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李国杰的介绍
李国杰,1955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和沈阳师范大学政教专业。现任沈阳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和学校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兼任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全国农林院校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副组长,辽宁省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教育科学管理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李国杰的人物简介
李国杰,1943年生于湖南邵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5-1986年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CSL实验室工作,198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9年被聘为该所研究员。1990年被国家科委选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9年12月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04年5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
李国杰博士在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组合优化等领域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合著四本英文专著。近20年来领导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为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研制龙芯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高性能通用CPU、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并主持科学院重大项目IPv6网络研究。其中,曙光1号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曙光1000获得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曙光2000和曙光3000分别获得2001年和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现担任《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获王丹萍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5周年突出贡献奖,同年还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杰出校友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令人感慨不已
1901年,就是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实在受不了这口窝囊气,在条约上签字后,回到家中,李鸿章就大口大口地吐血。
慈禧太后听说李鸿章病了,立即派遣御医为李鸿章治病。
由于病情严重,加上岁数大了,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离开了人间,享年78岁。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
李鸿章去世,让慈禧太后好像丢魂落魄一样。
慈禧太后不停地感叹:李鸿章啊,李鸿章!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
慈禧太后一再称赞:李鸿章真是“再造玄黄之人。”
无论如何称赞,人已经死了,都得安葬。
慈禧太后下诏,追赠李鸿章为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号文忠。
虚名之外,慈禧太后也给予李鸿章的家人很多实实在在的恩惠。
慈禧太后特批赐赠白银5000两给李鸿章家人,用于安葬李鸿章。
清政府让李鸿章享有一项特殊的“荣誉”:在李鸿章原籍与李鸿章曾经立功的省份建立祠堂,总共建立10处祠堂,以表彰李鸿章对清朝的贡献。
