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邗江市黄钰小学和陈俊小学哪个好
-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有哪些从哪里了解这些城市的服务外包政策
- 急需新闻失实的典型案例,请看清是新闻失实,而不是虚假新闻~~~
- 帮忙找点论文的参考文献
- 什么是新闻失实
- 疫情过后:论中医药的发展!法金庆大夫怎么看
- 不载客的“确认列车”,“千斤重”的鼠标手——揭秘春运背后的“
邗江市黄钰小学和陈俊小学哪个好
1/100 在高速增长中寻求健康发展——江苏城市化的理性选择徐海贤 江苏改革.2001(5).-17-20 64/67 江苏城市化优先战略选择张鸿雁江苏改革.2001(4).-14-15 65/67 加快江苏城市伦建设的几个问题王雪非 范朝礼 等江苏改革.2001(1).-24-25 66/67 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以江苏省为例萧竞华南京社会科学.2001(11).-79-84 67/67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实证分析吴力子南京社会科学.2001(7).-64-68.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有哪些从哪里了解这些城市的服务外包政策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郭奔胜、张毅)记者从国务院2日在南京召开的服务外包座谈会上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20个试点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20个试点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批复,将在这20个城市实行以下政策:在苏州工业园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试点政策继续执行的基础上,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符合条件且劳动用工管理规范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可以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企业不超过每人4500元的培训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培训支持;中央财政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设备购置及运营费用和服务外包企业创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参加境内外各类相关展览、国际推介会、取得国际资质认证等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服务外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可按规定享受中央财政贴息政策;鼓励政府和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数据处理等不涉及秘密的业务外包给专业企业;制订符合服务外包企业特点和需要的信贷产品和保险险种。批复还同意建立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库和服务外包人才网络招聘长效机制,设立服务外包研究和行业性组织。
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把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急需新闻失实的典型案例,请看清是新闻失实,而不是虚假新闻~~~
纸包子事件 据查貌似是记者个人杜撰的 所以是虚假的 不存在的 而失实是存在的新闻 但内容虚假 失去真实
在网上查,2006年发生的教育新闻失实事件主要有四件。
2006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蒋韡薇《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系假新闻报道多处失实》:南开大学指出《重庆晚报》的报道存在多处失实:对于兰花同学身高、所学专业等基本信息描述均有错误。负责大赛评选的老师,无人接受过记者采访,而对于兰花大学期间的描述更是纯属虚构。兰花的同学杨丽说,没有记者就那些问题采访过她。此次评选网上投票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而该报道竟说有一个多月。兰花同学最终得票数排名第二,且票数为4129票,与该文所称相差甚远。经查,2006年5月9日重庆晚报(记者 陈寒星)《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内容是一位名叫兰花的女博士生,“身高1.68米,是学校公认的美女;她学习成绩优异,现在是南开大学的形象代言人”。 记者特别在文中强调,采访了南开大学负责此次形象大使评选的老师:“学校的形象大使不是选美比赛,我们注重的是才貌双全”;“全校学生公开投票,经过一个多月的评选,兰花以155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报道进而披露“女博士不再是灭绝师太”。
2006年8月16日20时15分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菏泽“高考分数公然叫卖”报道严重失实》:针对前不久许多媒体纷纷登载的《菏泽爆出咄咄怪事,高考分数公然叫卖》报道一事,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这位发言人指出,该报道刊出后,教育部高度重视,即要求山东省教育厅和省考试院迅速调查处理。山东省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菏泽市及单县、曹县公安、监察、教育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报道内容进行了核查。调查结果表明,这则报道严重失实。2006年6月30日 齐鲁晚报(记者王振国 鲁超国)《山东菏泽买卖高考分数 理科630多分卖25万》。针对上述失实报道,7月10日,最早刊登这则报道的《齐鲁晚报》对“菏泽高考卖分事件”作了后续报道,指出6月30日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的升学追求,涉嫌进行的诈骗行为,并说明报道有不实之处,有关采编记者也承认了错误并作出书面检查。
2006年10月1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教育部声明:明年举办美国高考消息属失实报道》:针对近日诸多媒体报道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将从明年起面向国内举办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的消息,教育部今天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表示这一报道不实。声明中称,教育部考试中心从未与任何机构就在我国国内举办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一事进行过接触或商谈,也从未与任何机构就举办此项考试签署过合作协议。 经查,2006年10月16日,广州日报《中国学生将可就地参加美国高考》:昨天,亚洲最大的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贸展厅拉开帷幕。记者从国际教育展上获悉,明年起,中国学生将可以在本土报名并参加美国高考ACT考试,将可像托福考试一样进行社会报名。目前美国有3300多所大学认可ACT成绩。2006年10月16日,《新京报》(记者 吴狄)《明年起可在国内参加美国高考》:10月14日,亚洲最大的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贸展厅拉开帷幕。昨天,记者从国际教育展上获悉,明年起,中国学生将可以在本土报名并参加美国高考ACT考试,将可像托福考试一样进行社会报名。目前美国有3300多所大学认可ACT成绩。
2006年10月26日,中国政府网直播摘要:《教育部:江苏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消息失实》:10月25日(周三)15时,教育部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讲到,“江苏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消息失实。经查,2006年10月16日,新华网江苏频道(记者 郭奔胜)《江苏近4万毕业生登记失业领取就业服务卡》:记者日前从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介中心获悉,全省一共有3.8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并领取就业服务联系卡,包括近5000名困难家庭的毕业生。这意味着到9月底,全省至少有近4万名名毕业生仍处于失业状态。
