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兵法 有哪些

孙子兵法有哪些?孙子兵法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29 19:46:11 浏览3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孙子兵法有哪些

三十六计
01 瞒天过海
02计 围魏救赵
03计 借刀杀人
04 以逸待劳
05 趁火打劫
06 声东击西
07 无中生有
08 暗渡陈仓
09 隔岸观火
10 笑里藏刀
11 李代桃僵
12 顺手牵羊
13 打草惊蛇
14 借尸还魂
15 调虎离山
16 欲擒姑纵
17 抛砖引玉
18 擒贼擒王
19 釜底抽薪
20 混水摸鱼
21 金蝉脱壳
22 关门捉贼
23 远交近攻
24 假道伐虢
25 偷梁换柱
26 指桑骂槐
27 假痴不癫
28 上屋抽梯
29 树上开花
30 反客为主
31 美人计
32 空城计
33 反间计
34 苦肉计
35 连环计
36 走为上
孙子兵法
1计篇
2作战篇
3谋攻篇
4行篇
5势篇
6虚实篇
7军争篇
8九变篇
9行军篇
10地形篇
11九地篇
12火攻篇
13离间篇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分13篇,又叫《兵法十三篇》
分为
卷上: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
卷中: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
卷下: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而三十六计无年代和作者可考,不分卷,有六套计,每套六计,共六六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吗?
他们好像是两本兵法书吧.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帝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可以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孙子兵法是什么

《孙子兵法》也称为《孙武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军事著作,书中的内容广泛,思想内涵深奥,逻辑非常缜密严谨,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精华,从诞生之初就被奉为兵家经典。
孙武写的《孙子兵法》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经过手抄,流传在各朝各代,也被历代的军事家进行学习研究。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评价《孙子兵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意思是看遍了历史上的兵书,没有比《孙子兵法》写的更好的。
这部兵法不仅仅是写了军事谋略,还有关系国家和天下和平的大战略和大智慧。孙子兵法现在是被全世界都认可的一部军事书籍,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流传在各国的研究者手里。
《孙子兵法》的真品竹简保存在山东省博物馆,在1972年的时候出土于临沂市银雀山的汉墓中,现在是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证明了历史上有孙武、孙膑两位孙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在热门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还专门为《孙子兵法》汉代竹简做了一期节目。

孙子兵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孙子兵法》内容精要:《孙子兵法》全书共13章,分别论证了“计”、“作战”、“谋攻”、“军形”等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作了充分的总结,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

首先,《孙子兵法》首次对战争的致胜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总结出“道、天、地、将、法”五大致胜因素。其中“道”指的是政治策略;“天”指的是天气条件;“地”指的是环境,地形;“将”指的是将帅的才能;“法”指的是部队的纪律与训练。在这五大因素中,孙武特别强调“道”的作用,主张军事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而完善的政治是军队获胜的根本。他认为,只有“令民与上同意”,亦即在政治上能使人民与国君同仇敌忾,战争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因此他明确地提出,“厚爱其民”才能守成,反之必致“先亡”。他的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表明了他对战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无独有偶,在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也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主张,恰与千载以前的孙子的见解不谋而合。

其次,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其中许多如今已成为成语,广泛流传。例如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和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其三,在大战略上,孙子主张“必于全争于天下”,他所谓的“全”,包括谋略、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孙武并不推崇盲目地炫耀武力,他认为这样会过早地暴露己方实力,他更赞赏以韬光养晦的方式,凭气势战胜敌手。因此他称赞不经过战斗便能使敌手屈服的谋略,才是真正的“善之善”。他的这些战略学思想直到今天,仍颇具参考价值,带有典型的“以柔克刚”的思想特色。

其四,在具体的战术学角度,孙子主张速战速决,这与其在战略学方面不主张轻举妄动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孙子认为,战争是危险的,因此轻易不可以使用,但一旦箭在弦上,便必须一一发中。孙子清醒地看到,持久的战争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而虚耗兵力本身便是败亡之道,故用兵贵在神速,惟如此,才能使其不与其政治目的相冲突,并在最大程度上免除战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孙子还详细探讨了战术的灵活性,主张用兵应像流水一样,富于变化和机动。他提出的“因敌致胜”精辟地概括了战场机变艺术的灵魂,他的许多精彩的论点,后来成为我国历代军事学家所推崇备至的经典语言。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许多章节可称是最为详尽的作战手册,其中透彻地分析了两军对垒的战争形势和战术问题,对后来人们的军事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

