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变化1500字

家乡的变化1500字(写一篇家乡城市化的变化的报告(1500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24 11:15:46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写一篇家乡城市化的变化的报告(1500字),

  广东高要“进城”:一个中小城市的城镇化样本
  城镇化被作为今年扩大内需的一个着力点
  粤每年需推动近八十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双转移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如何应对这一特殊的人口迁徙?
  高要“进城”
  一个中小城市的城镇化样本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别于以往的一大内容就是强调推进城镇化。  

会议提出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并将城镇化作为今年扩大内需的一个着力点。  

在广东,来自省住建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省的城市化率为63.37%,高于全国45.70%的平均水平。不过《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应达到80%。
  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广东城镇化率须每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也就是说,我省每年需要推动将近8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如何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并通过城镇化拉动内需,成为了摆在广东面前的一大课题。
  最近,一份有关肇庆高要推动城市化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重视。高要———这个既位于珠三角、又属于山区的县级市———通过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推动城市化的先行先试,或许能给其他地区推动城镇化带来一些启示。
  高起点规划打开城市框架
  城乡规划编制花了2000多万元
  走在高要城区,不时可以看到一幅大型规划图———《高要市新城区概念性规划》。在这幅图上,高要旧城区仅仅占了一个角落,而江滨新区和西江新城两大新城区则占据了绝大多数面积。通过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新规划的高要城区面积从原来的18.5平方公里扩大到38.8平方公里;不久前西江新城纳入规划后,城区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
  站在离旧城区不远的象山之巅望去,与肇庆端州区隔西江而望的高要旧城区背后,有一片群山环抱的腹地,新兴江从中穿流而过。从3年前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来看,当时这片腹地主要仍是荒地和池塘。而现在,崭新而整齐的住宅区已经占据了其中的大部,这就是高要“一河两岸”的江滨新区。
  高要市市委书记武临黔说,虽然高要山多平地少,城市规模先天受限,但通过适度超前的科学规划,高要拉大了城市框架,而通过交通、市政设施的建设,先天的地理障碍将被突破,旧城区将与新城区联结成片,城区面积也将比原来扩大近3倍!
  美好的蓝图背后,是对规划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
  高要当地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在高要市的大大小小会上,主要领导总是反复强调“规划”二字,“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邀请专家提意见的小会,他们都会亲自参加”。从2006年以来,高要仅投入城乡规划编制的总费用就达到2000多万元,这种大手笔的规划即使在珠三角地区也不多见。目前,高要除城区以外,3个中心镇、12个建制镇和6个主要工业园区、5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也都已完成了总体规划。
  省委政研室的报告指出,城市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高要如果没有通过高起点的规划,快速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就不可能产生对人口的吸纳集聚能力。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从“金陶园”到“金淘园”一字千金
  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表示,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能够达到80%多,远远高于东西北地区,与其发达的制造业密不可分。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与专家的想法不谋而合,立足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成为高要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抓手。
  高要布局有金淘、金盛、金渡、西区、禄步、活道六个产业集聚基地和白金龙工业带的“六园一带”。“六园一带”工业园区落户企业550多家,引进资金300多亿元,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地。
  在高要还流传着一个通过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故事。
  金淘园区原规划为承接珠三角陶瓷产业转移,当时,金淘的“淘”其实还是陶瓷的“陶”。陶瓷产业占地大、单位用地产出少,2006年,高要对园区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收回了5300多亩原用于发展陶瓷产业的土地,并招商引进了高分子材料、不锈钢等产业。就此,园区从单一的陶瓷产业园转型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现代产业园,土地价值比原来提高数倍。“陶”字顺理成章地改成淘金的“淘”后,这个故事也就被戏称为“一字千金”。
  园区负责人介绍,金淘园区现有企业全面达标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这就相当于再造一个高要的规模工业。金淘园区所在地———金利镇有关负责人还介绍,得益于园区经济的发展,金利镇城区面积从2003年的4.8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20平方公里。在镇区的15万常住人口中,外来工占到了7.2万人,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54.95%,远高于高要全市平均水平。
  高要市市长徐敏坚表示,工业化带来的不仅是就业机会,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高要也不可能有能力推动大规模的人口集聚。
  引进品牌房企带动人口聚集
  珠三角和本地房企纷纷闻风而动
  李先生是高要市政府的一名普通公务员,过去一家三口都住在与高要城区一江之隔的肇庆端州区。不过前年,他在高要城区买了一套商品房,举家搬了过来。李先生说,过去高要几乎没什么楼盘,不过近几年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来我就想换套大点的房子,正好现在高要选择多,而且房价比端州还便宜。搬过来后,上下班也方便多了。”
  这种变化源于高要近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采访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认为引进碧桂园和祈福两大知名房企,对提升高要房地产业整体水平,起到了关键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6年7月,碧桂园拿下象山前的一块荒地,兴建一批商住楼和别墅,2007年开盘后,销售畅旺。随后,祈福集团也顺利进驻。目前,碧桂园和祈福集团在高要共有3个项目,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进驻,使得珠三角和本地的房企闻风而动,一批优质楼盘冒了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市民到高要安居置业。
  来自于佛山的乐添房产经营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罗壮志介绍,早在2006年以前,乐添公司就进驻了高要并建有乐添大厦项目。“当时,几个月都卖不出去几套。而2009年我们公司的新项目丽景花园,预售仅几百套,一开盘就卖完了。”
