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an

两小无拆为什么PRAN妈妈不让他弹吉他?两小无拆攻受分别是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26 23:44:00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两小无拆为什么PRAN妈妈不让他弹吉他

pran妈妈是一个控制狂妈妈。
因为自己的母亲讨厌Pat连带着讨厌吉他,所以不让他弹吉他。
pran之前这么久一直压抑克制自己的感情,妈妈不喜欢他弹吉他,他就不弹。 虽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恨pat一家,但因为爱妈妈,所以会去照着做。

两小无拆攻受分别是谁

两小无拆攻是pat,受是pran

《两小无拆》剧情中,Pran和Pat两个人到海边玩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还是耐不住对家里人的思念,回去家里,但是回去意味着他们关系的结束,本来还以为他们两个人真的分手了,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只是假装分手。  

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Pran和Pat在家里人面前演了一出戏,骗过了所有人,知道他们真实情况的只有几个信得过的好兄弟。  

于是,他们两个人又回到了之前“死对头”的状态,相互看不顺眼,在路上遇到都会打一架的节奏。不过,实际上经过了这么多年磨平,两家人的关系也逐渐变缓和了许多,其实整个事件一开始做错的事Pran的爸爸,然后Pat的妈妈才跟他针锋相对。  

两家人各让一步,问题其实就很好解决,在故事的最后,Pran和Pat终于走到了一起,而且也得到了家里人的默许。

两小无拆分集第四集中谁说的喜欢

是pat。
两小无拆4集剧情:pat、pran互相关心 老同学ink出现闹误会。
赛后ink安慰pran给他带上二楼一个手链,上面还有一个P字,pran问:“你喜欢pat么?”ink回到:“我么?你和pat对我而言一样,都是朋友,只是朋友。”pran瞬间回归开心,但是二人聊天的开心场面呗pat看到了,回到家里,pat给pran送来了药,还说自己忘记带钥匙,想要借宿,pran拒绝了,但还是担心的打开房门让pat进来了,在窗边打地铺睡觉,还给pat穿了自己的T恤,二人床上床下的盖着一个被子,pat还使劲的闻了闻,夜晚,二人都睡不着,pat询问了肩膀是否还痛?还问了手链的事情,pat问:“你喜欢ink么?”pran说:“你呢?”最终二人一起说,结果pran说不喜欢,pat说喜欢,讨论着ink是否喜欢pat,因为关着灯所以pat没有发现pran眼角的泪,pran还是非常难过的,但是在pat问:“你会喜欢我么?”pran不开心的说:“我讨厌你。”pat还自言自语道:“我都喜欢我自己。”二人开始睡觉,不再说话,pran却一直没有睡着,流着眼泪还时不时的看向pat。

泰剧两小无拆谁攻谁受

Pat(Ohm)是攻,Pran(Nanon)是受。

《两小无拆》这部剧的剧情从剧名上就能看出个大概,两个竹马表面上从小到大都是相互竞争的宿敌关系,不仅他俩,甚至这种敌对关系从上一辈就已经开始了。

然后说说这部剧的颜值,那可真是全员颜值在线的节奏。虽然太子爷没有太长在老阿姨的审美上,但是这张脸也不算磕碜。他和泰迪都不算是特别帅气和清秀的长相,但都是实力派。

许久不见陈炳林,都不知道他已经练了一身腱子肉,现在妥妥变成了肌肉男,脸上的五官也更加硬朗了,男人味很浓郁。

电视剧主要讲述Pat(Ohm)和Pran(Nanon)是从小就讨厌对方的敌人,虽然他们是邻居,但由于双方父母都不喜欢对方,所以两家人的关系非常不好,他们甚至还教孩子们也要讨厌对方。

Pat和Pran长大后上了同一所大学,甚至是在两个互相竞争的院系学习。Pat是工程系的老大,而Pran是建筑系的老大。每当两个院系相遇都会开始打架。

但有趣的是双方打完架后,Pat会拖着受伤的身体给Pran处理伤口。然而他们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Pat很喜欢捉弄Pran惹他生气。

其实Pat很喜欢Pran,不喜欢被父母教导不要和Pran走得太近,这种非友非敌的关系一直持续着,直到Pat发现每次看到Pran和别人走得很近时自己就会沮丧。

Pat甚至嫉妒Pran最好的朋友以至于把那个朋友打了一顿,让Pran气了很久,冷静后他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吃醋,这时他不在乎荣誉了,他不想失去Pran,他决定敞开心扉表白。