毫无疑问,《孙子兵法》对我国军事思想以及智谋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理论总结与开创之功不可磨灭。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孙子兵法》成书于2500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在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兵圣”或“武圣”。当年,孙武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吴国,被吴王重用为大将,以三万之兵打败了楚国的二十万军队,威震各诸侯国。 孙武总结中国春秋末期及以前战争的经验,写作了《孙子兵法》,揭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

《孙子兵法》共有6000多字,分为13篇,每篇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比如:《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它深刻地指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作战》篇阐述了如何进行战争。《谋攻》篇讲述如何进攻敌国。孙武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灭敌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特别强调以谋略 取胜,他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取胜,再 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谋攻”,不仅需要知道自己的实力,还要做到知道对方的情况。在《用间》篇里,孙武指出,要先知敌情,就要善于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孙子兵法》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比如:其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口头禅。

孙子兵法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所以所写的兵法就被称为《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 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山东 临沂 银雀山汉墓中。

当时孙武辗转至吴国,经过伍子胥的引荐,携兵法13篇面见吴王阖闾,吴王为兵书所折服,故而孙武得以重用。这其中还发生了孙武在吴王面前挥刀斩爱妃的治军故事,体现了孙武严明军纪,在治军面前绝不含糊的军事家气魄。

735年,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将《孙子兵法》带回日本,此后,《孙子兵法》在日本历经了从秘密珍藏、逐步公开和传播到研究发展等几个阶段。

1772年,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奥把《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由此开创了用西方文字传播《孙子兵法》的先河。

孙子兵法流传版本非常之多,如下图所示:
一般来说,孙子兵法包括十三篇,分别是:

始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军形篇

兵势篇

虚实篇

军事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以后有机会分别讲一讲各篇的具体内容。

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哪些

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字,孙武撰。孙武字长卿,齐国人,括动于春秋末期,是先秦兵家的始祖。《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它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兵书,被称为“兵经”,已译成多国文字流传国外,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反映了孙武的战争观,“兵者,国之大事也”,直观地看到了战争的重要性。他注意到战争与政治关系,把“道”列为战略内容首要因素。《孙子兵法》有大量关于战略战术的分析。它把战略上的胜负判断归结为“道、天、地、将、法”五大因素,强调战术的灵活性,提出“兵无常势”、“因敌而制胜”“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等有效使用兵力的原则,以及“兵以诈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出奇制胜的方法;它十分重视战争的客观条件,“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就是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的;它提出先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的主张及“治乱”“勇怯”“强弱”“劳逸”等对立转化的观点,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还提出了一些治军理论。它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成为历代兵家的座右铭。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十三篇精华

开篇

《孙子兵法》是至简的大道,它不是什么奇谋巧记,而是基本原则。

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目标是解决问题不是去战斗

要善于忍耐,善于等待,也是我们人生的大道理

第一篇 始计篇

“计”是计算的计,是SWOT分析,不是计谋

通过五事七计来计算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计算胜算,来决策该不该打。

等待也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行动,首先熬双方的经济实力,其次看谁先犯错。不该行动的时候千万不能乱行动。

计不是计谋,而是计算双方的实力。实力不行,计谋没用

兵者,诡道也。

也有诡道,十二条诡道。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诡计“没用”

不忘本谋,不忘初心,就能不被机会所诱惑,就能不看见便宜就想占。

一是不忘本谋,二是不存侥幸。就能不受“诡计”。

第二篇 作战篇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一篇主要讲战争的成本。

战场上战士吃掉的粮食,只是消耗粮食的很小的一部分。平地千里的成本是每运一车粮食上战场,消耗十九车。汉武帝征西南夷,是120车,才运上战场一车。10万人在前线作战,后方大概需要七十万个家庭全力生产来支持。

启示

德鲁克说,所有颠覆式的创新都是30%以上的成本的降低。

第三篇 谋攻篇

在计算完胜算和成本之后,发现既打得赢也打得起,就要考虑怎么打了。

怎么打?这一篇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曹操注解“兴师深入长驱,决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决:断绝,包围)

++====#### ====++ 百战百胜,不如一战而定

战争是要解决问题,胜利是要看胜利的质量。如果胜利没有质量,仗永远也打不完。楚汉相争,项羽百战百胜,而刘邦垓下一役,一战而定天下。

“屡战则民疲,屡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其所以亡也。”

