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德成为什么不回曲阜

孔德成为什么不回曲阜(孔府孔家的最后居住者是谁为什么要搬出孔府)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31 06:08:35 浏览38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孔府孔家的最后居住者是谁为什么要搬出孔府

是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1838年扩修。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明代建筑,共五间深三间,宽敞大方,为当年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之处。

搬离原因:

1937年7月,因为曲阜即将沦陷,蒋介石怕孔德成落入日本人手中被扶植为文化傀儡,命令军长孙桐萱带兵强迫孔德成离乡,迁居重庆。 

1948年去美国考察精神文明建设。 1949年迁居台湾,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大学教授。孔德成迁居台湾后继续享受世袭特任官的待遇,月薪18万新台币(约4万人民币),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日,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 

1998年孔德成的办公室“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被裁撤。 2008年10月28日病逝于台湾,享年88岁。 

孔子后裔孔德成去台湾后的情况

1949年4月,应国民党当局之请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至2008年初,方因病辍教。1956年7月至1964年4月,任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

为弘扬国粹,与台静农、王静芝、王北岳、吴平等成立“六修书画会”。1964年,获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第二届会员代大会选为首届监事会三位常务监事之一。1984年9月1日至1993年4月24日担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1990年代起受聘为台湾当局“资政”,2002年续聘。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

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且与同学共勉。

2008年10月20日,孔德成因肺炎并发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被送往台北县新店市台北慈济医院急救,随即被送往内科加护病房治疗,藉药物及呼吸器稳定生命迹象。然脑部缺氧严重,延至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肺衰竭病逝,当时由家属陪侍,享寿88岁。

11月30日上午9时,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公祭。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临颁发褒扬令并发表追思感言,由邱创焕、许水德、钱复、孙震为灵柩覆盖“国旗”,以彰忠荩。

扩展资料:

孔德成 (袭封31代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号达生,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后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曾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教授、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是台湾当时少数的世袭官员之一。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负责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

百度百科——孔德成

孔德成的人物生平

第30代衍圣公孔令贻(孔子的第75世孙)的原配孙氏未生育,很早就已病故,其妾丰氏,也无出。续弦陶氏有一子,却不幸早夭。孔令贻中年无子,遂将陶夫人的贴身丫环王宝翠收为侧室。王氏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孔德齐、孔德懋。民国八年,王氏第三度怀孕。当时身在北京的孔令贻忽而病危,他口述致书给当时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和逊帝溥仪:“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同年11月8日,孔令贻卒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民国九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王氏临产,为防有人偷换婴儿或出现意外,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军队包围了产房,到处设岗,并由一位将军坐镇孔府,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屈映光与孟、颜、曾三氏的奉祀官同时在场监督。孔府则把血缘关系最亲近之十二府的长辈老太太全部请来,在前堂西厢静坐监产。孔府上下门户齐开,就连只有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才开的重光门也不例外,门上还挂着弓箭,示“飞快”、“速到”之意。偏巧王氏难产,于是有人建议再开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曲阜正南门;也有人说孔府内宅的后花园地势较高,压着前面,必须将前边的地势抬高,“小圣人”才会进来。陶氏依言派人打开正南门,还把一块写着“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挂在后堂楼的角门上,以抬高地势。之后,孔德成终于顺利诞生。孔府令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小公爷诞生,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贺,北洋政府亦于曲阜鸣礼炮十三响,以志圣裔不辍之庆。
孔德成出生17天时,生母王氏因产褥热去世,年仅26岁。随后孔德成由其嫡母陶氏抚养。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公历6月6日)满百日时,孔府收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三十一代衍圣公。
民国十三年,师从吴伯箫学习英文,随詹澄秋习琴。民国14年,重修尼山孔庙、颜母祠、尼山书院。民国十八年,嫡母陶氏亦辞世,由业师王毓华(字子英)照顾起居。
民国二十四年,有感世袭爵位不宜存于民国,主动请求南京国民政府撤销“衍圣公”之爵号。国民政府以为道统不可废,乃改衍圣公作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成为中华民国唯一的世袭特任官。是年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南京宣誓就职,获蒋中正委员长亲临祝贺。民国二十五年,从庄陔兰习国学及书法。书法初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四体皆擅,且精于甲骨、金石文字。同年12月16日,娶前清名宦孙家鼐孙女孙琪方(今安徽寿县人)。

日军侵华时的山东孔家怎么了

孔家在抗战时期的角色真的很不光彩。自从女真占据山东,孔家就把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信条发挥的淋漓尽致。蒙古来了亲蒙古,满清来了亲满清。李自成刚进入山东离曲阜还远就大呼永昌皇帝万岁。袁世凯称帝,便称“早日登极,以慰民望”。张勋复辟,又大喜:“普天同庆云云……”常公来了,孔家自然又是隆重接待。日本人势起,你说孔家会放过这个机会吗?1935年,日本东京又是盖孔庙,又是开儒教大会,祭孔,这种场合,不能少了“圣裔”,明德中学校长孔昭润去了。彼时,中日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去就去吧,这还真没什么,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嘛!可是到了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之前,衍圣公孔德成诗兴大发,鼓吹中日“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这就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了,您这是要向“蝗军”示好??在曲阜陷落的前一天,孔德成被KMT“护送”出城至武汉,随即发表抗日宣言,态度转变之快让人诧异。留在曲阜的孔家代理人却做实了汉奸的称号,汪伪建权却进表称颂。终日与日军驻鲁军官把酒言欢。1938年,曲阜沦陷,孔令煜立即宴请日军侵华头目田嵨、久保添、冲田、鲇川、漆谷、奈良等人,以加强“中日友善”。不久,孔令煜为汪伪政府站台,在纪念孔子诞生时,居然于电台公开发布《复兴东方文化击灭宿敌英美完成大东亚圣战》。1943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三周年,孔令煜马上予以电贺,称汪精卫“遵引国父遗教,收回各租界及治外法权,国际地位从此增高。更吊诡的是这个孔令煜,作为汪伪的祭祀官,按说战后应该受清算,可是从仅有的资料来看他执掌孔府到1947年,1955年才病故,应该是善终吧。总之,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少之又少,有书法作品传世,而他的称号只是民国书法家……