  目前,高要城区在建楼盘17个,施工面积达134.89万平方米,是几年前的10多倍。2009年1-11月,高要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预计全年可达到40万平方米,增长200%。此外,目前来自高要以外的购房者已经超过五成。其中,来自肇庆端州城区的购房者更是占了很大部分。
  房地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人口的集聚和服务业的兴旺。仅碧桂园进驻高要的消息传开后,一批在肇庆端州城区从事饮食娱乐业的业主,就纷纷出动到高要城区收购临街商铺。据统计,2009年全市饮食业、娱乐业、商贸业的从业户数以及个体工商户均是2006年的2倍多。  推动城市化还需要做什么  
视点1  “让已经进入城市的人能有更加体面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使他们能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且逐步享受到城里人的福利”
  城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吸引到城市是城市化的必备条件,但也只完成了城镇化的第一步。
  以珠三角为例,珠三角目前大约集中了全省80%的GDP,但人口却只占到全省的一半左右。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指出,这就说明了有20%-30%的人口处于半城市化状态。他表示,城市化的核心就是要让已经进入城市的人能有更加体面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使他们能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且逐步享受到城里人的福利。
  目前,我省共有外来人口约3000万,他们多数从事一些较为低端的工作,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比有相当距离。有限的收入使不少外来工大有身在城市却被边缘化的感慨,揣着微薄的收入却不敢消费。宋劲松表示,城市化的进程中,既有拉力也有阻力。“拉力是指城市中就业、生活、服务的吸引力,阻力则是城市生活成本高、城市对劳动者技能的高要求等等。”以高要为例,前年高要实现农村教师收入与公务员相当后,镇级中小学教师人均月收入从2006年的1342元提高到现在的4139元,增长2倍多,农村教师因此开始有能力到城里买房。可见,收入的提高将大大增加拉力,对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扎根,起到了关键作用。
  让农民进入城市并斩断土根,还要保证他们有稳定的生计来源,有更强的职业技能。宋劲松认为,工业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互配合、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这将推动更多农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获得在城里生活的技能。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也是推动城镇化的下一项课题。省委政研室有关专家指出,改革户籍制度,在制度上保证农民工从城市“边缘人”转变为“新市民”刻不容缓。
  从1月1日起,我省开始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七年、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纳税并无犯罪记录的,还可以申请常住户口。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在户籍制度短时间内不可能取消的情况下,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适度消弭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差异,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伴随着居住证制度的推行,非户籍人口的福利待遇也将随之提高。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规定:流动人口在广东按规定享有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传染病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服务等七大类公共服务,办理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还可以享有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四大类公共服务。不过即便如此,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待遇,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宋劲松指出,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与小城镇的财力有限有相当关系。未来,必须强化中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的公共财政能力和它们对于公共服务供应的水平。
  “双转移”:城镇化好途径
  视点2  “偏远地区的劳动力就近进入自己所在县城或中心镇就业,原来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阶梯”
  高要推动城市化的做法激发了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的兴奋点。在接受本报的专访时,宋劲松侃侃而谈。他不仅点评了高要城镇化的经验和启示,还为广东推进城镇化出了不少点子。
  记者:实际上我们看到,高要的主要做法就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正好就是“双转移”的内容。
  宋劲松:是的,“双转移”是推动城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相对落后的一些产业,需要腾出去为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但这些产业本身对社会发展是必要的,它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就是欠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当地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这就能让农民就地城市化,让农民更多地向县城和中心镇工厂转移,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开拓视野。当人口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有完善的服务设施跟进,这些人的存在对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意义。
  当然,偏远地区的劳动力要一次性进入中心城市有比较高的门槛,但如果就近进入自己所在县城或中心镇就业,原来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阶梯。因此借助“双转移”的东风,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民城镇化的第一站、桥头堡———中小城镇的发展,这能够大大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和阻力。
  记者:促进城镇化,您有什么建议呢?
  宋劲松:首先,适当的行政整合是必要的。很多建制镇甚至是县城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城镇化的能力还很有限,所以能不能考虑对于小城镇进行一次整合,也就是行政拆并,将几个小镇变成一个大镇,大镇里面重点培育它的产业发展,强化它的城市功能、管理权限,这也是我们可以去做的。我们应该慢慢地对小城镇的布局进行一次梳理,使更多的小城镇既能够成为行政管理的中心,又能够将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的作用结合起来。
  第二,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扶持城镇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对这些中小城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空气治理等环境治理设施作硬性要求。
  第三是城市之间可以考虑结成联盟,类似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推行的对口帮扶一样,两地都能从中得到益处。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发展生产的链条,比如大城市主要从事产业研发、提供生产性服务等;而中小城镇则是“制造业的厂房”,并且能共享一些税利。这些机制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要逐步健全,这也是进一步推进双转移要做的工作。

