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钟百家姓的历史
钟姓是个拥有人口较多的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6位。钟姓最早的一支系以官为氏,是周朝乐官钟师的后代。先秦时期的钟姓人,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的以后一百年内,颍川长社一直是钟氏的发展中心,晋代从中原入福建省共13人,其中有钟姓,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今绍兴的,南朝末、隋初有钟士雄,曾当过南朝陈伏波将军,史书中称他为“岭南酋帅”,南朝时岭南的少数民族国也有人姓钟。
钟姓起源有:
起源一
(1)源自赢姓和姚姓。《辞源》载:“钟仪之先,仕楚,以食邑为氏”。少昊赢姓后之后有钟离国,西周初周公旦东征,钟离国被迫南迁安徽,春秋时为楚国附属,赢姓出现:根据姓氏典籍《姓纂》的记载,该支钟姓是少昊的后裔,该支钟姓源于嬴姓和姚姓,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因此被舜赐姓赢姓,赢姓出现,该支钟姓祖先之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且给舜给他的女婿伯益赐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住在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该支钟姓以国为氏。钟离国公元前518年被吴国所灭,后代以国为姓。
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战国时期宋国末代君王偃的三弟公子烈,属于避祸改姓为氏。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公子烈奔至许州(今河南许昌)。为避祸,他以自己曾被封为“钟邑大夫”改子姓为钟氏世代繁衍至今。戴偃为宋戴公之后裔,戴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起源三
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四
源于羌族和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执政时期,有羌族人内附,北魏孝文帝特赐其姓钟氏,全名为钟岂。其后裔子孙世代为钟氏至今。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
起源五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少数民族中钟氏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氏(盘庚)、蓝氏(蓝光辉)、雷氏,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后来,有一个叫钟志深的汉族青年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因而由汉族改为畲族,并将汉姓钟氏带入畲族,钟志深遂成为畲族钟氏的始祖。隋朝岭南临贺的俚人有钟姓,临贺大概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畲族钟姓的先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汉化程度较高。
畲族钟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桂数省之地。
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钟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抚顺(今辽宁抚顺)、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ngg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钟吉氏所冠汉姓即为钟氏。
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或音译作钟吉氏,满语拼音为Jong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河(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钟氏、周氏等。
⑵.满族觉罗氏,满语为Gioro Hala,后有冠汉姓为钟氏者。
起源八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钟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钟里氏、钟拉氏。后在名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省改为单字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九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1954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钟氏,源出贺郎格家部落钟鄂勒氏族,世居甘肃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汉姓为钟氏。
起源十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十一
源于钟离氏,属于复姓改单姓。
钟姓的来源介绍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关于出处,主要有源于子姓、嬴姓、嬴姓、少数民族改姓等。无论是复姓钟离氏、还是单姓钟氏,大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钟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钟姓源出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代,以邑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相传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个叫简狄的,因拣到一只燕子蛋,简狄吃了以后生下了契。后来契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传至商纣王时,有一庶兄名启,被封于微,见商朝管理不好,上书商王,商王又不听,于是出走。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投奔周武王,后来他被封为宋。微子就是子姓钟姓的始祖。然而,经过后人的考证最终得出子姓钟姓的始祖应为微子之弟“微仲衍”。