孔子后人

孔庆东这个“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的头衔不通。亲戚分血亲和姻亲。血亲分直系和旁系。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叫直系,比如父母祖父母儿女孙子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叫旁系,比如叔伯姨舅堂兄弟。那么如某人是孔子旁系血亲的话,这个人只能是孟皮或叔梁纥或再向上的长辈的兄弟的后代。如不能证明这个,则现在的孔家子弟一定是孔子的直系后代,没有旁系的可能。所以“直系”二字全无意义,只说明了发明这个头衔的人不懂什么叫做直系。有意义的是“嫡系”与否。76代衍圣公孔令贻有二子一女,其子孔德成的儿子才能称嫡系。

孔子的第77代传人,第32代衍圣公孔德成的一生是怎样的

作为普通人家出生的你我,当我们存在于母亲的胎腹中时,便为家里人带来期待;当我们在哇哇啼哭声中降生时,便给一个家庭,或是一个家族带来喜悦。但你知道么?在民国时期的山东,有一个婴儿,出生时候,省长在旁亲自监督,军队前来守护产房,出生之后政府专门为他鸣响13个礼炮。

这个婴儿后来被取名为孔德成,出生时举国欢庆。不要嫉妒这个山东男婴,他的身份确实值得被这样庆祝。

他的身份在他的姓氏上就有暗示,他是孔子的第77代传人,第32代衍圣公。说到孔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所创办的儒学思想,曾在封建王朝长期作为正统思想而存在,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流传至今。回顾历史,各朝君王都曾用孔子的思想进行延伸,完成了国家政治体系的构建,以达到巩固政治的作用。

因为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享有独尊的地位,孔子备受各时代的统治者重视,因此,孔子的后人也得到了极高的社会地位。不仅能被统治者授予公、侯这样的爵位,而且在宋代宋仁宗在位时,更是授予了孔子的后人“衍圣公”的称号。从此,衍圣公就成为了孔子后人的专有称号,伴随称号传承的还有最纯正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

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坐北朝南,门前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雌雄石狮,大门正中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旁明柱悬挂蓝底金字对度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从中可以看出孔府作为贵族门第的显赫与尊贵回。其中上联的“富”字宝盖头少了一点,寓意孔家“富贵无头”的意思;下联“章”字的“早”的一竖通到了顶部,寓意“文章通天”的意思。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作为第31代衍圣公,出生在了一个改朝换代的时代。清朝被中华民国所取代,封建王朝走向灭亡,民国亟待进行建设,但就算是这样一个时代,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还是被统治者所重视,保持着至高的地位,所以孔子的后代依旧备受重视。孔令贻自打出生以来,便肩负着繁衍孔家子嗣的使命,只有这样,孔子的正统血脉才能得以延续。

迫不得已,孔令贻娶了身边的贴身丫鬟王宝翠。幸运的是,宝翠很快便给孔家添了两个女娃,孔令贻欣喜不已,十分宠爱这两个孩子。可衍圣公这个称号只有男子可以传承,是祖辈定下的不得不遵守的规矩,这两个孔家女娃都没有资格。1919年,宝翠再次怀孕。当时还没有检测胎内婴儿性别的技术,所以孩子没出生,就没有人能识出胎儿的性别,但孔家人都对这个孩子抱有期待。可惜,孔令贻还没亲眼见证这个孩子的出生,就不幸染病,离开了人世。

在1920年2月23日,王宝翠要生产了。北洋政府依旧担心意外发生,便派遣了一位将军带领一军队的人马,包围了产房,到处设岗。并且,当时山东的省长也被命令亲自到产房,监督生产。宝翠的生产,孔家也十分重视,甚至把血缘关系最亲近的十二府的老太太们都请来了,让她们在前堂西厢静坐监产。

终于,孔德成成功降生。孔府速速令人敲了13下锣,四处通报孔家小公子的降生,这也就意味着王宝翠完成了其生产第32代衍圣公的任务,孔子的正统血脉也成功被延续下去。13声锣鸣后,整个北洋政府乃至整个山东都为此十分高兴,曲阜全城点燃鞭炮,北洋政府用13响礼炮,来向孔家表示祝贺。

王宝翠在生产孔德成时,曾经历过难产。可能因为难产,在孔德成出生后的第17天,宝翠去世了。生母已去,孔德成便只能被嫡母陶氏抚养。在同年6月6日,即他满百日时,北洋政府大总统正式授予他“第32代衍圣公”的称号。

他是作为孔子的后代存在于世的,所以在其5岁时,他便开始接受不同的教育,学习各类知识,同时,也开始肩负起主持孔庙祭祀的职责。1930年,陶氏去世,孔德成身边再无至亲,他便在老师王毓华的帮助下得以成长。

孔德成的成长过程中,他学习了各方各面的知识,读了很多的书,博学多识,甚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生得俊俏,是个富有书香气息的才子,无愧于他孔子后人的身份。在新思想的冲击下,他深省原有的儒家思想,并对其中陈腐的部分提出质疑,加以完善。也受此影响,他意识到世袭衍圣公这个称号,是一种封建腐朽的做法。所以在1935年,孔德成主动向南京国民政府方面提出、撤销他“第32代衍圣公”称号的请求,政府同意了。至此,“衍圣公”便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