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之 洛阳 7000

陈庆之号称南朝头号名将,7000人收复洛阳,真实水平到底怎么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29 03:10:04 浏览14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史学界划分的南北朝时期,一般是从南朝宋建立到隋朝灭陈,历时约170年。起初南朝军事天才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气吞万里如虎”,使南朝宋的版图达到巅峰,黄河以南尽在掌控,七分天下有其四。

刘裕死后,南朝再也没有雄起过,一直是北强南弱的局面,宋、齐、梁、陈四朝的疆土不断缩小,到陈朝时已经变成划江而治。实际上,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初,刘裕去世还不到一年,洛阳就被北魏占领了。南齐建武元年(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迁居南方的士大夫阶层,对“中原”的概念日渐模糊。直到南梁中大通元年(529年),北魏因“六镇之乱”烽烟四起,已经快分裂了,梁武帝萧衍派大将陈庆之北伐,一度收复了洛阳。

这次收复洛阳时间很短,两个月就失守了。但自从西晋灭亡以来,只有东晋权臣桓温和刘裕做到过,陈庆之是第三个,这也是南朝军队最后一次开进洛阳城。

陈庆之率七千人从铚城(今安徽巢湖境内)出发,不到半年时间打到洛阳,拔三十二城、历四十七战,所向无敌。由于陈庆之和他的部队身着白袍,出征之前,洛阳就流传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预言陈庆之入洛。

陈庆之确实是一代名将,到了现代,更是有不少人称其为“战神”、或者“南朝第一名将”。不过这种观点大都是不太了解历史的朋友道听途说,有点夸张了。

陈庆之北伐的历史背景比较微妙,所以才有机会收复洛阳;纵观其生平,并非战无不胜的“战神”;论领兵打仗的能力,仅从南朝梁来看,陈庆之也排不上第一。

南齐永明二年(484年),陈庆之出生在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宜兴),年少时就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萧衍取代南齐建立梁朝时,陈庆之才十八九岁,还没有崭露头角。

梁朝普通六年(525年),陈庆之已经年过不惑,史书第一次记载他参加的军事行动,以武威将军的身份,和另外两名将领一起带兵迎接归附梁朝的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任务完成后升了职。

接着,陈庆之奉命护送豫章王萧综(南齐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萧衍养子)镇守彭城。魏军来攻,前军营垒被陈庆之一举击溃。谁知早有预谋的萧综临阵投敌,于是梁军溃败,徐州诸城又丢了。魏军乘胜追击,梁军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所部比较完整地撤回了。

当时北魏“六镇之乱”引发的起义此起彼伏,魏军忙于平叛,南梁趁机出兵收复失地。普通七年(526年),陈庆之率军收复寿春,晋封东宫直阁将军、关内侯。

次年(大通元年),陈庆之随领军将军曹仲宗攻涡阳,魏大军来救,陈庆之率200精骑击退魏军前锋。

涡阳一时间攻不下来,曹仲宗等人担心腹背受敌,打算撤退。陈庆之声称自己有梁武帝密旨,不准退军,稳住了部队。接下来陈庆之率军夜袭北魏援军城垒,连拔四座,涡阳守将请降,援军也随之溃败,陈庆之又立大功。

大通二年(528年)十月,梁武帝把流亡南朝的魏国北海王元颢改封魏王,让陈庆之带兵护送他回国。这是南北政权之间的“礼尚往来”,此前北魏也把流亡的南朝宋后裔刘昶封为宋王、齐明帝之子萧宝夤为齐王,打着为他们复国的旗号出兵南征。

不过陈庆之北伐的时机更好。当时魏国平叛功劳最大的尔朱荣已经成了头号权臣,临朝称制的胡太后被沉入黄河,魏献文帝之孙元子攸被尔朱荣拥立为帝(即魏庄帝)。尽管声势最大的葛荣起义已被平定,但青州方向还有义军首领邢杲率众十余万,改元称帝了。

北魏朝廷得知元颢北上,认为随行的梁军孤弱,不足为虑,应该先平邢杲。只有行台尚书薛琡说,邢杲所部只是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而元颢是皇室近亲(也是魏献文帝之孙),影响力不小,应该先对付梁军北上。但尔朱荣麾下大将元天穆还是引兵向东,去打邢杲了。

陈庆之和元颢所部从铚城乘虚而进,先拿下了荥城(今河南东南宁陵县境内),进至梁国。梁国守将丘大千之前在彭城就被陈庆之打得找不着北,都有心理阴影了,抢修了九座城垒,让七万兵力分开防守。陈庆之不到一天接连攻下三个城垒,丘大千就开城投降了。