帮忙找点论文的参考文献
1/100
在高速增长中寻求健康发展——江苏城市化的理性选择
徐海贤
城市规划.2007,31(3).-35-39
2/100
江苏省县域城市化发展浅析
王冉 陈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5-6626
3/100
快速城市化地区县级城市工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苏省8个县级市为例
段兆广
城市问题.2007(4).-2-6
4/100
江苏南通:创新机制 放宽政策 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无
城乡建设.2007(4).-45-46
5/100
关于农民失地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A市B区为例
韩露露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21-23
6/100
浅析江苏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土地问题
邹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89-192
7/100
江苏省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效应的多情景模拟
刘耀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61-64,79
8/100
城市化进程中江苏省耕地资源非农化转化的实证分析
许恒周 吴冠岑
广东土地科学.2007,6(1).-44-48
9/100
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孙爱军
城市交通.2007,5(2).-42-46
10/100
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硕果累累
无
上海教育科研.2007(3).-I0003-I0003
11/100
江苏: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城市治污:大力推行产业化 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
徐学军
城乡建设.2007(2).-6-9
12/100
江苏“十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问题透视
赵志凌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50-52
13/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
地理研究.2007,26(1).-187-196
14/100
江苏1546万农村劳动力成为“新市民”——江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
李直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4-8
15/100
江苏节水制度研究
顾向一
江苏水利.2006(12).-23-25
16/100
江苏省城市化研究
杜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05-6607
17/100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布局
无
中国农村教育.2006(12).-F0004-F0004
18/100
江苏推广焚烧技术有效处理城市污泥
王华
城乡建设.2006(11).-38-39
19/100
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李泽楼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5).-39-41
20/100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耀彬
生产力研究.2006(10).-110-111,141
21/100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
吴莉娅
地理科学.2006,26(5).-529-535
22/100
1996年~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欧向军
规划师.2006,22(9).-56-59
23/100
关于中小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的探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杨二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83-84,108
24/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马晓冬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68-74
25/100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浙江义乌、江苏昆山为例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经济问题探索.2006(9).-149-152
26/100
城市化进程中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创新机理探析——以江苏省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为例
陈志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6-80
27/100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
徐梦洁 孙雁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18-19
28/100
江苏、上海城市化战略的调整及对浙江的影响
张才方
今日浙江.2006(11).-38-40
29/100
城市化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江苏无锡为个案
志新
求索.2006(5).-76-78
30/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
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
31/1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什么?——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任博
当代陕西.2006(5).-26-27
32/100
江苏全面小康指标
无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6(1).-34-34
33/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关性研究
刘坚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98-201
34/100
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江苏无锡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
陈志新
江苏农村经济.2006(4).-48-49
35/100
基于SD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
宋学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3).-124-130
36/100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赵翠薇 濮励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69-173
37/100
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黄润龙
西北人口.2006(2).-15-18,25
38/100
