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历农历换算 阴历

阳历农历换算(阴历换算阳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1-03 02:08:37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阴历换算阳历

阴历阳历是无法换算的,因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而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两者不同。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区别关系

阳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说法,也没有平年润年的区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阳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阴历

农历新历怎么计算

回答

农历一年为12或13个月,每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个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农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由于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地球年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自冬至开始,逢单数为节气,逢双数为中气,如轮到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即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和阳历是怎么换算的

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 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
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但中国的农历和西藏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不一样,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 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日期的阳历和阴历怎么换算~

阳历和阴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公历别称公元、西历、西元等,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公历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只有回归年,不管朔望月。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因此,平均每4年便会少大约1天的时间。

因此,公历规定每4年里有1个闰年,将这一天加在天数最少的2月,故闰年的2月有29天。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规定凡是能被4除尽的年份(末尾有两个0的要被400除尽),皆为闰年。如1996,2000等皆为闰年。

农历也是“阴阳历”,又称为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

和阴历一样,在19年里中设置了7个闰月。不过和阴历不同的是,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这就导致了农历和阴历的起始月份不一样,阴历是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起点,而农历是按24节气来划分的,也就是说立春是农历的起点。

扩展资料

阳历

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阴历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的一种历法。

因朔望月较之回归年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但是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所以,需要设置闰月,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

百度百科—阳历

百度百科—阴历

阴历和阳历怎么换算

阴历阳历转换:
阴历阳历转换比较复杂,一般阴历日期大概落后阳历日期一个月,如果要转换可以借助万年历来查询。而且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为周期,谓之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全球公用,故亦称为公历,阳历即是公历。
另外,中国传统的历法自夏朝始,称为夏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月亮号为太阴,故谓之太阴历,简称为阴历。由于阴历的一年只有354天,少于太阳回归年的365天,所以夏历采用置闰月的方法,使得阴历的年份与阳历的年份大概保持一致。所以夏历将太阴历配合了闰年及二十四节气,使得太阴历的年周期同步于太阳历。中国夏历其实是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