2 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是为安徽钟氏。
3 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4 源于羌族 和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5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少数民族中钟氏最多的是畲族, 传说 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
6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7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9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0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钟姓姓氏 文化
郡望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竟陵郡:秦、汉时期的竟陵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竟陵郡始建于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是由江夏郡分置的,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钟祥),其时辖地在今钟祥、天门、京山、潜山、沔阳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齐国以后,其辖境渐小,治所屡更,北魏时期改名为石城。东晋时期略为更动竟陵县治所在,位于今湖北潜江西南。梁末撤销。北周时期再置竟陵县,在今糊北天门旧县东北。竟陵郡,隋朝时期称郢州,今湖北天门之竟陵县在复州沔阳郡内。唐朝时期为复州竟陵郡。五代后晋时期,改竟陵县为景陵县。清朝时期改为天门,直至今天。竟陵地处江汉平原,一马平川,北倚大洪山,南挽汉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历史 上这里名人辈出,有明朝的文学流派“竟陵派”,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群体“竟陵八友”等。
堂号
颍川堂:以望立堂。
竟陵堂:以望立堂。
四德堂:春秋楚国、郑国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景公)在军府见到了他,便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俘虏。”晋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晋景公 命令 手下的人给钟离松了绑,叫他弹琴,他便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晋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钟仪说:“楚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它的我不知道。” 范文 子对晋景公说:“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侯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钟姓分布
当代钟姓的人口440余万,排在全国第五十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钟姓人口由37万激增到440多万,增长了12倍,钟姓人口的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四川、广西四省区,大约占钟姓总人口的65%。其次在湖南、福建、重庆、浙江,这四省市的钟姓又占了19%。广东居住了钟姓总人口的26%,为钟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两广、湘赣闽、川渝三个钟姓聚集中心区。在600年间,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南、四川迁移成为主流。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桂琼、赣闽、浙江南端、湖南大部、贵州东南、湖北东南端、四川东南、黑龙江与内蒙古北段交界地区,钟姓一般占当地人国韵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2.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瓣13%,居住了大约64%的钟姓人群。在云南东部、川贵大部、重庆、湖南北部、湖北中i部;蜜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苏南端、上海、台湾,钟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一0.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2%,居住了大约22%的钟姓人群。
钟姓家族名人
钟烈:宋国未代君主宋康王之子,宋微仲衍二十七世孙,生于战国周显王(姬扁)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18年,宋康王自立为王后封烈公为“锺邑大夫”(锺邑为公元前487年,宋景公灭掉曹国之城邑)。公元前286年,宋国亡,宋王偃出逃,后死于魏国温邑(今河南省温县);烈公奔豫州锺离山(河南许州宗昌县安邑乡店前里)定居,因曾封“锺邑大夫”,遂以封地“锺”为姓,成为锺氏烈系受姓太始祖。