江苏:投资450亿元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无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6(4).-18-18
39/100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刘耀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182-187,196
40/100
江苏人口城市化空间结构研究
周玉翠
江苏商论.2006(2).-11-12
41/100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
欧向军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55
42/100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的界定——以江苏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
陈志新
江苏农村经济.2006(1).-55-57
43/100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刘耀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
44/100
浅谈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投资——以江苏省为例
程征贵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208-209
45/100
江苏村镇建设工作思路
张泉
小城镇建设.2005(12).-33-33,77
46/100
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张婷 杨山 梁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38-2139
47/100
外资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以江苏为例的研究
程进
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6-121
48/100
江苏省城市照明设施防盗情况综述
罗庆
道路照明.2005(4).-45-46,39
49/100
江苏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思维
戴军 张京祥 曹荣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00-104
50/100
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陈志刚
生态经济.2005(11).-42-44
51/100
江苏省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判断
无
江苏楼市.2005(10).-8-11
52/100
透视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问题
赵志凌
江南论坛.2005(10).-10-12
53/100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上呼吁:政府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
无
前进论坛.2005(9).-10-11
54/100
江苏城市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白先春
江淮论坛.2005(5).-49-53
55/100
从德国城乡建设的经验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傅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A01).-265-271
56/100
江苏小城镇发展构想
王志强
小城镇建设.2005(8).-91-93
57/100
全球化、外资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江苏个案研究
吴莉娅
城市规划.2005,29(7).-28-33
58/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动力研究
王志强
城市规划.2005,29(7).-34-38
59/10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刘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223-227
60/100
小城镇唱响城市化的和谐主旋律——江苏吴江市震泽镇见闻
徐得立 李坤民
中国城市经济.2005(4).-72-74
61/100
江苏:今年城市化进程提高两个百分点
无
中国城市经济.2005(4).-83-83
62/100
江苏人大代表呼吁修改《土地管理法》
无
江苏农村经济.2005(4).-11-11
63/100
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
丁国华
小城镇建设.2005(4).-100-100,25
64/100
城市化中的用地问题——一组来自江苏的报道——积极稳妥推进江苏沿江地区农村城市化
王荣炳
中国城市经济.2005(2).-8-10
65/100
江苏沿江开发中失地农民的出路与建议
张启祥
中国城市经济.2005(2).-16-18
66/100
江苏新一轮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周游
江海学刊.2005(2).-70-75
67/100
区域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白先春
人口与经济.2005(1).-39-43
68/100
江苏城市竞争力的对比评价与提升途径
方维慰
学海.2005(1).-124-127
69/100
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_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例
白先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91-95
70/100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08-412
71/100
苏南乡村经济精英流向城市现象考察——江苏扬中个案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
姚俊
社会.2004(5).-12-16
72/100
异地城市化——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
黄雪琴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21-26
73/100
江苏省城市化物元模型综合评价
张丽霞 施国庆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210-214
74/100
江苏: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
牟维旭 郭奔胜
半月谈.2004(2).-27-29
75/100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
城乡建设.2004(2).-31-32
76/100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
孙亚范
南京社会科学.2004(1).-91-96
77/100
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测度方法探讨——以江苏无锡市、泰州市为例
李爱军
经济地理.2004,24(1).-43-47
78/100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
王志宪 虞孝感
经济地理.2004,24(1).-53-56,66
79/100
共创品牌 协同发展——访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
汪杨
上海经济.2004(1).-10-11
80/100
农村人口转移的空间选择——以江苏南京为样本的研究报告
赵小谛 郭霖
唯实.2004(10).-25-27
81/100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
牛星 欧名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729-734
82/100
海外华文媒体联袂解读江苏
张圣荣