两小无拆父母的恩怨是什么

《两小无拆》是泰国的一部腐剧。故事大概讲的是Pat和Pran是从小就是邻居,但双方父母互相憎恨,甚至还要将这份仇恨延续给下一代。
1剧情简介帕特(欧帕瓦·吉沙晚迪 Pawat Chittsawangdee 饰)和普兰(格拉帕·格潘 Korapat Kirdpan 饰)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认识了,但这里的认识并非指的是玩伴的那种认识,两人的家人是世仇,他们决定将这份仇恨延续给下一代,也教导帕特和普兰要互相憎恨。可命运就是如此的巧妙,帕特和普兰之间尽管关系非常的恶劣,但两人却好死不死的考进了同一所大学,一个是学霸,一个是混世魔王。
在学校里,两人的关系更是争锋相对剑拔弩张,屡屡爆发矛盾和争斗,但每一次打完架,帕特都会帮助疗伤。实际上,帕特的内心里并不讨厌普兰,恰恰相反,每当看到普兰和其他人过于亲近时,帕特的内心里都会泛起一丝异样的感情。

两小无拆分集剧情介绍

 Pat(Ohm)和Pran(Nanon)是从小就讨厌对方的敌人,虽然他们是邻居,但由于双方父母都不喜欢对方,所以两家人的关系非常不好,他们甚至还教孩子们也要讨厌对方。  

Pat和Pran长大后上了同一所大学,甚至是在两个互相竞争的院系学习。Pat是工程系的老大,而Pran是建筑系的老大。每当两个院系相遇都会开始打架。

但有趣的是双方打完架后,Pat会拖着受伤的身体给Pran处理伤口。然而他们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Pat很喜欢捉弄Pran惹他生气。
  

其实Pat很喜欢Pran,不喜欢被父母教导不要和Pran走得太近,这种非友非敌的关系一直持续着,直到Pat发现每次看到Pran和别人走得很近时自己就会沮丧。

Pat甚至嫉妒Pran最好的朋友以至于把那个朋友打了一顿,让Pran气了很久,冷静后他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吃醋,这时他不在乎荣誉了,他不想失去Pran,他决定敞开心扉表白。

泰剧大全《风之恋》简介

泰国著名医药公司GLS总裁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哥哥Pran从小品学兼优,承父业接管GLS公司,弟弟Pranon则跟妈妈一起生活,在山上医院做乡村医生,救死扶伤。由于母亲的去世,Pranon对父亲一直有心结,但这并不影响兄弟俩的感情。双胞兄弟和Anna青梅竹马,一起求学,Pran对Anna心生爱慕,然后Anna却倾心于弟弟Pranon。Pranon知道哥哥对Anna的心意,主动退出。

公司有人图谋不轨,某天Pran在与Anna调查公司贪污案时,遭遇杀害,陷入昏迷。Pranon决定帮父亲调查真相,找出真凶。女主Patarin在GLS公司上班,受男友Tanat欺骗,成了贪污案的代罪羊,欠下公司1700万泰铢。在一次两人的争吵中,Pranon开车外出,风雨中险些出意外,Pranon觉得是时候开始实施计划,于是顺势给自己设计了一场事故,需要送往曼谷的医院救治,悄悄和哥哥互换了身份,自己扮成哥哥Pran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医院昏迷的哥哥则成了自己。面对Patarin,他假装毒舌、无情,以防被Patarin认出。而Patarin以为是自己丈夫的人醒来以后竟然失忆了,不记得自己,只记得Anna。另一边Pranon为了扮好哥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伤心流泪而不能相认……

两小无拆泰剧同名小说是什么

泰剧《两小无拆》的同名小说就是《两小无拆》

《两小无拆》又叫《是朋友还是男友》,这部剧主要讲了Pat和pran两个人的故事。

他们两个从小就是邻居,但是两个人的父母是仇敌,相互不对付,就教着自己的孩子也讨厌对方,不与对方好好相处,但后来不知道是什么缘分,他们一直距离不远,就比如他们上大学也是考入了同一所学校。

在学校里也仿佛映射之前的关系,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院系,但这两个院系也是竞争的关系,一个是工程系,一个是建筑系,他们两个分别在自己的系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个院系甚至会打架,每次打完怕Pat都会给pran包扎。

两个人越相处,越亲近,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Pat看到pran和别人相处的很亲近,他就会吃醋,渐渐地他发现他对pran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佛教!有几大法门

