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呢?

崇祯皇帝其实不用死,他为什么不逃到南方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29 22:20:07 浏览7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了。崇祯是否有点死得太着急了呢?北京虽然丢了,但南方还有大片地方在明朝控制之下,崇祯绝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境地。

南方人口众多,经济不错,比较富庶,跑到南方去重整旗鼓完全可以的嘛。如果崇祯跑到南方,跟后来的南明情况截然不同。南明之所以很废柴,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公认的合法统治者。一帮皇族子弟都说自己的正统,结果谁也不服谁,不仅一盘散沙,更是勾心斗角,相互掣肘。这样的一个南明当然无法凝聚战斗力,结果当然是迅速垮台。

崇祯要是看到形势不对就迁都南方,他是完全可以凝聚南明的。把北京交给李自成又能怎样呢,这样李自成农民军反倒要直接面对满清人,让你们去打,南明不是正好获得喘息机会吗?

所以不管怎么看,崇祯上吊着急了点儿,他手中还有牌可打。

其实崇祯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南迁,甚至还已经做了部署。1642年清军从黄崖口入关,一连攻破了八十八个州县,这时候崇祯已经开始考虑南迁方案了。

1643年,李自成的部队打进山西,离北京不远了。崇祯命令一个叫李明瑞的大臣部署南迁事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崇祯这人可能是好面子,他虽然有意南迁,却不希望自己来捅破窗户纸,而是希望朝中群臣提出来,并且最好是大家哭着喊着求他南下,最后盛情难却、勉为其难同意南迁。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好像总是有这个毛病,一定要装一装,推迟一下,好像这才是君子所为。明明刀架在脖子上逼人禅让,但一定要做最足戏,推却三番才“迫于无奈”接受禅让。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这一类的典型案例。

在朝堂上讨论要不要南迁,有些不识时务的大臣竟然强烈反对,搬出天子守国门那一套。也有一些大臣赞成南迁,却被反对者一顿痛骂,说你们深受皇恩,现在国难当头,你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上阵杀敌,还忽悠皇上逃跑,置祖宗宗庙于不顾,安的什么心?

一帮反对南迁的大臣慷慨陈词,一下子就把崇祯给道德绑架了,架到了一个道德高位。其实之前也有大臣给崇祯上奏折,想了一个折中方案,既然天子要守国门,那么让太子南下总可以吧。这个方案挺不错,太子南下继承正统,如果北京失守,太子在南方马上可以登基,归拢人心凝聚战斗力。可是如今朝中有很多大臣群情激愤反对南迁,连太子南下的方案也不好提出来了。

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也想过南下,找人商量过此事,但此时已经没有机会了,南下之路已经让李自成军队切断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崇祯此人太优柔寡断,又太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自我设限太多,搞了一身的束缚,如果换做一个山大王性格的人,南下之事早就成了。

再往前推,还可以看出崇祯性格的缺陷。崇祯五年的时候,满清皇太极提出了和谈要求,朝中主和派有人已经对此时与满清进行了接触,崇祯是知道此事的,没有明确说同意,也没有明确说反对。后来朝中主战派说这是投降主义,议论纷纷。崇祯又开始装了,说他不知道此事,为了表达愤慨于是把与满清沟通的大臣革职查办。崇祯自己倒落得个好名声,别人替他背锅了。

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满清又提过和谈,这时候今非昔比,条件自然就有点苛刻了,要纳贡赔款之类的。有主和派跟满清沟通了一下,崇祯仍然知道此事,但还是假装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朝中又议论纷纷群情激昂,崇祯一看风向不对马上叫停了谈判。

崇祯性格优柔寡断,杀起大臣来却很利索。他在位17年竟然杀了七个总督七个巡抚,那可都是封疆大吏。内忧外患的时候这样杀大臣,谁还替你掏心掏肺办事?搞得大臣们都不敢做事,不敢担责,全成了一帮嘴炮。

很多人喜欢说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话开动员大会打打鸡血就挺好,说说而已,做起事来真要如此迂腐那就傻X了。韩信能受胯下之辱,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政权更要有弹性,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应对方案,不能一味硬刚,况且强的一方都有意和谈,你还非要打,这不是脑子坏掉了么?

实力不如人的时候,该低头要低头,有些时候需要韬光养晦,其实也是为自己争取时间。硬刚只能是丢了江山,害苦百姓惨遭战乱。唯一的好处可能只是给几百年后的键盘侠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而已。

以上只是站在朱明王朝的立场来说的,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其实都没差。无论是朱家天下,还是爱新觉罗天下,终归都是法家天下。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个主人,不变的是秦制,老百姓永远是秦制下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