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木匠皇帝朱由校有哪些木工成就 朱由校的简介
- 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你知道多少呢
- 朱由校为什么被称为”木匠皇帝“
-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死因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呢
-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被称为“木匠天子”-趣历史网
- 闲话明熹宗——朱由校
- 朱由校作为帝王却不理朝政,他为什么会如此偏激
- 朱由校是什么人物
- 明熹宗朱由校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 朱由校是明君还是昏君
木匠皇帝朱由校有哪些木工成就 朱由校的简介
1、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成就:铜缸水戏、江山在握。
2、明熹宗朱由校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喷泉,宫中的人都叫这种喷泉为铜缸水戏,这在当时可是天下一绝。那时宫中都用铜缸或是木桶盛水饮用,他就在这些盛水的容器下方凿一个小孔,在里面设置机关,机关一操作,缸中的水就能飞散出来,有时泻如瀑布,有时又散若飞雪,最后变成一根玉柱,击打着放在缸外面的许多小木球,木球浮在水尖上,随着水的喷吐而跳跃不已,久久不息。
3、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你知道多少呢
说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对号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极度的木匠痴迷爱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不免俗,咱先讲讲这位大明朝传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传奇一生。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
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当时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不幸童年爷爷不爱父亲早亡,在争夺中继位
朱由校的爷爷万历皇帝喜欢郑贵妃及其儿子朱常洵,不喜欢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在万历朝是皇太子朱常洛的选侍,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位才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公历12月23日),朱由校出生。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其母王氏逝世。念及皇孙朱由校幼小,万历帝让皇太子朱常洛的选侍李氏抚育朱由校。当时有两位姓李的选侍,为了区分,时称东李、西李。照顾朱由校的就是西李。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驾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位,便是明光宗。当时西李得宠,光宗朱常洛想要封她为皇贵妃。西李不满足,唆使光宗立自己为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说两宫太后以及众位妃嫔的谥号都没议定,且待大行皇帝的葬礼都举办完毕之后,再行立后不迟。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
大黄相当于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八月二十八日,光宗朱常洛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朱由校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之意,并下令将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逐出皇宫。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朱常洛,结果九月二十六日五更,光宗朱常洛驾崩,享年三十八岁。
光宗驾崩时西李就居住在乾清宫,大臣怀疑她想要借机垂帘听政,于是刘一燝、周嘉谟、杨涟、左光斗等大臣上疏,要求她移居别宫。因此爆发移宫案。一场权力争夺展开,太监王安迎皇长子朱由校即位。西李派李进忠阻拦,数次让人叫朱由校回来,不准他去文华殿。最终朱由校还是登上了皇位,改当年八月之后的年号为泰昌,次年为天启。并且逮捕了辽东总兵官李如柏。十月,葬明神宗万历皇帝、孝端显皇后于定陵。命辽东巡抚兵部侍郎袁应泰代替熊廷弼经略辽东。
即位之初
朱由校和其乳母客氏
明熹宗即位之初,就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颇为优容。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建议按例赶客氏出宫。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一时之间,擅权弄政,厂卫横行。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因为好赌成性,输了钱,愤然自宫。万历年间选入宫中。他虽然目不识丁,却善于谄媚。不但攀附上宦官魏朝,还通过魏朝,拜入大太监王安的门下。王安因为拥立天启帝有功,一时间在宫中权柄极大。