佛教的若干重要法门之‘信、愿、行’
‘信’的梵语为s/raddha^。音译舍罗驮。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为七十五法之一,亦为百法之一。为‘不信’之对称。即对一对象,能令其心与心之作用产生清净之精神作用,故‘唯信能入’为进入佛道之初步。俱舍宗立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立为善心所之一。反之,则称为‘不信’,为俱舍宗十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为八大随烦恼之一。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二九中):‘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又同书谓信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之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之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之善中,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信步入道之第一部,故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五根或五力中亦分别以信根、信力为最初。六十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九·四三三上):‘信为道元功德母。’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六三上):‘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皆是此义,故诸经论中,有关劝发起信之处特多。此外,关于所信之法,诸经论所说亦有别,俱舍论举出四谛、三宝、善恶业果等事理之法,杂阿含经卷三十则谓佛法僧及圣戒等四证净信。梁译摄大乘论卷七主张信有如下三处:(一)信自性住佛性之实有, (二)信其之可得,(三)信其有无穷之功德。大乘起信论则强调对真如及佛法僧之信心。〔旧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
‘愿’的梵语为pran!idha^na。心中欲成就所期目的之决意,特指内心之愿望,如心愿、志愿、意愿、念愿等。据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僧那品、无量寿经卷下等载,佛菩萨皆于发心之初,志求无上菩提,欲度一切众生。此类誓愿称为弘誓,又称为总愿,如四弘誓、二十大誓等。同时,佛菩萨亦发愿清净佛土、成就众生,此类誓愿虽通于一切佛菩萨,然依众生之意乐而有所不同,故称为别愿,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等。盖‘果’虽由‘行’所招至,然若无‘愿’,则其行亦无法到达所期之目的。
又佛菩萨欲达成佛教之最高目的,再入于‘因位’之愿,称为本愿、因愿,或宿愿;其本愿之力或作用,称为愿力。故知凡佛菩萨修佛道,一心誓愿成佛者,则不可或缺‘愿作佛心’;若誓愿教化众生,则须具有‘度众生心’;合上记之二种心,略称为愿作度生。
此外,有关‘愿’之成语尚有多种,如:愿巧,巧妙之本愿;上愿,谓胜上之愿;悲愿,谓慈悲之愿;愿事,指所愿之内容;愿主,指发愿之人;而特别发愿行使某事,即称为行愿。〔道行般若经卷六、北本涅盘经卷二十四、菩萨地持经卷九、大智度论卷七、成唯识论卷九、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三〕
‘行’在佛教中主要有三种意义:
(一)梵语sam!ska^ra,巴利语san%kha^ra。音译删迦罗、僧娑迦罗。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一)造作之义。义同于‘业’。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二)迁流变化,即‘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即属此类。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参阅‘十二因缘’337、‘五蕴’1212、‘行蕴’2567、‘业’5494)
(二)梵语carya^ 或 carita,巴利语cariya^ 或 carita。(一)意谓动作、行为。(二) 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教行证、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日本净土真宗谓称名念佛为大行。
(三)梵语gamana。指进行、步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即是此义。
净土宗于信、愿、行三者最重视,称为净土三资粮。资粮者,譬如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若缺此二事,则绝难到达。而于此三资粮中,复有连带关系,先由信生愿,由愿生行;信若不具,则愿、行皆不成立。
(请参阅《 佛学大词典 》)
附:【信】《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所法之名。于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唯识论六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俱舍论四曰:‘信者令心澄净。’颂疏四曰:‘信者澄净也,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大乘义章二曰:‘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晋华严经六曰:‘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本业经下曰:‘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智度论一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中略)复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
【信(梵s/raddha^)】《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能令心澄净,对佛、菩萨、教法等不起疑心的精神作用。亦即信心、信仰。俱舍宗将之列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立之为十一善心所之一。
