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众多的良渚文化 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由此带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而,制陶、治玉、纺织等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治玉工艺,表现了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他诸如漆器、丝麻织品、象牙器等,均表现出当时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已经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这在墓葬 遗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浙江的反山、瑶山、汇观山等等贵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贵族墓大都具有宽大 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与其相对的则是如徐步桥、千金角、平邱墩、吴家埠、庙前等遗址所见到的小型平民墓葬,它们不具有专门的营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围,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可见,良渚社会已在激烈的冲突中显现出等级差别。
而这种差别中蕴含的财富聚敛,则是通过凌驾于氏族社会之上的某种社会权力来达到。大型墓台的营建工程量巨大, 特别是象莫角山这样的非当时人们 物质生活需要的大型基址,使得我们不得不十分钦佩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的营建能力。如此大规模的营建工程,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来加以保证,否则是难以想象的。而建立这种社会秩序,又是与当时社会等级差别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在良渚文化时期,在氏族和部落里已经出现了具有很高权威的领袖人物,有着组织大量劳动力进行这类大规模营建工程的社会权力。
这种社会权力的存在,也充分表现在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制作上。玉器的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的劳动过程,因 此,玉器是手工业专门化以后的产物。良渚文化玉器中除玉珠(管)、粒、璧等少数器形外,大都雕琢有精美繁密的纹饰,表示着每件玉器上凝聚着多量的劳动成果,制作者必须从日常的以获取生活资料为目的的那种劳动状态下摆脱出来,从事单一的玉器加工制作,而其生活资料则需要广大社会群体为其提供。同时,玉器器形比较规范,图案花纹雕琢规范,体现其制作过程中脑力劳动成分的增加,出现相对独立于简单体力劳动的趋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差别已经形成
良渚文化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用玉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的产生。埋于大型墓台之上的良渚贵族墓中 出土的玉器种类达20余种,主要有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冠形器、璜、纺轮、圆牌饰等。而在那些散落于居址周围的所谓小墓中,随葬的只有小件玉器,这些小件玉器仅为管、珠及单件锥形器,而无贵族墓中所见的其他玉器种类,这些墓葬可视为平民墓。贵族墓之间,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些制作精致的刻有繁缛的蟠螭纹或鸟禽纹图案的陶制双鼻壶、鼎、豆等器形,均 出自贵族墓,它们或可看作是用玉制度在陶器上的反映。
礼制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贵贱、上下、尊卑、亲疏的隶属关系。良渚文化的用玉制度正是表现了这样的关系。以用玉制度为主要特征,表明了良渚文化礼制的产生,这无疑是社会发生质变的表现。良渚社会已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会。
良渚文化是哪个时期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良渚文化的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中国此时还未有朝代出现,处于神话时代。
良渚文化是哪个时期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钱塘江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国文明的曙光也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相当进步,普遍使用石犁、石镰,在手工业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良渚文化距今有多少年
良渚文化距今约为5250─4150年。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良渚文化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较高水平。
良渚文化是哪个时期 良渚文化是什么时期的呢
1、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3、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文化有哪些特色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晚期的一支重要文化,以环太湖流域为中心,东到舟山群岛,西达宁镇一线,南从宁绍平原,北至苏北地区的良渚文化玉殓葬原始风貌,展现了良渚先民以其卓越超群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玉文化千秋伟业。
良渚遗址是指包括良渚、安溪、长命、北湖4个乡在内的大型史前遗址群,有大小遗址40余处。昀具代表性的还是良渚遗址中的大型祭坛遗址。反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位于杭州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在6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墓葬11座,这些古墓全部位于一座人工堆筑的“高台土冢”之上。
