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面的一些看法或体会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
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主要优势: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设计需具备哪些理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怎么让自己的教学具有设计感,具有艺术性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例谈,以期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
策略一:思维再向前走一步
为什么当下许多课堂让人听了感到肤浅乏味?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一名优秀的棋手,他走一步要考虑后续的两步、三步,甚至五步、六步。而一位新手下棋,他就只会想一步走一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也不能停留在一个环节上,而应思考一下,这个环节我能否再往前走一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教学泛起思维的涟漪。
例一:审题再向前走一步。
我教四年级《开天辟地》是这样设计审题的:
第一步:先分开板书“天地”,边板书边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是浑在一起的,后来出了个大神,把“天地”分开了。接着在天和地之前再板书“开辟”两字。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开天辟地”。
第二步:本课题目除了读“开天辟地”外,还可以怎么读?
生:可以读成“开辟天地”。
师:太聪明了!这是第二种读法。还有第三种读法吗?
生:可以读成“天地开辟”。
师:太棒了!这是第三种读法,还有第四种吗?
生:可以读成“天开地辟”。
生:可以读成“辟地开天”“辟天开地”“地辟天开”。
……
第三步:仅仅四个字,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读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中国汉字很好玩。
生:我发现这四个字不管怎么组合,意思都差不多。
师总结:中国汉字充满无穷的魅力,仅“开天辟地”四个汉字,就可以有五六种读法,并且意思都差不多。以后我们在读四字成语时,要多关注字与字的组合搭配,领略汉字词汇的内在魅力。
启示:一般教师审题都会问:谁开天辟地?怎么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结果怎样?其实学生读了课文都有答案,以上的审题是伪审题。审题的作用有的是激发阅读的兴趣,有的是提示阅读重点,有的是提出阅读问题。喜欢发现、喜欢探索、喜欢新奇,是小学生阅读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要围绕语言文字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例二:学词再向前走一步。
第一步:审题环节结束后,在PPT上出示了 6 个成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
让学生读准确字音。
第二步:请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6 个成语放在一起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神话。
师:有眼光,一眼就看出了它们的共同点。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它们每一个成语中都有人物:女娲、精卫、夸父、嫦娥、大禹、后羿。
生:每一个成语后两个字都是讲谁干什么:补天、填海……
生:6 个成语中第三个字词都是动词:补、填、逐……
生:老师,我还发现,神话故事都和“天、日、月、海、水”等自然现象有关。
师总结:是啊,因为远古时代,科学不够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就创想了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这些神话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创世神话———《开天辟地》。
启示:许多教师满足于学习新词的音、形、义,即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这样的教学太一般化,没有创意,没有新意。这一组的词语教学设计的创意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词语之间内在的联系点。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而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一旦教师把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无限的惊喜。你看学生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属类是神话故事,不仅发现6 个成语都是主谓结构,还发现了神话的内在秘密,即远古人类对自然的想象和改造。这是多么可惊叹的发现,这就是教学设计再向前走一步的魅力。
例三:学句再向前走一步。
《开天辟地》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第一步:请问同学们,天地未分开之前,宇宙像什么?这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同学们很快回答这是比喻句,是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
第二步:今天,同学们和我们的祖先比比,如果不把它比作大鸡蛋,你能比作什么?
生:像个大气球。
生:像个大水球。
生:像个大泥团、像个大黑洞、像个大鸭蛋。
……
第三步: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同学们的比喻,还是书上的比喻,为什么?
生:我喜欢“像个大鸡蛋”。因为鸡蛋里有蛋青和蛋黄,也是“混沌一团”。
生:我也喜欢大鸡蛋,因为鸡蛋里能孵出小鸡,孕育出新的`生命。宇宙里也孕育了一个盘古大神。
第四步,有同学把它比作大鸭蛋、鹅蛋、恐龙蛋,这些蛋不是都比鸡蛋大吗,为什么不把它比作更大的蛋呢?
生:(思考后)因为鸡蛋我们天天能看到,而其他蛋不是天天能看到。
至此我总结道:什么是好的比喻句?就是用常见的东西,去比喻没见到过的东西,这样就让人明白易懂。混沌一团的宇宙我们谁都没有见过,但大鸡蛋我们经常见到,说它像大鸡蛋,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你们的大气球、大水球虽然形象,但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故不如我们祖先的比喻。你看,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多么智慧!我们要向祖先学习、致敬!
