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 宗时 谢阿蛮 凌波舞 唐朝

唐玄宗时,第一舞娘谢阿蛮,她的《凌波舞》堪称唐朝乐舞文化典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29 21:40:05 浏览8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引言:谢阿蛮,临潼人,出生于唐朝(717—757),是当时盛唐时期,歌舞名伎中著名的宫廷舞蹈家。谢阿蛮出生于布衣家庭,谢阿蛮从小酷爱舞蹈,经常随父母在街上卖艺为生,后来宫廷选拔歌妓,家中的贫穷使得父母不得不将她送入宫中,以便吃口饭养活自己。从此便开始了她在宫中的歌舞生涯。

谢阿蛮与《凌波舞》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歌舞行家,他当政期间,为了满足他对歌舞作乐的生活需要,大搞歌舞比赛,同时扩大宫廷乐舞机构,并向民间广收乐舞的艺人,在当时后宫中为宫廷提供乐舞的艺人多达数万人,这其中更是名家云集,高手如林。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更有拿手的乐舞呈现给皇帝。因此,在皇帝的支持下,乐舞艺术家精湛的演技下,导致当时掀起一股倾国士女如潮如狂般的习舞热情。

谢阿蛮因出生于艺人之家,从小又酷爱舞蹈,机缘巧合下进入宫中,受到了名师的传授指点。也因她擅于表演《凌波舞》而一舞出名,得到了皇帝的宠爱,成为当时名噪一时、蜚声艺坛的宫廷最受宠爱的舞伎,在当时的宫廷乐籍中,她位列内侍省列册,享受正五品俸禄,在宫中是个极其特殊的人物。她所表演的《凌波舞》更是气势恢宏,栩栩如生,深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赏识,因此她在宫中的名气很大。

《凌波舞》的名气在宋代《碧鸡漫志》卷四“凌波神”记载了《凌波曲》的由来,帝在东都,梦一女子高髻广裳,拜而言日:“妾凌波池中龙女,久护宫苑。陛下知音,乞赐一曲。帝为作《凌波曲》奏之池上,神出波间。”在《杨妃外传》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实有功。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梦中为鼓胡琴,作《凌波曲》。后于凌波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有神女出池心,乃梦中所见女子,因立庙池上,岁祀之。”

以上两段史料虽然充满了神话色彩,但是凡事不会空穴来风,唐玄宗在洛阳梦见凌波池中龙女的请求为她作曲,其实这也是唐玄宗自身的想法,他贵为天子,天子乃神灵所赋予的,所以唐玄宗作为词曲后,被加以传说,更加能突出《凌波舞》的来历不凡,气势磅礴。史书上记载唐玄宗令乐工进行编排,以胡琴伴奏。谢阿蛮为词曲伴舞,以供他和宠妃杨玉环欣赏。因此,谢阿蛮也得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赏识和宠爱。

谢阿蛮所折射出的唐代乐舞文化发展01唐代舞蹈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唐初到盛唐,唐朝在崇圣尊儒的文化教育下,李唐王朝完成了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使得唐王朝完成了从古代“养士”与“取士”合而为一的理想,从而使唐代教育进入鼎盛繁荣时期,威播海外。尊孔从儒的文化背景成为唐代舞蹈教育的指导思想。此外盛唐时期,经济物产丰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陆海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富裕的唐人愿意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茶坊、酒楼等成为人们常去的地方,舞蹈成为这些地方重要的娱乐节目。这些为唐代舞蹈教育提供了经济基础。

海外贸易的畅通,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频繁的交流,唐朝以博大的胸襟、恢宏的气势兼容并包一切外来文化,这给舞蹈打破中国传统的艺术模式,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所以唐朝的舞蹈鲜明地体现 了“创新”这个重要的唐文化特征,谢阿蛮所跳的《凌波舞》在整个编排中就是以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舞蹈的元素,使整个舞蹈让人看上去耳目一新。

02唐代舞蹈教育的机构唐代的舞蹈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民间卖艺的表演,而是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观赏者水平的提高,上升为国家教育。唐朝的舞蹈教育不仅分为民间和宫廷,就是在宫廷内部还分了几等。