冢内玉器不但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其中更有具王权意义的器物,在国内无有出其右者,共有玉器1100余件(套)。
若以单件计算,随葬器件总数竟达3200余件,平均每墓有300件之多。这种盛况不但在全国新石器时期墓葬中难得一见,即使在良渚遗址的墓葬群中也属翘楚。
这些玉器的品种为:玉璧5件、玉琮21件、玉钺5组、玉璜4件、玉镯12件、玉带钩3件、冠形饰9件、锥形饰73件、圆牌形饰131件、镶插端饰19件。
此外还有七状器、杖端饰、串控制合管,单品种有竹节形管、束腰彩管、鼓形人珠、小珠、束腰形珠、球形珠、小圆形珠;坠饰有球形管;串縀饰有鸟4件、鱼1件、龟1件、蝉1件。此外还有镶嵌件。
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玉器皆用软玉琢成,色泽多样,打磨光洁,可谓尽皆上品。
良渚文化早期玉器品种还不算很多,玉面朴素,造型也相对简单。良渚中期以后玉器品种极为丰富,造型纹样复杂多变,神权及王权意识更加突出。如良渚玉斧,扁平梯形,下端为圆形,斧刃部有固定用孔,造型非常完美。边缘皆成平圆形,朴素无华,以玉质之美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官。
良渚玉璧也有乳黄、淡红、褐红、灰白、淡绿、黄褐、黑褐各种颜色。昀大者直径26厘米,孔径3.6厘米,加之大多打磨光亮,使玉之美色尽现。
玉琮在良渚玉器中数量很多,全部用透闪石软玉琢制,造型分迹式短筒形和内圆外方柱体形。外壁或饰以形象背面纹或雕琢象征背面纹。良渚玉器雕琢的精细程度令人赞叹不已,加寺墩遗址一件玉琮,被誉为“史前玉器的代表作品”。该琮高7.2厘米、射径8.5厘米至6.7厘米,孔径6.8厘米至6.7厘米。
单说在其形象面效的周围雕琢了许多极其细密的云纹、雷纹,这
些纹样由弧形的、细小的短直线组成,一个0.2厘米的圆竟由七八个小的直线衔接而成,一条0.2厘米至0.3厘米的直线也以数点相联而成刻纹,昀细的仅0.07厘米,堪称鬼斧神工之作。还有一件被誉为“玉琮王”的,高8.8厘米,射径17.1至17.6厘米,孔径4.9厘米。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此外,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
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4节。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它的形状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圆象征着天,方象征着地,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这些玉器创作,反映墓葬的规格相当高,从这批出土玉器的用途和象征意义上,可推知墓主所掌握的神权、军事统帅权、氏族领导权和大量财富的支配权。
良渚文化是什么时期的呢
良渚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约11000-6500年(前9684----前4564年三皇五帝时期)。
良渚古国开国君主为盘古之子、古越族人----天皇氏。
前4564年,良渚古国君主有巢氏(尊号“巢皇”、“大巢氏”前4664----前4464年在位)迁都巢湖(今安徽巢湖市),良渚古国由此转化为古巢国;良渚古城遂废,良渚文化时代结束。
良渚文化属于什么朝代
不属于哪个朝代,在距今5000-3700年。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
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
历史意义
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
良渚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诞生于距今11000年至6500年之前。
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原有认识,标志10000年前(前9684----2020年)的良渚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化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国境内的1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的圣地。
什么是良渚文化你对此有什么了解
良渚文化就是指存在于钱塘江流域和苏州太湖流域的古文明,至今已有约5000-4300年。意味着遗址为杭州良渚遗址,别的关键遗址多集中化存在于钱塘江流域的东部地区及东北部地区。核心遗址乃是坐落于杭州市西北部地区的瓶窑镇,关键部反山、莫角山、汇观山等均在瓶窑镇地区。杭州良渚遗址是余杭县的良渚镇、瓶窑镇、安溪镇三镇中间很多遗址的总称,是长江流域良渚文化的象征性遗址。遗址占地面积约35平方千米,于1936年发觉,并且于1956年被命名为良渚文化。
是我们初期文化艺术遗址之一,实证研究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文明史。大家常说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可是老外是认不出我国五年前的。由于商朝的一些考古学还没有弄清楚,远古的尧舜禹阶段也是无法得到认可了。可是杭州良渚遗址挖掘以后,这一至今已有五千年上下的文明深受众人关心。中华文化五千年的观点,也停下了脚。杭州良渚遗址的时代是至今已有约5300——4300年,关键分布于长江流域苏州太湖流域,是中国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关键文化艺术遗址。图中红色圈部位,便是杭州良渚遗址地区。
良渚文明有巨大的封地。有古城墙,分外郭城与王城。有宫城与城堡,有配套的引水渠直通城里,更令人叹服是指,良渚人仍在大西北的山区地带,修建了拦水坝,以拦蓄江河之水,为杭州良渚城给予安全防范措施。五千多年前文明行为,如何被埋入地下的呢?众所周知大禹治水的小故事。女娲补天和伊甸园等传奇,都体现了一个问题,便是上古时代,有一场世界级的洪水,给人类发展史导致了极大的打击。
而良渚文明就是被那样一场大洪水淹没的。考古学家在杭州良渚遗址中,看到了一层水灾过后的冲积物。而良渚文明,恰好是消失在这场洪水中。尽管杭州良渚的文明由于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忽然中断了,可是良渚文明,尤其是其独特的石文化,却依然流传下来,严重影响大河流域的马山文明行为,黄土高原的石卯文化艺术,一直流传下去,也变成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诠释,深受全球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