日僧空海〈三昧耶戒序〉谓,为欲决定坚固无退失,故发信心,又说信心有十义,即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在佛法的修行过程中,信心向被视为最重要的入手处,如新译《华严经》卷十四云(大正10·72b)∶‘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盘无上道。’又,《大智度论》卷一也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又说,若人心中有信清净,其人则能入佛法,若无信则不能入。因此信列居五根之首。所谓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慧。
在学佛的历程中,信心贯彻一切,依其次第,可分为三阶段,即(1)信可∶或称信忍。即由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属信解位。(2)信求∶即由确立信解而精进修学,属解行位。(3)证信∶又作证净。即由实践而证得没有疑惑的净信成就。
关于信心的内容,《大乘起信论》说有四种信心,即信真如、信佛有无量功德、信法有大利益、信僧能正修行而自利利他,此为大乘之一般性说法。另有解信、仰信之说。各宗派中,重视信心者,尤以净土法门为最,彼乃依《无量寿经》等经所说,强调对阿弥陀佛本愿的信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曾说机法二种信心,日本的净土真宗,更认为只有信心才能往生,故立‘信心为本’之说。该宗始祖亲鸾即以‘信’作为其教说的四纲目之一。
◎附一∶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五章第三节(摘录)
‘信’(s/raddha^),在‘佛法’——根本佛法中,是没有重要性的。因为传统的,神的教说,才要求人对他的信仰。释尊从自觉而得解脱,应机说法,是诱发、引导,使听者也能有所觉悟,得到解脱,这是证知而不是信仰。所以佛说修持的圣道,如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念住、四神足、四正断,都没有信的地位;一向是以‘戒、定、慧’为道体的。如舍利弗(S/a^riputra)见到了马胜(As/vajta)比丘,听他所说的‘因缘偈’,就有所悟入,这里面是用不着信的。这一意义,表示得最明确的,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正2·152c)说∶‘尼犍若提子语质多罗长者言∶汝信沙门瞿昙得无觉无观三昧耶?质多罗长者答言∶我不以信故来也。(中略)质多罗长者语尼犍若提子∶我已(中略)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为?’
质多罗(Citra)长者不是信仰瞿昙(Gautama)沙门——释尊有‘无觉无观三昧’(即‘无寻无伺三摩提’),而是自己证知了无觉无观三昧,能够常住在这样的三昧中。对长者来说,这不是信仰,信仰是没有用的。这充分表示了佛法的特性。
佛法重自证而不重信仰,但在佛法广大的传扬起来,出家弟子多了,也得到了国王、长者们的护持。那时的宗教界、社会大众,希求解脱,或希求现生与来生的福乐,饥渴似的仰望着释尊,希望从释尊而有所满足。这种对佛的敬仰、爱乐心,与一般宗教的信心,是有共同性的。‘信’终于成为道品的内容,在精进、念、定、慧之上,加‘信’而名为‘五根’、‘五力’。起先,这是对佛的信心,如说∶‘圣弟子于如来所,起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法所不能坏,是名信根。’‘若圣弟子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是名信根。’(中略)‘信’有一般宗教的信仰意味,也就有类似一般宗教的作用。在这方面,‘随念’与‘证净’,大致是相通的,现在也就总合来说。为什么要修‘三随念’、‘四证净’?(1)对于病者,主要是在家患病者的教导法,使病者依‘随念’、‘证净’而不致陷于忧苦,因为死了会生天的。(2)在旷野,在树下、空舍,‘有诸恐怖心惊毛竖’,可依三随念而除去恐怖。(3)听说佛要离去了,见不到佛了,心里惆怅不安,也可以念佛、法、僧。依念佛,念佛、法、僧,四证净,而不会忧苦恐怖不安,经中曾举一比喻,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五(大正2·254c~255a)说∶‘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与阿须伦共斗战之时,生恐怖者,当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时,恐怖得除。(中略)如是诸商人∶汝等于旷野中有恐怖者,当念如来事、法事、僧事。’
这是从印度宗教神话而来的比喻。世间上,确有这一类的作用,如军队望见了主将的军旗,会勇敢作战。如军旗倒下(或拔去)而看不到了,就会惊慌而崩溃下来。念佛,念佛、法、僧,会感觉威德无比的力量,支持自己。一般宗教的神力加被,就是这样。所以信的应用于修行,意味著「自力不由他’的智证的佛法,一部分向他力的方向转化。(中略)
将‘信’引入佛法,摄受那些信行人,而终于要导入智慧的观察分别忍,才符合佛法的正义。
◎附二∶〈四信〉(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一)指《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信真如、信佛宝、信法宝、信僧宝等四种信心。又称四种信心。‘信真如’,谓相信诸佛之师、众行之源的真如,并乐念观察。‘信佛宝’,谓信报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信法宝’,谓信行法有能除悭贪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信僧宝’,谓信登地以上大菩萨僧,能自利利他,故常乐亲近,求学如实之行。
此外,有信无行,则其信不坚;信若不坚,遇缘则散。故于此四信之外有五行,修之方能成四信。
(二)指闻《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说的佛寿命之长远,而分一念信解、略解言趣、广为他说、深信观成等四品,此为天台家所说。对灭后五品而言,此四品又称现在四信。‘一念信解’,谓闻佛寿命长远,信解三千诸法,法尔无作,法界一如。‘略解言趣’,谓进而对他人略加说述。‘广为他说’,谓更为他人广说。‘深信观成’,谓修观想行。此中,初二品是闻慧位,第三品是思慧位,第四品是修慧位。
(三)指《维摩经》中所说的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之四不坏信。又作四不坏净。
◎附三∶《成唯识论》卷六(摘录)
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确陈此信自相是何?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
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
〔参考资料〕《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旧译《华严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一;《杂阿含经》卷三十;昙鸾《往生论注》卷下。

