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春秋各国的人口兵力信息资料 春秋各国的人口兵力介绍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历任领导
- 黄河变迁的影响
- 邹逸麟的主要论文
- 历史学考研怎样准备
- 曾经的福州强大到赶超上海,现在还有那个实力吗
- 世界上较著名的地理学家有哪些
- 讲国学谁讲得比较好
- “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是什么意思
- 对现代自然地理有贡献的的人物有哪些
春秋各国的人口兵力信息资料 春秋各国的人口兵力介绍
1、春秋时期(BC770~BC476)缺乏关于人口方面的文献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我们提倡的是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因此无法在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的情况下妄下结论。
2、据推算,春秋初期诸侯国和周边不属于周王朝诸侯体系的“蛮夷”政权(如楚、吴、越、庸、白狄、赤狄、陆浑戎、山戎、孤竹、义渠、百越、巴、蜀、百濮等)共计大大小小上千个“国家”。这些国家或部落(部落联盟)多数属于早期城邦或酋邦的性质,一般以很小的城镇(邑、都邑)为中心,包括周边面积不大的农村,实行“国野制”,即将人口分为“国人”(国都和都邑内的人口,即城镇居民)和“野人”(国都和都邑外的人口,即农村居民,主要是农奴和少数民族居民等被统治人口)。
3、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是无法精确统计和计算的,直到战国时期(BC475~BC221)各国陆续开始“编户齐民”后才有较精确可信的人口统计。如果按平均每个政权或部落人口2万左右来推算,那么春秋时期总人口应该在2000万上下。
4、目前对春秋时期总人口的估算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袁祖亮估算春秋时期总人口不超过1300万,战国时期人口才达到2000万的规模;②王育民估计战国时期总人口有2000万,反推过来春秋前期人口只有1000万,后期达到2000万,即春秋时期人口在1000万~2000万之间;③赵文林、谢淑君估计战国时期人口有3000万,即春秋中期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大关。
5、按比较可信的专著观点来看:葛剑雄先生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主张战国时期人口最高峰达到4500万,秦灭六国后人口应该超过4000万,那么按他计算的1%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反推,春秋时期人口应该在2000万~3000万之间;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人口应该是2000万或稍多,不过这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数据,春秋时期人口应该在2000万以下。因为目前国内学者对春秋时期总人口的估算范围在1000万~3000万之间,差异极大,所以目前只能采取2000万这样一个比较平均、也相对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数据。
6、至于各国人口,那根本无法计算,因为完全没有相关文献资料。在历史学领域,缺乏文献资料的部分就只能留下空白,不允许凭自己的想象来脑补。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历任领导
姓名 职位任期谭其骧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2-1986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6-1996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1996-1999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05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地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2005-2006满志敏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地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2006-2010吴松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地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2010-2014张晓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地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2015-
黄河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文化摇篮——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分述于下: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
第三条见于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是《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胡渭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②。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这条“大河故渎”的具体径流是: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胡渭叙述较详;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
谭其骧考订,认为这条河道始于周定王五年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这条“大河故渎”的形成很可能早于《禹贡》、《山经》河,在春秋战国时代,它们曾长期并存,造为主次。“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③。