《吴子兵法》里说:“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以数胜而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最上策是打消对方的计谋,谋划,让他不想打;其次是破坏对方的外交,绝了朋友外援;第三才是动刀兵,最差是去攻城。

折冲樽俎。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十倍兵力可以包围,五倍可以进攻,两倍则要把敌兵切割,分而击之。毛主席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我们很多人老是幻想,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都是一厢情愿。属于小概率事件,通常是不行的。

兵法讲兵力原则要以多胜少,但是我们咱们能比敌人有更多的军队呢?双方军队差不多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要靠行军,靠运动,在局部形成优势。这就是毛主席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比如,四渡赤水出奇兵,就是通过来回穿插运动,调动敌人,然后形成局部优势,一块一块地吃掉敌人。从整体看,是以少胜多,但每一次到战场交火的时候,他都是以多胜少。 所以以少胜多的方法就是以多胜少,是局部的以多胜少。

克劳塞维茨说,一倍以上的兵力优势足以打败任何优秀的将帅。就算是拿破仑,当他兵力优势不在的时候,他也赢不了。

秦国灭楚,王翦非得要60万大军。

华杉,“ 所有增长都是投资拉动 。”再好的主意,没有投资,你什么也干不成。那什么样的投资呢?就是要压倒性的投入。

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么是压倒性的投入时间,要么是压倒性的投入金钱,多数情况下是时间和金钱都要压倒性的投入才能成功。如果要想花小钱办大事,想要四两拨千斤,那就是自欺欺人。

启示,重点是知己,不要被别人带着走。我们老想着知彼,却没想到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不知道别人,而是不知道知己。如果我们去学知己知彼,就想清楚你是否真的知道知己,是否真的能够认识自我。

第四篇 军行篇

和第五篇 兵势篇,连起来就是形势

夫立策决胜之术,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

,是大体得失之数。就是判断行不行。

,是临时之宜,进退之机。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就是讲势。

,是感情的情。指意志力和勇气,气势。

记住四个关键字: 先胜后战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先把自己搞得强大,不可战胜。敌人可不可胜,不在我,敌人如果无懈可击就不战,如果他作死,就助一臂之力。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一句话,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善战者,胜已败之战也。”

如果不可胜,那么就应该不办。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非要办,反而会输光老本。

所以,等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等待什么呢?等待形势的变化,形变为形胜,势变为势胜,这时就可以先胜后战。形胜是在等待中积累,让自己不可胜,越来越强。势胜是胜机出现,一战而定。这些都只有通过等待才能得来。

等待什么呢?一是积累自己,二是等待对方失误。那等不了怎么办?就不办!还非要归你呀?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事你都能搞定的,该放弃的时候要放弃。如果志在必得,可能反而是灭亡。

我们人生中很多人的毛病就是不能等待,不能等待就NO zuo No die。

《形篇》主要就是讲先胜后战,比较糟糕的是战中求胜。“胜可知而不可为。”你要胜中求战,就要善于等待。

“*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胜利是等来的,不是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所以说“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对于个人或创业来说,等待是什么么?就是一直积累。“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第五篇 兵势篇

第一讲,战术第一原则,“ 以正合,以奇胜

奇(Ji),多余出来的。奇兵,预备部队。

两军对阵,先以正兵合战(会战),再投入预备部决胜。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战斗的方法就是奇正,没有别的,但奇正之间转换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奇正分兵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原则,叫分战法。不管多少兵都要分,有几十万大军要分,一个班攻一个山头也要分。要善于运用奇正变化。 (==投资资产配置,或者产品用户体验也是这样==)

小结,我们通过“以正合,以奇胜”学习到分战法的战术原则,要始终坚持原则,原则是用来坚持的,不是用来放弃的。

第二讲,讲用势和造势。

团队强去不强,责任在领导,领导就是要造势,势成之后,用人干事如水到渠成。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率领大部队像率领一个班一样轻松,靠的是组织编制。分数就是编制。挥百万雄兵,靠的是形名。形名是指挥系统,形,视觉和名,听觉的指挥符合。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善战的将领,靠势不靠人,关键是形成势。制造什么样的形势,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 善于任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情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

三种兵势:气势、地势、因势:

气势+地形+作战时机

《兵势篇》最后一句,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势,就是在一千仞高山上,推下来一颗圆石,谁能挡得住?

