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寻找电影
- 《孟买酒店》:印度911真实改编,全程窒息展现惊恐众生相
- 有关于CIA,KGB的电影,有关于摩萨德的吗
- 体育总局组织观看《绝杀慕尼黑》,学习“创造奇迹”,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 如何评价电影《慕尼黑》
- 2019北京电影节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片子
寻找电影
看来LZ喜欢偏个人传记式的历史题材电影,那我就推荐些这方面: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
勇敢的心/英雄本色/惊世未了缘 Braveheart--苏格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钢琴家/战地琴人/钢琴战曲/钢琴恋曲 The Pianist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的故事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拍摄的场面宏伟的史诗片。
绝代艳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讲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女性——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一生。
皮囊/皮毛 Fur: An Imaginary Portrait of Diane Arbus--描绘了活跃于60年代的女流摄影大家——黛安·阿巴斯的传奇半生。
奇异的恩典 Amazing Grace--讲述的是理想主义者威廉·威伯福斯在18世纪的英国国会长期坚持反黑奴运动并与反对者展开斗争的故事。
帝国的毁灭/帝国陷落 Untergang, Der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
特洛伊/木马屠城 Troy--特洛伊木马
阿拉莫之战/边城英烈传/围城13天:阿拉莫战役/烈血英雄 The Alamo--影片根据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战争之一——德克萨斯争取独立的阿拉莫之战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庞贝古城:最后一天 Pompeii: The Last Day--重现古代最惨烈的自然灾难—大约2000年前,于公元79年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镜子里的男人:迈克尔·杰克逊的故事 Man in the Mirror: The Michael Jackson Story
飞行者/神鬼玩家 The Aviator--取材自霍华德·休斯的个人生平,聚焦于他早期的生活和对飞行的热情,详细描述了他传奇般的发迹史。
耶稣受难记/受难曲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这部影片真实的记录了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类所遭受到的最残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摩托日记/机车环游日记 Diarios de motocicleta--摩托上的日记》是巴西导演沃尔特.萨雷斯根据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记拍摄的剧情片。
拿破仑先生 Monsieur N.
颤栗航班/93号航班 United 93 --911
末代独裁/苏格兰最后的国王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乌干达独裁总统阿敏
女王 The Queen--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浴血战 Flags of Our Fathers--太平洋战场上的硫磺岛战役
世贸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911
东京审判/远东国际大审判 Dongjing Shenpan--东京审判
三百斯巴达勇士/斯巴达300勇士 300--波斯攻向希腊
硫磺岛来信/硫磺岛家书 Letters from Iwo Jima--太平洋战场上的硫磺岛战役
决战的理由 Why We Fight--关于集中营
晚安,好运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这是一部有关著名的记者兼播音员爱德华·R·莫洛同声名狼藉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进行对抗和斗争的影片
慕尼黑/慕尼黑惨案/复仇 Munich--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的以色列选手遇袭事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个人推荐!!
罗马/罗马帝国 “Rome“--描写罗马共和国晚期
太阳 Solntse--影片聚焦于昭和天皇裕仁,描绘了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日本。
卢旺达饭店 Hotel Rwanda--讲述了旅馆经营者Paul Rusesabagina从1994年的种族屠杀中解救了近1000名无助的难民的感人故事。
《孟买酒店》:印度911真实改编,全程窒息展现惊恐众生相
影片真实再现震惊世界的“印度9·11”孟买恐袭事件,2008年11月,著名的泰姬陵酒店意外遭到恐怖分子入侵,恐怖分子无差别行凶,让整个酒店陷入绝望之境,百余名酒店住客及员工被困,无人得知何时能等来救援,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开启…
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看到那些屏幕英雄的出没,就好比漫威人物一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还会有这些英雄的存在么?