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后,发挥了蓄洪拦沙作用,因而河床比较固定。其间虽曾决溢过九次,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钜野(巨野泽,在今山东西南部),通于淮、泗”①。这是历史记载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汜郡十六”②,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以后的几次决口大多经过数年即被堵住,河复故道。这条河道稳定了四百七十五年。但到西汉末年,由于泥沙长期堆积,“河水高于平地”③,重大改道,已势不可免。
3.东汉至宋初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④。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⑤,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因此,魏、晋、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书·地理志》也没有黄河经行的记载。
唐末宋初,由于下游河口段淤高,排泄不畅,曾出现多次决口。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893年)黄河在河口段“自厌次县界决而东北流,迳勃海县(今山东滨县)西北,又东北至无棣县(今县同)东南而东注于海”①。又宋景佑元年(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东),在其以下至长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条横陇河②。但长清以下河道没有变化,只是小规模的改道。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第三次大徙。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今南运河),经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十二年后,嘉佑五年(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名为二股河,宋人称它为“东流”或“东派”②。
此后,黄河有时单股东流,有时单股北流,也有时东、北二流并行。由于东流所经冀、鲁边界,两汉以来河道历经泛滥,地势淤高,不若御河以西地区“地形最下,故河水自择其处决而北流”④。当时宋统治阶级内部在维持北派或回河东流问题上争论不休。前者主张维持北流,以凭借黄河天险阻御契丹的南侵;后者则“献议开二股以导东流”。神宗采纳后一意见,于熙宁二年(1069年)将北流封闭。但同年黄河即在闭口以南溃决。熙宁十年(1077年),从澶州决口后,汇入梁山泊,随后分为两支:一支由泗入淮,谓之南清河,一支合济至沧州入海,谓之北清河⑤。经过几次决溢之后,终因“东流高仰,北流顺下”①,先后于元丰四年(1081年)及元符二年(1099年)在澶州及内黄溃决,恢复旧日的“北流”。三次北流所经路线略有不同,或向西溃决漫入漳水,或向东决漫入御河②。从庆历八年起,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八十年间,强行封闭北流,逼水单股东流仅十六年,而单股北流的时间,却达四十九年之久,另有十五年则为东、北二流并行。因而,这一时期黄河的主流,基本上还是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一线上。《宋史·河渠志》所记载的就是这一河道。这一时期,由于黄河泥沙使“河底渐淤积,则河行地上”③由东北流向渤海的古河道带再也维持不下去,“水势趋南”④已不可免。
5.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河道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光禄村。据胡渭的记述是:“是岁河徙自阳武而东,历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淮者是也”⑤。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黄河入淮并非自明昌五年始,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决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即已使黄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向东流经豫、鲁之间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入泗水,再“自泗入淮”①。以后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年)五月,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②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河决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水溃曹州(今山东菏泽)城,分流于单州(今山东单县)之境。”③从曹、单南下徐、邳,合泗入淮。但其时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断,黄河仍处于南北分流的局面。及至“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④黄河从此不再进入河北平原达六百多年,这是黄河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金明昌五年前后,黄河干道也有着逐渐南摆的趋势。天德二年(1150年),“河水湮没巨野县”,河道干流即自豫东北的滑县、濮阳南移至鲁西南地区;大定十九年(1179年),“河决入汴梁间”⑤,干流又南摆进入开封府境;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河溢于曹州小堤之北⑥,干流已进入归德府(今商丘地区)境。金末时黄河干道大致由阳武出封丘,经曹、单而合泗入淮。
黄河自夺泗入淮以后,每有决徙,常分成几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河道非常紊乱。经常表现为枯水季节以一股为主,洪水季节数股分流,由淮入海⑦。至元代,从历次决口中形成汴、涡、颍三条泛道入淮⑧。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治河,自仪封的黄陵冈引河至归德的哈只口,把黄河干道挽向归德出徐州⑨。所谓“河复故道”,大致上还是恢复金末的故道。贾鲁堵塞了分流入涡、颍的河口。但这样黄河失去宣泄的路径,仅仅隔了十四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便河决东平,复进入大清河了。