同时,魏忠贤结交客氏,二人对食。客氏喜爱魏忠贤,于是厌倦旧相好魏朝。魏忠贤趁机打败魏朝,进而阴谋害死王安,成为宫中权力最大的太监。 同时,朱由校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东林党势力较大,众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孙承宗、袁可立等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奸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朱由校迅速提拔袁崇焕。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军攻陷了沈阳,明总兵尤世功、贺世贤都战死。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前去援助辽东战事,和后金军在浑河大战,但全军覆没。之后,努尔哈赤攻取了明朝辽东重镇辽阳,经略袁应泰自杀。 努尔哈赤攻取辽阳之后,明熹宗再次启用熊廷弼,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 八月,升任参将毛文龙为副总兵,命他排派兵守镇江。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后金军攻取西平堡,明副将罗一贵战死。镇武营总兵官刘渠、祁秉忠在平阳桥与后金军大战但是最后战死。王化贞与熊廷弼撤入关内。 四月,“上谓弹压登莱非公不可“ 以袁可立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赞理军务。八月,熹宗封皇五弟朱由检为信王。同时朱由校还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
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执掌东厂,用阉党的势力制衡风头正盛的东林党。
朱由校还喜欢自己动手做些木工,终年不倦。然而,每每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魏忠贤就奏事。天启帝厌烦,不肯听下去,推说自己已经都清楚了,你们看着办就行。于是魏忠贤借机多次矫诏擅权,排挤东林党人,东厂番子横行不法,奸佞当道。
魏忠贤的阉党与东林党殊死斗争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各大臣也有跟多议论魏忠贤罪行的,朱由校都不听从。 十月,朝廷削去吏部侍郎陈于廷、副都御史杨涟、佥都御史左光斗的官职。 魏忠贤作威作福,外廷成了他的一言堂,个个叫他“九千岁“,各地为他立生祠。
客氏则在后宫作难,养了好些个颇有姿色的宫女,进献给皇帝,反而是有了身孕的妃子,都被她设计谋害,甚至连皇后都被她堕胎。史书说她要效法吕不韦,做那个奇货可居的夺权之事。 在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时期,他们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还加深了对地主阶级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政治极度黑暗。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六君子先后枉死。
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反被魏忠贤杀死
天启五年(1625年)正月,后金军攻取了旅顺。 三月,汪文言被审判定罪之后入狱,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大臣被铺入狱,尚书赵南星等被夺官罢职。不久,杨涟等人相继死于狱中。 五月,给事中杨所修上书请求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编修成书,朱由校同意此事。
不久,阉党追论万历时期辛亥年、丁巳年、癸亥年的三次京察,导致尚书李三才、顾宪成等被罢官。八月,朝廷下令捣毁各地的东林党讲学书院。 兵败辽东的熊廷弼与东林六君子私交不错,这就导致了魏忠贤要对付他。最终,熊廷弼与王化贞同一命运,都被处死,传首九边。十月,兵部尚书高第担任蓟辽总督,孙承宗不久告老还乡。 之后高第怯战,命关外各城守军拆除防御设施,撤入关内。于是,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放弃。唯袁崇焕申明利害,誓守宁远。
朱由校为什么被称为”木匠皇帝“
朱由校,是明朝的第15位皇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在16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在位7年,终年23岁。他在政绩上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并且在位期间重用东林党,宠信宦官。他在历史上被称作文盲天子。
大家一定会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皇帝会是一个文盲呢?那是因为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不过并不受宠爱,而且是年少时登上了皇位,所以说并没有受到很多的教育。在登上皇位之后,因为他没有文化,所以他发布的命令指示都是听从别人的决断 。但是他又不愿意单纯的受别人的摆布,往往就不懂装懂。不过他非常出名,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表现亦或者文盲的标签,而是因为木匠皇帝的称号。
他是历代帝王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不爱美人,也不爱金钱,甚至是不喜欢书法文字,他最喜欢的是木匠活。他心灵手巧,对于制造木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凡是刀具复杂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所制作的诸如机器床等木器,都精巧绝伦,出人意料。根据史书记载,因为当时的工匠所制造的床非常的笨重,不易于搬动,于是朱由校看见了之后,便自己开动脑筋,而且自己动手做实验,在一年之后便造出了一张可以折叠的床,并且床上还雕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气。他是真的热爱木匠,活常常乐此不疲,废寝忘食。他还喜欢建造房屋,并且常常在房屋建造完成之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地观赏,但是等高兴的劲儿过后又立刻毁掉,然后又重新画图制造新的房屋,他似乎从不会为此感到疲倦,反而非常的开心。