华人时刊.2004(11).-2-2
83/100
绿色江苏新亮点——发展江苏城市森林的思考
谢友超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85-88
84/100
小城镇污水规划应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以江苏无锡硕放镇为例
周巍峰
小城镇建设.2004(9).-98-99
85/100
未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略论
贺文瑾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7-50
86/100
当前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赵志凌
改革与开放.2004(7).-6-7
87/100
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江苏城市化
周游
中国改革.2004(5).-71-71,73
88/100
倾力打造文明进步的新江苏
周描坤
华人时刊.2004(5).-4-6
89/100
城市化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
王芳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9(3).-61-63
90/100
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以江苏南通为例
刘建芳
小城镇建设.2004(4).-45-47
91/100
小城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以江苏江都市邵伯镇为例
张新华
小城镇建设.2004(4).-52-53
92/100
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陈彬 杜玉兰 封潇
江苏商论.2004(3).-106-108
93/100
江苏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黄卫
城乡建设.2003(3).-42-43
94/100
21世纪初的江苏经济: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
黄健
江苏经济.2003(12).-8-9
95/100
“第一方阵”勇争先——江苏与广东经济发展的比较
吴权
江苏经济.2003(9).-68-69
96/100
“绿化”江苏经济——江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述
徐山瀑 王鲁沛 余宏霞 马恩兵
江苏经济.2003(8).-4-7
97/100
关于江苏省中等城市发展的思考
马继刚 沈正平 沈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3).-117-121
98/100
江苏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趋势和任务
顾小平
江苏建筑.2003(B11).-16-21
99/100
江苏省区域经济考察报告
李勇 张文浩
青海经济研究.2003(6).-11-15
100/100
江苏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严翅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7-63
1/67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16次会议在宁举行
无
江苏改革.2003(11).-4-5
2/67
江苏省城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朱传耿
现代经济探讨.2003(7).-61-63
3/67
以信息化推动江苏城市化进程
方维慰
现代经济探讨.2003(1).-23-25
4/67
2002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工作回眸
无
江苏国土资源.2003(1).-8-12
5/67
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黄卫
城市规划.2003,27(6).-42-43
6/6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钟钰 孙雪峰
农业经济.2003(10).-29-30
7/67
江苏产业经济发展及其对策
黄德春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4).-14-18
8/67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以江苏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钱莉莉
小城镇建设.2003(7).-24-26
9/67
江苏城市化战略构思与政策调整取向
郭忠兴 曲福田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26-29
10/67
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吴良镰
科技导报(北京).2003(9).-3-6
11/67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步意见
钱志新
现代管理科学.2003(4).-3-4,6
12/67
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目标的实现
许萍 陈锐
现代管理科学.2003(3).-90-91
13/67
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探讨
王志宪
城市规划汇刊.2003(5).-86-89
14/67
量身定做 绘就“三圈”蓝图——江苏省全面完成三个都市圈规划
王学锋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3(2).-57-57
15/67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思考
邱建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5-58
16/67
从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看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吴良镛
现代城市研究.2003,18(2).-50-54
17/67
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赵晓谛
学海.2003(2).-128-133
18/67
长三角与江苏区域发展战略
张颢瀚
江南论坛.2003(1).-23-24
19/67
对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于水
理论月刊.2003(8).-64-66
20/67
工业化、市场化与江苏区域发展
蒋伏心
江苏经济.2003(1).-11-11
21/67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十大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陆华
规划师.2003,19(10).-32-36
22/67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探索和创新——《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回顾剖析
王学锋
规划师.2003,19(2).-72-76
23/67
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
张峰
中外企业.2002(3).-102-104
24/67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蓝绍敏
唯实.2002(8).-144-150
25/67
论高速公路建设与江苏经济发展
顾为东
现代经济探讨.2002(12).-61-63
26/67
江苏经济呈现三大新亮点
顾雷鸣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2(4).-F003-F003
27/67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吴群 郭贯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95-99
28/67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江苏的实践及其启示