家乡的变化作文八百字到1500字左右

循着家乡的小路,穿过大街小巷,我回到了家乡。这股兴奋劲儿简直无法形容。因为我从小就离开了家乡,所以对家乡的一朝一幕格外想念。
随后,映入我们眼帘的家乡焕然一新、与以前截然不同:像蜘蛛网一般的小路一尘不染,整个街的空气新鲜可佳。但香味更诱人的却要数巷里的饭店,每一碟菜都做得香味扑鼻。路边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交通工具,旁边的大树茂密蓬壮,青翠欲滴。树上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鸟儿在上面建巢。再去瞧瞧家乡的公园:山光水色、今非昔比,美不胜收,群蝶围花舞。花坛里百花争艳。这一切简直是人间天堂!
接着,我好奇地聆听爷爷讲述旧时的家乡:以前人们无论想要到多远的地方,都是用步行,当然就没有交通工具。而且当时大街小巷也有一两家饭店,还是装修非常简陋的。房子呢?当然不比现在的高楼大厦,全部都是小平屋……
听了爷爷的阐述,我有好奇地询问爷爷,为什么家乡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道:“那都是党的功劳1自从中国统一后,共产党就到全国各地帮忙建设:植树造林,盖楼,生产交通工具……
哇,听着听着,我不禁感叹道:“共产党真不愧为人民子弟兵呀!”