最让人惊叹的是,李鸿章享有一份特殊荣誉,是清朝从1644年——1901年,统治中国257年中,唯一一位汉族官员独享的荣誉,那就是建造“京师祠”。清政府还规定:地方官员必须每年定期到李鸿章的京师祠去祭祀。
5000两白银是货真价实的,李鸿章家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恩惠。
赐封给李鸿章的爵位、谥号,为李鸿章建造10处祠堂,看起来是虚名或者形式,其实,只要清朝统治还在,这些就都是李鸿章家人的福荫。
即使清朝灭亡了,清政府给李鸿章的这些奖赏,也让其后人有时候从中得到或多或少的、或明或暗的好处。
对于李鸿章的家人,清政府具体是如何安排的呢?
清政府对李鸿章直系七人,都有安排。
李鸿章一生共娶了四位夫人。
1861年,原配夫人周氏病故。
第二任夫人赵小莲,为李鸿章剩下一个儿子,名字叫李经述;赵小莲为李鸿章生下一个女儿,名字叫李经璹,小字菊藕,大多数称呼她李菊藕。
1892年,赵小莲病逝。
所以,李鸿章夫人周氏、第二任夫人赵小莲的去世,都早于李鸿章去世。
李鸿章死后,他的侧室莫氏、侍妾冬梅都享受诰命夫人的俸禄,吃喝无忧、生活富裕。
侧室莫氏生 育儿 子李经迈。
李鸿章死后,莫氏跟随儿子李经迈生活。
李鸿章一生共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的名字是: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李经溥和李菊耦。
从李鸿章死后,至清朝灭亡的11年中,李经方职务变换比较频繁,所以,这部分文字看起来十分琐碎,请耐心阅读。
李经方是李鸿章从自己的六弟李昭庆跟前过继来的。
1901年,清政府命令李鸿章,尽快赶到北京,与十一国公使谈判。
大儿子李经方始终跟随在父亲李鸿章身边,照顾父亲、协助议和。
李鸿章在北京病逝后,李经方护送父亲灵柩,回到老家合肥。
1902年4月,清政府委任李经方以四品京堂候补,命令他在上海,与盛宣怀一起同英国人马凯谈判,谈判内容是关于通商条约的。
与马凯的通商条约签字后,清政府命令李经方参与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
1903年2月,李经方、李经迈等人,在合肥大兴集夏小郢,将李鸿章安葬入墓。
父亲李鸿章入土为安之后,李经方赶到北京,向清政府奏请:将坐落在北京崇文门总部胡同的一处住宅交出,用来建造京师李鸿章专祠。
将父亲李鸿章相关事宜安排好之后,李经方在家以四品京堂候补。
1907年3月,清政府任命李经方担任英国大使。
李经方继续发挥他突出的外交才能。
1911年12月,清政府将李经方调回国内,担任邮传部左侍郎。
当时,第二次 科技 革命在西方方兴未艾,中国也开始发展近代化的通讯事业。
由于清政府深受西方国家奴役,中国的邮电通讯等部门都被英国人把持。
根据在英国工作时对英国人的了解,李经方充分发挥外交才能,经过多轮谈判,终于从税务司中将邮政业务转回邮政部。当时中国税务司由英国人把持。
清政府任命李经方担任中国邮政总局第一任局长。
在李经方主持下,弱势的清政府中,邮政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电报业务,获得了长足进步。
1912年,清朝皇帝逊位后,李经方所有职务全部被解除,不再担任任何官职。
李经方居住在上海,为宗社堂献计献策。
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皇族中的顽固分子结成宗社党,反对清帝退位、反对革命政府,企图恢复清朝统治,宗社党的总部叫宗社堂。
1917年,张勋复辟,李经方、李经迈极力吹捧张勋,希望清朝能够东山再起。
张勋复辟失败后,李经方躲到大连,居住在平民城区,长年累月,深居简出。
李鸿章家族在安徽的合肥、六安、霍山、寿县等地方拥有大量土地、房宅。李鸿章死后,李经方继承了不少家产。
恢复清朝无望,自己年岁又高,1933年李经方写好遗嘱,明确地将遗产分配给儿孙。
1934年9月28日,李经方在大连病逝,享年80岁。
1901年秋,李鸿章与十一国公使谈判,十分艰难,李鸿章累倒了,住在贤良寺里,大口大口吐血。
李经述急忙带上长子李国杰,前去探望李鸿章。
在李鸿章床前,李经述每天昼不思食、夜不思眠,一连50多天寸步不离。
李鸿章去世后,李经述痛不欲生,不断自责自己无能。
李经述竟然打算自杀殉父,家人一齐围绕在他身边跪下,请求他不要冲动,李经述才没有自杀。
由于伤心过度,李经述身体彻底垮了下来。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让李经述承袭其父亲李鸿章的一等侯爵,以四品京堂候补。
每当想到父亲,李经述总是哭泣不止;每次哭泣,李经述都会喘气不止、大汗淋漓。
李经述感觉自己在世时间不长了。
1902年2月11日,李经述写好遗书。一周之后,李经述跟随父亲到西天去了。
李经述终年38岁。
李经述去世,距离其父李鸿章去世仅有短短的100天。
直隶布政使周浩、按察使杨士骧联名上书,请求袁世凯褒奖李经述。这时候,袁世凯接替了李鸿章的职位,担任直隶总督。
袁世凯上奏清廷,慈禧太后特别下诏褒扬李经述,恩准将李经述列入国史孝友传。
李经述死后,他的长子李国杰承袭一等侯爵。
李鸿章死的那一年,三子李经迈25岁。
清政府特赏李经迈主事;
特赏李经迈员外郎,在工部都水司行走;
给李经迈赏戴花翎,以四、五品京堂用;