钟繇:(151-230),字元常, 三国 魏大臣、大 书法 家。颍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
钟明亮:元代前期农民起义领袖。至元二十四年(1287)冬﹐在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起义,至元二十七年﹐钟明亮病逝﹐起义趋于失败。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钟嵘: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
钟若玉清:(1737-1802)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女,字文贞,号元圃。工写墨梅。画临崔白,字学钟、王,诗宗韩、柳。以鬻字自给,腕力苍老,不类闺阁人书。晚依婿家藩氏,以训女生为业。卒年66。
钟芳礼:清代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卫。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百家姓排行中钟姓排第几位
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始祖。钟姓源出有四:源于姬姓,属以邑为氏;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不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是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先秦时期,钟姓主要活动在楚国境内的湖北、湖南以及山东一带。汉晋南北朝时钟姓已经向东播迁到江浙皖赣、中原地区,其中颖川钟氏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
扩展资料
钟姓源于嬴姓,为复姓钟离所改。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
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
钟姓氏的来源
钟姓的起源
姓氏:钟
祖宗:简狄
分类:以地名为氏
姓氏起源: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相传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个叫
简狄的,因拣到一只燕子蛋,简狄吃了以后生下了契。后来契辅助大
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传至商纣王时,有一庶兄名启,被封于微,
见商朝管理不好,尚书商王,商王又不听,于是出走。周武王灭商后
,微子投奔周武王,后来他被封为宋,称宋桓公,他的儿子敖在晋国
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太宰,食采钟离,他的后人于是以地名为氏或
单称钟氏。代代相传。
郡望:
1、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
。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
以北的地区。
2、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
阳等地。
堂号:
四德堂: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
了晋国。晋国公在军府见到了他,晋国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
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俘虏。”景公又问:“你姓甚
?”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的人松绑了钟
离,给他琴叫他弹,他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景公又问:“楚王是一
个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他的我不知
道。”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侯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是
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迁徙分布
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
徽合肥一带。宋、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
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钟在百家姓排第几位
钟在百家姓排第149位。钟姓,百家姓排名第149位。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
钟姓的分布地点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国姓氏群体,尊钟烈为得姓始祖。钟姓源出有四:源于子姓,属以邑为氏;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62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广西等省区。
钟姓的来源是什么
钟姓出自子姓,以邑为氏。相传商纣王的庶兄微子见商朝管理不好,就告诉了商王,可商王又不听,于是微子就出走了。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投奔了周武王,后来他被封为宋,称宋桓公,他的儿子敖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之职。后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
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因其熟悉晋国的情况,楚晋之争中多次为楚王出谋划策,因功拜为太宰,食采钟离(在今安徽省凤阳市)。后来,伯宗的子孙就以地名为氏或称复姓钟离。
钟姓的迁徙历史