明代黄河的决溢改道更为频繁,以汴道干流为主体的河道上,在原阳、封丘一带决口时,大多北冲张秋运道,挟大清河入海;在郑州、开封一带决口时,多南夺涡、颍入淮①。但是,这一时期的黄河
干道比较长的时间,还是保持在开封、归德、徐州一线上。
6.明弘治中至清咸丰的河道
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徙。
明政府为了保持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派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塞黄陵冈、荆隆等口七处。并于北岸筑长堤,起胙城,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单诸县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复筑荆隆等口新堤,起北岸祥符于家店,历铜瓦厢、陈桥,抵仪封东北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①。使黄河河道由兰阳、考城,迳归德、徐州、宿迂,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筑断黄陵冈和兴建太行堤的结果,“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②胡渭因而将它视为黄河史上的第五次大变。
弘治年间治河的目的在防止黄河北决影响漕运。治河工程主要在加强北岸堤防。南岸既未筑堤,也不堵口。因而睢、涡、颍等股分流仍有时并存,影响了徐州以下干道的水源。为了保证漕运,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二十一年(1542年),先后从丁家道口及小浮桥引水至黄河入徐州的干道,以接济徐、吕二洪。继又堵塞南岸分流水口,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后,“南流故道始尽塞”③。于是“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④。从此黄河成为单股汇淮入海的河道。
黄河干道固定后,河床因日久泥沙堆积淤高,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河”。洪水决溢日益频仍。嘉靖后期,决口多在山东曹县至徐州河段。到隆庆以后,向南发展到徐州以下至淮阴段。因而,河工的重点已“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专在徐、邳”⑤。工部左侍郎潘季驯根据“束水攻沙”及“蓄清刷黄”的方针,于万历七年(1579年)完成黄河两岸的遥堤以及洪泽湖以东的高家堰堤等治河工程,也就在这一河段上。其故道大致即今地图上的淤黄河。
入清以后。因长期施行“束水攻沙”的结果,泥沙大量排至河口,“以致流缓沙停,海口积垫,日渐淤高。”①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靳辅治河的重点就放在淮阴以下至河口段上。他采取以疏浚为主的方针,从清江浦历云梯关至海口,“挑川字沟”,把河床挖深。但也只能收效于一时。日久之后,河底又淤垫日高。嘉庆以后,政治黑暗,河政废弛,决口泛滥的情况与日俱增,特别是下游河淮并槽入海的沙床,淤塞的程度更为严重,造成“水在地上行”的局面。黄河以及淮河本身已不得不放弃这条水流下泄不畅的下游河道而另找出路了。
7.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决口之初,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②。从此,黄河下游结束了六百六十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当时翁同■、李鸿章等代表安徽、江苏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意堵口。山东巡抚丁宝桢代表山东地主阶级的意见,则要求堵口归故。双方争执不休,而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③。因而在二十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始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今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里,河患仍连年不断,从1855年至1938年,决口达一百二十四次,有时向北侵入徒骇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同治七年(1868年)河决荥泽房庄及光绪十三年(1887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的两次,危害较大,但都随时堵塞,没有构成河道大的改变。本世纪内曾发生二次较大的决口: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内温县至长垣的二百多公里内决口五十二处,造成极大灾难①;一次是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3月,始堵口,恢复今黄河故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道越来越频繁。除第一、二两次大徙后,长达数百年间,决徙次数甚少,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外,庆历、明昌改道后,连三十年固定的河道都没有出现过,弘治改道后,入淮之水仍数股并存,流程紊乱,主流也时有变更。明、清统治者为了“挽黄保运”,不惜逆河之性,强使“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但最终仍不免回到渤海湾入海。整个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泛道更迭演变的过程极为复杂,胡渭所举只不过代表其变迁大势而已。近年邹逸麟以河道主要流向为据,提出按宋代以前由渤海入海,金元以后数股汇淮入海,明嘉靖后期单股会淮入海及清咸丰五年以后由山东利津入海四个阶段的分期主张①,似更简明而条理清晰,颇有独到之处。