第六篇 虚实篇

第一讲,虚实的价值观,

虚实价值观三原则

西贝莜面村第三代店300平33道菜单,放弃3000平100多道菜,换来的是“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和快速翻台。

汉庭从“睡好觉,洗好澡,上好网”到“爱干净,住汉庭”

==你如果什么都想要,你就什么都得不到==。这就是虚实篇给我们的智慧,只能要一样。

做商业战略重心的选择时,有策略地做“虚”,能保证最重要的实。

第二讲,虚实的方法论

对敌人我是先摆好战场让他来。让他来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利益引诱他来;第二是让他不来比来有更大的祸害,他不得不来。eg:围魏救赵。

所以讲虚实的道理, 你面对一个战局的时候,你都要判断这个战局里面那个地方是实,那个地方是虚 。克劳塞维茨说过:“++任何一个战略都有它的战略重心,所以我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战略重心。++”

什么叫战略重心?比如敌人有四支部队分别在四个地方,你不能把你当军队分成四份,挨个把每一个都消灭。你要把全部部队集中起来,找到这四个哪个是关键,把这个关键打下来,剩下的三个就投降了。

==战略重心的理论推进得更具体,就叫做决胜点。== 你要找到这个决胜点,然后投入全部兵力压垮这个决胜点。这个决胜点被压垮了,整个就解决了。

==我们在经营里面也是这样,我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怎么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客人自己会来,这就是致人。如果我不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而是把精力消耗到天天去找客户上门就是致于人。

儒家“近悦远来”的思想。对我们的经营,对我们的客户,我们要通过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实,让他自己想来。而不能把精力花在天天找风口上。你找不到风口,反而会掉到沟里。

==炒股也是一样,不要想着天天找热点,跟风,要做实自己对宏观走势的判断,对板块的长期判断,做长期的选择。==

第七篇 军争篇

战场上冲上去争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冲上去,第二段是争。怎么冲上去,就是行军。战争之前是什么?是等待。是“先胜而后战”。孙子兵法第一至第四篇一直讲等待。军事行动里,第一重要的是等待;第二重要的就是行军。

第一讲,主要讲行军的原理。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通过行军,调动敌人,主动选择时间、地点来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在两者之间不是直线最短,表面上迂回的道路,实际往往更有利。

第二讲,讲争。争什么?争一口气,就是士气。

治气,治的是心、气、力。

故三军可以夺气,将军可以夺心 ”,把敌人的气给打下去,把将的心给夺了,他就不行了。

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兵法不是讲要穷寇莫追吗?孙子兵法讲的是“穷寇勿迫”,你不要挡在他前面,他现在要回家,挡在前面他要跟你拼命,你要在后面追。所以是穷寇勿迫,马上要追。这也是林彪的三猛战术:猛冲、猛打、猛追。关键在于后面的猛追,不用汇报马上追。道理就在于治气。

生活中,治气跟不治气的人,能量能差一百倍。报告时的一声“大家好!”能抓住所有的注意力。只要老板学会打招呼,公司业绩就能增长。

第八篇 九变篇

这一篇主要讲战场上的变化和变通,强调你要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变通。

但首先要秉持两个理念,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

圮(pǐ)地,水网、湿地、沼泽,不要扎营。

衢地,要结交外援。

绝地,没有水源,草料等不毛之地,不要停留,赶紧走。

围地是四面都是险要,要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而我能给敌人布个口袋。

死地,要坚决奋战,即战则生。

李广与程不识

李广很随意,不是正规部队的做法,缺乏正式管理,所以他带不了大部队,只能带兄弟连。

程不识,一辈子几乎没打过什么败仗,也几乎没打过什么仗,就是因为他太严谨了。编制一级级管理指挥,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营防如铁通,宿营有警戒,敌人攻不进了。行军前有斥候,后有后卫。从来没让匈奴占过便宜,匈奴一听是程不识的部队,就根本不往这来。

在《资治通鉴》里,司马光这样评论程不识和李广,他说:学习程不识就算不能立功,也能立于不败;而学习李广,很少有不败亡的,因为你不是李广,你学会了他的吊儿郎当,但是你没有他的天才。

==所以,九变的关键还在于你能够提前计划,一切按原则按规矩来办。== 不要寄望于小概率事件。要有计划,按程序办事,以不变应万变。

个人感悟:投资的程序建立:决策,对策

第二讲,战场上的五个不为。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其实就是要不忘初心,聚焦于战略重心,抓住主要矛盾。