先秦时期,钟姓主要活动在楚国境内的今湖北、湖南以及山东一带。汉晋南北朝时钟姓已经向东播迁到江浙皖赣和中原地区。隋朝时由于岭南俚人的钟姓在广西和湖南 交界地区的势力。加上随后两广地区的钟姓发展迅速,当地的土著均纷纷加入汉族。唐朝时两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宋、元、明时钟姓实际已经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氏。
钟姓的由来
据古文献记载钟姓起源有三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代,以邑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相传上古帝的妃子中有一个叫简狄的,因拣到一只燕子蛋,简狄吃了以后生下了契。后来契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传至商纣王时,有一庶兄名启,被封于微,见商朝管理不好,上书商王,商王又不听,于是出走。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投奔周武王,后来他被封为宋。微子就是子姓钟姓的始祖。然而,经过后人的考证最终得出子姓钟姓的始祖应为微子之弟“微仲衍”。
2 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是为安徽钟氏。
3 以官为氏。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
在古代锺氏与钟氏并非一个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锺氏出自子姓,与宗氏皆晋伯宗之后也,伯宗子州犂仕楚,食采于锺离,因以为姓楚。汉时有锺离昧为项羽将,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次子接,居颍川,长社为锺氏,汉有西曹掾皓字季明,二子迪、敷。迪,郡主簿。生繇、演。繇字元常,魏太傅、定陵侯。生毓、会。毓字稚叔,侍中、廷尉。生骏,骏字伯道,晋黄门侍郎。生字叔光,公府掾。生雅字彦胄,过江仕晋侍中。生诞字世长,中军参军。生靖字道寂,颍川太守。生源字循本,后魏永安太守。生挺字法秀,襄城太守、颍川郡公。生蹈字之义,南齐中军,二子屿、嵘。屿字秀望,梁永嘉县丞。生宠字元辅,为临海令,避侯景之难徙居南康籍县。生宝慎,锺氏宰相一人绍京。 又据《郑樵通志》记载,锺氏,晋伯宗之后。伯宗,晋之贤者也,为郄氏所谮被杀。子伯州犂奔楚邑于锺离,今濠州也,子孙以邑为氏,或言锺或言锺离,楚有锺仪、锺建、锺子期、项羽将锺离昧,昧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次曰接,居颍川,长社为锺氏,南唐有锺传。
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 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 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畲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数省。此外,羌族、满族、蒙古族、白族、彝族、回族、裕固族等也有钟姓。北魏高祖时,有羌族人钟岂内附。清代满洲人世居沈阳、项托等地,满洲八旗人钟吉氏改姓钟。比较有名的有钟保,镶黄旗人,初仕刑部笔帖式,后升郎中,工部侍郎,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湖广巡抚。他还是有名的孝子。钟音,镶蓝旗人,原姓觉罗氏,乾隆进土官至礼部尚书。还有钟依,蒙古族白旗人,光绪中为归化副都统。彝族人姓 钟的有钟里、钟拉(属狄俄米安家支),钟鄂勒是裕固族钟姓,属贺郎格家部落,世居甘肃南,清末民初改姓钟。台湾省的钟姓居民,在日本人侵占统治时,有的被迫改姓金重,就是将繁体的钟字分开,变为日本姓,还有的被迫改姓山田。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他们也改回姓钟。
百家姓中“钟”的由来
zhongtc:你可是姓钟,帮你查得资料一篇如下: 一、 姓氏来源 钟姓起源共有五个: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1、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 。 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2、源于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执政的(谷阝)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钟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孙遂姓钟离。 伯州犁(五十世),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五十二世)。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竹甫皿)(五十三世),钟离篮生一子:钟离髦(音矛,五十四世)。钟离髦生一子:钟离秩千(五十五世)。钟离秩千生一子:钟离垣 (五十六世)。钟离垣生一子:钟离(鬲+傻-亻)(音宗,五十七世)。钟离醒生一子:钟离昧(五十八世)。钟离昧生于周末,仕西楚霸王项羽为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楚霸王败死,钟离昧逃亡投奔在汉大将韩信府,被汉王用陈平计害死。钟离昧生二子:长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接为避祸去离字单姓钟,开创了中原继钟烈姓钟以后,钟接系钟姓的新纪元(五十九世)。 3、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到东汉建公十二世孙兴甫,已延续到颖川,兴公被光武帝召拜为中郎将,敕封 为关内侯,谥赠颖川公.颖川公传到四十五世维处,维处次子伯琰,自南宋绍兴年间迁居万载康乐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江西省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谱序介绍) 4、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 5、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是为安徽钟氏。 