人类 历史 上,有很多段不忍回首的真实恐怖袭击的惨案,反映这一类事件的影片也不少,例如关于9·11的影视剧作品如《93航班》,聚焦慕尼黑惨案的《慕尼黑》,聚焦波士顿恐怖袭击的《爱国者日》,以及讲述巴黎列车恐怖袭击的《15点17分,启程巴黎》等等。
《孟买酒店》真实再现了当年震惊世界的“印度011”孟买恐怖事件,情节简单直白,简单的几个视角切换介绍了人物场景。就这么简单,没有前因后果,也没有什么征兆,随着一声枪响,杀戮就开始了。
“开着手机,我要亲耳听到他们的哭喊声”
这是一场毫无反抗力的屠杀,全副武装的袭击者一边散步,一边扫射目光所触及到的人群。真实的血腥爆头,残暴的无差别杀人,所有的经历者都战战兢兢地躲藏着,玩着恐怖版猫与老鼠的 游戏 ,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的治安,孟买虽然是数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但是并没有特种部队,负责治安的警察枪支弹药也少得可怜,大多数也只是配置了木棍而已,想要消灭恐怖袭击者,必须从数百公里外的德里调兵,长达数十小时之久。
在这场无差别的杀戮下,没有人拥有主角光环,火车站拥堵的平民老百姓,咖啡厅窃窃私语的恋人们,泰姬陵酒店冠冕堂皇的大人物们,在残暴的枪口下,显得渺小而卑微,无不如此。
或许看多了个人英雄,总觉得某个人会雄起,心中总是莫名的有些希望。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而真实,美国人甘愿牺牲外逃的机会,为了孩子身陷敌手,也终究难逃被枪杀的厄运;装着高深莫测的俄罗斯前特种兵也是毫无抵抗地被爆头,那种无力的绝望感就吞噬了整个人的心灵。是的,那种濒临死亡的绝望无助,让每个人都深陷极大的恐惧当中。
从心理学角度讲,恐惧是在可怕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紧张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当这种情景可使人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遭到剥夺时,如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名誉、前途和经济的利益时,恐惧的情绪就会支配人的整个身心。
在恐惧的支配下,人性的自私懦弱与卑微无助,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恐怖袭击开始时,街头上无助恐慌的人群拥堵在酒店门口,希望能寻找到避风港湾。
酒店大堂里的人呢,有的观望着事态的发展,有的呵斥着禁止他们的进入。此时暖心的一幕出现了,大堂经理打开了酒店大门,拥抱了惊慌的人群,也将恐怖分子带进了酒店。
到底应该如何做呢?或许有些人会指责大堂经理,认为他的行为带来了更大的灾难。然而,如果换位思考呢,假如那个时刻,你就是酒店外面已经惊恐至极的人群呢?
何况对于恐怖分子而言,一扇大门根本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无非杀戮晚上片刻罢了。
这一幕,在后面的贵宾酒吧再次出现。
对于深陷灾难与恐慌的人群而言,贵宾酒吧无疑是最安全的所在。人性是自私而贪婪的,他们不希望别人来威胁自我的安全,于是阻扰着大门的开启。此时此刻,令人尊敬的主厨站了出来,他打开了大门,将外面求助的人群接了进来。
睿智的主厨敏锐地觉察到了人群中的恐惧与惊慌并妥善处理,前台女接待宁愿被爆头也不愿充当血腥屠杀的帮凶,锡克族服务生更是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消除了英国老太太的不安,更援救了不少人,可以说,在整部影片中,最充满闪光点的群体正是这些酒店的服务人员。
他们是弱小的,但他们又是伟大的。在这场灾难中,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为过,毕竟如同主厨所说,每个人都有家人和人生,选择逃避也不是什么耻辱。然而在死亡面前能勇敢地站出来面对,这无疑是可贵的。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 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 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 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 社会 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 其动机也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 也可能是基于理性分析而做出的选择。
在整部影片中,恐怖分子的残忍血腥人神共愤,他们的年轻无知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年轻人来自巴基斯坦的大山里,生活贫穷,什么教育和医疗啊,那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对他们而言,酒店里的饭食以及抽水马桶的神奇,都足以让他们欢呼雀跃。在面临死亡的瞬间,恐怖分子与家人的通话,无不显示着他们的年轻与稚嫩。