家乡的变化作文1500 2000字左右怎么写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变化,人们见证变迁。
家住建阳民主南路财富广场的市民李永明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感受颇深:1977年他的结婚证书上还印着“果糖、布票已领”字样。当时物资紧
张,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他在工厂上班,每月工资只有28元,如今工资1880多元,市场供应应有尽有。
当时,“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在建阳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李永明说,他家人的主食不断下降,饭量越来越小,副食的消费量攀升,吃得越来越好。现在,他家已经摆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疗效、方便消费方式转变。
说起变化,李永明侃侃而谈,过去,他一家三代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旧房里;去年,他们喜迁新居,住进12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还添置一套新家具,全新装饰,心情舒畅了。
那时,既没有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去年十一黄金周,夫妻俩到海南、深圳旅游;今年十一黄金周,随团周游“新马泰”。旅游正成为建阳人的新时尚。
十多年前,与亲人的交流方式是写家信,奢侈一点,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电脑发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让李永明感慨万千。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
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
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
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
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
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1500字高邮

不用滚了
家 乡 的 变 化
我听爷爷说,六十年以前的家乡。爷爷说,以前那里两边都是山,要去镇上,要绕山路走很久,走很远,而且一遇到雨天,路就会变得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山下边去,也很危险。
我听爸爸说,三十年以前的家乡。爸爸说,那时他们上学很快很困难,要背几十斤大米,还要走几十里山路。不过,我爸爸小时候可比我爷爷小时候好多了,走的是一米宽的小路。不像那时候,走的是羊肠小道。值得高兴的是,那时村子里有几台黑白电视,这可是这些“小朋友”娱乐的好地方。
六十年后的今天,在电视上,我看到了祖国母亲六十年走过的光阴,感到无比的自豪。
现在我家乡门前就是国道。往右走就是高速公路。往左走就是省级公路。
不仅是道路,连每家每户的经济状况都变好了。
每家每户都建起了两三层的“小洋房”,有些还买了小汽车。每家每户都有电视,而且都是彩电,也能收到五十几个频道。
现在生活好了,不用那么幸苦了,而且种地大部分都是机械化的。那要是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看一看六十年以前,再看一看现在,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后,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将会跟加繁荣富强!

家乡变化的演讲稿或作文大约1500字左右

“五一”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到姑妈家去看姑妈,顺便完成我的社会调查。一路上微风习习,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好像在欢迎我们,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惬意。摩托车沿着平坦的公路驶进入村庄,眼前一派好景象:一座座小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连通村内村外,原先坎坷不平、灰尘满面的泥巴路早已旧貌换新颜。
“姑妈,我来看你了!”姑妈看见我,笑得合不拢嘴。进屋后,姑妈连忙给我们端来热茶,拿来水果,坐在我身旁问这问那,和姑妈唠了几句家常只见姑父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我看见姑父亲热的叫了他一声。我突然想起我这次来的主要任务,拉着姑父坐了下来。
“姑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农民能富起来?”我问道。
姑父自豪的说:“的确,农村是发生了巨变。就拿家用电器来说吧,以前,一个村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看电视的时候,屋里挤满了人。现在,20几寸的大彩电已进入各家各户,以前洗衣服都是用手搓,天气冷的时候,手都搓红了。如今,洗衣服再也不用犯愁了,洗衣机省时省事;有了电饭锅,煮饭方便极了;热水器、煤气炉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再拿农业来说吧,以前人们认识差,见识少,一户只种两三亩水稻,只能够一家人糊口。如今,家家户户都种上几亩果树,承包了十几亩鱼塘,还养起了猪、鸡、鸭等,人们立体养殖,效果很好。”
“姑父,我听别人说过合作医疗,这是怎么回事?”“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你姑妈的病治好了,多亏了合作医疗啊,手术费只需要一半呢!”
“姑父,这太好了。我刚刚进村时看见看见好多人正在扫马路,为什么啊?原来扫地只是一家一户的家务事啊?”“对啊,原来由于基础条件摆在那里,谁会去扫那些泥烂路滑的羊肠小道呢?现在我们有了水泥路,这么好的环境就应该珍惜它啊!”
听着姑父的一番诉说,令我赞叹不已,我接着问:“既然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那人们的知识水平也提高不少吧?”
“现在讲科技致富,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许多农民都看到了知识的益处,纷纷外出学技术。县里拨款办学校,以前因没钱而失学的孩子很多,现在几乎没有了,个个都争着上大学。全村已有10多户农民装上了电脑、接上了宽带。QQ、博客、冲浪等网络名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姑父越讲越起劲。
是啊,改革开放后,农村变了,人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农村的变化,我感觉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听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预感到我们的祖国将会有巨大的腾飞,这就要求我们这一代更努力去奋斗!