【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曰尼底Pranidhana,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上末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七下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中略)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别有别愿。’
【愿】《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誓愿。愿有总愿和别愿两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弥陀的四十八愿和药师的十二愿是别愿。
【愿(梵pran!idha^na)】《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愿’有志愿、欲愿、愿求等义,指得某物的欲求。其梵语为pranidha^na;此是由语根dha^(放置)加上接头语pra(进或前)及ni(近),再加上接尾语na 而成的,即将心放在目的物之前,所以译作‘愿’。
性相家曾对‘愿’的体性提出诸说,《成唯识论》卷九列举二说,其一将‘愿’当作‘慧’之心所;另一将‘愿’当作‘欲、胜解、信’之心所。《瑜伽论记》卷十一(上)云(大正42·557b)∶
‘论愿体性诸师不同,有古师依成实以忍为体,备师云以智为性,故此论云智于后后希求故。三藏云思欲信上假立愿也。景师云,用胜解欲思信为体。’
由于在佛道修行上首先要发起求菩提的愿心,故《大智度论》卷七云(大正25·108b)∶‘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复如是,福德如牛,愿如御者。’
‘愿’又可称为本愿、因愿、誓愿。主要有总愿与别愿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发心愿、受生愿、所行愿、正愿、大愿五种;其正愿又有总、别二种;大愿又分供养愿、受持正法愿、摄法上首愿、增长众生心行愿、教化众生愿、知世界愿、净佛国土愿、同心同行愿、三业不尽愿、成菩提愿十种。此外,《成唯识论》卷九又提出求菩提愿与利乐他愿二种。
按,所谓‘四弘誓愿’即是总愿;而弥陀的四十八愿、药师的十二上愿、释迦的五百大愿则是别种大愿。
关于‘愿’的性质,可分‘要期愿’、‘悕求愿’二种。《探玄记》卷三(大正35·162b)∶‘以大誓自要,要成此果,即要期愿也。又所修福行悕成此果,即悕求愿也。’此即必期成就,以及期望结果到来之意。于因位,为成佛而发大誓愿,属于前者;修因行而趣求佛果则属于后者。
又,行者在内心发起总愿或别愿之心,谓之‘发愿’。发愿须与行业(实践)相辅,始能有成,此二者合称‘愿行’,如一切菩萨以四弘誓愿为总愿,然仍须以六波罗蜜之行业促成之。此外,在我国佛教界,信徒在修善作福之时,往往有陈述施主发愿之文辞。此等文辞,谓之‘发愿文’,或称‘愿文’。《广弘明集》中,即收有不少此类愿文。
〔参考资料〕《道行般若经》卷六;《放光般若经》卷十九;《大阿弥陀经》卷上;《悲华经》卷三、卷四、卷七;《文殊师利发愿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行】《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行】《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指身口意的造作。
【行】《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造作、迁流、潜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译删迦罗。
(1)十二因缘之一∶义同‘业’,指造成现在世果报的过去世身、口、意三业。《俱舍论》卷九云(大正29·48b)∶‘宿诸业名行。’《成唯识论》卷八云(大正31·43b)∶‘此中无明唯儿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
(2)五蕴之一∶狭义指思(意志),广义指色、受、想、识以外的有为法。《俱舍论》卷一云(大正29·4a)∶‘除前及后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六思身为行蕴者,由最胜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
(3)诸行无常之‘行’∶义同‘有为’。指现象的一切,为行之最广义。
(二)(梵carya^、carita、caritra,巴carita,藏spyod-pa)动作、行为、实践之意。指为到达悟境而作的修行、行法。教行证之‘行’、教理行果之‘行’、明行足之‘行’、菩萨行之‘行’等皆属此。日本真宗则谓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及称名念佛为大行。
(三)(梵gamana,巴gamana,藏h!gro-ba)步行、行进之义。四威仪之一,即指比丘步行的威仪。
〔参考资料〕(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一;《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二)《法华经玄义》卷三(下);《法华经文句》卷四(上);《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上);《法华玄义释签》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七。(三)《五分律》卷二十七;《菩萨善戒经》卷七;《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教诫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