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他是真的热爱木匠,活也是在木匠方面有着非常卓越的天赋和成就。但是很无奈的是,他终究是一位皇帝,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木匠,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死因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呢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死因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呢?从历史情况、各方面综合分析,明熹宗朱由校不可能是被谋杀的。朱由校是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他的童年也是有点悲惨的。他的祖父在万历皇帝统治时期犹豫不决地当上了太子,他的父亲太常卿朱棣经常不纳闷,罗织罪名,这也造成了朱棣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重用魏忠贤和客氏为称父的杜甫,造成了营私舞弊,惹是生非,而他的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全力以赴,也无法改变明朝的衰败。
在历史上,朱由校的死因非常清楚。在柯棣华和魏忠贤的陪同下,朱由校在游船上不慎落水,因受惊吓而身体衰弱。在服用了尚书霍卫华赠送的不死药后,他就死了,这与他的父亲朱常洛在服用红药后不久就死了相似。如果他的政敌郑贵妃是他服用红药后死亡的幕后黑手,那么他有可能被怀疑是谋杀。然而,朱由校的死却完全不同。当时,朱由校牢牢占据着皇帝的宝座。
虽然政府由太监和护士控制,但他们从来不敢杀他,因为在当时,朱由校是魏忠贤和护士长柯家的保护对象。只要他活着,这两个人就会一直强大下去。他们对傀儡木匠皇帝的突然死亡肯定不满意,以这两人的实力,虽然权力向相反方向倾斜,但他们没有控制军权,远没有达到篡夺皇位的能力,所以他们不能贸然行动。
根据历史记载,关于朱由校的死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天启七年后,朱由校在划船时掉入湖中,几乎丧命。被救起后,他病倒了,最后死亡。二是朱由校好女色,太监魏忠贤贡献春药,连续使女色受伤卧床,终于去世。由于朱由校的儿子们都在襁褓中夭折,所以他继承了弟弟朱由检。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被称为“木匠天子”-趣历史网
明朝期间有许多奇葩的皇帝,例如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可是你知道么,他虽然是以木匠皇帝而闻名,但是他也不是昏庸腐朽之人,事实上他远比弟弟崇祯有眼光,如果多活几年就没满清了。
朱由校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五位皇帝,因在位期间重用宦官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又因酷爱木工,又被称作“木匠天子”。朱由校生于万历三十三年,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祖父是长达三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继位的明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就因服用红丸去世,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登基成为大明天子。
朱由校在位期间正值明末动乱,崛起于黑水白山之间的满洲贵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不断进犯辽东,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节节胜利,明朝在辽东不断丢城失地,在朝廷内部党争日益激烈,由于在朱由校登基上立下大功的东林党声势日涨,逐步掌握朝廷大权,但随着在辽东的失利,一股不满东林党的势力逐渐聚拢在宦官魏忠贤周围与东林党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在这场斗争中阉党集团大胜,东林党损兵折将,不是被处死就是被罢官去职,虽然阉党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党争的缘故,朝廷也失去了整个辽东
1627年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因落水染病最终去世,由于未留下子嗣,临终前下旨由皇五弟朱由检继承大位,朱由检登基后追尊皇兄为“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谥号是后代对前代人物的盖棺定论,由于后代君王大多是前代君王的子嗣或兄弟,因此在追尊谥号时大多挑选好的词,当然末代皇帝除外。从朱由校的谥号中来看“襄”“靖”“庄”“悊”也都是上谥,由于朱由检是因为兄长没有子嗣才得以继承大统,因此对皇兄的评价也都是极好的。
从庙号上来看“熹”,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不好的词,其实不然,在《 逸周书· 谥法解》中“熹 :有功安人曰熹”,即朱由检认为皇兄在位时有大功,因此才定下“熹宗”的庙号。
那么朱由校在位时真的有大功吗?还是说朱由检纯粹是出于对皇兄的感激才追尊为熹宗的?