二、 迁徙分布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到以后得数百年间,颖川长社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钟氏发源于颖川。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其七世孙钟雅西晋时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至今浙江绍兴的,钟雅的7世孙钟屿为南朝梁永嘉县丞,他的儿子钟宠为临海令,为避侯景之难徙居至南康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末有钟士雄,曾为南朝陈伏波将军,史书称其为“岭南酋帅”。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佐有钟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徽合肥一带。宋、 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历史名人: 1 钟兴 诏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诸藩王子地,敕封阁内侯,谥好曰:颖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 文昌 文荣. 2 钟瑾 字延瑜 汉建和间为博士 子一: 玺 玺后裔 秀 迁陇西. 3 钟皓 字季明,汉建和年间举为孝廉,迁颖川郡功曹越数年诏授司徒府九辟不就,生平喜读经史子书 谈琴乐道啸傲林壑以陈实等齐名,当时号称颖川四长.配刘氏, 子一: 繇. 4 钟繇 字元常 (151-230年)魏黄初间擢为太傅善草隶二体 至今海内宗之 配吴氏,子二: 毓会. 5 钟毓 字秉衷,智慧机敏,议论侃匕,颇有文风,为魏青龙间中书令,车骑将军.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钟会 字士季 (225-264年)为魏镇西将军 后为邓艾争功为司马昭所害。 7 钟司顗 字异常,晋泰始六年主薄.配王氏,子三:熹,焘,照. 8 钟熹 字日晖,晋大康无年召为司隶校尉.配晏氏,子一: 颖. 9 钟焘 字星曜,西晋建兴二年为焦州刺史.配司马氏后裔颛迁居山西太原府. 10 钟照 字容光,东晋永昌元年授司隶校尉.配陶氏,子二: 颜项. 11 钟颖 字超群,晋永嘉六年召为侍中.配王氏,子二: 昭晖. 12 钟颜 字惟渊,东晋建武四年为江州司马.配陶氏,后裔明迁居成都. 13 钟项 字继祖,为东晋大宁三年荆州别驾,配谢氏,子一: 晟.迁居凌江南雄府. 14 钟昭 字纪明,晋建武二年授陈留太守,配刘氏,子一: 雅. 15 钟晖 字孔光,东晋大宁三年召为俆州刺史,配司马氏,子一:稚.迁居江夏. 16 钟雅 字彦胄仕,东晋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配刘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迁居青州. 17 钟隆英 字崇高,东晋隆和三年授散骑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纯 景贤. (景纯迁居山西 贵阳府) 18 钟景冬 为东晋安帝元年柳州长史.配徐氏.后嗣志尧迁居云南大理府. 19 钟志学 字尚书东晋咸兴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迁居滇南昆阳州.(其兄志元迁居广西桂陵府) 20 钟志淳 字以朴宋文帝时官授中郎将.配张氏.子一: 辅 迁居南阳. (志淳弟 志冲迁居青州寿元县) 21 钟朝 字维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配宋氏,子一: 辐. 22 钟辐 字士衡,号靖节,博通经史学富二酉,为金陵才士,孝建间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禄大夫,见时政日 下遂致仕归田隐居于终南山.配梁氏.子一: 嵘. 23 钟嵘 字仲伟,号陶恭,少思理敏慧,工于词赋比齐,建武初年授记室掌文翰内史,后勒枢密史.配齐氏 子一: 宿宗. 24 钟宿宗 字继先,性恬静寡,欲不愿仕进,惟陶情于山水间,号为林泉逸叟.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钟世翰 字绂堂,陈大建二年辟为国子祭酒不就,隐居桃源之阳,自号葛天逸士.配汤氏,子五: 国珍 国宝 国器 国栋 国翰. (国宝后裔迁居兖州之钜野) 26 钟世藩 字牧之,隋大业二年举为镇江太守.配杨氏,子一: 国桢.迁居广州新宁县. 27 钟国珍 字上选,公性潇洒,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绍祖父之风,隋炀帝屡征不起.配宇文氏,子二: 开泰 开秦迁居柳州. 28 钟国器 字君选,唐武德元年授中书舍人.配李氏,子一: 开和 迁居晋州之赵城. 29 钟国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举为国子监正,配唐氏,子一: 开祥 迁居汀州之清流. 30 钟士贞 字以正.唐贞观己酉年为郁台从事,配唐氏,子二: 侃偃 二兄弟迁居舒州. 31 钟士廉 字介夫,唐贞观乙已年以人材选授侍中.配高氏,子一:侗. 32 钟侗 字思愿.唐永微间征为博士不就.配张氏,子二:嘉谟 嘉猷. (嘉猷迁居思明府下石西州) 33 钟嘉谟 字对扬.唐景龙年间举文儒优等者,公学富才优名冠多士擢高第官至秘书郎中.配周氏,子 一: 绍京. 34 钟绍京 字可大.号静轩.公性至孝事亲以礼,有宗圣养志之风,且善书法有右军铁书银钩之美.唐开元乙卯年受枢密省直,学士后值玄宗有内患之忧,公竭力以平定之,诏封公为越国公.配裴氏,封越国夫 人.子一:羡. 35 钟羡 字洪乔. 唐至德丁酉年登第授侍中.配李氏.子四: 文柄 文灿 文煜 文耀. (文煜迁居西安府) 36 钟文柄 字慧然.唐永泰乙己年国子监.配朱氏. 子二: 霖雰. 37 钟文灿 字焕采.唐永泰戊申年以明经登第累官给事中.配许氏.子一: 雱.迁居山西太原府乐平县. 38 钟文耀 字徽烈 唐永泰戊申年同兄文灿以明经全部第授江州通判.子二: 雯垅 (垅迁居京山长寿 县. ( 雯迁居河南汝宁县) 39 钟霖 字宇瑞. 唐大历间证为侍读不就.配裴氏.子一: 秉联. 