慈禧太后特旨以三、四品京堂候补。
1905年,清政府任命李经迈出使奥地利大臣。李经迈是当时清廷最年轻的外交官。
第二年,李经迈被授予光禄寺卿。
1907年9月,因为母亲生病,李经迈归国,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慈禧太后特别下旨李经迈以副都统记名。
1910年,清政府安排李经迈为首席大臣,跟随贝勒载涛到西方国家考察一圈。他们先到日本,然后到欧洲,最后到美国。这次主要是考察、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军事。
从西方国家考察后,回到国内,清政府赏赐给李经迈二等第一大带双龙宝星,暂时代理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第二年,李经迈被任命为清政府民政部右侍郎。
不久,代理邮传部副大臣。
清政府发布诰命,授封李经迈为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清朝被推翻后,李经迈到上海生活,秘密与宗社党人密切联系,试图恢复满清统治。
1917年,李经迈积极参与张勋复辟活动,担任外务部左侍郎。
事与愿违,张勋复辟只是回光返照,仅仅12天之后,跳梁小丑张勋被打回原形,复辟彻底失败。
李经迈再次回到上海,精心管理自家数以千计的公寓,收取租金,很快积累起巨额财富。
李经迈英语水平极高,加上具有担任驻外大使的资历,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向英国借款的时候,每次都由李经迈参与,并且从中斡旋。
参与对英借款活动,李经迈获得了无数真金白银,每一次斡旋成功,李经迈所获得中介费都不少于200万两白银。
收取租金、获得酬金,李经迈家产超过一亿两白银。
二十世纪20年代,李经迈拥有6辆小轿车,还拥有专用游览的轮船、汽艇。
在上海生活期间,李经迈住在大楼中路的六楼和七楼(复式楼层)。
李经迈家庭陈设中西合璧,大量的皇家赏品、与祖宗画像、以及西洋油画,布置在宽敞的豪宅中。
李经迈用了一张巨大的、完整的白色老虎皮,做成一片地毯,铺放在大门口。
李经迈用9个大房间,专门收藏各种古董。
李经迈的豪华生活,堪比清朝皇帝。
1938年,李经迈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62岁。
李菊藕本来名字叫李经璹,小字菊藕,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母。
1888年,李菊藕22岁。
父亲李鸿章爱才心切,欣赏张佩纶的才能,把女儿李菊藕嫁给左副都御史张佩纶。
李菊藕成为张佩纶的第三任夫人。
李菊藕嫁给张佩纶后,生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01年,李菊藕的父亲李鸿章病逝;一年多一点后,李菊藕丈夫张佩纶在南京逝世。
张佩纶生前是清朝翰林院侍讲。张佩纶死后,李菊藕接受朝廷俸禄。
丈夫死后,李菊藕回到天津李府。
李菊藕专心致志教 育儿 子张志沂,张志沂就是张爱玲的父亲。
守寡的李菊藕染上了肺结核,到上海治疗。
1912年,李菊藕在上海病逝,享年46岁。
李鸿章的小女儿李经溥,嫁给了任德和。
任德和比李经溥小6岁,其父亲是直隶布政使任道镕。
因为女大男小,岁数悬殊,李经溥对婚姻生活感觉不很满意。
但是,物质生活上,李经溥十分富有。
李经溥与任德和原先在苏州生活;1946年,迁居到上海。
李鸿章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大清王朝、特别为慈禧太后用尽了全部心智。
李鸿章死后,慈禧太后对待李鸿章的儿女,能用的就重用,不能用的都赏赐俸禄,让他们过上富足奢华的生活。
李鸿章的儿子们也都尽心尽力,企图恢复清朝统治。
有心复辟,无力回天!李鸿章的儿子们纵有通天财富,也只能承受滚滚 历史 潮流的洗礼。
军统为何要暗杀李鸿章的孙子
李鸿章的这个孙子,叫做李国杰。按照老蒋的说法,李国杰被军统暗杀,是因为他和日本人来往密切,据说是传说中的汉奸。但其实呢,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轮船招商局。
大家知道,在洋务运动中,为打破西方列强垄断中国船运业务,由李鸿章发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
这家企业与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其他企业不同,它打破了纯粹官府创办的格局,首次采用股份制,由商人出资,合股的资本为商人所有,由此这家企业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
虽然,这家企业是民营企业,但因为它背后有李鸿章这个政府高官,在加上李鸿章又钦点唐廷枢、徐润、盛宣怀这种商界强人全权管理轮船招商局,所以等到清朝灭亡时,轮船招商局几乎垄断了当时中国三分之二的航运业务。
并且,它在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都设有分处,同时远航英国、日本、新加坡、夏威夷和美国本土,业务涵盖整个南洋地区。