历史上的朱由校战略眼光还是很独特的。比如朱由校在辽东问题的判断上,几乎没有失误,这一点连之后的崇祯帝都不能够相比。其次朱由校能够将魏忠贤的东林党与内阁的关系处理好。
当时的辽东地区,后金已经对明朝虎视眈眈了。这时候的朱由校没有坐以待毙,与大臣们商议应对策略。袁崇焕上了一份奏折,认为只要在辽东大兴屯田筑城就可以打败后金。面对这样的奏折朱由校是非常谨慎的。
以后的事实证明,朱由校的看法没有一点错误。当时朱由校给袁崇焕回复的奏折中,出现了六个问题:“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这六个问题都是朱由校必须面对的,袁崇焕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就不一样了。
后金多次进犯辽西走廊,破坏屯田,抢夺粮食,结果倒好,袁崇焕的这个想法倒是为后金进行了囤粮。其次明朝出现了内阁制,当时明朝有很多厉害的部门。比如说人们熟悉的东厂、西厂以及锦衣卫,这些部门在当时甚至是大臣都要畏惧三分。
当时的魏忠贤逐渐巴结上了朱由校的乳母,这可就让魏忠贤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要知道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在当时是有权力的,由于朱由校是她一手抚养长大的,朱由校对乳母客氏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因此魏忠贤巴结上客氏,无疑让自己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魏忠贤和叶向高两人逐渐的起了冲突,面对东林党,魏忠贤的能力不足以应对,不过这时候的叶向高也是朝中的大人物。面对魏忠贤与叶向高的关系,朱由校必须要拿捏好,否则明朝就会出现大问题。面对魏忠贤的势力不断扩大,叶向高向朱由校举报魏忠贤,结果朱由校回复叶向高:“举朝轰然,殊非国体,卿与廷臣不同,宜急调剂,释诸臣之疑。”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叶向高的职责是调解大臣与司礼监的矛盾,不是要弹劾魏忠贤。这时候的魏忠贤平安无事,这就让党争之间得到了平衡。
朱由校作为一位皇帝,也许称不上文治武功,但要是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他身上其实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他在木工和建筑都颇有研究,他造出来的东西都精妙绝伦,若是放在现在,也许也可被叫做一代大师。即使作为一位皇帝看待,他重用魏忠贤,尽管人们多议论其昏庸,但不得不说,魏忠贤确实与东林党形成了制衡,有利于制约东林党的势力;他还提拔重用登莱抚臣袁可立等将领来抵御后金的侵略,尽管朱由校自己比较优柔寡断,东林党也一直对朝政指手画脚,但在对外战争方面还算比较强硬。由此看来,朱由校虽然以“木匠皇帝”闻名,但也并非就是昏朽荒唐的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一定要多方面,褒贬得当。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闲话明熹宗——朱由校
大明“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庶出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明代第十五位君主,十六岁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 历史 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移宫案,东林党争,阉党乱政,后金崛起,天启大爆炸等等标签,无一不在向世人诉说着这是一位昏庸之极的君主。但同时,我们却常常能听到说朱由校不死,大明不至于亡国的论调。
任何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中间会犯错却也有成绩,做皇帝同样如此。 朱由校的毁誉参半,反而让我们意识到了天启年政局的复杂和人心的混乱。 大明走到天启,内忧外患已呈末世之象,却不知朱由校在这个既定的结局到来之前,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丝惊喜和意外?
