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读旧约三松时,注释里列举了战国时齐国名将田单列传的事例,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认识历史传记中的人物有何意义?特别是《史记》这部书。家中所存的关于中国文学这一类的书籍,若干年来都不曾在看,因为引不起兴趣来了。
有些问题是非常的想请教老师,但又不敢去问,一直在听,一直在默想,只见他们在讲,可从没有听出个所以然来,就是介绍了故事的情节,如同听评书一样,这到底缺少了什么呢?我是有时糊涂,有时清醒啊!
比如说:了解历史是让聪明的人更聪明呢?还是让愚笨的人更愚笨呢?是让善良的人更善良呢?还是让奸佞的人更奸佞呢?对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意义?对于知识分子有什么意义?于国于民有什么意义?你总不能在普及,倡导一种文明的时候,讲不出益处来吧!
再比如旧约历史给人带来的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爱情,新约给人带来的是宽恕之道,总要宽恕,总要给人以温和的气息和爱情,不伤害人。特别接地气,所以最普通的人愿意信,因为他们需要,也不难懂。
可我们的历史呢?这些文言文翻译过来的白话文仍在一定的高端上,又不是一个相同的年代,我们百姓的受教育的程度又不同,参差不齐间,你怎么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所需要的呢?而今是有了网络平台,让大众看见了,可没有的时候不就是一部电视机吗?我也不是才看见吗?你以为所有人都认识这一个人,可能吗?一部书的价值只适合放在博物馆里,学校里,文化学生身上那有什么意义?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在分享,感兴趣啊?
我真的不知道我们的文化不能接地气时,学它何用?
我看见国风音乐,把诗词歌赋唱出来是能够喜闻乐见的,比起我们阅读朗诵的范围和应用要宽广,就特别的喜欢,至于针对哪一个人在做这些,没有什么想法,或多想过,人家与我何干?我又不认识人家,不就是看大戏一样吗?一个是角,一个是观众,再就是透过人物看见了动态,希望,方法罢了。
很多时候你们错误领会了一些讯息,搞得我总想笑。优秀人才的产物蔓延了学生。[偷笑]
动脑袋想想读书不是只为了吃饱饭没事干,高高在上悠哉悠哉生活,要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