秦兴方 等
管理世界.2002(3).-101-106
29/67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
蒋乃华
管理世界.2002(2).-24-28,73
30/67
江苏省轻道交通发展战略
秦雁 李玉琦 等
综合运输.2002(8).-24-26
31/67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转用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钟太洋 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2).-55-59
32/67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思考——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杜殷兴 陈谋勇
城乡建设.2002(12).-21-22
33/67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反思及战略构想
汤茂林
城市问题.2002(1).-23-26
34/67
对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李宗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4-28
35/67
三大亮点照亮江苏经济
锦辑
空运商务.2002(24).-28-29
36/67
与时俱进铸英师——江苏省消防总队队伍正规化、业务规范化建设写真
李玉美 唐团结
火警.2002(11).-3-8
37/67
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江苏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蓝绍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90-95
38/67
江苏城市现代化思考
张峰
中外企业.2002(59).-102-104
39/67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无锡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会
无
江南论坛.2002(8).-47-48
40/67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与分析
赵喜仓 吴继英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92-96
41/67
江苏省五大发展战略在苏北的实现途径
朱传耿
江苏社会科学.2002(1).-196-198
42/67
十三年辉煌看江苏
汤以伦
江苏经济.2002(11).-8-13
43/67
社会结构转型与江苏保险业
刘政焕
江苏经济.2002(11).-32-33
44/67
以入世为新动力推进江苏城市化
仲红岩
江苏改革.2002(9).-42-43
45/67
以入世为新动力 推进江苏城市化
仲红岩
江苏改革.2002(9).-42-43
46/67
江苏城市化水平再评估
田伯平
江苏改革.2002(3).-8-10
47/67
江苏省设立“江苏人居环境奖”
潘胜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5).-9-9
48/67
江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乡镇干部意愿的区域比较
秦兴方 汤学俊 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3-8
49/67
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型第三产业发展探讨——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
盛静芬 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104-108
50/67
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实现途径与制度创新
王雪非
江海学刊.2001(5).-25-29
51/67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与建议
张伟新 崔广柏
生态经济.2001(4).-31-33
52/67
江苏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徐琴
现代经济探讨.2001(12).-19-21
53/67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薛力
城市规划.2001(6).-8-13
54/67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的分析
向俊波 陈雯
中国经济问题.2001(4).-44-48
55/67
江苏商业与经济发展分析
胡荣华 晏维龙
江苏商论.2001(3).-30-33
56/67
江苏省乡村人聚环境建设的空间分异及其对策探讨
薛力 吴明伟
城市规划汇刊.2001(1).-41-45
57/67
世纪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
汤茂林
现代城市研究.2001(4).-55-58
58/67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团的行动逻辑:以江苏为例
秦兴方
中国农村观察.2001(5).-69-74
59/67
江苏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杨根平
江苏社会科学.2001(4).-187-190
60/67
城市化: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张二震 方勇 等
江苏社会科学.2001(2).-181-185
61/67
促进江苏沿江地区协调发展
顾朝林
江苏经济.2001(8).-50-50
62/67
营造江苏城市整体优势
顾松年
江苏经济.2001(3).-31-33
63/67
江苏新经济增长极的塑战略
刘志彪
江苏改革.2001(5).-17-20
64/67
江苏城市化优先战略选择
张鸿雁
江苏改革.2001(4).-14-15
65/67
加快江苏城市伦建设的几个问题
王雪非 范朝礼 等
江苏改革.2001(1).-24-25
66/67
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以江苏省为例
萧竞华
南京社会科学.2001(11).-79-84
67/67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实证分析
吴力子
南京社会科学.2001(7).-64-68
什么是新闻失实
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新闻失实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政治需要,公开造假;
* 于己不利,隐匿真情;
* 宣传典型,任意拔高;
* 屈从压力,写昧心稿;
* 唯利是图,编造新闻;
* 粗枝大叶,调查不实;
* 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 知识贫乏,不懂装懂;
* 全理想像,添枝加叶;
*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2. 新闻失实的原因有:A政治的原因 B社会的原因 C 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原因
3. 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要做到: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2. 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片面性;
3. 健全法规,依法治本;
4. 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
5. 提高队伍素养,弘扬职业道德;
6.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错误
举例:
纸包子事件 据查貌似是记者个人杜撰的 所以是虚假的 不存在的 而失实是存在的新闻 但内容虚假 失去真实
在网上查,2006年发生的教育新闻失实事件主要有四件。