等到李鸿章去世时,其儿子李经述也在百日之内也随之西去,所以由李国杰承袭了李鸿章一等肃毅侯的爵位,同时他也成为轮船招商局最大的股东和董事长。
民国时期,因为袁世凯的庇护,革命基本上没怎么“革”到李国杰的头上,等到段祺瑞执政时,李国杰更是混得风生水起,还当选为参议院的议员。
但是,等到老蒋北伐成功时,由于国民党初坐天下,财经紧张,银根紧缺,所以就打起了轮船招商局的注意。一方面,因为轮船招商局是当时中国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它的油水实在太大,当时该局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月薪,是当时中国企业的最高月薪。
另一方面,轮船招商局垄断了当时中国三分之二的航运业务,要知道航运那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老蒋出于巩固内部统治的需要,也需要将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否则它要是和其他军阀或者西方列强合作,很容易老蒋出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老蒋就亲自派人找李国杰沟通,总而言之,政府想用你的企业做更大的用途,希望你能给个面子主动让出来。当然,政府也会记住你的贡献。
对此,李国杰自然不愿意,因为这家公司从他的爷爷创办以来,先后经历慈禧,溥仪,袁大总统,段祺瑞,以及孙先生,还从没有人敢这样干过,现在老蒋来了,凭什么就要这样干?
于是,李国杰就和和老蒋推诿说,总而言之,这件事情经我们股东大会商议后,都不同意,所以我也只能深表遗憾。
对此老蒋非常生气,但因为招商局已经是商股,是商人们的企业,而且已在商部注册,国民党公开抢夺总不是回事,所以老蒋只好打出“整顿”的旗号。
接着,老蒋借“整顿”的名义,派遣自己的小弟赵铁桥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负责监督企业的运营。这位赵铁桥来到轮船招商局后,那是真的开始全面监督起来,他把李国杰等人全部晾在一边,自己亲自大权独揽,企业内部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当然,这也是老蒋的授意,目的就是要把这家企业强行接管过来。
李国杰一看老蒋竟然这样不讲商业规矩,于是愤怒之下,他找到恰好正在上海活动的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花了一万大洋,要求他将这位赵铁桥给干掉。
于是在不久后,这位赵铁桥就在上海外滩福州路路口招商局遭到了致命暗杀。
赵铁桥被暗杀传到老蒋的耳朵里后,他责令宋子文火速查办。宋子文知道是李国杰干的,但抓不住把柄,只好以经济上的问题将李国杰暂行拘留。不过,李国杰倒也不慌不忙,他运动了爷爷一代的故友旧僚,又拿出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办法,用银子去贿赂交通部次长与监督陈孚木,使案子一拖再拖。
看到李国杰还敢这样玩,老蒋直接气得掀了桌子,因为,这真是给脸不要脸,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代,要是满清时期,你报你爷爷大名,也许没人敢把你怎么样;甚至在老袁和老段时期,你报你爷爷大名,大家也会给你三分薄面,但现在是我老蒋说了算,你以为你爷爷是谁,还敢这么牛逼,真是不想活了。
于是,那些接受李国杰贿赂的官员,也统统被老蒋给一撸到底,随后李国杰被以用国家财产作抵押向美商公司借款,出卖国家利益,以及向政府官员行贿为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本来,事情到此差不多已完结,接下来就是李国杰被关押,老蒋顺理成章接收轮船招商局。
但谁知,李国杰也是神通广大,竟然把段祺瑞都给搬了出来,在李国杰被判刑后,段祺瑞亲自到南京拜见老蒋,两人几句寒暄之后,段祺瑞就提到李国杰的事,他希望老蒋能够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把李国杰放出来。
老蒋虽然很不满,但因为蒋与段有一段师生之谊,老蒋在保定讲武堂就读时,段是校长。所以,面对段祺瑞的亲自求情,老蒋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于是不久后,李国杰就被放了出来。
当然,老蒋并没有因此原谅李国杰,而李国杰作为轮船招商局的大股东,也始终和老蒋作对,不肯真正归顺,所以在段祺瑞去世后,国民党借口他在上海和日本人走得很近,甚至打算当汉奸为借口,由军统特务出面刺杀了他。
据说,李国杰当场并没有死,而是被人们及时抬到医院抢救,但院方早已经被提前打过招呼,说此人不要抢救,所以无人前来抢救,致使李国杰流血过多死在医院里。
至于李国杰是否真的当了汉奸,军统是否真的拿到确凿证据,这半个多世纪下来,一直是个谜。当然,这对于老蒋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国杰必须死。