元颢很兴奋,等不及了,在睢阳城南举行了登基典礼。陈庆之又攻克考城,擒获魏济阴王元晖业。梁军继续向西,次年(中大通元年)五月,兵临荥阳。荥阳城有七万人,陈庆之一时间攻不下来,守将杨昱拒绝元颢的劝降。

当时魏军已经平定邢杲,两路援军正赶往荥阳,梁军一片恐慌。陈庆之说,我们打到这里,屠城略地,没少杀人,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敌援军骑兵众多,不能跟他们打野战,应该趁他们还没到,一鼓作气攻下荥阳,否则就是等死。

于是梁军将士拼死攻城,果然在北魏援军到达之前拿下了荥阳。魏将元天穆所部很快就到了,打不下荥阳,陈庆之又率3000骑兵出击,将魏军击溃。梁军继续前进,刚到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尔朱荣族弟)就吓跑了。

洛阳城里的魏庄帝元子攸和身边人一商量,决定先出去避避风头,在中书舍人高道穆的劝说下没有走远,去河内(黄河以北)等援军了。高道穆说的一番话颇有道理,意思是元颢(和陈庆之)乘虚深入,能打到洛阳主要是因为魏国“将帅不得其人”,陈庆之没有遇到像样的对手。

元子攸跑路时只带了少量随从,朝臣、后宫嫔妃都留在洛阳,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迎接元颢入洛,让他过了把皇帝瘾。黄河以南各州郡大都选择拥戴元颢。魏国政局动荡,地方官无所适从,所以陈庆之进军顺利的原因之一在于元颢的影响力。

连同元颢带去的卫兵,洛阳城的梁军还不到一万人,归顺元颢的魏军却有十倍之众。元颢自以为高枕无忧了,打算摆脱梁朝的控制。陈庆之的部下马佛念劝他当机立断,杀元颢,占据洛阳,陈庆之不忍。而坐镇河北的尔朱荣听说洛阳的变故,已经率军南下。元颢带兵阻止尔朱荣过河,陈庆之守洛阳北中城。

僵持数日,尔朱荣采纳高道穆的建议,派兵从远处的硖石趁夜渡河,元颢兵败,单骑逃到临颍,被县城一个士兵斩杀了。从登基到身亡,还不到三个月。

另一边,陈庆之立刻集中数千人马撤退,尔朱荣亲自领兵追击。刚好嵩山一带爆发洪水,挡住了尔朱荣,而梁军因洪水损失殆尽,陈庆之逃过一劫,孤身一人,化装成和尚躲过魏军的搜捕,最后在豫州人程道雍的帮助下回到了南梁。

陈庆之北伐夺取的城池又回到了魏国手里,但相较而言,他的功劳还是很大的,被梁武帝加封为右卫将军、永兴侯。

对陈庆之的用兵能力,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写的《资治通鉴》注解里说,“陈庆之非尔朱荣敌也”,幸亏梁朝后续部队没有去洛阳,否则也是全军覆没。

尔朱荣用兵很厉害,眼光也毒,对部将的能力了如指掌,谁带多少兵能打什么仗,都说得很准。不过他跟陈庆之毕竟没有较量过,或许谁更胜一筹不好说。但陈庆之后来遇到北方一个不太出名的强将,就各有胜负了。

南梁大同元年(535年),北方已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梁武帝派陈庆之北伐,“司州刺史陈庆之伐东魏,与豫州刺史尧雄战,不利而还”,而《周书》还记载,当初陈庆之从洛阳退兵时,被魏将高琳击败在先。

这样比较的话,陈庆之领兵打仗的能力不如南梁名将韦睿。韦睿和陈庆之都是儒将,陈庆之拉弓吃力,不擅长骑马,韦睿身体更弱,指挥打仗时坐在小车上,和诸葛亮有点像。韦睿出道时年岁较大,但打仗从无败绩,同时期的北魏强将都不是他的对手,魏人称之为“韦虎”,闻风丧胆。

纵观整个南朝,陈庆之肯定算一流名将,可与南朝宋檀道济、宋齐年间的沈庆之等并列。如果非要评南朝第一名将,个人认为应该是韦睿。明朝人陈元素编写的《注释评点古今名将传》里,就把南梁时期的名将韦睿排在第一。

而陈庆之收复洛阳的意义不一般,所以被现代人捧得过高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