万历三十三年,海南发生7.5级地震,周边数省震感强烈,琼州海峡多处村庄没入大海。同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太子朱常洛的长子,明神宗(朱翊钧)的皇长孙——朱由校,出生。
朱由校的童年过得并不如意。
爷爷不喜欢父亲,虽然父亲在朱由校出生的四年前便被立为了太子,但父亲的太子之位依旧朝不保夕。朱由校应该很少看到父亲的笑容,因为经年累月战战兢兢的压抑生活,一直让父亲长期保持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母亲王氏亦不幸福。虽然因为生育了朱由校,母亲在太子府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但父亲并不怎么关心母亲,甚至已经夸张到了不顾母亲死活的程度。在朱由校15岁的时候,母亲因为与父亲另一个宠妃李氏发生口角,被李氏殴打凌辱,不久便悲愤而死。
幼年的朱由校,看着父亲一次次违心地扮演着好儿子的角色,听着母亲一次次幽怨地长吁短叹,朱由校并不快乐。这种常年被“负能量”包裹着成长的孩子,很多在以后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
所幸,我们在 历史 中并没有看到一个心理扭曲的朱由校,我们只是看到他会聚精会神地做木工活,发现他会毫不犹豫地信任客氏。(客:qiě)
一个是他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好,一个是自小哺育陪伴他的乳娘。
现在不妨让我们先收起自己的批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朱由校作为皇帝,身上这两个遭人诟病的要素。 也许正是他幼时聚精会神地做木活,才保持了他相对纯真的孩子天性;也许正是客氏对他投以的关怀温暖,才没有出现一个暴戾嗜血的君主。
崇祯在处理哥哥朱由校大殓时,无意间看到了哥哥所做的木器,曾感慨:亦一时精神之所寄也;明光宗在发现了儿子朱由校与客氏存在“不伦之事”时,也曾想过将客氏逐出,却终因为朱由校绝望的神情而作罢。
这是来自弟弟和父亲的理解,也是朱由校人生的两大执念。了解这点以后,我们再重新看朱由校临政时诸多荒诞的行径,是否可以在情理上给予他一丝谅解?
朱由校并没有接受过长期系统的儒家教育,起码可以说朱由校学习成绩并不好。 但这并表示朱由校是一个文盲。
有人经常拿魏忠贤给朱由校看《东林点将录》说事,说二人经常遇到不会念的生字;又说魏忠贤后来给朱由校口述《水浒传》,朱由校从未听过此书,二人聊得乐此不疲。
以上说法过于夸张。
虽然朱由校有时候批阅奏章的时候,的确会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但他同时也能在一些文章中一眼就发现问题所在。
从明神宗扳倒张居正之后,朝廷奏疏的文风又恢复到以前的“浮华”之风。大概就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非要堆砌各种华丽辞藻,充斥着各种典故。
朱由校他看白话文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看一些夹杂着典故的奏疏,的确会非常吃力,毕竟寒窗苦读十数载的朝臣们,他们的文学功底怎么是一个在16岁才算正式出阁读书,偶尔还在读《帝鉴图说》的孩子可以望其项背的。
于是在万历四十八年,明光宗登基不到一个月便驾崩,朱由校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皇长孙,皇长子,再到皇帝的身份转变。所有人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只是大概地发现, 这是一个成绩一般,喜欢干木匠活,且在饮食起居上非常依赖乳娘的君主。
朱由校登基之初,曾短暂出现过“众正盈朝”的气象,就是东林党人开始慢慢在朝堂有了更高的话语权。
我这里用了“引号”,一者,“众正盈朝”四字原有其他出处;二者,我实在不喜欢东林党人。
还记得万历年间的顾宪成吗?
一个被革职的中下级官员,因为对政局的不满,回乡后重新修缮了一间书院,聚集了一批士人,以讲学为名大肆评议朝政,并通过“东林党”这样的非官方组织形式,染指朝堂政务与人事,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恐怖。
如果朝堂之事需要一个民间组织来定夺,那么还需要什么六部九卿,还需要什么内阁司礼监?
我承认东林党的很多成员有非常高尚的个人品格,但我想问一句,人格高尚就代表了做事的正确性吗?或者说这个所谓品行高洁的团体,凭什么就认为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对的?
