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对二战稍有了解的人们,对于来自苏联的朱可夫元帅的大名肯定不会陌生。他不仅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而且是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另一位是对各种奖章有着狂热执着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对于二战中的苏联和苏联红军来说,朱可夫就是胜利的代名词,是继图哈切夫斯基之后又一位世界闻名的“红色战神”。然而,近年来,舆论对于这位苏联元帅的负面评论却越来越多,说他只会凭借兵力优势以多打少;更有甚者还说如果没有兵力优势,他就不会打仗了。所谓“战神”完全是苏联自己吹出来的。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可夫元帅只会以多打少吗?
上图_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著名军事家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怎么以多打少?说朱可夫元帅以多打少的人,恰恰都忘了奠定朱可夫在二战苏军将领中“战神”地位的两场硬仗——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战役。这两场对苏联来说有着存亡绝续意义的大仗,朱可夫不仅没有条件以多打少,反而正是通过以少打多成就了他的威名。
先说列宁格勒之战,1941年9月10日朱可夫来到前线出任列宁格勒城防司令时,其能够调动的兵力仅有第7、第23集团军的8个师,以及第8、第11、第27集团军的31个师又2个旅。但这些部队中,有22个师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德军打残后又仓促重建的,人员和兵器的损失达50%以上。
上图_ 1941年9月,被德军轰炸后的列宁格勒
更要命的是,朱可夫的预备队只有6个新组建的步兵师、2个民兵师和2个由军校生、内卫部队官兵组成的混合步兵旅(这些部队的实战经验几乎为零),一共不到36万人。而他面对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直接参与攻城的部队就有29个德军师(含6个装甲或摩托化师)和15个芬兰师(有3个旅),总兵力55万人。
单看两军人数,德军就已经是苏军的1.4倍。而技术兵器上,苏德两军火炮(含重迫击炮)、坦克和飞机的比例分兵为1:2.7、1:1.16、1:5.8,苏军没有一项占有数量优势。
上图_ 1941年11月26日,在芬兰部队的协助下,德军向列宁格勒前线
可结果呢?到朱可夫10月7日飞往莫斯科,在不足一个月时间里,德军在列宁格勒的攻势被完全遏制。
朱可夫着眼于德军的空军和坦克优势,构建了以限制德军装甲推进为目标的、以炮兵为主体的多层次防线,还将高炮、舰炮在内的各种大炮集中在关键地区统一使用,在德军主要进攻方向上形成密集的炮火屏障,再辅以地雷、堑壕及步兵部队的反冲击,不但迫使之前一路高歌猛进的德军停了下来,甚至还收复了索斯诺夫卡和科伊洛沃。
上图_ 莫斯科保卫战旧照
而在随后的莫斯科之战中,朱可夫面对的形势更加严峻。虽然苏军在此役中投入的部队累计达200万左右,比德军(170万)占有优势。但我们要明白,德军的兵力是一次性投入到战场的,而苏军的绝大部分部队是一批接一批逐次投入到战场上的援军,包括从远东调来的生力军,也不是在战役一开始就参战了。
也就是说,德军在整个战役期间,一直都对苏军保持着前线的兵力优势,而且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一战中,苏军又损失多达66万人,能够使用的机动兵力被进一步削弱。
上图_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苏联士兵准备高射炮回击德国轰炸机
但朱可夫自10月8日接管莫斯科城防后,到11月1日就完全稳定了局势,还向斯大林担保11月7日可以在红场举行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阅兵式。阅兵结束后,苏军随即就以强有力的反击迫使德军大幅度后退。
这期间,朱可夫得到的援军一共只有10万步兵、36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但这位举世闻名的“用炮高手”还是凭借着以大炮为核心构建的反坦克防线,辅以“骑兵-机械化”集群实施反攻,并在关键地段组建强有力的预备队,生生将德军击退了30—80公里,让德军在大寒潮到来前无法进入城中休整,最终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兵败莫斯科。
上图_ 莫斯科保卫战中,投降的德军
以多打少,朱可夫也没办法至于说1943年以后,朱可夫总是率领着对德军保持兵力优势的部队参加作战,这一方面说明经过两年的残酷厮杀,德军兵力损耗极重,已是入不敷出;另一方面,苏军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战争初期,由于决策失误、准备不足、应对失当等原因,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开战第一年即丧失兵员达330余万。
重压之下,苏军仓促组建的新部队不得不大量充斥着毫无战斗经验、甚至连枪都没摸过的新兵,用这样的部队去和连战连胜、几乎打遍整个欧洲的德军抗衡,如果连人数优势都不能保证,那还怎么指望打胜仗呢?不仅是朱可夫,连斯大林都在后来承认:“在我们于库尔斯克真正学会大兵团作战之前,法西斯军队的整体素质比我们高出很多,很多时候红军不得不依靠数量优势来弥补差距。”
上图_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所以,这不是说朱可夫非要以多打少,而是客观条件决定了苏军在综合战斗素养不如德军的情况下,必须要依靠数量优势去争取胜利。如若不然,也就没必要继续战斗了,干脆投降纳粹不就行了?
在质量不如对手时,先用数量来弥补扛住攻击,等质量上去了再打回去。如果这都不可以,那就不是批评或者指责,而是不讲道理了。
上图_ 1941年9月10日,德军在列宁格勒郊外占领了已经撤退的苏军工事
以数量优势取胜:自古以来兵家的追求战争不是拳击,从来就不会有一对一单挑这种平等较量的情况出现。假如你指挥20万大军对战敌人的10万兵马,难道你会为了公平、为了不留下“以多打少欺负人”的污名,就只派出10万人去和敌军作战吗?
相信绝大多数军迷,包括专业的军事家,都十分推崇以少胜多的名将。但我们必须明白,以少胜多虽然足以彰显“战神”的伟大,但却是十分难得,甚至可以说少见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现代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依旧被中外兵家们奉为圭臬。
拿破仑就曾说:“为了胜利,必须要能集中大于敌人的优势兵力作战。”二战英军第一名将蒙哥马利元帅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及为何能够屡战屡胜,就说道:“我绝不在没有兵力优势的时候就贸然出手。”可见,追求兵力上的优势,本就是兵家制胜的不二法门。既然拿破仑、蒙哥马利都可以这么做,为什么朱可夫不行?
上图_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
冷战期间,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西方国家不仅大肆抨击苏联红军在二战中的表现,搬出苏德联合进攻波兰挑起大战、苏军取胜全靠“人海战术”、苏军将帅没有兵力优势就不会打仗等论调,以此来抹黑苏联,凸显西方阵营对于二战胜利的重要性。
即便到了各种档案材料逐渐解密、真相渐渐公诸于众的今天,由于西方国家仍旧牢牢掌握舆论话语权的缘故,很多人对于苏军在二战中的贡献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朱可夫元帅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为战胜纳粹立下汗马功劳的优秀统帅,却也遭到毫无道理的非议,这是十分不应该的。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铁血苏德》 徐焰著
〔2〕《回忆与思考》 朱可夫著
〔3〕《巨人的碰撞》 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著
〔4〕《1988-1976 蒙哥马利》 艾伦•穆尔黑德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