那么我们也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偏见。

为什么说戴爱莲打开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宝库

因为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里,陈列着世界4位杰出的女性舞人的肖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戴爱莲的石雕头像。在揭幕式上,她曾深情地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这肺腑之言或可作为对其舞蹈生涯的一种诠释。《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

她的代表作《荷花舞》、《飞天》等舞蹈,既来自传统和民间舞蹈艺术,又做到了高度的升华,抒发了戴爱莲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为表彰她为发展本国的舞蹈艺术所作的贡献和促进中英两国舞蹈交流所作的努力,1981年5月11日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决定,将戴爱莲的石雕头象安放在学院的大厅里。

这座头像是英国著名雕刻大师威利·索科普在1939年为当时正在英国学习的二十三岁的戴爱莲制作的。安放仪式庄严而热烈。 戴爱莲在国内外的威望,不只是由于她在舞蹈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及突出的成就,作为一个艺术家,人们更着重的是她的品格和情操。

她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丹心,四十四年如一日,她把自己和舞蹈艺术全部献给了人民,她是人民的舞蹈家。

扩展资料:

1940年戴爱莲从英国启程返回祖国,1941年1月22日由保卫中国同盟及昆明惠滇医院募捐委员会合办:为国际和平医院、昆明惠滇医院筹款演出。

她以抗日题材为内容,以火般的激情、精湛的舞技,表演了《警醒》、《东江》、《前进》及《拾穗女》四个舞蹈,开始了她用舞蹈艺术为祖国服务的艺术生涯为了发展中华民族的舞蹈,戴爱莲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在寻找中国舞蹈的“根”。

她经过广西瑶山时,学习了瑶族舞蹈,改编成《瑶人之鼓》,在桂林时又向桂剧艺人学习了《哑子背疯》。

有哪些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是在如今国境外出生的

1、郑成功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

2、李白

有学者认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李从军《李白出生地考异》(《李白考异录》)谓李白出生于“焉耆碎叶”,即今新疆境内博思腾湖畔的焉耆自治县和库车一带。王耀华《关于李白出生地史料的辨析》也认为李白的故乡应是安西的焉耆碎叶。

碎叶城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建置,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割让于突骑施汗国。

3、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4、戴爱莲

戴爱莲(1916年-2006年),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

5、汤仙虎

汤仙虎,祖籍广东花县,1942年3月13日生于印度尼西亚。是蜚声中外的羽坛传奇人物,不论身为运动员或是教练员,汤仙虎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汤仙虎在1960年代初回国,把印尼的羽毛球技术带回国,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快速下压后上网控制网前的进攻技术、出色的头顶扣杀动作和快速灵活的步法,成为中国羽毛球队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汤仙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戴爱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梁思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成功

戴爱莲的情感经历

1940年初,戴爱莲在香港,认识了相貌英俊而又画艺高超的青年画家。一周后他们就开始了恋爱,一次募捐义演活动后,戴爱莲和叶浅予在宋庆龄办公室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两颗年轻的心在艺术激情的撞击下结合在一起,宋庆龄高兴地做了他们的主婚人。其间,叶浅予创作了很多舞蹈题材的作品。他们的婚姻持续了十年,在后来谈到离婚的事时,戴爱莲还是感到后悔。
由于希望自己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戴爱莲在排演《和平鸽》时与同事丁宁合作融洽,并认为在工作中能相互合作,生活也会幸福。于是1956年和丁宁结婚了,但不久也离婚了。 更始开放后,戴爱莲先后访谒了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
1980年起,她还亲自立持举办拉班舞谱进修班,为中国培育拉班舞谱人才,浮现了一个不倦的舞者的不懈追求。
1981年5月,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英国闻名雕塑家威利·索科普1939年为她雕塑的头像陈列在学院年夜厅,以赞誉她为促进中英友情和艺术交流作出的进献。

戴爱莲的介绍

戴爱莲(1916-2006年),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1930年,她赴英国伦敦学习舞蹈,曾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鲁道夫·拉班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1939年回国,主要舞目有《思乡曲》、《卖》、《拾穗女》等。解放后,戴爱莲出任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全国舞协主席;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等。2006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一生三婚,却始终无法忘记初恋,78岁时终得偿所愿,嫁给初恋,她是谁

清覆灭后,民国得以建立,而那会儿的文艺名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戴爱莲就是其中的1位。她从小就爱舞蹈,并于1930年只身前往伦敦求学。那时的英国有不少的舞蹈名家,而15岁的戴爱莲也先后学习了芭蕾、现代舞等,并有了一定的成绩。

不过她的“现代与芭蕾互补”的理念却不被人认可,所以后来戴爱莲被别人开除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戴家开始衰败,她只有给人打工才能维持学业。就这样,戴爱莲给维利·苏科普当起了模特,并住在对方家里。仅过了2周,戴爱莲就爱上了这个富有艺术气息的人。

那会儿维利·苏科普还没啥名气,过了些年才成为了世界有名的雕刻家。不过比较悲催的是,这个雕刻家已与西蒙的女儿订婚了,因此他和戴爱莲的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1937年,抗战爆发,戴爱莲在英国进行了义演,然后把筹集的资金都贡献给了中国抗战事业。

1940年,25岁的戴爱莲回到了祖国,而宋庆龄还亲自接待。在这个时期,戴爱莲邂逅了33岁的叶浅予。虽然叶浅予大戴爱莲8岁,还有1个叫叶明明的千金,不过戴、叶2人还是走到了一起。他们2人在一起度过了10个春秋,生活得十分甜蜜,双方互帮互助,尤其叶对戴更照顾得无微不至。

叶明明对后母也非常尊敬,甚至因为她也喜欢上了舞蹈。不过后来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1950年,由于工作分居的缘故,戴爱莲选择了与叶浅予离婚,后者也没过多纠结,双方和平分手。

后来戴爱莲又经过了1段短暂的婚姻,可惜也没维持多久。再后来,戴爱莲发现自己一直忘不了维利·苏科普,所以就想方设法地寻找对方。1979年,64岁的戴爱莲在英国意外与初恋苏科普相遇,结果2人一下子又成了好朋友。

戴爱莲对待苏科普一家非常好,对方也视其为亲人。1994年,维利·苏科普的媳妇病故,而苏科普也在1年后突然中风。在这种情况下,戴爱莲则义无反顾地照料对方,苏科普的儿子也同意她和自己的父亲一起生活。

就这样,78岁的戴爱莲终于和心上人在一起了,而且等这天足快50年了。不过他们在一起后的第2年,苏科普也离开了人世。后来戴爱莲的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