朱由校一开始是非常信任东林党人的。在明光宗登基时,在朱由校的“移宫案”中,东林党人都是出了大力的。朱由校登基后,自然投桃报李,给予东林党足够的信任与权力。
但从天启元年到天启三年,朱由校看到了什么? 无休无止的党争 。
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只要是东林党看不惯的,他们就怼,就会与之战斗到底。 东林党凭借着在士林强大的舆论优势及江南各大财团的支持,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手的任何一次失误,精准地打到对方的“七寸”。
朱由校是一点点看着东林党发展壮大的。原以为他们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之后,便能尽心为国做事,但事实证明朱由校还是太天真了。 因为斗争似乎成为了东林党人永恒的主题,他们有着严重的“精神洁癖”,已经到了无法容忍其他个体或者群体单独存在于朝堂的程度。
朱由校做皇帝,是没有被好好培训过。 但书读得少也有优势,那就是没这么多书生意气 。朱由校看着东林党一次次长篇大论抨击时弊,动不动就家国天下,可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辽东怎么办?赈灾怎么办?民变怎么办?财政赤字怎么办?即便如朱由校这么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也知道这些事情必须马上着手处理。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个停留在桌面完美无瑕的计划,不如明天就能马上实施的方案。
朱由校终于烦了。
可这个局面终究是他自己造成的。 每当文官集团内部陷入激烈的斗争时,往往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仲裁力量来维持基本的秩序,保持朝堂的平衡。 朱由校没有太祖,成祖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嘉靖,万历的权谋手腕,东林党的持续壮大也让他感到了自身危机。
你看 历史 上,群臣抱团的时候,往往也是皇帝要倒霉的时候。
那就学明英宗和明武宗的老法子,给文官集团找个对手。客氏吹过的耳旁风也终于起效,一个叫魏忠贤的宦官在天启初年开始出现慢慢走到舞台的中央。
阉党的出现,其实已经给东林党下了“死刑判决书”。我们先不论阉党成员品性,就看围在魏忠贤身边的这些人。 他们有的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主动巴结过来的,有的是因为被东林党打败寻求政治庇护的,这些人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务实。
他们也许不会高谈阔论,也许在士林中口碑极差,但这些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啊。相比于东林党,他们有更低的做事底线。再加上有魏忠贤在下面托底,甚至可能直接得到了朱由校的默许,东林党这些嘴炮怎能不败?
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资源的再组利用。这种整合,反而可能是最适合晚明的政治格局的。 因为有人愿意出来做事了,因为即便是阉党成员,也不乏一些资历深,能力强,想做事的官员。
只要巴结好魏忠贤,魏公公就会给你提供朝廷能给予的所有政治资源,也不会有人敢偷偷给你下阴招,事情做的好,做的坏,只要魏公公说你没事,你就没事。
再者,魏忠贤掌管着司礼监,掌管着东厂,兼着这样那样的头衔,但终归只能算是朱由校的阉奴, 所有的权力都依附于朱由校的皇权 。你就看后来的崇祯,一上台就搞垮了整个阉党,也侧面证明了宦官集团对皇权依赖性有多高。
不论史家如何把朱由校描绘成一个被魏忠贤操控的玩偶,依旧无法忽略一件事实: 朱由校要魏忠贤做的事,魏忠贤都是尽心尽力去完成的。
值此晚明各种内外矛盾爆发的时候,不说这样的模式有多好,但起码比崇祯时皇帝和大臣们的群体混乱要高效得多,更能把已经有限的资源进行集中的整合。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所谓的朱由校在世或者阉党不这么快被清洗,大明不一定这么快亡国的依据吧。
最近吹捧朱由校的言论似乎多了起来,有些甚至是为朱由校盲目洗白。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待天启年间的诸多事情的。
皇帝痴迷木匠活,肯定是不对的。但凡朱由校有时间,多读点书,多上上日讲,多开开经筵,也不至于被人贴上文盲的标签。皇帝和朝臣保持距离,这个没有问题,但过分地生疏又会导致君臣之间矛盾的激化。
在用魏忠贤这件事情上,朱由校的原始动机可能没有问题,但是 过度纵容阉党 ,甚至让魏忠贤被尊称为“九千岁”,各地为他修建生祠,即便是英宗朝的王振,武宗朝的刘瑾,也从未有过如此嚣张的行为。
且阉党手段过于残酷,牵连太广,事情做得太绝,以至于后世把很多账都算在了朱由校身上。比如最后熊廷弼的死,就与他纵容阉党不无关系。
这也说明了朱由校政治上还是相对稚嫩,比如嘉靖,比如万历,同样是在整治大臣,就没出现过这么血腥的画面。但朱由校比后来崇祯“一刀切”地清算阉党,又要高出一个段位。
但话又两说,朱由校在用人方面,是不是又有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果敢?