英国富勒《战争指导》里讲了两个核心的战略原则:

eg:朱棣不打河北、山东,直取南京。

第三讲,将有五危。

所以,像刘邦这样的人,不必生也不必死,不忿速不廉洁也不爱民,这叫 人至贱则无敌

总结九变篇。

第九篇 行军篇

第一讲,行军宿营的战术守则。

讲山地、河流、平原、沼泽四种地形行军和宿营的注意事项,又讲了六种有害的绝地:绝涧(深沟且水量很大)、天井、天牢、天罗(草木深密,灌木重生,刀枪棍箭施展不开)、天陷(地势低洼,道路泥泞,车马都过不去)、天隙(一线天)。

上雨,水沫,欲涉者,待其定也。 ”看到河水浑浊且水面有泡沫,说明上游下了大雨,一会可能会暴涨。

第二讲,侦察兵的32条行动法则。

一共讲了32情况的敌情侦查法,可以分为: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釜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xī),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对侦察兵有两点要求:

一、要抓住重要细节;二要发现迹象背后的形势变化。

第三讲,谈养兵之道。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兵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不要盲目冒进,要能够团结一致,判明敌情,选人用人而已。

选拔人才的两大要素:

第十篇 地形篇

第一讲,六种地形,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和远形的战术要点。

第二讲,讲六大败局,走、驰、陷、崩、乱、北。讲到“”,特别强调部队选锋军的建设。一定要有选锋,他们是团队中的精锐部队,他们用来探索新问题,解决重要问题,是战斗决胜的关键力量。

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第三讲,讲将领的职业道德准则

答案就一句话“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不赢追求自己的名声而贸然进攻或前进;该撤退就撤退,不会因为会被国君问罪而不退;保护百姓的利益,一切以符合主君的利益为标准。要求将领完全无我,不能考虑自己的利益。

但是主君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也是很微妙的,往往不完全相同。

小结:职场人的四条职业准则:不求名,不怕担责任,维护公司利益,符合社会利益。职场人在公司工作的时候,你不应该考虑能不能拿奖金或什么时候升职。你应该考虑的就是: 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

第四讲,知己知彼知地形

看待事物要有三双眼睛:

第五讲,《地形篇》最后一讲,驭下之道

主要有三:

带兵的关键在于自己,管理的关键也在于管自己,只要你自己愿意来了,大家自然就都跟来了;你自己都不愿意来,你肯定是管不住别人的。

爱下属要讲究方法和规矩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士卒可下,而不可骄。 ”你可以平易近人和礼贤下士,但是你不能骄纵他;恩以养士谦和待人,这叫“可下”;制之以法,用严格的法令来管理他,这叫“不可骄”。

李世民的大将李靖说“ 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 ”你作为一个将领,一定要让你的士兵怕你,怕到什么程度呢?要怕到比敌人还可怕。

恩不可以专用,罚不可以独行 ”只有恩或只有罚都不行,只有恩,则骄,只有罚则士兵跟你不亲,所以说王者之兵,是德行相参,恩威并行。

第十一篇 九地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

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的五大对象: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 这里火做动词用。

人是军队。积是器材和粮草,孙子曰:军无委积则亡。辎是辎重,库是仓库,里面有器械钱粮。火队就是少了敌人的对仗兵器。

火攻的八大工具:火箭、火镰、火杏、火兵、火兽、火禽、火盗、火弩。

火杏就是火鸟,抓了鸟,然后把艾草点燃放在一个杏核里面,再把杏核栓在鸟身上,最后放飞它。鸟就会飞回城里屋檐下的鸟窝里,等到杏核烧破了,火种就出来了,把房子点燃,把城也烧了。火兽也是把艾草绑在野猪麋鹿脖子上,然后撵到敌营里面去。

火盗就是派进敌营去放火的奸细。

火攻要看日子,纵火的条件也要齐备,要有引火之物,天气要干燥,风向还要对我有利。

火攻在古代非常重要,《三国演义》里著名的火攻,诸葛亮加入刘备的第一仗就是火烧博望坡。奠定三分天下形势的火烧赤壁。诸葛亮折寿的火烧藤甲兵。以及刘备的最后一战,被陆逊火烧连营。

第十三篇 用间篇

第一讲,由用间引出的用钱观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战争相持数年,劳民伤财,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算不上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刘邦的天下就是花钱买来的,要舍得花钱,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花钱的四大错误心态:

心态一 、有一种人大钱花习惯了不知不觉,小钱是预算外的就心疼得不行。

心态二 、算别人的账,不算自己的账

老是算别人如果得了利,自己心里就不服气不平衡,宁愿自己吃亏也让对方占便宜。有很多老板多觉得你跟着我,我培养了你就是最大的赏赐,你还要什么别的利益啊?

