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三国时十岁的孔融在司隶校尉李元礼家时,太中大夫陈韪对孔融的一句评语,让孔融当时给回了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话,让陈韪当众尴尬。其时陈韪说的这句话也不无道理。从小才气冠人的神童,容易少年得志,或恃才傲物,或英气逼人,往往会天妒英才,寿不得永。初唐时期的王勃王子安,正是如此。
王勃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幼年时就天姿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龙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被刘祥道赞为“此神童也!”麟德二年,王勃通过京畿官员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十六岁尚未加冠的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得到应幽素科试并及第,授职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就这样,王勃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毁于一旦。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却再次丢了官职。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到交趾去探望父亲王福畴。其父也是因王勃获罪牵连,被贬交趾县令的。676年夏,王勃看望过父亲后,在返回途中,渡海遇台风,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
王勃虽英年早逝,却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内,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传世名作。现存王勃的诗有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10篇、《合论》10篇。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相传是王勃南下探父路过南昌,适逢豫章督都阎伯舆新修滕王阁完工,重阳节在滕王阁大宴宾客时所作。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滕王阁序》一出,立时轰动都城长安。相传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文,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传说王勃死后还念念不忘《滕王阁序》中他作的得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每当人们走过他的墓前,就能听到他的魂灵在坟墓中反复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次,一个秀才经过王勃的墓前,又听到坟墓中在吟诵。秀才想了一会儿,对着坟墓说:“这句子好是好,只是还不够精练,要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好吗?”从此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王勃的魂灵在坟墓中吟诵这个句子了。从此王勃鬼魂再也没出现。其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中,如果去掉“与”和“共”两个虚词,在内容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确实比原句“精练”了,但是在删去了“与”和“共”两个字后,句子的节奏显得急促,不如原来从容大度,与上下文的格调显得很不谐调,故这两句诗并不能精简。
早年成名的王勃,才华盖世,虽让人折服,但他恃才傲物的秉性,也容易遭人妒忌,因此往往会仕途不顺,多灾多难。也许是天妒英才吧,不到而立之年的他,竟早早离开了人世。虽然王勃仕途不顺,英年早逝,但其才能得到当世之主的称赞赏识,其诗文能千秋传咏,也当可含笑九泉了。就是今天的我们,每读到他的诗文,也不能不无限为之叹服慨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