启示:教师教学比喻句,一般是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即止,很少探讨为什么用这个喻体,而不用别的喻体。思维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要追问一下为什么!为什么比作大鸡蛋,不比作大水球、大鸭蛋呢?一追问,思维就深入一层,教学就进入另一重境界。
策略二:有比较才有鉴别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语文学习中,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敲”还是用“推”,使“推敲”的一字之比较传诵千古。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对“绿”字的推敲比较家喻户晓。语文,讲究的就是咬文嚼字,推敲把玩,正如古人所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
例一:古诗词之比较。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味出语言之美、画面之美和意境之美。
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改成“西塞山前乌鸦飞”,好不好?学生马上回答:不好。因为乌鸦不吉利;乌鸦颜色黑黑的,不好看;乌鸦叫声很难听,一点美感都没有。
教师再次启发:既然大家都不喜欢乌鸦,那我改成“西塞山前喜鹊飞”,好不好?学生思考一会儿回答:好像也不好。喜鹊喳喳喳地叫,好像太吵闹了,和这首词宁静和谐的气氛不协调;喜鹊黑白两色,从色彩上看也不是很美;喜鹊虽然吉祥,但喜鹊的形态不够优雅,美感不够。
教师再回到词句,问:那“西塞山前白鹭飞”好在哪里呢?
学生豁然开朗,纷纷抢答:江南有许多鸟,但唯有白鹭鸟更具江南风景的代表性,它体态轻盈,飞姿优美,色彩纯洁,和江南山水融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美景。老师,我明白了,作者在选取景物时,应选取最有代表性、最有美感的景物,这样才能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充分表达出来。
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继续让学生用比较法品味词句,问道:“桃花流水鳜鱼肥”可以更改吗?
有的说,我可以改成“梨花流水鳜鱼肥”。但马上就有学生反驳:梨花是白色的,如果改成梨花,色彩上就和白鹭一样,缺少了色彩的对比。有学生说,那可以改成“杏花流水鳜鱼肥”吗?马上有学生接着说:好像也不可以,杏花虽然色彩鲜艳,但星星点点,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从音律上讲,“桃花”是两个平声,而“杏花”是一个仄声、一个平声,读起来不好听。
教师看看火候已到,顺势总结道:
是啊,“桃花流水鳜鱼肥”,从色彩上看,桃红与白鹭,青山与绿水,色彩鲜艳明丽,和谐悦目,好一派江南春景。从声律上讲,“桃花流水鳜鱼肥”,平平仄仄仄平平,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再点缀上钓鱼人的青箬笠,绿蓑衣,那更是色彩丰富,美不胜收。这就是词人精心选取美景,悉心提炼文辞的美妙之处。
启示:能否品味、咀嚼、欣赏语言,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可称为语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大家都认为是美的语言,但美在哪里呢?缺乏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就很少能讲出子丑寅卯来。遇到这种场合,运用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办法。当然,语文比较法更多的是比较语言,推敲语言,从语词表达的意思、情趣、色彩、音律、意境、美感等方面去鉴别,去品味,去欣赏。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素养越来越丰厚,学生的语感一定会越来越敏锐。
例二:不同版本之比较。
《开天辟地》第二段是故事的重点段,我在教学这一段时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
环节一:请找出这一段中你认为最神奇的一句话,并说说理由。
环节二:你对这一段有疑问吗?请提出你的问题。此问题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提出三大问题:
①为什么盘古醒来就发现身边有斧子和凿子?斧子和凿子是哪里来的?
②为什么大鸡蛋裂开后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光是哪里来的?
③课文中写盘古挥动斧子凿子猛劈猛凿,巨石崩裂,请问巨石是哪里来的?
环节三:我出示《开天辟地》另一版本的故事,让学生比较阅读,然后问学生:这一版本的故事中有斧子吗?有光吗?有巨石吗?