华杉的药方 :你给别人钱不是给对方定价,而是给自己定价。你需要给他很多钱不是因为他身价高,是因为你的身价高;不是因为他值钱,而是因为你值钱。

就像很多大公司10亿美金收购初创公司,是因为今天你不收购他,明天他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进而颠覆你的市场,所以你这10亿美金其实是便宜的。

心态三 、担心投资失败。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给他的钱是对的呢?万一我给了钱他却没回报给我价值,怎么办呢?

华杉的药方:放宽心态,不成功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如果我们花的每一笔钱,每一件事都一定能赚回来,那世界不是太简单了吗?

你收买了敌人最后,还会有各种情况。你收购了初创公司,也不一定经营得怎么样。就像雅虎当年收购的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没怎么样啦。

==但生活就是这样,生活就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的时候,花钱只是创造了一些可能性,或排除掉另一些可能性,从来就不能百分百地保证成功。==

心态四 、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如果你想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拿一个刀刃去对另外一个刀刃,那你永远都对不上。

华杉药方: 多花冤枉钱,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唯一方法。只有你花钱的面足够宽,你才能够提高覆盖这个刀刃的概率。

第二讲,间谍的五种用法

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

因间,因其乡人而用之。 他是本地人。

内间,因其官人而用之。 他是敌国当官的。有七种人可以发展为内间。

“敌之官人,有闲而失职者。有过而被刑者。” 受过处罚,仕途收影响的官员。

“有宠癖而贪财者。” 有特殊爱好又贪财的官员。

“有屈而在下位者。有不得任使者。” 有对自己地位不满,不得志不得重用的人。

“有欲因败丧而展己之才能者。” 希望自己这方失败,自己才有发展机会的人。

“有翻覆变诈,常持两端之心者。” 反复无常,养不家的人。

孙子曰,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领导身边人要注意啊。

最后,生间和死间,就是可以活着回来的间谍,和用他的死来换取胜利的间谍。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例

泾阳之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它概括性的描述了孙武对战争中敌我势力的认识。古往今来,历代军事学家都在运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经过时间的证明它不管是对战争、商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战争中这一规则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唐朝开国之初,政局未稳,边境时常受到东突分子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唐高祖李渊一时无计可施,只好决定将京都迁移出长安。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年轻将军,对于父皇的决定坚决反对,认为大唐皇朝成立之初,区区几个东突分子闹事就要搞得迁都,国威何在。于是带领军队到泾阳与东突厥展开战斗。
双方实力悬殊,东突厥有兵20多万,而李世民所带军队不过几百。但是令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惊讶的是李世民居然天不怕地不怕,仅仅带着100骑兵就直奔阵前和颉利、突利二可汗,说:“我们已与你们可汗结盟,今日为何违约来犯?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请可汗与我李世民一人来决战。如果派兵攻打,我这百名士兵将拼死迎战,决不后退。”李世民如此的阵势,加上他深情镇定威严,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认为大唐肯定设有埋伏,因此不敢下令进攻。李世民见状又说:“你以前与我们有盟,今日出兵袭扰,为何不守信用?”这一反问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哑口无言,李世民的种种胆大的行为不得不使颉利相信突利和李世民勾结,将军情泄露出去了。鉴于这种状况,只好退兵,待时机成熟再出战。
李世民设计突击突厥,使他们仓皇而逃。一时间,李世民的军队士气高昂,大家都认为要乘胜追击。李世民认为,大唐皇朝建立才不久,应该以修生养息为主,而不是一味好战。于是 ,李世民与颉利会盟,并赠其大量金帛,目的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从此大唐边境和谐安定。李世民晓知颉利的心态,据此采用一系列离间战术,然后采取突击获胜。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深刻应用。
满意望采纳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

《孙子兵法》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作战篇》

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篇《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

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三十六计:

1、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2、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5、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6、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7、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8、暗度陈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9、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10、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11、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2、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13、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14、借尸还魂

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15、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16、欲擒故纵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17、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18、擒贼擒王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19、釜底抽薪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21、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22、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23、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24、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25、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26、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27、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28、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29、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30、反客为主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31、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32、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33、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34、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35、连环计

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36、走为上计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生优育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1.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6.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