朱由校看人也准。 袁崇焕的那套应对辽东问题的说辞,对朱由校和崇祯都说过。朱由校听完之后,沉思一会便开始提出许多细节性的问题,比如如何保护耕地,如何避免被切割包围,如何分化女真内部等等。
在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回答后,朱由校便压住了袁崇焕,可崇祯呢?崇祯就一句话:好的,我信你,你上。后来就把袁崇焕凌迟了。
还有关于李选侍的问题。这个李选侍就是“移宫案”中勾结郑贵妃,想挟持朱由校谋求自身政治地位的“西李”,也是那个殴打凌辱朱由校生母的女人。
朱由校登基后,因为李选侍与魏忠贤,客氏关系交好,所以李选侍居然也混了一个康妃的尊号。很多人拿这个事情说朱由校不是东西,连“杀母仇人”都能忍。
但中间似乎别有隐情。
朱由校刚登基的时候,朝廷里曾经就有风言,说朱由校虐待李选侍母女,并且逼迫李选侍跳井自尽。
朱由校马上站出来澄清,说没有这种事情,李选侍好好地被养着。并且亲口公布了一些皇家秘闻,特别是李选侍如何欺负自己生母的事情。
可到了天启四年的时候,朱由校又尊封李选侍为康妃,并同时启用了几个以前李选侍的旧人。
时间节点就在天启四年,那个时候正好是阉党与东林党决战的时候。 也就是那个时候,之前的“梃击案”,“妖书案”,“红丸案”,“移宫案”,总之没有严格定性的事情都被重新翻了出来,成为阉党与东林党之间斗争的工具。
李选侍在天启四年被朱由校亲自“洗白”,毫无疑问是在为阉党增加筹码。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你还会以为朱由校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小丑吗?
天启六年王恭厂的大爆炸,我曾经说是击溃晚明人心的一次“天谴”。这场大爆炸使得深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君臣开始自省,也间接导致了阉党的内部分裂。
但很少有人知道, 这场大爆炸的冲击波,损毁了大内多处建筑,其中掉落的建筑材料还把朱由校唯一在世的儿子给砸死了。
有时候你看晚明的 历史 ,总是充满着各种巧合和意外,偏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能影响了整个 历史 的走向。
客观地讲,朱由校作为大明的君主,在解决女真问题,流民起义,财政赤字,土地兼并等问题上,中间或偶有亮点,却算不上成绩合格。他的确贪玩,也懒政,很多正直的朝臣在天启年受到了迫害与打压。但我也承认,朱由校很多抓大放小的举措,还是很有为君的风范。
他同样有老朱的铁血傲骨, 在澳门问题上态度强硬 ,两次与荷兰人在澎湖作战,且取得胜利。但他在对待后金问题上也失误连连,没有遏制住后金的崛起。
他可以坐看杨涟,左光斗等人被阉党残酷杀害,却又是 历史 上出了名的对家里人好。可当他的皇后都因为阉党的暗算而流产时,他依旧可以与魏忠贤,客氏一起游湖划船,亲密融洽。
有人说,如果再给朱由校五到十年的时间,吸取了之前各项举措的错误教训,后金问题和民变,总有一个能够解决掉。还是那句话,大势如此,不论你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永远不要替当事人下结论。
最后我想说, 明代的皇帝似乎都和“落水”特别有缘 。
如果你是喜欢阴谋论的朋友,那么我告诉你,正德年朱厚照落水时,江彬负责安保;天启年朱由校落水时,是魏忠贤保护皇帝。不论是江彬还是魏忠贤,对于皇帝的忠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这么多人依旧不相信皇帝们的落水是意外?