2006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蒋韡薇《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系假新闻报道多处失实》:南开大学指出《重庆晚报》的报道存在多处失实:对于兰花同学身高、所学专业等基本信息描述均有错误。负责大赛评选的老师,无人接受过记者采访,而对于兰花大学期间的描述更是纯属虚构。兰花的同学杨丽说,没有记者就那些问题采访过她。此次评选网上投票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而该报道竟说有一个多月。兰花同学最终得票数排名第二,且票数为4129票,与该文所称相差甚远。经查,2006年5月9日重庆晚报(记者 陈寒星)《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内容是一位名叫兰花的女博士生,“身高1.68米,是学校公认的美女;她学习成绩优异,现在是南开大学的形象代言人”。 记者特别在文中强调,采访了南开大学负责此次形象大使评选的老师:“学校的形象大使不是选美比赛,我们注重的是才貌双全”;“全校学生公开投票,经过一个多月的评选,兰花以155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报道进而披露“女博士不再是灭绝师太”。
2006年8月16日20时15分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菏泽“高考分数公然叫卖”报道严重失实》:针对前不久许多媒体纷纷登载的《菏泽爆出咄咄怪事,高考分数公然叫卖》报道一事,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这位发言人指出,该报道刊出后,教育部高度重视,即要求山东省教育厅和省考试院迅速调查处理。山东省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菏泽市及单县、曹县公安、监察、教育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报道内容进行了核查。调查结果表明,这则报道严重失实。2006年6月30日 齐鲁晚报(记者王振国 鲁超国)《山东菏泽买卖高考分数 理科630多分卖25万》。针对上述失实报道,7月10日,最早刊登这则报道的《齐鲁晚报》对“菏泽高考卖分事件”作了后续报道,指出6月30日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的升学追求,涉嫌进行的诈骗行为,并说明报道有不实之处,有关采编记者也承认了错误并作出书面检查。
2006年10月1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教育部声明:明年举办美国高考消息属失实报道》:针对近日诸多媒体报道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将从明年起面向国内举办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的消息,教育部今天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表示这一报道不实。声明中称,教育部考试中心从未与任何机构就在我国国内举办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一事进行过接触或商谈,也从未与任何机构就举办此项考试签署过合作协议。 经查,2006年10月16日,广州日报《中国学生将可就地参加美国高考》:昨天,亚洲最大的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贸展厅拉开帷幕。记者从国际教育展上获悉,明年起,中国学生将可以在本土报名并参加美国高考ACT考试,将可像托福考试一样进行社会报名。目前美国有3300多所大学认可ACT成绩。2006年10月16日,《新京报》(记者 吴狄)《明年起可在国内参加美国高考》:10月14日,亚洲最大的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贸展厅拉开帷幕。昨天,记者从国际教育展上获悉,明年起,中国学生将可以在本土报名并参加美国高考ACT考试,将可像托福考试一样进行社会报名。目前美国有3300多所大学认可ACT成绩。
2006年10月26日,中国政府网直播摘要:《教育部:江苏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消息失实》:10月25日(周三)15时,教育部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讲到,“江苏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消息失实。经查,2006年10月16日,新华网江苏频道(记者 郭奔胜)《江苏近4万毕业生登记失业领取就业服务卡》:记者日前从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介中心获悉,全省一共有3.8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并领取就业服务联系卡,包括近5000名困难家庭的毕业生。这意味着到9月底,全省至少有近4万名名毕业生仍处于失业状态
疫情过后:论中医药的发展!法金庆大夫怎么看
从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回忆抗疫历程哽咽落泪,到全国政协委员王阶介绍中医战“疫”方案,再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中医药成为热门话题。
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之路怎么走?疫情过后,公众对中医药的看法改变了吗?为了解网民对中医药发展的看法与建议,思客、新华网健康频道、新华网客户端推出《经此一“疫”,再看中医》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样本94190份。其中36-50岁的受访者占41.78%,51-65岁的受访者占25.70%。
多数受访者对中医药的认同感较强,了解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并将继续支持中医药的发展。
也有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推广仍面临一些困难,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依然任重道远。
传统文化的瑰宝
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中医药持正面、积极态度。超八成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治疗许多疾病上有优势、是一种整体的健康观。
中医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千百年与疫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中医药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那么,社会大众是否会经常使用中医药呢?
从解表化湿到冬病夏治,超过半数受访者日常会用中医药思维指导养生保健。“我家常备双黄连口服液”“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眼保健操蕴含中医药思维”“藿香正气,虽然难喝,但是有用”“做了三伏灸,老爸的慢性支气管炎好多了”,受访者在留言中表达了对中医药的认可。
从年龄段来看,中老年人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比年轻人更高。有27.50%的20岁以下受访者比较少或从未接触过中医药,在看病就医时以西医为主。而选择这一选项的65岁以上受访者只有10.25%。有中医药专业的学生留言说,学中医之前对中医知之甚少,学习之后就爱上了中医药,但我身边还是有一些同龄人认为中医“太老了”。
战“疫”功臣中医药
超八成的受访者了解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重大作用,听说过“三药三方”的受访者占79.04%。数据显示,武汉16个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1740人,每个方舱医院配备4至8名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中药汤剂和金花清感颗粒等4种中成药,中药使用率99.93%。
武汉一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新冠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转重症比例下降了2/3,退热时间缩短1.5天。受访者认为,从“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的应用,到方舱医院的太极拳、八段锦,中医药“组合拳”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经此一“疫”,大家对中医药的看法改变了吗?
