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承洞 什么

潘成洞是什么人?潘承洞为什么至今没有下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4 23:51:47 浏览3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潘成洞是什么人

潘承洞潘承洞,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在解析数论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主要成就涉及算术数列中的最小素数、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以及小区间上的素变数三角和估计等领域。

潘承洞为什么至今没有下葬

不用圆坟。
通常圆坟是指火化后的第三天,也是仅有热丧在有的习俗(热丧,即去逝之后,第三天直接火化,然后在火化的当天就进行下葬),只有热丧才存在圆坟,如果是寄存一段时间之后再下葬,那就没有圆坟的说法了!

潘承洞的人物评价

潘承洞先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1+5”和“1+4”,两次在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中居于领先地位,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王元、陈景润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中国数论学派的四大杰出代表。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潘承洞先生为山东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山东大学今天的学科布局和特色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潘承洞先生爱才、惜才、用才,是首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教育家,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大学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如今,先生生前倾心热爱的数学学科已经成为山东大学的骄傲,以彭实戈院士为代表的山大数学人继承传统,勇攀高峰,逐渐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应用并存的学科特色,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经济、金融、控制工程、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评)

陈景润证明了1+2=3,这有什么意义

说陈景润证明了“1+2=3”,那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其实,陈景润证明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部分。

“1+2=3”是一个加法算式,它不需要证明,因为加法属于数学体系的一个公设,所谓公设就是一开始就假定它是对的,再以它为基础来构建整个数学体系。公设是不需要证明的,反过来说,如果公设本身是不成立的,那么以它为基础的整个数学体系就都是错的,这显然不可能。

陈景润于1966年提出了“1+2”(又称“陈氏定理”),并于1973年发表了该定理的详细证明,国内的大规模报道大约是从1978年左右开始的。

陈景润证明的“1+2”,意思就是:

在N=a+b中,

a必然是一个质数,(1)

b是最多两个质数的乘积 (2)

这个证明把布朗的方法又往前推了一步,而更重要的是,陈景润提出,布朗的这个思路到这里应该就走到头了,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应该证明不了“1+1”。

事实上,从陈景润证明“1+2”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依然没有人能够证明“1+1”,也许陈景润说的对,布朗的这条路也就到此为止,我们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才能最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扩展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是说有一个叫哥德巴赫的人,跟当时的数学大神欧拉写信的时候,说自己琢磨出一个猜想,这个猜想当时有好几种说法,现在一般这么说:

任一大于2的偶数,

都可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比如10=5+5,100=3+97……,当然,正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怎么试都试不完,所以数学家们就要想办法证明它。20世纪初,挪威数学家布朗用筛法部分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证明的命题是这样的:

所有充分大的偶数

都可表示成两个数之和,

且这两个数中每一个数

所包含的质因数不超过9个。

假设一个偶数N可以表示成两个数a和b之和,也就是N=a+b,其中a和b都是n个质数的乘积,这里的n≤9。布朗把这个命题简写为“9+9”,而且他提出,对于他这个命题,哥德巴赫猜想就相当于“1+1”。

因此,如果有人能按布朗的思路证明到“1+1”,就相当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布朗的方法给数学家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于是一帮人就按照这个思路不断改进,一路证明了“7+7”、“6+6”……直到1965年证明到了“1+3”,陈景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证明了“1+2”。

哥德巴赫猜想解决了吗

哥德巴赫猜想没有解决。

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被表示成三个奇质数的和。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

研究历史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

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即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为素数,或为两个素数的乘积,被称为“陈氏定理”。

中国的数学天才是谁

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陈景润、丘成桐、项武忠、萧荫堂、张圣蓉、萧荫堂、田刚、陶哲轩、彭实戈、杨丽笙、韦东奕、刘路等

1、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

2、陈省身

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发展,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

3、苏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开拓者,早年对对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做出了贡献,四、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4、陈景润

华罗庚的学生,数论学家,歌德巴赫猜想专家。离解决歌德巴赫猜想最近的人,即"1+1“问题,证明了"1+2“。陈先生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陈为世人所知是由于报告文学家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当年很多人热血学子因为这篇文章而走上数学道路。

5、丘成桐

陈省身的学生,因解决微分几何的许多重大难题而获得数学界菲尔奖。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终于使他成为菲尔兹奖得主。

潘承洞与潘承彪关系

两人除了是亲兄弟外,二者还是校友,并且还是同系的“师兄弟”,潘承洞和潘承彪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他们两人都是北大的知名校友,这也在数学界和北京大学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