大明是否真的有第三只手在操控着时局?因为 历史 的笔,都握在文官手里。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朱由校作为帝王却不理朝政,他为什么会如此偏激
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不理朝政,是因为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国政上,他只想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明朝的好坏是他根本不在意的,所以他才会纵容客巴巴和魏忠贤为非作歹,明朝的破灭,明熹宗朱由校也算是“功不可没”。
首先,明熹宗朱由校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君主,历史上其实很多君主都不负责任,但是像明熹宗朱由校这样从继位之初就开始肆意妄为的,实在是太少见了。当时客巴巴靠着明熹宗朱由校的宠爱,在后宫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地位,后来客巴巴还举荐了自己的相好魏忠贤,两个人在后宫中为非作歹。
而朝廷重臣并不是没有提起抗议过,大家都建议明熹宗朱由校将客巴巴赶出去,但是明熹宗朱由校哪里听得进去呢?反而是斥责了那些要求将客巴巴赶走的大臣,这也让客巴巴越来越大胆。
其次,客巴巴和魏忠贤在后宫中为非作歹,不仅随便谋害嫔妃,而且还将嫔妃给活活饿死,这些事情都不被明熹宗朱由校知晓,或者他根本就不想知道这些事情,因为他的兴趣爱好都在做木工上面,明熹宗朱由校在位那么多年,基本上都不问朝政的事情,每天就是在研究怎么做木工,要么就是在宫里面找乐子,宠幸妃嫔都比较少,再加上明熹宗朱由校的好几个皇子都夭折了,所以最终明熹宗朱由校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最后,明熹宗朱由校绝对不可能对魏忠贤和客巴巴的行为完全不知,只是他并不在意这些事情,他并不在意明朝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只希望在他活着的时候,明朝不出现任何问题,他能够安心享乐即可,明朝的未来根本不在他的规划之内。
朱由校是什么人物
朱由校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明熹宗朱由校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公元1627年)在位时间:公元1620~公元1627年曾用年号:天启谥号:皇帝庙号:熹宗安葬地:德陵公元1605年,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出生。
公元1620年,在祖父明神宗和父亲明光宗相隔一个月先后辞世后,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公元1627年,明熹宗病死,年仅23岁。
公元1620年,明朝的两个皇帝相隔一个月先后去世。先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神宗于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去世,他的儿子朱常洛于农历八月初一即位,农历九月初一早晨死去,不多不少,正好一个月。
朱常洛死后,方从哲、周嘉谟、杨涟等大臣闯入宫中,硬是将被光宗宠妃李选侍所匿藏的皇长子朱由校抢过来,拥立为帝,是为明熹宗。
朱由校能够即位称帝,东林党人杨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可厚非,甚至为筹办朱由校的登基大典,满头黑发和须眉竟然在几天之间都变成了白色,朱由校非常感动,连声称他为“忠臣”。
朱由校的即位,也是东林党人取得的重大胜利。
东林党人自诩为朝臣中最清白最忠直的大臣,认为自己肩负天下兴亡的重任,对其他官僚集团极尽讽议之能事,因而引起齐党、楚党、浙党、昆党等官僚集团的不满,并与之作对。
东林党人在这些官僚集团的围攻下,倒有些支撑不住了。这次拥立朱由校有功,东林党人也在朝中翻身斗地主了,将保护郑贵妃的党派都一一清除,一时如日中天。
东林党人在当政后,也算是做了些实事,停止了神宗时期的一些弊政,停罢了杭州织造、革除了南京的鲜品进贡;对发生重灾的地方进行了赈济;免除了天下带挣钱粮及北畿地区的加派,减轻了某些地区的赋税。其他的就是恢复了张居正的官荫,给建文时期的方孝孺等人平反,恢复了名誉。
朱由校是明君还是昏君
朱由校是昏君。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朱由校的故事:
朱由校喜欢建造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
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朱由校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
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朱由校喜欢蹋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朱由校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