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迥起 杨坚 何仅仅 宣告失

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为何仅仅两个多月就宣告失败?原因有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29 02:20:05 浏览8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5月北周宣帝去世,杨坚亲信刘昉和郑译等人矫诏以随国公杨坚为左大丞相辅佐朝政,北周大权尽入杨坚之手;为了铲除潜在的反对势力,杨坚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召北周宗室的实力派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和滕王宇文逌五王进京,另外一方面着手对付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诸侯,比如以韦孝宽接替尉迟迥为相州总管,梁睿接替王谦为益州总管等等。

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官居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和相州总管镇守北齐故都邺城,在军中的地位和资历犹在杨坚之上;尉迟迥是军中宿将又和北周皇室关系匪浅,于是率先起兵反对杨坚,一时之间天下纷纷响应,比如青州总管尉迟勤(尉迟迥侄子)、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等等,没多久两大地方实力派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王谦也起兵响应,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三人的叛乱就是北周历史上有名的三方之乱。

可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持续时间却没有多长,以尉迟迥6月上旬起兵、8月中下旬邺城被韦孝宽攻破、尉迟迥自杀来看历时并不长,那么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为何仅仅两个多月就宣告失败?原因有三,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北周宣帝时封宇文招为赵王,宇文招的封地洺州襄国郡位于相州总管辖地之内,宇文招虽奉诏入京但是其子仍在封国内,尉迟迥起兵之初“奉以号令”就是拥立宇文招之子,这其实是一招臭棋,当时的杨坚并没有纂周自立,只是攫取了北周大权架空了北周皇室,北周静帝宇文阐仍是北周正统,尉迟迥另立宗室不够明智,不仅因此更缺乏号召力,还会让天下人怀疑他的出发点并不那么单纯。

如果尉迟迥能以类似“清君侧”或勤王的口号至少更能站得住脚,无论是天下诸侯还是朝中忠于宇文氏的力量拥护尉迟迥的可能会更多。

第二,战略和战术上失策:当时的杨坚刚刚掌权不久,虽然拥护之人不少,但是反对和观望之人同样也不少,尉迟迥应该迅速西进长安,同时联络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出兵襄阳、益州总管王谦出兵汉中,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局势可能将会大大不同,到时焦头烂额的就不是尉迟迥而是杨坚了。

尉迟迥忽略了兵贵神速的道理,他不是先迅速攻打洛阳扼守虎牢关,而是在相州周边的幽州总管于翼和并州总管李穆选择站队杨坚后,尉迟迥分兵攻打幽州和并州,而后才屯驻河阳准备攻取洛阳,贻误了宝贵的战机,这在战略上是失策的。

尉迟迥在战术上也失策不少:首先邺城无险可守,尉迟迥应该是主动出击而不是困守邺城;其次,战事激烈之际,邺城百姓居然纷纷在城头观战,而且还评点双方战况,这给了韦孝宽可乘之机,在长史李询的献策下,宇文忻绕到尉迟迥大军身后对城头不嫌事大的百姓一通乱射,百姓纷纷逃窜这又给了守军错觉以为敌军攻破了城墙使得军心大乱,韦孝宽迅速抓住机会攻入邺城。

一场如此重要的大战战前没有管制,居然可以让毫不相干的百姓纷纷涌上城头来点评战事,这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尉迟迥败得并不冤枉。

第三,尉迟迥的叛乱其实也是一场关陇军事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双方各有支持者,支持杨坚的力量强过尉迟迥,尉迟迥麾下众将能力差了杨坚一方实在太多,看看杨坚一方有哪些名将?最值得一说的是韦孝宽,这位可是在玉璧之战让高欢狂攻五十余日无功而返,只能唱着《敕勒歌》黯然撤军的一代名将

平定尉迟迥之乱也是韦孝宽一生中的最后一战(十月班师回朝,十一月韦孝宽去世),此战韦孝宽先是击溃尉迟迥之子尉迟惇10万主力大军,接着再破邺城,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其余杨素、于翼、李穆、梁睿、宇文忻等人都是一时名将,尉迟迥和司马消难、王谦败得并不令人意外。三方之乱平定后,北周宗室自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反对杨坚的实力派和领军人物,杨坚借此扫清了篡位的最大阻力成为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