至于轮船招商局,后来被老蒋全面接管,成为国名政府下的国营企业,后来更是由国民党对其全面实行军事管制。
再后来,渡江战役后,我们正式接管这家公司,并将其改组为航运总公司。改革开放后,又对其进行重组上市,其后更是通过这家公司发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目前也是仅次于四大行的银行。
“把问题底层原理搞清楚”就是基础研究
作者 包云岗
最近,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宣布使用其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 2将人类98.5%的蛋白质预测了一遍,并决定公开AlphaFold 2的源代码,免费开源有关数据集,供全世界科研人员使用。
那么,AlphaFold算基础研究吗?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将AlphaFold归为工程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不只是工具,也不仅仅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而是在基础研究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对于李国杰的这个论述特别有共鸣,同时个人对基础研究有以下几个观点,谨为抛砖引玉。
科研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法则,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倍功半。
那么,基础研究有什么规律?事实上,对于基础研究不同的定义反应了不同角度的认知,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也不同。
总的来说,过去几十年主要有两种对基础研究的定义:
其一,Vannevar Bush在线性模型下定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种模式就把基础研究看作是一个知识储备池,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在这种定义下,基础研究的作用是产生知识,不需要考虑和具体技术的关系,因此在实施层面,“广撒网”可能是最有效的产生多样化知识的方式。
其二,Donald E. Stokes通过四个象限来定义不同的研究类型,Stokes把基础研究分为纯粹基础研究(玻尔象限)与“由应用驱动的”基础研究(巴斯德象限)。
在实施层面,波尔象限和线性模型下的基础研究基本一致。
而巴斯德象限中,要用尖端的基础科学研究来解决迫切、强烈且巨大的现实需求;在实践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倒逼”科研人员把一些应用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
笔者更青睐Stokes的四象限模型。
在笔者看来,“把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就是基础研究。
其实波尔象限与巴斯德象限在具体科研实践时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把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只是问题的来源有所不同而已。
波尔象限的问题来源主要来自学科自身,如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现象;而巴斯德象限的问题来源主要来自现实应用,如牛奶如何保鲜。
从“把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这个角度来看,只要能提出一些未解的问题,那就有潜力做出好的基础研究工作。
我们可能都有一个体会, 科技 攻关时“第一次”往往特别困难,比如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款CPU、第一次火星登陆等等。哪怕曾经有其他国家实现过,另一个国家要实现“第一次”依然很艰难。
为什么?这主要因为这些“第一次”输出的不仅仅是一款原型系统,还包含背后一套研制该原型系统的技术流程以及相应的平台、材料、试剂、设备、仪器等,也就是科研基础设施。
这些科研基础设施的作用正是“把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比如为研制飞机建设的风洞,研制CPU需要有高精度的仿真器和模拟器。
即使在物理、化学、天文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现在也都离不开各种尖端设备和仪器,像研究核聚变的EAST托卡马克装置、研究天文的FAST望远镜等。
在笔者从事的CPU芯片设计领域,很多人都看作是纯粹的工程技术,认为这里面没有基础研究。