在疫情期间,88.68%的受访者加深了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将继续支持中医药的发展。有专家表示,历史上不少中医药典籍是在大疫之后形成的,比如《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用,要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中医药正“当归”
78.84%的受访者认为中医药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下一步应促进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疫情让我们看到中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优势。疫情之后,要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及传统疗法,使之融入现代医学防治体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提高疗效。
也有18.62%的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未来仍然面临一定困难。16.96%的受访者称,疫情过后中医药将回归此前的发展速度,还有9.32%的受访者称,中医较难成为主流存在。
中医药“过于玄学”、疗效“因人而异”、无法查清病症和副作用是受访者对中医药抱有怀疑态度的主要原因。还有受访者对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老江湖”,或电视广告故意夸大疗效而不满。这也导致中医药成为被误解、被攻击的对象。
此次调查,我们共收到了9420条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之中,“注重教育与传承、加强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国家政策支持”是被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多数受访者期待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用中国方法守护国人身体健康。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中医药明辨笃行理当成为新风
看完了调查报告 再来测一测你的中药气质吧! 点击下方海报进入测试
来源: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产经中心 总策划:郭奔胜 策划:刘娟 段世文 监制:李晓云 刘映 作者:汤辉 黄洁心 解轶鹏 问卷设计:王坤朔 问卷推广:李林 制图:刘海东 校对:王鑫蓉
不载客的“确认列车”,“千斤重”的鼠标手——揭秘春运背后的“
新华社南京1月15日电(记者郭奔胜、朱国亮)凌晨四五点的“确认列车”,安全与否先走一趟;平均1.7分钟接发一趟列车,行车调度室被称为“千斤重”的鼠标手,电脑一盯十多个小时……
16日,2014年“春运”将拉开帷幕。却鲜有人知道,有这样一支春运的“特种部队”,在为人们顺利回家而默默忙碌。
他们不在候车大厅,也不在车厢里,甚至不在乘客的视线范围内,但他们的工作却关系着每一趟列车的安全、顺畅、舒适。
凌晨四五点的“确认列车”——安全与否先走一趟
高铁快速发展,已成为春运的重要力量。然而却少有人知道,为了保障飞驰的高铁列车运行万无一失,每天第一班车都是不载客的“确认列车”。
“我们就像侦察兵,线路是否安全、平稳,每天我们先走一趟。”上海铁路局上海高铁维修段调度科科长助理王修历说。
高铁线路的检修、维护是从每天的零点开始,一直到凌晨4点。上海高铁维修段823名职工维护着沪宁城际、沪杭高铁、宁杭高铁约750公里长线路的安全。
冬季是最难熬的季节。“天寒地冻的夜晚,走在高铁的线路上,那风就像刀一样,刮得人脸痛。”上海高铁维修段调度科科员章金兵说,“一走路,就出汗,一停下,又冷得发抖,极易感冒。”
晚上检修后,到底符不符合开行条件,还有哪些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舒适的因素,“确认列车”会在清晨四五点钟时,以允许的最高时速在铁轨上走一趟,确认安全后,各班次列车才能开行。
“确认列车”和平常运营的高铁列车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的是,“确认列车”不载客,只载有数名检测技术人员,并安装有相应的检测设备。比如对列车平稳性能的检测,“确认列车”一边跑,一边就能通过相应的设备将报告打印出来。
