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李世民 魏征

解读“贞观之治”中最大的误区,还原真实的李世民、魏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6-28 07:50:10 浏览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贞观之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功绩,无论怎样歌之颂之都不为过,不仅因为它为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世治国提供了范例,但是很多人对“贞观之治”有一个误区,认为贞观时代大唐帝国国富民强,事实并非如此,贞观时代是“治世”而非“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大唐帝国的第二任君王,但是直到贞观二年,大唐帝国才基本上算作是统一了,所以,李世民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和推倒重建一个国家没什么区别,他上比不了隋朝“大业”年间的国富,下比不得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民强,此时的唐朝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

大唐铁骑

这其中有一个最好的例子,西域高昌国的国王鞠文泰,是个具有汉族血统的西域国王,他在隋朝“大业”时期曾亲自来中原朝贡,亲眼见识了隋朝的富庶与繁华,贞观四年,他又来中原向大唐朝贡,而他此次见到的则是满目荒凉,此时唐朝和西突厥都正在对他进行拉拢,鞠文泰根据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断定,唐朝同隋朝没法比,唐朝太穷了,跟着唐朝混没前途,于是,高昌国便倒向了西突厥,与唐朝为敌,一直到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才派大将侯君集出兵高昌国,收拾那个没眼力见的鞠文泰,当然,鞠文泰在见到大唐帝国的精锐“安西军”后,当天夜里就被活生生的吓死了,由此可见,直到贞观后期,唐朝的国力才有所增强。

天策上将李世民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武将出身,十六岁便随其父李渊起兵反隋,统兵征战四方,亲自冲锋陷阵,古人云“慈不带兵,义不掌财”,所以,李世民本是位性如烈火的统兵大帅,但在他坐上皇位之后,却成为了一位虚怀若谷、诚心纳谏的睿智帝王,“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李世民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一切都源于李世民的一个心结——“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通过“玄武门之变”而登上了帝位,但是杀兄屠弟逼父的事实则难堵悠悠众口,如何在满朝文武及大唐子民面前为自己正名,已经是李世民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了,怎么解决?他要做一个明君,做一个比他的父、兄都要贤明的帝王,只有这样,才能向世人证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是正确的,而要成为一位明君,他就必须要勤于治国理政,诚心纳谏,关爱百姓,只有这样,李世民才能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贤君明主”的形象。

唐太宗李世民

在治国理政方面,李世民对自己的文治武功还是有相当的自信,至于在诚心纳谏、关爱百姓,这就需要有一位敢于对他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来时刻提醒自己,但是这种敢于向他提意见的人即不能多,更不能是有影响力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你所有的下属都敢对你指手画脚,那么你这个领导也就算是当到头了,因此,魏征这位“无声望、无势力、无根基”的三无人员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

直言进谏的魏征

魏征(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玄成,河北巨鹿人,在历史上,他是以刚直忠正、敢于进谏的形象而著称于世,因其敢于直言进谏,辅佐李世民共同创建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业,而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在真实的历史上,魏征其实是一个软弱的、没有主见的人,这从魏征之前的仕途经历上就可得到证实。

漂泊中的魏征

隋朝“大业”十三年,魏征在武阳郡元宝藏帐下为官,后来他随上司投降了瓦岗军李密,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后,魏征又随李密投降了唐王朝,唐武德二年,魏征和李神通一起被窦建德俘虏,魏征便又给窦建德做了起居舍人,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魏征再次投降唐朝,并做了太子李建成的洗马,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诛杀,魏征又做上了李世民的詹事主薄。

君臣互动

从这些经历上看,魏征称得上是“历经劫难”,现在终于有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了,然而魏征同样也有一个无法释怀的心结,那就是他侍主甚多的身份,在那个以“忠义节烈”为标榜的年代,魏征的这份履历也确实是他不可治愈的硬伤,要想在以关陇集团和士族门阀支撑起的大唐帝国中站稳脚跟,魏征也必须要做点什么,“文死谏,武死战”,所以,身为文臣的魏征,选择了直言进谏。

君臣互动

进谏,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挑毛病,在那个“君命天授”的古代,哪位皇帝不自认为是贤君明主,给皇帝挑毛病是件逆龙鳞的事,轻则罢官抄家,重则满门抄斩,历史上因为进谏而被砍了的让你数到手发软,所以,庙堂之上那些明哲保身之人,也确有他们的苦衷,而魏征却敢于直言进谏,虽然他的时运不济,但是魏征不傻,他准确的揣测到了李世民的意图,因此,这对君臣心有灵犀般的互动了起来,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角色。

李世民看上去有点不高兴

平心而论,进谏还真是个具有高危风险的这活,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那个皇帝愿意被臣子整天的挑不是,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在有准备、有计划的情况下,仍不免有大动肝火的时候,有一次散朝后,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回到后宫,长孙皇后和颜悦色的问他怎么了,之见李世民破口大骂道“还不是魏征那个乡巴佬,总挑我的毛病,不定哪天我就砍了他”.

长孙皇后闻听后,马上整装向李世民恭贺道“我听说只有圣君明主,才会拥有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这说明陛下是圣君呀”,长孙皇后这样说看似是在恭维李世民,实则是保护了魏征,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要将魏征风光大藏,但在后来的太子案里,魏征受到了牵连,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拆毁魏征墓,并亲手砸毁魏征的墓碑,这其中的玄机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