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捻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 捻军是什么
- 捻军与太平天国是什么关系隶属于太平天国,为何又叫捻军
- 捻军的兴起和覆灭,这中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 捻军是中国历史上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原因何在
- 捻军究竟是一个什么组织,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 清末20多万的捻军,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 捻军是什么意思
- 捻军的活动范围
捻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他通过自己的演讲,组织了一大批农民运动,但是最后的结果有点惨,被镇压了,捻军起义是指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由捻军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组织发展起来的一次大规模反清农民起义,主要活动在长江、黄河一带。自清咸丰元年(l851年)起,捻党起义不断,1853年开始响应太平军北伐。到1868年8月,东西捻军全军覆没,捻军起义以失败告终,张乐行、赖、是捻军起义的代表人物。
捻军早期活动中心主要在河南、安徽两省,与同期太平天国有密切联系,天京被围后,捻军张宗禹等部也率军南下,以解天京之围。但捻军和太平天国毕竟是两支独立的义军,所以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基本上与太平天国没有重叠,行踪飘忽,难以捉摸。后期捻军活动范围较广,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都有捻军活动,鼎盛时期总兵力达20余万,是清朝在北方最大的威胁。
起初人数不多,但由于后来连年灾荒,各地的贫困劳动力逐渐增多,纷纷响应,奋起反抗,1853年捻军正式成立。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都知道洪秀全的名字。作为当代农民起义,年军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原因是捻军首领张乐行接受了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称号。虽然名义上平年属于太平天国,但实际上并不服从太平天国的调遣,也有自己的自主权。
著名领导人有张乐行、赖文光、张宗禹、龚得树、苏添福、韩奇峰、侯士伟、王贯三等,简单而言,捻军初期是“为民而生,为捻军而留”,互相争斗,互不隶属。
捻军是什么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
简介: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源于捻子(一称捻党),捻子是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有说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有说出现于明朝末年,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嘉庆末年,捻子集团日多,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经常在安徽亳州﹑阜阳、河南三河尖、江苏﹑山东间护送私盐,并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后甚而起义攻城。1853年(咸丰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
捻军与太平天国是什么关系隶属于太平天国,为何又叫捻军
捻军是和太平天国是同时兴起的农民起义军,在某一个时期,捻军和太平天国达成合作关系,表面上捻军是归附了太平天国,但实际上并没有听从太平天国的管制,依然还是一支独立的起义军。
捻军是由“捻子”形成的,捻子就是当时从事封建迷信行业一个职位的称呼,利用迷信的观念帮人驱邪避灾的人。随着百姓生活越来越艰苦,捻子从业者也讨不到生活,所以便受到起义浪潮的影响,也聚集一起参加起义活动,所以叫捻军。捻军是一支庞大且实力强的起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捻军,可是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才将其消灭。
捻军和天平天国同时兴起,两股势力可谓是实力相当,为了强强联手对抗清政府,在1857年的时候,捻军的领导人张乐行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谈成合作,两支队伍相互借力壮大自己对抗清政府的能力。
因为当时太平天国不论是规模还是名气,都要超过捻军,所以,名义上是捻军归附了太平天国,但是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关系,双方只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但实际里,捻军依然还是独立的起义军,太平天国没有参与也没有权利调用和管制捻军。所以,简单地说,捻军和太平天国的关系就只是战争盟友,捻军并不隶属于太平天国。
世人更多的是熟悉太平天国,对于捻军了解甚少,历史的相关记录也不多,但实际上,捻军比太平天国还要晚些时间被灭亡,清政府在消灭捻军上费了不少精力,捻军总是能三番五次衰落又盛起,最后还是由李鸿章亲自领导,才把捻军彻底消灭的。
捻军的兴起和覆灭,这中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太平天国时期,在北方地区活跃着另外一支农民抗清武装,时人称之为“捻军”。和太平军攻城掠地有所不同的是,捻军采取的四处转战,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那么捻军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最终又是如何失败的呢?