然而,他们却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一轮又一轮的洗脑培训,更坚定了他们对于异教徒的憎恨与自我牺牲的崇高。更何况,除了精神支撑以外,他们的自杀性袭击,能给家人带来一万美元的收入,提升家庭的 社会 经济地位。
他们深信,这种自杀性恐怖袭击会给敌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能够让敌人产生极大的恐惧与焦虑。他们缺乏表达利益诉求和争取合法权利的渠道,自杀性恐怖袭击就成了他们在绝望中所使用的一种疯狂的不计后果的报复手段。
有的宗教狂热分子,甚至将自己看作是殉道者或烈士,他们认为保护自己的宗教是一种义务,而且会因此得以在死后升入天堂,避免轮回的痛苦,还能受到后人的尊敬,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恐怖组织最喜欢的招募对象,就是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认同报复文化,受过严重心理创伤,具有为组织牺牲的观念,受极端宗教文化熏染的边缘性人格。
像其他灾难一样,经历恐怖事件会导致一些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那些直接暴露者会经历心理的痛苦;由于不确定谁暴露于危险中、谁将会被袭击,许多未受到暴露危险的人会经历同样的痛苦。
对多数人而言,这些急性的心理反应会随时间而解决。少数人的这种反应不会结束,而会发展为心理精神障碍。如急性应激障碍(ASO)、PTSD、抑郁症、恐怖症、酒精和尼古丁滥用等。
大多数人遭受恐怖袭击后的创伤后精神症状是短暂的。早期症状会随着教育、休息和维持正常的生物节律(按时上床、按时吃饭)而消失。媒体报道既可以令人安心也会导致人担心,限制报道可以使混乱状况最小化。尤其是对儿童、对受伤人员的配偶进行教育不仅有助于治疗,也有助于查明症状是否恶化及持续存在。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就需要心理和药物的治疗。然而,PTSD不是唯一与创伤相关的障碍。恐怖事件之后人们的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物质滥用也增加。心理因素参与的医学疾病心身疾病也猛增—从心脏病到糖尿病等。而重要的是受伤的幸存者会因心理因素影响到生理状况。
创伤事件后会发生创伤性的丧失、不可解释的躯体症状、抑郁症、睡眠紊乱、酒精和咖啡因及滥用烟草、家庭冲突和暴力。愤怒、怀疑、悲伤、焦虑、害怕、易激惹是常见的情绪反应。
就如同影片中所讲,泰姬陵酒店重新开张后,不少游客重新回到了酒店,为当时的黑暗时刻哀悼,对他们而言,这也是心灵上的哀悼。
哀悼,是帮助我们从丧失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关键!
德里罗的小说《坠落的人》中,遭受同样心理创伤的两个人,里昂通过积极的交流和思考,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后,顺利实现了移情,达到了自我救赎的目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哀悼者。虽然痛苦犹在,但她依然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反,基斯拒绝承认好友的离去的事实,一直在谴责自己当时在救助朋友时的无所作为。他长时间陷入沮丧的情绪里,没能顺利实现移情,最终没能得到救赎,成为一个永远的抑郁者。
不管怎么样,为了从心理创伤中走出来,哀悼者必须面对和经历他永失所爱的所有痛苦,包括爱、悲伤、愤怒、嫉妒、憎恨等等感受。要面对和消化这一切感受,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可能有些人需要一年半载才能缓过来,也可能有些人很多年都很难跨过心里这道坎。
有关于CIA,KGB的电影,有关于摩萨德的吗
《真实的谎言》CIA
《谍海计中计》 CIA
《谍中谍》 CIA
《忠奸人》 CIA
《间谍游戏》 CIA+KGB
《杀手47》KGB
《慕尼黑》 摩萨德
《奥德赛档案》摩萨德
《香槟间谍》摩萨德
还有《美人计》 《伯恩的身份》 《沉默的人》 《西北偏北》 也很不错
体育总局组织观看《绝杀慕尼黑》,学习“创造奇迹”,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
这场较量堪称篮球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争议的一场比赛。事后,美国人认为比赛结果有失公允,拒绝接受银牌。至今那12枚奖牌还躺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
抛开输赢和裁判方面的争议,比赛本身仍十分精彩。而在观众本身带着心理预期和提前知晓结局的情况之下,电影依然拍得跌宕起伏,令人热血沸腾。恰到好处的节奏,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关键场景气氛的渲染使得它极具身临其境的感染力,故事背后的时代背景又赋予作品黑色幽默式的讽刺。