家乡变化大作文1500字

在写家乡变化大的作文时可以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把对家乡前后的情感变化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全文以记叙为主,中间用了“以前”、“现在”、“将来”等词语把所选材料前后贯穿起来,使文章前后衔接自然,结构更为严谨。

正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变化,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发生了许多变华。

妈妈曾对我说过,她小时候家里很穷住在漏雨的小房子里,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妈妈也没有读完小学,看这有钱人家的小孩去上学,妈妈却只能待在家里干活,那时候有吃的就很不错了。更别提安装电脑,买手机,买电视,可现在呢?人们变得富裕多了有钱了,甚至可以买到很贵的首饰了……

记得刚搬回豹澥上学时,人们都住在黄砖头做的房子里,住在镇上的人有的住在破旧的楼房里最高也不过六层也有的,住在平房里。

吃饭都要靠自己种的地,大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去天里耕田,晚上天黑才劳作完,每逢秋天,田里稻穗,地里瓜果飘香,秋风吹来,舒服极了,稻穗在阳光的照射金光闪闪,好似一块快的金子得。

晚上坐在家门口乘凉,小溪在月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听着田野里的蛙声,还有各种虫类的叫声,构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令人沉浸在夜晚。

现在社会在进步,一座座高楼大厦耸立起来,人们都住进了高楼里,家家都装上了空调电视和网络,现在聊天都用QQ和微信了,大多数家里都买了私人小汽车了,空气也新鲜极了,交通也很方便。

走出小区就可以打车,现在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一个个大市场慢慢的建起来了,人们可以直接到菜场里挑选食材了,再也不用下地去干活了,小区里的绿化做得很好,花草树木都长得可茂盛了!

虽然再也享受不到以前的夜晚,但现在吃完饭可以出来散步,沿着路边开放的路灯,走过去就有许多在跳广场舞,也有卖水果,卖玩具的……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坐的是凳子课桌都是木头做的,上课时都是用粉笔在板子上写字,水泥地的操场一下雨就不能去,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课桌都换上新的课桌,黑板也换上了能推拉的黑板,还装有电子白板。老师上课方便了许多。

夜晚来临,街边上都摆满了地摊,各种各样的物品让人爱不释手。吆喝声此起彼伏,美味的食物让你口水“流直下三千尺”。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所以经常容易造成了堵塞。

现在的豹澥已经不同于往日了!原来街道上的垃圾已经失去了踪影,洒水车每天早上辛勤的工作着,给我们一个整洁舒适的街道。路上的行人看着整洁的街道,不禁心情愉悦起来,迈着休闲的步伐,看着蓝天,望着白云,哼起了小曲。

矮旧的房屋也没了踪影,一排排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耸立在我们面前。抬头望去,仿佛都要插入了云霄里。高楼旁边的健身器材让老人和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斥在小区里。更让大家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街道旁的小摊也被一个个大型连锁超市代替了,满目琳琅的商品让你眼花缭乱,物美价廉。一到节假日,超市总挤满了来抢购的人群。路边的小吃也被健康的饭店代替了。美味的佳肴让饭店生意红火。

是啊,如今的社会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我相信豹澥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