(1)太常寺

这个机构起源于秦朝,秦之前称为奉常,到汉代时更名为太常,一直延续到隋唐。太常寺主要是负责郊庙祭祀乐舞、宫廷宴享乐舞、出行仪仗乐舞等。由太常卿和太常少卿负责日常事务。其下设八署,即:郊社、太庙、诸陵、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由于太常寺负责的都是宫廷、祭祀等大型的活动编舞,所以在太常寺的乐工身份都比较复杂并且众多。少则几万,多则数万。

《新唐书·袍乐志》曾这样记载“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人,至数万人。”

可见太常寺机构复杂, 人员众多。太常寺在编排大型舞蹈活动的同时也负责进行舞蹈的教育传授,但是这个教育不是针对国内的,而是对外域国家的舞蹈教育,以传播中国的传统舞蹈为己任同时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所以这个机构比较正统和官样。

(2)内教坊

唐代的教坊设立于唐高祖武德时期,其主要职责是“按习雅乐”。这个机构主要是以内教坊的形式来学习音律知识和舞蹈编排制度。该机构的成员很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国家正规的教育后,一部分人进入宫廷,一部分人回到民间,这大大丰富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民间舞蹈的水平,大批杰出的知名民间艺人涌现出来。

根据岸边成雄先生在《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中提到“内教”的意思就是“宫廷乐的意义解释”也就是 说内教坊是国家办学的舞蹈培训机构,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地位,其中任教的教坊使都是宫廷里比较出名的音乐舞蹈大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对其多么重视。

内教坊也研究出很多重要的成就。据苏鹗《杜阳杂编》卷中记录在内教坊的乐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民间选拨的。“石火胡及其五养女,擅长竿技,无比惊险,时在敬宗时,文宗时此项表演停止。”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石火表演属于 民间的表演,而在教坊中出现,则说明教坊很多的乐工都是从民间应招上来的,并且教坊的舞蹈将民间的杂技和舞蹈结合,可谓是一种创新。

白居易的《琵琶行》有这样一段描述“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阳。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从该诗句中可以看出,琵琶女的身份是平民,但是和教坊有雇佣关系。也就是说琵琶女在教坊里学习过,并且属于优秀的学生留在了教坊内做第一部。

由此可见,很多民间音乐舞蹈艺人都被招人教坊服务,描述中的小妇的情况应当和琵琶女属同类。

(3)梨园

唐玄宗是酷爱音乐舞蹈的一位皇帝,他亲自参与了很多的音乐创作和舞蹈编排。梨园就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而设立的乐舞机构。因在皇家禁苑附近而得名。此机构主要是教授和演奏“法曲”,歌舞配合,因为该机构是专门为王室表演演奏的.所以能够进入梨园的乐工都是最优秀的乐舞艺人。

《唐会要·杂录》:“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皇帝梨园弟子。”

此外唐玄宗还在梨园另设了一个机构取名为“小部音声”,这支队伍都是由年龄15岁以下的少年组成。并且这些少年都是经过宫廷里高级乐师严格筛选之后进入梨园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成为技艺精湛的歌舞大师。唐玄宗经常在梨园演奏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且亲自参加排练。

《旧唐书·音乐志》有“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从记载中可见唐玄宗的音乐素养很高,通晓音律对乐曲的把握十分精准。唐玄宗还对梨园的“十部乐”进行了改进,并制定表演制度,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归纳和重组,同时根据乐舞参与人员的水准高低,以及表演形式的不同,将“十部乐”向“坐部伎”、“立部伎”转化嘲。唐玄宗对梨园的大力支持,使得唐代乐舞兴盛至极致。但是随着唐王朝的落败,梨园也最终解散。

综述唐代舞蹈,比较常见的几种分类:一是软舞、二是健舞、三是部伎。“软舞”是从宫廷、贵族、士大夫中发展而来的,“软舞”动作舒缓、优美,节奏比较缓慢。欣赏可以一边品味美味,一边欣赏、闲谈。而“健舞”则是从民间、军队发展而来,“健舞”动作刚健有力,节奏感很快,给人一种振奋。所谓“部伎”就是将各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还有乐部组建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舞蹈,该舞蹈少则万人,多则数万人,形成成套的演出效果。

唐朝的这些舞蹈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舞蹈 形式的多样,更是体现了唐代包容海外的时代精神。唐朝舞蹈表演的规模都不大,一般都是独舞或者双人舞,这就要求舞蹈者和乐工要有高超的水平,配合默契。另外,能承担此类舞蹈的都是宫廷中比较优秀的艺人。可以说唐朝的舞蹈大都属于艺术精品,规模较小,多用于观赏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