但在笔者看来,能把CPU设计空间中一些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就是基础研究。
举个例子,苹果最近推出的M1处理器性能甚至超越Intel的桌面处理器,这得益于Ml采用了约600项ROB,这完全颠覆了传统CPU架构设计人员的观念,因为以往CPU的ROB一般都不超过200项。
也许用反向工程思维,可以很快做出一个也具有600项的CPU架构设计来。
但是,谁知道苹果为什么敢这么设计?为什么是600项ROB,而不是400项,或者800项?反向工程只是工程技术,但是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的底层原理彻底搞清楚,那就是CPU架构设计领域的基础研究。
要搞清楚底层原理并不容易,这需要一整套CPU架构设计基础设施的支撑——从程序特征分析技术、设计空间 探索 技术、高精度模拟器、系统仿真技术、验证技术等;还需要对大量程序特征进行分析,需要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需要大量细致的量化分析,需要大量的模拟仿真……这些都是为了把底层原理搞清楚。
某种程度上,相比较于原型系统,平台/材料/试剂/设备/仪器等科研基础设施是更重要的输出。
只有具备这些,才能不断地去深入 探索 各种现象的底层原理,才能支持后续的迭代优化,同时也能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
相反,在很多领域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是交融在一起的。
出现这种交融是因为很多研究所需要的科研基础设施,如新平台、新设备、新流程都需要工程投入。
即使是探测引力波、希格斯粒子这样的基础研究,也需要工程投入研制LIGO、LHC这样的仪器设备。
一旦有了这类科研基础设施,其他人在上面开展科研就会容易很多。
美国基础研究很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有不少学者在大学里和企业研究院里建这些科研基础设施。
比如在CPU芯片设计领域,有GEM5模拟器、CACTI模型、FireSim仿真平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这可以让其他大学的学者更容易开展研究。
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基础研究不需要工程,主要还是因为有人帮他们把底层的科研基础设施已经搭建完善,让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去做优化,更容易发表论文。
美国的很多 科技 企业内部也会构建一套和学术界总体上打通的科研基础设施(有开源共享的、有内部自研的)。
通过将业务需求和内部数据导入到企业的科研基础设施中,就能很容易消化学术界产生的新想法,集成到企业的产品中。
因此,打通的基础设施加上人才流通,这是美国学术界—产业界形成“创新想法—得到应用—收集反馈—新的创新想法—得到新的应用”这个闭环的重要原因。
但是,中国的学术界—产业界之间尚未形成这种高效的闭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和学术界打通的科研基础设施。
所以对于中国的学术界来说,更需要参与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和企业一起来补科研基础设施的课。
虽然很多基础研究是纯理论 探索 ,几个人的小团队甚至一个人便可开展。
但也有很多基础研究需要大团队,需要管理与组织,例如探测希格斯粒子、研制LIGO观测引力波等。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了很多颠覆性创新项目。
我们观察DARPA的项目立项与执行过程,可以看到有一些共性特征:首先会畅想未来,设立激进的目标;科学地把激进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制定具体子任务的实施计划,包括目标、时间节点等;子任务最后要集成到一个原型系统中。
“项目主管”会负责上述4个任务,具有绝对的项目决策权,同时也对项目负责,相当于抓总。大量实践证明,这种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具有很高的效率。
这种模式对基础研究也有效。
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为例,该中心于2014年成立,成员来自清华大学不同的院系。
他们的研究模式就类似DARPA项目,整个团队围绕“天机”类脑芯片开展全栈研究,并集成到自动驾驶自行车系统中,形成具有很好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发表多篇Nature、Science论文,入选中国十大 科技 进展等,同时也把清华的类脑计算学科建立了起来。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AlphaFold算基础研究吗?