“随车的技术人员清晨3点就要起来做准备,车辆行进中,观察也要细致,线路上有无鸟巢、气球一类的东西,都要及时报告,以便于有关人员及时处理。”曾当过随车技术人员的王修历说。
除了一般的检修、维护外,每年春运来临前,上海高铁维修段还要对所辖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章金兵说,对于每个设备的检查,检查人员都要具名,出了问题要追责。
“千斤重”的鼠标手——行车调度室电脑一盯就是十多个小时
在南京火车站现代化的候车大厅旁边,有一座不起眼的白色小楼,矗立在高铁线路和普速列车线路之间,这里就是整个南京火车站的“心脏”——行车调度室。
与其他工种相比,车站行车调度室的工作在体力上可能是“最轻松”的,一天下来,足不出户,就是盯着电脑,打打电话,点点鼠标。然而,这份工作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记者采访当日,当班的主值班员是徐越。他告诉记者,他们平均每1.7分钟就要接发一趟列车,而接发一列火车至少要通过桌上的闭塞电话,与相邻站、列车司机以及有关人员发出13条指令或信息,包括列车到来的预告、布置开放信号、何时发出、何时到达下一站等。
他们工作房间不大,十多平方米,8台电脑显示屏占据了最主要的空间,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数据,一旁的展板上也是看得人头晕的线路和数据。当班的四人就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不时点鼠标或电话发指令。
“白班是10个半小时,夜班13个半小时。一个班下来,常常是眼睛充血,精神恍惚。”徐越说,“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干这份工作时间一长,很多人都变得神经质,常梦见火车出事故,惊出一身冷汗。”
“一点都不能错”。徐越说,鼠标点一下容易,但背后的责任“千斤重”,如果点错信号,列车进错道,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春运期间,由于要加开数十对临客,停车时间长,这就更加考验值班员的能力。
观测车距,控制车速——世上三样苦,苦不过调车组
“世上三样苦,打铁撑船卖豆腐,再苦也苦不过调车组。”这是在上海铁路局南京站调车组里流传着的一句话。
将一节节车厢编组成一列火车,将火车中有问题的车厢换掉,送检、清洗,并将整列火车拉回火车站发车……这一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固定的铁轨上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记者采访当天是调车长张望的白班。早上7点半点名之后,他就进入了连续作业的状态,除中午吃饭外,几乎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换一节车厢至少得40分钟。”张望说,“我们的工作状态就像铁道游击队演的那样,总是扒在火车外,不是迎着寒风,就是顶着烈日,观测车距,控制车速,反复倒车或前进,有时稍不注意,还可能从车上跌落下来。”
春运要加开大量临客,调车组工作量急增。这些临客很多都是他们从车库里将一节节车厢挑出来,按照绿皮车、红皮车、新型空调特快、硬座、软卧等不同车型进行编组。
“各地的火车站修得很气派、舒适,但基本与我们无关。”调车员吴惠明说,“为了不影响视线,我们都是露天作业,火车上的那些扶手、踏板都是铁制的,冬天冻得手抓不住,夏天又烫得能烤肉。”如果他们不能按时将车编组好,后面一系列程序都要顺延,列车将无法正点开出。
体力活也是脏活——“卫生班”春运一天运转垃圾20多吨
乘坐火车,尤其是长途,一路免不了在车上吃吃喝喝。吃喝就要产生大量垃圾,这些垃圾去了哪?
在火车站,有这样一个专门的班组,他们在列车驶离,站台上人群散去后,驾驶电瓶车,驶过铁轨的“平交口”,来到站台,将列车乘务员放下的一袋袋垃圾,一一收集到车厢里,转运到车站专门的垃圾平台,再交给环卫工人填埋或焚烧处理。
这个班组就是火车站设备车间卫生班。南京火车站卫生班的隋川告诉记者,平常,他们一天处理的垃圾约有10多吨;春运期间,垃圾量会大幅增加,每天的运转量可达20多吨。
“收集垃圾是个体力活。”隋川说,在春运期间,卫生班组的一个保洁员,一天下来要将500多袋垃圾搬上电瓶车,一辆电瓶车一天要跑约20趟。
收集垃圾不仅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脏活。列车抛放的主要是生活垃圾,以方便面盒、火腿肠包装袋等居多,垃圾中残汤多,酸性强。
“有时在挤压垃圾袋时,这些酸水常喷人一身,沾到皮肤,又辣又痒。”隋川说,“夏季,这些垃圾还容易腐败变质,难闻的气味有时让人难以靠近。这份工作虽然又脏又累,但只要旅客走得舒畅,我们的付出就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