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启示:课文《开天辟地》第二段关于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以及巨石崩裂,微光透进,这三个想象是经不起推敲的。盘古醒来怎么会出现斧子呢?像盘古这样的大神开天辟地难道一定要借助外在的工具吗?天地未开之前是“混沌一团”的,“混沌”两字均是三点水旁,表示天体中充满水气,充分反映了我们古人造字的智慧,暗示了“巨石崩裂”是不可能的。课文交待盘古去世时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太阳月亮未诞生之时天体一片漆黑混沌。因此说“一丝微光透了进来”也是不成立的。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两种版本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即使是想象,也应有合理的依据,合乎情理。这一教学设计也是对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极好训练,让学生明白:学习应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只唯真理。
例三:古今表达之比较。
教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部分,我把古文引入,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把散文式语言变成诗歌式语言,出示在PPT 上,师生互读化生万物的语句,如教师读“口中呼出的气”,学生读“变成了风和云”。在师生互读中训练学生有节奏、有高低、有快慢、有强弱的朗读技巧。
环节二:出示仿写的句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头发和胡子变成了__。
2.牙齿和骨头变成了__。
3.就连身上的小虫子,因为风的吹拂,也变成了__。
环节三:出示古文“化生万物”片段,让学生朗读品味:小古文和现代文比较,你觉得小古文好在哪里?
化生万物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启示:文言文,语约意丰,语词简洁,读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这样优美的文言我们应有机地渗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近文言、感受文言、喜爱文言。我设计这样现代文和古文的对比阅读,目的正在于此。
策略三:好课像登山
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当时也是有感而发。听了好多课,感觉绝大部分课如平地散步,没有设计,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展,没有成长。我甚是焦虑。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好的课堂?我认为,评价一堂课是好还是坏,不是看课堂上有没有新的花样,而是看学生在这堂课堂有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是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硬标准!鉴于此,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像登山一样,引领学生步步登高,让学生经历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拨云见日的过程。如果说登山是身体流汗,那么上课就是让学生大脑流汗,让学生经历山脚、山腰、山峰三重境界的洗礼。
例一:寻着问题,拾级而上。
我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设计了“问题教学法”,即寻着问题拾级而上,带领学生步步登山。
环节一: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把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我美其名曰“知识产权”“问题产权”。
环节二:面对一黑板的问题,让学生筛选出“金问题”“银问题”。学生经过热烈讨论,筛选出如下三个问题为“金问题”:
1. 老人在山上每天扫上扫下,为什么说不累呢?
2. 老人为什么70 多岁了还不退休呢?
3.作者说:“30 年后,我再来看您!”老人能活到100 岁吗?
环节三:聚焦这三个问题,逐一讨论,让学生明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豁达乐观的人才永远年轻,永葆青春。
启示:问题教学是带领学生拾级而上的好方法,但一般教师是自己设计问题,牵引着学生步步登高。这样的方法比较常用,但牵引的痕迹太重,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这堂课的设计是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筛选,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这样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层层攀登,峰回路转,直达南天门的高峰,领略那语言和思维的无限风光。
例二:环环相叠,直达顶峰。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环节组成的,如果一个个环节是平面相连,那课堂教学就在一个水平面上,缺乏发展和提升。“登山式”课堂追求立体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铺垫,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提高和发展。这样环环相叠,逐步登高,直到顶峰。
我教学《春联》一课就设计了这样登山的教学结构:
环节一:出示课文中五副对联,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得出对联的四大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平仄相对、意思相联。
——这一环节是教春联的知识。
环节二:讲述明代神童解缙续对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的故事,让学生尝试做当代神童,和解缙比试,能否续补出更好的春联。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这一环节是教对春联的能力,尝试对对,运用语言。
环节三:补充扩展阅读《笠翁对韵》,让学生了解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们祖先为我们创作了这么优美的对韵美文,我们作为汉语言的后人,要好好学习,传承发扬。
——这一环节是教文化,教传统,教积累,为后一步学生尝试对下联做好铺垫。
环节四:补充教学有关名联,从春联走向对联,让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在学习几副名联的基础上,出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让学生尝试对下联,并且要求学生对出各不相同的下联。
——这一环节是教创造性思维,教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
环节五:运用本班学生的名字,尝试给每位同学的名字对出下联。
——这一环节是联系生活,联系当下,联系自我,使学生学到的对对子的能力在当下得到运用,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风味。
启示:《春联》一课设计的五个环节,从教知识到教能力,初步尝试;到教文化,教积累;到教对下联,对对子;再到结合姓名对名字,在生活中教语文能力。这真犹如攀登高山,从山脚出发,一路向前向上,披荆斩棘,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直至登上山顶,让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无限风光。
例三:围绕主题,逐步升华。
我教学自组单元“思乡组诗”时,就采用围绕主题,逐步升华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环节一:学习张籍《秋思》古诗,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中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环节二:学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从“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奇特想象中品味诗人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
环节三: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从“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直抒胸臆,炽热真挚的语言中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环节四:学习余光中先生的
《乡愁》,从诗人独特的比喻——“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及新颖的意象中,品味诗人那含蓄深沉的思国之情。
启示:思乡、思国是每一个人永恒的情怀,如何让学生在优美的诗文中去感悟、去品悟,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通过诗文的朗诵、吟唱去理解去感悟去浸染。本课设计两首古诗,重在理解思乡之情;两首现代诗,重在理解思国之念。从思乡到思国,情感不断升华,主题紧密,设计巧妙,达到了很好的情感陶冶、灵魂净化的效果。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效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受到广大教师的眷注和青睐。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了指导不到位、组织散乱、设置问题缺少研究价值、学生参与欠平衡等问题,致使合作探究“浮在表层”或偏离正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得以优化,从而提高合作效率呢?