秉联子六:茂松(茂柏,茂林,茂梓迁居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 (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0 钟雰 字雨兴. 唐大历壬子年间授铜陵尹.配刘氏.子一: 秉达.迁居山东临淄县,即济南府. 41 钟茂松 字长青.唐元和丙戊年以明经书擢进士第.配马氏,字一: 一鸣. 其弟茂柏 茂林 茂梓迁居 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2 钟一鸣 字翔飞.唐大和戊申年国子监.配秦氏.子一: 绅. 43 钟传 字继先.公少业负贩,唐僖宗中和二年因王仙芝冠掠江西,聚众万人依山为堡与义兵讨仙芝后 抚州诏为州刺史,进江西观察史后以讨黄巢屡陷贼锋巢诛,拜受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川 公,郡王余详邑乘传,唐僖宗赐宅产于袁郡化石岩,今址仍存平实钤阳康乐县置有产.后裔散居四邑 让宜阳集二百篇祥郡志.生唐太中丁卯二月初十辰.公甍后,唐天成丙戊年,御葬洪都映霞楼墓表详 通志.配吴氏,浩封颖川夫人.子三: 名儒 名俊 名杰. 传公弟芹,兰,芷,蕙迁居浙江绍兴.荃迁居叙州 府兴文县. 44 钟英 字奇彦.唐光启已酉以明经擢进士芜湖刺史后,致仕逐留籍而家于芜湖.配刘氏. 45 钟名儒 字匡昭.号博齐.嗜读古史书经传怡情林壑之间,不荣怀于富贵自为契皇居士.配伍氏.子三: 金声 金亮 金扬. 金亮迁居咸宁县. 金扬迁居辰州府泸溪县. 46 钟名俊 字匡时.号承动.唐光化二年勒授豫章所参军后,湖南马殷陷其旁邑将有并吞时,遣将克复, 封洪都侯.光化间赐宅产于南昌西山映霞楼后传卒于此.配裴氏,子三: 金怡 金情 金博. 47 钟名杰. 字匡雄.袭父爵仍镇江西.配陆氏. 48 钟名宁 字安行.唐光启初年擢高第累官给事中.配江氏,子二: 金凤 金凰. 金凤迁居常德府龙阳县. 金凰迁居河南府陕州. 49 钟金怡 字干谋.官至吉州刺史官籍于吉州. 50 钟金情 字上友.后唐时授永丰县令,仍居西山. 51 钟金博 字能文.唐时以明经登第官至御史.居南昌. 怡情 博三公后裔具祥南昌谱. 52 钟艺古 字多才.后汉乾佑年间授淮安抚史参军.配石氏,子一: 建. 53 钟振纶 字经初.宋祥符初以明经擢进士.治平二年授池州铜陵刺史后解组而家于斯.配谢氏,子二: 流源. 源后裔迁居江宁府上元县. 54 钟清 字濂溪.宋治平丁末明经选授中书令,熙宁初后迁为给事中.配文氏,子一: 鏐. 55 钟澄 字莹川.宋元丰庚申年为处州尹.配苏氏.子二: 镛钤. 镛随父任家于处州. 钤贬于徽州. 56 钟流 字文明.宋元丰甲子明经擢第.配鲁氏.子一: 镗. 57 钟奭 字周良.宋宝元年间为陕西招讨副史.配程氏,子一:玮.随父任命而家于沔县龙门山. 58 钟铉 字弘量.宋嘉裕戊戍年间为吉州刺史.配欧阳氏,子一: 峦.随父任家于吉州. 59 钟鏐 字良玉.宋熙宁壬子擢为国子监正.配贾氏,子一: 峰. 60 钟镗 字声远.宋绍圣初年以明经擢为进士累官至汀州司马,性至孝友治家以义方抚下,以慈爱一 堂上下和睦肃然一十余世,内外毫无异议无分家之意,,乡党称之曰:义宋淳熙二年帝旌表其门曰: 义门钟氏.配田氏.淑慎温恭幽间贞静妇道无惭姆仪可师事舅姑以孝相夫子以敬课子有孟母之风宾 媲庐妮之美处妯娌以慈惠待族邻无怨无恫.当时称之曰贤.子三: 秀芝 廷芝
姓钟的男孩可以取什么名字,钟姓有涵养的男孩名字
钟姓是中华传统姓氏之一,有着多民族、多源流的特点。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目前钟姓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属于大姓系列。在为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取名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钟姓有涵养的男孩名字。
我整理了一些适合给钟姓男孩取名的技巧,以及钟姓有涵养的男孩名字,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具体如下:
姓钟的男孩取名技巧
1、巧用虚词法
钟 取名的时候还可以融入一些虚词进去,所谓的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有时候把一些虚词用到名字或许会让名字更加别致,例如知名女星“刘亦菲”,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风格,不妨参考用“若”“之”“焉”等字。
2、引经据典法
钟 中华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用字精炼、意境优美而且还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各位家长不妨可以参考一些古代的诗歌典籍作为取名的素材。这样取出来的名不仅自带书香气息,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姓钟的男孩可以取什么名字
钟 宜往
出处: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朱子家训·全文》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钟 月西
出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解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钟 暖初
出处: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唐代白居易的《早冬》
解释: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
姓归鸿
出处: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解释: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钟姓有涵养的男孩名字精选
钟鑫鹏 、 钟昌淼 、 钟乐辰
钟承泽 、 钟辰浩 、 钟言伯
钟弘亮 、 钟钧杰 、 钟运诚
钟运骏 、 钟启凯 、 钟维运
钟维钧 、 钟运凯 、 钟时乾
钟启民 、 钟友豪 、 钟时平
钟伟诚 、 钟宏逸 、 钟博锋
钟乐翰 、 钟辰宇 、 钟辰昌
钟绍言 、 钟晨朗 、 钟德明
钟德昌 、 钟德曜 、 钟曜栋
钟启文 、 钟运恒 、 钟运发
钟诚天 、 钟启志 、 钟耘涛
钟达荣 、 钟振乐 、 钟友东
钟鸿晖 、 钟绍维 、 钟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