捻军的前身和初期抗清的情况
捻军的前身是“捻党”,“捻”在北方方言中的意思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党最早出现于康熙时期,是民间反清的一个团体,成员主要是普通民众、手工业者、盐贩、饥民,活动区域在皖北地区,后来逐渐扩张到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各地。
白莲教起义失败之后,捻党活动日渐活跃。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反抗斗争的普遍展开,安徽、河南等地的穷苦百姓也纷纷结捻,自咸丰元年以后,淮北一带几乎是村村有捻。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时,捻党闻风响应,遍地而起。从此,捻党脱离反清结社的状态,进入武装抗清的新阶段,正式成为“捻军”。
咸丰五年(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齐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举行会盟。会上,推举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建五旗军制。并发布檄文祭告天地,痛斥清朝官吏“酷以济贫,以减公忿”的起义宗旨。通过这次会盟,捻军的组织由分散趋于统一,确立了明确的反清目标。
其后,捻军的力量迅速扩大,不断派兵攻打清军。咸丰五年八月,张乐行、苏添福率众3万余人,击败颍州知府陆希湜部,接着又打败河南道员张维翰部。随后,捻军挥师入河南,攻破夏邑,继而东出江苏砀山,西指商丘,南下包围亳州,占领蒙城,声势大振。
这时,捻军已有相当实力,人数达十万余人,但其弱点也较为明显。首先,捻军在组织上并未达到完全的统一,其军队内部基本上是按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彼此互不统属,各种集团林立;其次,各旗捻军并非全脱产的专门武装,既无固定的军饷供给制度,也缺乏军事训练,武器装备较为落后;第三,政治上没有确定一个长远目标。
如此一来,捻军既不可能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而一旦遇到主力则又必然惨遭失败。咸丰六年三月,清廷严令河南巡抚英桂督师剿办捻军。他采取分进合击,稳步前进的策略,命给事中袁甲三、南阳总兵邱联恩等部为主力围攻捻军。
战斗开始后,捻军接连失利,张乐行带领主力南下淮河流域。此时,太平天国经天京事变后,力量大为削减,淮南防务吃紧,迫切需要团结友军共同对抗清军。张乐行、龚得树等首领在淮北屡战失利,受到清军的巨大压力,也希望得到太平军的支持和帮助。基于这种共同需要,咸丰七年二月九日,太平军与捻军会师于霍邱城外。捻军受印信,使用太平军旗,接受封号和领导,张乐行被封为“征北”将军。
新捻军的诞生
与太平军联合后,捻军实际上却是“听封而不听调”,采取不改变原有领导系统和制度,也不出境远征。此后,捻军分别与陈玉成、李秀成部配合,在河南固始、安徽霍邱等地作战。不久,六安捻军内部发生分裂,反对与太平军联合,主张重返皖北,张乐行反对他们的意见,并以阴谋叛变的罪名将他们杀害。
从此,捻军分裂为淮北与淮南两部分,淮北捻军向山东和河南远征打粮,淮南捻军继续和太平军联合作战。为配合太平军解除江北大营对天京围困的军事行动,捻军在龚得树的指挥下,沿淮河东进,先后攻克临淮关及凤阳两城。这样,捻军就控制了淮河中段,切断了清军的水上交通,把淮河北岸的捻军和太平军连接了起来。
与此同时,淮北捻军孙葵心曾一度深入到鲁西南地区,随后经河南退回皖北,给清朝山东、河南地方统治以重大打击。就在这一年,太平军打破了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围攻,接着又取得了三河战役的胜利。从而使天平天国江北占领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捻军控制淮河中游,切断了安徽清军的粮饷通道,加上淮北捻军四处活动,引起了清廷的震惊。咸丰九年漕运总督袁甲三署钦差大臣,督办皖省军务。他集中兵力占领怀远、临淮,后又下凤阳,打通了淮河的航道,隔断了淮北捻军与淮南捻军及太平军的联系,张乐行、龚得树等在淮南只占据定远一个据点。
咸丰十一年二月四日,龚得树在战斗中身亡,八月,安庆失守后,陈玉成鉴于淮北捻军力量还相当强大,派太平军马融和部北上,又让张乐行等率部北渡淮河,后又派陈得才、赖文光等率部向西北远征。至此,捻军和太平军在淮河沿岸的联合作战宣告结束。
陈玉成死后,太平军在皖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淮北捻军的处境也更加艰难。不久,僧格林沁率兵南下,同时袁甲三等部北上,协同僧军及豫、苏、鲁清军共同对付淮北的捻军。在清军重兵围攻的形势下,张乐行等未能及时转移,而是集20万之众于雉河集一带,进行防御战。
经过数月的战斗,捻军损失惨重,张乐行率20余人逃至蒙城,结果为叛徒所出卖。次日,张乐行等被清军杀害。张乐行牺牲后,捻军余部在张宗禹、任化邦的率领下,离开淮北,转战于湖北、河南、山东,后进抵豫陕边界,拟于太平军会合。
天京陷落后,赖文光等太平军余部与捻军张宗禹、任化邦部,在鄂北地区会合。接着进行了改编,推赖文光为首领,使用太平天国年号和封号,但仍沿用捻军的编制。这个时期,捻军根据北方地势平坦的特征,决定易步为骑,在战术上采取流动作战方针。两军合并后,史称“新捻军”,逐渐形成了一支十余万人的骑兵军团。
新捻军奔驰于豫、鲁、苏之间,予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一带挫败清军主力,并打死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