黄河改道以下游为主,但上、中游也有改道。上游主要发生于河套平原的后套地方,据《水经注》的记载:河水“北过朔方临戎县西,……河水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故城东,……其水积而为屠申泽,泽东西百二十里”。河水又“屈从(临戎)县北东流,……为北河”。河水“东迳高阙南……临河县故城北”②。说明现在后套北面的黄河支流五加河,古代称作“北河”。是黄河的正流,而称作“南河”的今河道,却是支流。因此,《水经注》直呼北河为“河水”。秦汉时,今后套地方也称为“河南地”。直至清初,北河河口日渐淤塞,近河口的屠申泽(因在窳浑县城东,亦称窳浑泽,后世改称腾格里海)到清中叶以后由于黄河河道东移,屠申泽因失去水源,已淤塞成沙阜,北河也就逐渐缩小成为分流的“五加河”(乌加河),黄河主流始改行南河。
至于蜿蜒于陕晋之间的黄河中游河道,局部地区因洪水的冲刷而呈左右摆动,如原位于黄河西岸的大庆关(古名临晋关)以南的河道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偏向西流,使自古“入渭”的洛水①,改为入河。到万历年间(1573—1619年)大庆关以北一段河道也改为偏西流,直达朝邑县治,大庆关遂被隔于河东。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大庆关南段又变为偏东流,洛水又改入渭。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洛水又因此段河道偏西而重又
入河。1934年大水,河又向东偏,洛水又入渭,大庆关也恢复到河西的位置①。
三、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黄河流域的土壤、气候及黄河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经常决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黄河上、中游地区流经一片面积达五十八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一经雨水冲刷,即土随水去,水中泥沙含量特多。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上、中游经过暴雨之后,河床中便出现了洪峰,洪水与泥沙俱下,对下游构成严重的威胁。再加上黄河上流发源地海拔在三千米以上,从青海龙羊峡奔腾急下,一泻千里,到达河南孟县以东,骤抵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平原,流缓沙沉,逐渐淤淀。近年实测数据,黄河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达十六亿吨。其中大约有十二
亿吨输送入海,四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愈抬愈高,成为“悬河”。一般河床高出地面二至十米不等,河流全靠两岸大堤约束,一旦溃决,便突奔灌泻,不可收拾。因而,黄河自古以来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从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决徙改道的情况来看,可以公元10世纪为分界线①。在此以前的二千年间,大改道共有两次,其它决徙的记载也很少,黄河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这是因为古代黄河上、中游高原地带的森林、草原还比较完整。如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坏。唐代以前的三千多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气温都比现在高2℃,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这种良好的植被状况,足以保持水土;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古代人民在黄河两侧挖了无数的灌溉渠道和沟洫,其中著名的如战国时魏引漳水溉邺、秦开郑国渠引泾入洛,汉武帝开白渠引泾入渭等。《史记·河渠书》说,当时的灌溉渠要“以万亿计”,这些渠道沟洫把河水夹带的泥沙引入农田,作为肥料。此外,古代黄河下游有名的济、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网的支津,以及散布
邹逸麟的主要论文
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历史教学 1959年12期
隋唐汴河考 光明日报 1962年7月4日
唐宋汴河淤塞的原因及其过程 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 1962年第1期
从含嘉仓的发掘谈隋唐时期的漕运与粮仓 文物 1974年2期
试论定陶的兴衰与古代水运交通的变迁 中华文史论丛 第8辑 1978年
宋代惠民河考 开封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5期
上海地区最早对外贸易港_青龙镇 1980年第1辑
金明昌五年河决算不上一次大改道 社会科学战线辑刊 1980年第2辑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 1980年
唐代碎叶城 二人合作 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 1980年
谭其骧论地名学 地名知识 1982年2期
从地理环境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 中国史研究 1982年3期 198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
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历史地理 创刊号 1982年
北宋黄河下游横陇北流诸道考 文史 第12辑 1982年
试论我国运河的历史变迁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3期
关于上海历史地理的几个问题 二人合作 1982年2期
万恭和《治水荃蹄》 历史地理 第三辑 1984年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复旦学报 1984年5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与环境制约 复旦学报 1985年3期
汉书沟洫志笺释 历史地理研究 第一辑 1986年
辽代西辽河流域的农业开发 辽金史论丛 第二辑 1987年
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 历史地理 第五辑 1987年
从历史角度讨论黄河下游河道综合治理问题 1987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文集