一、 明确一个前提--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交流,是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也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中推崇“合作学习”正是因其具有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拓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等方面的优势,而要真正发挥这种优势,科学构建学习小组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
1、广泛参与,自由结合。构建学习小组应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保证优势互补和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以便使小组探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合理分工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及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谁当表述员、谁当组织员、谁当记录员、谁当检查员。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以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长可由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责任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施展才能的机会,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的产生,增强小组活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二、夯实一个基础--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突出个体的作用,而个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良好学习习惯的“沉淀”积累上,所以,必须培养每个合作学习个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让学生学会勇于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
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推出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对于这位“代言人”而言,他当然能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而对其他人来说,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对于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对谁已经发言了,谁还没有发言要心中有数。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回答,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以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成效。
三、提供一个保障--构建合适的合作学习环境
构建合适的学习环境,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良好和谐的环境,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学习、广泛交流,主动获取知识。
1、创造“爱心”的心理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对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是主要的需要。小学生都是需要爱和尊重的,只有对他们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把鼓励送给他们,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回答错了,也没有人会嘲笑;另一方面,小组成员要真诚主动交流内心的想法,有问题大家一起研究交流、共同协作解决,培养良好的合作情感。学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毫无戒备地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机勃勃。
2、给予“充裕”的时空环境。这里的时空环境一方面是指在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另一方面,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是小组合作之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才会有交流的需要和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时,要提醒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再听听同伴的做法和意见,与自己的又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在充分感知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他们的合作将不再盲目,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3、营造“热情”的帮助环境。一个班级往往有十多个合作学习小组,免不了有些因组长的组织能力偏低,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有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考虑到学生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提示,在那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至于让他们束手无策,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这样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
4、提供“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激励这一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各抒已见、相互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四、把握一个关键--抓住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抓住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独立思考是无法解决的,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亲自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如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把18朵花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朵?这道题有几种分法?教师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有的同学可能会眉头紧锁,面露难色。这时教师可以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们一听,必能立刻活跃起来,广泛交流各自的想法。可见,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把8个桃子分给4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能否用除法计算。这时候全班同学可能分成两个阵营,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老师这时不要马上裁决,应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会,在辩论会中,既能有紧张激烈的辩论,又能有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课堂气氛必将紧张又其乐融融。可见,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弯成各边分别是几厘米长的长方形?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必然有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交流中也就会踊跃、主动。这样,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活跃思维,学生不仅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会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4、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圆锥的体积公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老师可以说:“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什么体积有联系?(圆柱)比一比,哪小组最先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拿出材料袋,操作。”同学们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就能顺利发现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通过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对规律的探索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