根据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AlphaFold研发的过程中面临很多未知的问题,把这些问题的底层原理搞清楚,就需要基础研究;第二,Alpha Fold是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它本身就属于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基础研究的一部分。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半斤八两是哪部电影里的歌曲
半斤八两不是一首歌,而是许冠杰创作的一部电影,电影剧情如下:李国杰从小习武,并不甘心在汽水厂的流水线上做工,遂辞职来应聘做私家侦探。万能私家侦探社的社长黄若思刻薄寡恩而又自视甚高,却经常接手一些小打小闹的案件,他并不对李国杰的到来感兴趣。
社长在路中误以为邻人偷了他的钱包,遂与其对打,后发现是误会。邻人报警,社长与李国杰狼狈逃命,在躲藏中,社长觉得李国杰身手敏捷,遂答应他来上班。剧院老板遭强人打劫,找社长帮忙。社长和李国杰来到剧院,发现打劫的正是坚叔一伙。
他们专以打劫为生,曾经就和李国杰交手过,如今正是狭路相逢。社长与他们斗智斗勇,和李国杰合力将他们制服,送到了警署,获得了表彰。而经过这一次历险以后,社长也改变了对待下属的态度,侦探社从此以后亲如一家。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黄若思
他的侦探社号称“万能私家侦探社”,名头不小,实力却不大。黄老板为人小气刻薄,贪生怕死,对手下抠门的要命,脏活累活全丢给他们干,接了任务总是让手下冲锋,自己躲得远远的,恐怕也只有河豚和积琪这样天生的受气包才能受得了他。
2、李国杰
原在汽水厂上班,后因工作偷懒被老板解雇。一身好功夫的他来到万能求职,黄若思起初不肯雇用,随后见他的确有两把刷子,答应让他加入侦探社。 他处处凸显自己是一个更出色的私家侦探。
李国杰院士谈面向大数据的数据科学
如今,大数据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法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也为我们提供新的方向。大数据就像我们观察自然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一样,成为了了解世界的新工具。
大数据一词是由美国IBM公司提出并炒起来的,最近IBM公司又提出了认知科学一词,准备用来取代大数据,可能2~3年后,认知科学将会成为我们谈论的新的行业名词。
数据是我们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描述,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大数据要想发挥出它的价值,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所以现在我们常说数据科学,它是综合了统计、代数、拓扑、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应用科学(传感、通信、存储)等的集大成科学。
大数据对计算机科学带来的挑战:
图灵定义的计算机科学:G = F(x),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核心就是算法F,输入x可以是任意对象。在大数据时代,输入对象x的体量非常的大,类型非常混杂,所以x就不能是任意对象了。所以计算机科学的定义也发生了转变,Computer Science = Science of Algorithm + Science of Data,计算机科学不再单单只研究算法,也应该研究数据。
大数据对机器学习(ML)和计算机视觉(CV)带来的挑战:
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作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最活跃的两个部分,由于我们平时的训练样本比较小,所以这些经典的算法表现的还可以。一旦当数据量变的非常大的时候,经典算法统统失灵了。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个实验,让计算机区分2000万张图像,总计2.1万个类别,计算机表现的非常差。这时候人工领域的深度学习表现的还算可以,但准确率也仅仅只有15%。
大数据对统计学带来的挑战:
以前我们在学习统计学的时候,我们都会假定所有样本服从独立同分布,然后我们才能够求得样本分布的均值、中位数、方差等,能够绘制样本的分布规律。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往往并不满足独立同分布的要求,所以经典统计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在经典统计学中,数据往往是样本量远远大于维度数,samples 》》 features。而大数据是立体式,全方位的数据,维度 》》 样本数,所以我们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降维处理。
大数据分析是对全样本的分析,这一点显著区别于统计学中的抽样分析。在经典统计学中,我们先研究样本的规律,进而推广到整体。在大数据中,我们先研究整体的规律,然后用这一规律来验证局部样本。
大数据时代要培养“π”型人才:
“π”型人才就是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懂得计算机科学。以前,我们在想要取得研究上的突破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如今我们将数据科学引入,通过让计算机分析研究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从而极大的(成千上万倍)加速了科学研究的进展。院校在计算机科学的设置上也要引入数据采集,传输,整理,分析,应用等专业,形成完整的数据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