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兴衰 历史地理 第六辑 1988年
广德湖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3辑
东汉以后黄河下游出现长期安流局面问题的再认识 人民黄河 1989年第2期
潘季驯 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中)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年
元代河患与贾鲁治河 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 巴蜀书社 1990年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_学习季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 历史地理第九辑 1990年
略论历史上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复旦学报 1991年第1期
胡渭 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下)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年
舆地纪胜的流传及其价值 古籍整理与研究 第七辑 1992年8月
古都洛阳研究的新篇章 河洛史志 1993年1-2期
上海港的历史地理 二人合作 自然杂志 1993年2期
博约精微 嘉惠学林_评《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地理研究 1993年6月
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二人合作 求是 1993年7期
清代江南三大政与苏北城镇的盛衰变迁 二人合作 庆祝王钟输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
陈学文著 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序 群言出版社 1993年
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 历史地理 第11辑 1993年
也谈安阳是否够资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4年 1期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人合作 中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研究 测绘出版社 1994年
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年1期
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 复旦学报 1995年1期 1996年获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春秋秦汉邺城古址考辨 殷都学刊 1995年2期
关于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辨析问题 二人合作 历史自然地理 1995年2期
历代正史河渠志浅析 复旦学报 1995年3期
追念恩师谭季龙教授 历史地理 第12辑 1995年
安徽史地漫谈 中国方域 1995年5期
文焕然等著 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序 重庆出版社 1995年
许作民著 邺都佚志辑校注序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
再谈安阳是否能称得上大古都 中国方域 1996年5期
冲田一与上海地名志 上海地名 1996年
从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轨迹看21世纪的中国经济 历史地理 第13辑 1996年
矻矻十年磨一剑__评王育民《中国人口史》 博览群书 1996年10期
何业恒著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序 湖南师大出版社 1996年
读新编蚌埠市志有感 蚌埠市志评论文集 黄山出版社 1996年
读《〈尚书虞夏书〉新解》之《禹贡》篇之一得 社会科学战线 1997年2期
个中甘苦自我知 中华读书报 1997年2月5日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大成果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7年3期
对当前古籍整理工作的几点浅见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5期
胡渭和他的《禹贡锥指》 人民政协报 1997年10月6日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人文地理 1997年增刊
《洛阳市志》第三卷《城市建设志。交通志。邮电志》读后几点感想 河洛史志 1997年4期
评新编《宁波市志》 中国地方志 1997年第6期
明清流民与川陕鄂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 复旦学报 1998年4 期。
《宋史河渠志》浙江海塘西湖篇笺释 中华文史论丛 第五十七辑 1998年 。
关于加强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 光明日报 史林 1998 年11 月6 日。新华文摘1999年1 期转载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统《唐代羁糜府州研究》序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对21 世纪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11 月第14卷4 期
我国古代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枣以先秦两汉时期为例 《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编《黄河志》是一部认识黄河研究黄河的百科全书 《黄河史志资料》1998年4 期。
学术生涯之回顾与展望 《与历史同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略论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规划策略 城市研究 1998年6 期。