电影中有两条最为关键的线,一主一副,一明一暗。
在明处的主线是新上任的前苏联篮球国家队主教练加兰任,在记者发布会上放出要战胜卫冕冠军美国队的豪言壮语,以此为目标,背水一战,最终带领队员们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
在这条主要的故事线中,每个角色都被刻画得生动立体,他们各自在通向胜利的路上困难重重,彼此之间又矛盾频出。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加兰任,新的训练方针总是被队员们质疑,另一方面为攒钱给儿子出境做手术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谢尔盖·别洛夫有严重的腿伤,不得不强忍伤痛参加训练和比赛。
亚历山大·别洛夫被查出患有绝症,可能时日无多,但他渴求胜利的愿望太过强烈,前期不惜隐瞒病情……
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教练与队员们之间却因理念不合时常产生分歧,胜利的希望一度十分渺茫。
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之间的隔阂逐渐化解,所有人的目标也达成一致:为了创造胜利的奇迹,不遗余力。
加兰任拿出给儿子手术的钱来支付小别洛夫的治疗费用;谢尔盖得知真相后为全队打气;原本打算叛逃的保劳斯卡斯,在最后一刻毅然放弃,回归到了队伍之中。
尽管这些事实细节与人物原型的经历不符,存在不少夸大和捏造的成分(比如现实中的保劳斯卡斯其实并未想过叛逃),但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加强了戏剧冲突,也将角色塑造得更为丰满。
电影用了近40分钟的时间,通过各种细节来还原当年那一场比赛,仿佛有种现场观看球赛的酣畅淋漓。影片最后,美国队以50比49拿下比赛,已经开始庆祝胜利,然而因为计时器的故障,现场裁判宣布比赛还剩下的最后的三秒钟。
这极富争议的三秒钟,在电影的慢镜头下,有着绝处逢生的震撼与美感。漫长的三秒钟让观众的移情几乎达到巅峰,随着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屏息凝神。
身患绝症的亚历山大·别洛夫用一记漂亮的投篮绝地反杀,影片内外的情绪也在此刻迎来高潮。
而这个让人血脉偾张的故事背后,还有一条暗处的副线,就是当时美苏冷战大背景之下前苏联体制内的弊端,以及时局的动荡。
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可谓是不遗余力地自黑,片中的诸多描述甚至比当时的真实情况更为夸张。
球队拿了欧洲冠军凯旋回国,在海关却没有名人的待遇,遭遇严格的开箱检查。这个桥段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前苏联各种商品稀缺,尽管政府严查外汇和走私,仍旧无法阻挡民众从国外购买物品。
影片中当时前苏联的医疗技术不如美国先进(事实上是否如此存在争议),这是加兰任教练想要带儿子去国外手术的原因。谢尔盖打球后腿疼要靠冰敷,同期的美国队却有立竿见影的止疼药,也体现了这一点。
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样处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之中。电影中有个细节是小别洛夫的女友想与他结婚,却被她的教练告知要五年后才可以。
故事中巴勒斯坦的恐怖袭击在历史上确有其事,被劫持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这桩政治恐怖事件也被称为“慕尼黑惨案”。
电影中主角队伍的前主教练宣布他们会在紧张局势下继续比赛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体育竞技才是最高级别的战争。”
这也是《绝杀慕尼黑》想要传达的体育精神:无关时代,无关政治,拼尽全力,永不放弃。
每一个挥洒汗水的瞬间都值得致敬,它们永远纯粹,永远令人热泪盈眶。
如何评价电影《慕尼黑》
视觉上的刺激要够分量,我称之为“影像奇观”,这种奇观可以是美妙的,宏大的,也可以是惨烈的,悲怆的。比如暴力场面中人物被杀时的死相,聪明的导演都会在这上面动脑筋,因为观众总是会因为一场戏而记住一部电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戏对刻画人物来讲再关键不过。《慕尼黑》中职业女杀手被杀时身上依次有三个弹孔,她抱了抱小猫最后跌到躺椅上,睡袍打开,浓血从颈部的小弹孔涌出,流向他赤裸的全身。这对善于色诱杀人的她在合适不过。
祝您生活愉快~请采纳~
2019北京电影节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片子
有一部在2019北京电影节展映过的篮球电影《绝杀慕尼黑》值得推荐一下。
篮球是世界第二大运动,篮球电影也是体育电影里重要题材。
光是今年就已有三部篮球电影登陆中国内地大银幕了。