东捻军、西捻军的诞生及覆灭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改派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命其率湘、淮军北上剿捻。曾国藩改变以往清军狂奔穷追的战略,提出“重点设防”、“布置河防”的战略方案。捻军则不顾曾国藩的围追堵截,继续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到处打击清军。此后,捻军驰骋于皖北、河南、湖北之间,不断打击曾国藩的防堵军。
同治五年八月十六日,捻军突破沙河、贾鲁河防线,胜利进入山东,曾国藩因“剿捻无功”,退回两江总督原任,清廷改派李鸿章继任剿捻主将。
捻军虽然屡败清军,但在政治上提不出新的号召,又没有比较固定的根据地,因而斗争形势日益艰难。赖文光深知“独立难持,孤军难立”,为扩大势力,拟在四川建立政权,并将捻军分为东西两支:一支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在中原地区继续坚持斗争,然后由湖北入川,是为“东捻军”;一支由张宗禹率领,挺近西北,再由甘肃入川,是为“西捻军”。
东捻军三万余人在赖文光的率领下,挺进山东腹地,但因清军阻截,未能突破运河防线,遂转向鄂东北。同治六年正月,东捻军在安陆府附近,将淮军刘铭传部包围,刘铭传失魂落魄,正在此时,湘军鲍超部从东捻军侧背发动猛攻,捻军损失2万余人。
从此,东捻军被李鸿章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的地区内,虽屡次突围,但始终未能突破清军防线。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东捻军受挫,任化邦被杀害。十一月二十九日,赖文光率军在山东寿光海滨洋河,与清军主力决战,战败而逃。十二月十一日,淮军吴运兰部往攻,赖文光伤重被俘,于十六日,在扬州被杀。
以张宗禹为首的西捻军六万余人,于同治五年九月十五日,从河南许州出发长驱入陕,进逼西安,并与回民起义军联合作战。清廷急派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
左宗棠采取“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作战计划,派军先割断回民起义军和西捻军的联系,力图把西捻军围困在渭河北岸,予以消灭,然后再向回民起义军进攻。就在此时,张宗禹接到东捻军的救援书信。
为解除东捻军的危局,张宗禹率西捻军二万余人,由绥德南下,经山西、越太行,再由怀庆、新乡北上,于同治七年一月进抵北京近郊卢沟桥。西捻军突入京畿,清廷大震,急令各地勤王。时东捻军业已失败,西捻军已成深入敌后的孤军,在各路清军的包围下,西捻军突围南下。
五月二十七日,西捻军在直隶吴桥遭清军伏击,伤亡千余人;六月七日,与清军战于山东商河东北的沙河镇,又损失三四千人;六月十二日,在洛阳玉林镇与清军激战,将士阵亡六七千人,张宗禹负伤,率余部抢渡运河失败后,退往茌平西南广平镇。
二十八日,西捻军在茌平南镇,与清军阻击部队激战,张宗禹之兄张宗道、弟张宗先、子张葵儿等数千将士阵亡。张宗禹突围而出不知所终,李鸿章上奏朝廷的战报中说他是“溺水而死”。至此,捻军起义宣告失败。
捻军是中国历史上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原因何在
清政府镇压捻军用了快15年的时间,可谓投入了血本。捻军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军”,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捻军的根据地是在各个村落
捻军和其他起义军不同,没有以抢占任何城市为目的来逐步扩大自己的领土,而是蜗居在平原的一些村落里面,所以加大了清政府剿灭的难度,因为不可以用大规模的炮火和武器。而且很难区分出哪些是村民哪些是捻军,并且捻军还受到村民的拥护,即使被士兵威胁也不愿意出卖捻军,所以,即使清政府在人力物力都充足的情况下,面对捻军的特殊性难以一战为快。
第二、捻军的骑兵很是厉害
因为根据地是在平原地区,所以,捻军在骑兵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日常最重要的就是加大骑兵的训练工作,促使了捻军的骑兵们个个骑术高超,根据历史记录,捻军的骑兵人数将近有两万多人,这个庞大的队伍聚集在一起作战时,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抛去炮火等战斗工具来说,单是人力方面,清政府当时是以步兵为重,要对付捻军的骑兵是非常难以取胜的。
第三、捻军队伍庞大
捻军和其他起义军不同,形成和最终起义都不是为了替代清政府,加入到捻军中的百姓只是为了想在那个乱世中求得生存,不再遭受到朝廷的压迫,所以吸引了很多贫困的百姓加入这个队伍,捻军最多的时候人数达到二十多万人,分散在各个地方,而且没办法统计到每个地方都有多少人力,这就加大了清政府每次剿灭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捻军活跃了15年,在清政府的不断打压下,最终被以李鸿章和左宗棠消灭。
捻军究竟是一个什么组织,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捻军是历史上一个类似于太平天国的组织,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农民起义这样的角色。