江淮平原与人生 谢觉民主编《自然、文化、人地关系》,科学出版社,1999年3 月
以古鉴今椃此既说毓叵抵??? 《辞海新知》1999年3 期。
蓝勇著《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序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8月
20 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管窥 刊《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学苑出版1999年
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 《学林春秋》三编下册 朝华出版社 2000年
《历史学教问题》2000年1 期
澳门话古今 《上海地名》 2000年1 期
历史学考研怎样准备
链接:
曾经的福州强大到赶超上海,现在还有那个实力吗
作为福建省会的福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似乎名气都略逊于厦门与泉州。如果说到海上丝绸之路,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泉州,今天说到去福建哪里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厦门和它附近的鼓浪屿。在今天的福建,GDP排名第一的是泉州,而工资相对较高的则是厦门,说到台海关系,我们想到的也是厦门。
福州身为福建省会,相较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它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的高。殊不知,历史上的福州是福建重要的港口,也有过鲜为人知的辉煌。
福州标志性景点三坊七巷(笔者摄)
一、福建最初的中心-福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这句话形容4月的福州一点都不为过,我曾在2015-2019年间连续五次造访福建,走遍了福建的四大港口,在泉州、漳州、厦门与福州港,我看到了别样的福建历史与文化。
历史上,泉州、福州、漳州与厦门四大港口,都有自己的外港,甘棠、马尾、月港、法石,这些乍听上去普通的名字,其实曾经都是赫赫有名的商铺,也是中国海上贸易率先走向全球的桥头堡。
福建马尾港区全景
但在四大港口中,福州港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今天福州地区设置了闽中郡,县治就在今天的福州,当时称为东冶。《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东冶就开辟了与东南亚定期的海上贸易线。
到了三国时期,福州正好属于擅长造船与航海的东吴。东吴曾经在今天的福州城内设置了大型的造船厂。可以想象,当时好的大船可以从福州港直通大海。因为通海的便利,福州在三国时也成为吴国重要的海上基地。
吴国曾经派卫温与诸葛直从福州港出发,到达今天的台湾,这也是历史上中国大陆与台湾较为早期的一次交流。在泉州港兴起之前,福州港一直是福建省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福州港
当时的福州港不但开辟了来往于东南亚的航线,还开辟了来往于日本、新罗、印度等国的航线。到了五代时,王审知占据闽地,加快了福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他从扩大福建海上交通入手,在今天的福州港以北的黄岐附近开辟了重要的甘棠港。
至于甘棠港的具体位置,现在还不大确定,可能在今天福州的连江县附近。这个甘棠港口曾经人烟繁盛,舟船密集,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它不仅是福州沿海贸易的商业港口,也是五代至北宋时期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中转站。
今天的黄岐港(笔者摄)
二、福州港的起起落落其实,福州能得到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里是闽江的入海口。闽江是福建最重要的河流,闽江本身的河运交通就十分发达,福建内地的居民往往先将大宗货物运往闽江的江口,然后再通过福州港把这些货物运往世界各地。
闽江的夜景(笔者摄)
但是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曾经的福州港在福建的地位渐渐下降。但到了明代,市舶司从泉州移到了福州,福州再次成为整个福建港口的老大。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章程》的签订,让福州再次成为福建海上经济的中心。我曾经在福建省博物馆看过一张19世纪40年代来华的英国人画的福州港,画面上,一座长方形的城市与闽江相连接,城与岛上耸立着一座灯塔,当时福州城的人口大概近50万之多。
鸦片战争
1847年前后,在西方传教士的眼中,福州沿岸到处都是商铺。进入1850年代,福州的茶叶贸易开始兴起,贸易更是蒸蒸日上。到了1866年时,福州的茶叶出口总额,已经超越了广州与上海的总和。
当时的福州已经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中心,每年的茶叶出口量接近全国的1/3。就在福州港贸易发展蒸蒸日上之时,位于福州东南马尾港的福州船政局开始兴建。
福州船政局
今天,马尾是福州的一个市辖区,但在150年前,这里却是整个中国知名的国际化港口,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造船厂,第一座现代化的海军学校,第一艘铁甲战船。但是1884年中法海军的交战,让福州船政局全面衰落,福州港也在马尾海战后一蹶不振。
马尾海港
对福州港而言,比这场战争影响更大的是西方列强的一步步渗透,汉口、九江、天津与营口,这些遍布内陆大河沿线的城市,先后成为中国腹地连接海外的重要港口。
而福州的地位也开始逐渐动摇。1921年,由于贸易的衰落,福州城的人口一度下降到32万左右,至于福州地区的贸易额,从鸦片战争前后的领头羊,到之后甚至还不如天津港的1/3。
繁荣的天津港
文史君说福州从秦代开始一直都是整个闽地的政治中心,而福州港更是因为靠近闽江而成为福建地区最大的港口。虽然泉州曾一度超越了福州,但福州还是凭借自身的基础在明代再次完成了反超。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曾经的福州港因为列强的渗透以及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它最后的衰落。
参考文献谭其骧;《长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国国家地理部:《中国国家地理》(陕福建专刊上),2009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世界上较著名的地理学家有哪些