1月有美国片《德鲁大叔》,豆瓣6.4,票房1200万。
3月有西班牙片《篮球冠军》,豆瓣7.3,票房60多万。
6月,则迎来了俄罗斯片《绝杀慕尼黑》。
豆瓣评分8.3分,好于90%运动片。
目前中国内地院线正上映的片子里,也属它口碑最好了。
这部2017年12月底在俄罗斯上映的电影,是以30亿卢布(约人民币3.2亿)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纪录的。
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不过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对现在年轻人来说太久远了,只在历史书上知道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杀害),对于男篮决赛的戏剧性最后3秒一无所知。这部电影就是以这场比赛为高潮,讲述了当时苏联男篮国家队的故事。
体育电影一般都以世界通用的励志燃情为基调,没有太多观影门槛,不是篮球迷,也能get到《绝杀慕尼黑》的激动人心。
但不可否认,“体育和政治无关”只是理想,实际上政治无孔不入,这场决战发生的时间很特殊,所以需要了解一点历史背景,才能更好融入剧情。
上世纪70年代,还是冷战正酣的时期,美苏争霸是国际局势主旋律,外交、军事、航天、体育等等各方面都在竞赛。美苏都是体育大国,苏联时期是集结了众多加盟共和国的优秀人才,所以在这支男篮国家队里有格鲁吉亚人、有立陶宛人等。
当时苏联男篮是欧洲冠军,也在巴西的洲际比赛拿了冠军,但美国男篮更是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梦之队。
政治高压、奖金微薄,苏联男篮是一个人人心怀小算盘的团队。
新上任的教练加兰任,是为了给坐轮椅的儿子攒治疗费和出国条件而战。扮演者是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凭此片在俄罗斯拿了影帝,他还参演过《碟中谍4》(饰演克宫爆炸后追捕阿汤哥的俄罗斯警探),所以我们看他会有点眼熟。
11号心系格鲁吉亚家乡,酝酿提出退队申请。(哈哈,俄罗斯人的名字不仅如片中展示的难为比赛解说员,也难为我们观众了,顺便怨念一下俄罗斯叫安德烈的人好多啊)
10号是全队得分王,自视甚高,对新教练不信服,膝伤隐患一度还成为小悬念。
5号被立陶宛策反,有出逃意象,要是不拿到奥运冠军,可能被当局灭口。
7号隐瞒自己有近视看不清传球,怕被驱逐出队。
9号不满总是担任传球助攻角色,也想自己进球得分当英雄。
14患有当时罕见的心脏病,为了继续打球隐瞒病情,但纸包不住火。片中穿插的爱情线也在他身上。
连队医都肩负着监视和窃听队员的隐秘任务。
新教练是个强硬派人物,上任伊始就和体育高层约法三章谈条件:要退货一些队员、要采用美式训练方法、要能让队员多出国参赛。
并在新闻发布会上公然宣称要在慕尼黑奥运会击败战神美国男篮,说出了电影海报上那句名台词“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他的自信言论引发了舆论哗然,体育高层也如临大敌,一旦说到没做到,在当时的环境下,政治前途堪忧。
我相信,队员们虽然有些也吐槽教练“口无遮拦”给他们带来压力,但内心里还是会被教练的豪言壮语激发到,作为运动员,都有胜利的进取心。
影片前半段其实很平常,跟其他体育电影差不多套路,聚焦在新教练和高层角力、和队员磨合以及一些训练和比赛的片段,通过一些事例塑造群像,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看人物的行为选择。
率队去美国参加友谊赛那一段还挺有意思,苏联男篮国家队不仅被美国街头篮球的小伙虐,还被美国大学生球队接连击败,队员信心跌倒谷底,教练倒是成竹在胸,是啊,输不可怕,从输中汲取经验、默默偷师才是要务。
片中有多次篮球比赛场景,运动镜头、慢镜、摇镜、快速剪辑、全景、特写都有,再加上体育电影必备的激荡配乐,配合使用就觉得临场感很强。
这些苏联球员几乎都不是由篮球运动员饰演,是选角后突击训练的,但动作和气质还是和篮球员蛮匹配的。
还有那些复古的服装和道具,看着也很有70年代的feel。据说篮球也是特制的,但我看不出差异,哈哈。
最高潮的自然就是奥运会决赛的戏码,这场比赛不仅是两支篮球队的比拼,更成为两个国家的较量。
慕尼黑惨案发生后,苏联官方原本准备让苏联队退出男篮决赛,既是政治姿态,又避免了万一输给美国男篮不好交差,但最后还是奥林匹克精神占了上风。
最后三秒钟那一段,我第一感觉是挺扯的,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来,美国队都庆祝过两次胜利了,又生生被按回板凳,美国队怎么可能就范?
日常体验里三秒钟很短,眨两下眼就没了,但在NBA赛场,我们见识过很多读秒奇迹,3秒可以得5分,8.9秒可以得8分,甚至还有过0.4秒绝杀。可放眼在上世纪70年代的篮球比赛就很罕见了,那时候篮球场地还没有三分线,一场篮球赛得分也就是四十来分就可取胜,不像现在NBA比赛动辄就上百分。
但这慕尼黑三秒绝杀奇迹是真实存在的,影片最后滚字幕时放出了历史影像,苏联就是这么赢下了美国,真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