捻,本来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一股一火。捻军最初被称为捻子,是一帮专门替别人驱除疾病和灾难的人群,收成好的时候,向人民募捐一些钱,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向乡亲们敲诈勒索。当时的清政府称他们为土匪。
捻军起源于河南的南阳地区,刚开始人数很少,但由于后来遇到了很多饥荒年,各地的贫苦劳民渐渐增多,纷纷响应,揭竿而起。捻军正式成立于1853年。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农民起义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洪秀全的名字,捻军作为同时期的农民起义,为什么不为大家大家所熟知呢?原因是因为捻军的统领张乐行接受了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封号。虽然名义上年均是归属于太平天国的,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听从太平天国的调动,而且他还拥有自己的自治权。
太平天国本来就是一场失败的农民起义,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来引导洪秀全实现革命最终的胜利,捻军更是如此,他还不如太平天国。建立仅仅4年,捻军内部就开始了分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在淮南,一个在淮北。
由于起义的人民都是农民,农民是要吃饭,要种地的。遇见风调雨顺,收成比较好的年头,好多起义的人们都会纷纷跑回家乡回去种地了。所以捻军的数量并没有随着年头的增长而增多。这也是他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一个原因。
捻军最后被左宗棠和李鸿章完全消灭。从开始建立到灭亡,仅仅15年的时间,如同昙花一现,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轻轻的一笔。
清末20多万的捻军,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这支军队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并且他的历史还要比太平天国早得多,在19世纪的时候,白莲教起义被当地军队镇压,当时很多白莲教徒逃往到了河南安徽附近。并且当时白莲教徒并没有就此放弃想要反抗的想法,而是在这些政治边界比较薄弱的地区隐藏了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人已经成为了那些有组织有纪律的武装团伙,并且开始在当地进行烧杀抢掠。
但是在一开始当这个团伙没有统一形成组织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独自作战的,有的时候一个团体只有十几个人,有的团体则能达到上百个人,当时人们把这些军队被称为是捻子。到后来这支军队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之后,人们才把他们称为是捻军。这些军队的存在,给当时当地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治安问题。所以当时那些大户人家就想要通过前才来收买这些人来让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
其实当时这一伙人根本就不愁生计,因为他们可以成为这些大户人家的保镖。但是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这些小团体就开始集中在了淮北地区。当时他们在淮北地区很多村庄内居住。而当地那些比较生活贫困的农民也加入到了这个团体当中。在领头人的带头保护之下,他们开始形成一股势力,开始到处抢劫。可以说捻子在一开始就是一个土匪。
当时清朝很多地方官员都非常害怕这些团体。但是在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突然发展,让当时清政府的所有经历全部都集中于抵抗太平天国军队当中。由于捻子农村基础非常的薄弱,总体上是分散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所以很难让清朝军队打压这股势力。
捻军是什么意思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涡阳县至今流传着一段反映清末捻军起义的民间故事,称为“捻军故事”。
由于捻军故事极富地方特色,生动传神,引人入胜,大多采用地方口语,语言叙述通俗优美,有着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扩展资料
捻军名称由来:“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
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
捻军的活动范围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北、苏、鲁、豫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张宗禹叔)、奏王苗沛霖、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大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