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僧一行、王凡 、黄凯、徐霞客、顾祖禹、张相文、郦道元。
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
达·伽马:瓦斯科·达·伽马(约公元1460-1524年)开辟西欧直达印度海路的葡萄牙航海家,早期殖民主义者。1497年奉国王之命,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第二年到达莫桑比克。后得到阿拉伯领航员艾哈迈德·本·马吉德,通称伊本·马吉德,阿拉伯航海家的帮助,终于到达印度西南部重镇卡利库特,并满载交换来的宝石、香料而归。1502年、1524年又两次远航印度,最后死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任上。他开辟的航路,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
郦道元: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讲国学谁讲得比较好
经史子集,四家并为国学。章太炎、王国维、牟宗三、饶宗颐、唐君毅、刘师培六位可以称博,傅斯年、钱基博、钱钟书、汤一介、陈寅恪五位可以称大。文献学方面的大家有张舜徽、孙钦善、徐有富、程千帆、钱基博等各位。涉及到国学,且有大建树的,稍微列了单子:综合类傅斯年 梁启超 胡 适 余英时 杨锺义陈寅恪 于省吾 杨树达 钱钟书 马叙伦通史类顾颉刚 吕思勉 钱 穆 白寿彝 陈 垣邓之诚 范文澜 傅乐成 陈致平 吕振宇舆地类谭其骧 侯仁之 史念海 陈桥驿 石 泉 邹逸麟 张修桂 葛剑雄 周振鹤 李孝聪 唐晓峰 辛德勇 韩茂莉 吴松弟哲学类冯友兰 汤用彤 张君励 牟宗三 唐君毅 金岳霖 张岱年 张申府 方东美 杜维明 牟复礼政治经济史萧公权 严耕望 全汉升 梁方仲 张五常 萨孟武古典类章太炎 黄 侃 程千帆 龙榆生 夏承焘 余嘉锡 马一浮 梁漱溟 吴 梅 朱自清 叶德辉 沈曾植 王叔岷 熊十力 闻一多 浦江清 卢 前 王玉章 任 讷 唐圭璋 王焕镳 钱绍箕 王 起 汪经昌 赵万里 常任侠 游 寿 潘承弼 陆维钊 任仲敏 胡士莹 盛静霞 刘乃昌 王利器 王先谦 高 亨 杨伯峻 刘文典 徐朔方 王 瑶 陆侃如 鲁 迅 冯沅君 吴 宓 徐志摩 钱仲联 朱希祖 郑振铎 郭绍虞 袁行霈 文字类王国维 罗振玉 饶宗颐 郭沫若 胡厚宣 裘锡圭 董作宾 沈家本 陈 槃 容 庚 唐 兰 陈梦家 屈万里 魏建功文物类沈从文 陈 直 叶昌炽 启 功 邹 衡 夏 鼐红学类周汝昌 俞平伯史学类齐思和 李宗侗 洪 业 邓之诚 瞿同祖萧一山 孟 森 罗尔纲 张政烺 张星烺周一良 吴于廑 杨联升 方 豪 岑仲勉徐中舒 翦伯赞 何炳棣 何炳松 周策纵劳 干 杨 宽 童书业 谢国桢 吴 晗张荫麟 刘子健 蒋廷黻 冯家升 姚从吾陈登原 冯承钧 王仲荦 杨向奎 邓广铭傅乐焕 周一良 许倬云 林剑鸣 陈 振李锡厚 周良霄 南炳文 汤 纲 胡振宇夏曾佑 黄现璠 郭廷以 侯外庐 黎东方马非百 张光直 杜正胜 李开元 卢 弼朱谦之 郑天挺 汪荣祖 杜维运 朱维铮语言学周祖谟 赵元任 李方桂 罗常培 周法高民族类费孝通 潘光旦 凌纯声 芮逸夫 敦煌学孙楷第 向 达 王重民其 他雷海宗 季羡林 王 瀣 柳诒征 柳师培 廖 平 蒋梦麟 陶希圣 李学勤 竺可桢蔡元培 杨振声 吕 澄 唐长孺 胡道静蒋百里 唐德刚 梁思成 汪宁生 王静如金毓黻 钱玄同 钱基博 汤一介 陈恭禄阎步克 邓小南 邓广铭 齐思和 杨联升叶昌炽 洪 业 李宗侗 孙楷第 叶德辉王叔岷 陈槃 白眉初 还有顾随、顾诚、王泛森、桑兵、何兆武、莫砺锋、张政烺、张星烺、逯钦立、任鸿隽、赵紫宸、袁复礼、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姚从吾、傅璇琮、龚鹏程、江晓原、余冠英、傅衣凌、袁珂、孙钦善、蒋维乔、唐长孺、罗家伦、程树德、吴天犀、瞿同祖、钱端升、鲍铭钤、李长之、赵荫棠、胡士莹、沈家本、刘朗泉、李剑农、萧公权、巫宝三、严中平、孙本文、向宗鲁、姚明达、吕叔湘、李长之、冯承钧、何炳松、贺昌群、邓云特、张东荪、王星拱、陈康、齐良骥、殷海光、陈达、郑昶、滕固、晏阳初、南炳文、郭秉文、孙雄、陈顾远、邓初民、何廉、李锐、方显廷、万国鼎、林惠祥、罗尔纲、杨联升、贺麟、郑昕、蒋孔阳、汪楫宝、周鲠生、周枏、吴恩裕、龚钺、缪钺、吴承晖、陈岱孙、冀朝鼎、吴雷川、张雪门、曹道衡、舒新城、陈东原、许地山、徐宗泽、陈焕章、王亚南、刘大钧、杨鸿烈、林耀华、齐佩瑢、郑骞、王成组、陈友松、杨文会、叶德均、孙晓楼、王治心、孙冶方、齐如山、李安宅、游国恩、马茂元、杨开道、罗根泽、方授楚、黄文强、欧阳竟无、丁山、裴文中、陈启修、杨荫浏、萧友梅、杨燕迪、缪天瑞、欧阳予倩、王光祈、刘天华、扬之水、章开沅、钱南扬、黄翔鹏、茅盾、黄节、刘半农、沈尹默、马浴藻、詹锳
“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田是第九等,赋是第七等,杂出第六等。
此句出自《尚书·禹贡》,其记载: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_定。筱_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_、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对现代自然地理有贡献的的人物有哪些
张相文
胡兆量
王恢
吴尚时
侯仁之
赵其国
国际著名旅美地理学家谢觉民
林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地理学家,珠穆朗玛峰的正名,就是他的功劳。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任美锷,著名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
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教授、满志敏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李长傅先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谘询委员,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王育民先生
沙学浚,著名地理学家
李旭旦教授(1911-1985)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恩涌老先生
蒋君章毕生从事教育、新闻工作,是著名的地理学家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
著名地理学家刘胤汉先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