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什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24 00:08:45 浏览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什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发动,历时6年,先后有61个国家、近17亿人卷入了这场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地区。二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以上,战争最终以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37年又爆发了新的世界经济危机,这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各种矛盾急剧尖锐。

在20世纪30年代空前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为了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对外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德国、日本相继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1936年11月,德国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盟,建立了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同盟。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同年9月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次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国。由于波兰在中欧国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了德国同英、法争夺的一个焦点。德、日两国公开的侵略性军事同盟签订的第二天,希特勒便召集德国三军高级将领开会,决定“一有合适时机就进攻波兰”,并命令军队做好同英、法作战的准备。

正当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时刻,当时对国际局势具有重大影响的西方大国却推行了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出卖别国的领土和主权,换取同侵略者的妥协,来维护其自身安全和既得利益。绥靖政策起了纵容战争、扩大战争、葬送和平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以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为标志。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前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德军占领丹麦,接着侵入挪威。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个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前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前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它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

1945年1月至5月,盟军和苏军在东西两线配合作战,不断取得胜利。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以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前苏联元帅朱可夫受前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前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格局。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民共死亡5120余万人,仅前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自1939年9月1日,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又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双方分别为: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两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全世界的反法两斯力量。共有61个国家、20亿人被卷入战争,7000万伤亡军民,共造成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德国对波兰发动的闪电袭击。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下受到了极其严厉的 军事 及经济惩罚,使得德国国民对该条约大为不满。希特勒及其代表的纳粹党因将德国面临的发展问题门咎于《凡尔赛条约》,以同民众在 意见 上达成一致,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1934年,希特勒继兴登堡之任成为总统,希特勒的统治正式形成;此时,意大利法西斯及日本军国主义也相继崛起,一场反法西斯的较量即将展开。

最终,这场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及世界人民战胜法两斯、为世界重新赢回和平而告终。

二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哪一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时间为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俄罗斯法定结束日期为1945年9月3日,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世界大战简介

世界大战是指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为帝国主义的产物,因此它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帝国主义时代初期,已经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5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时间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罗斯法定结束日期为1945年9月3日);

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世界大战战争规模:

战争规模大、危害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亚、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开,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6500万-7000万人,军队损失3750万人,其中死亡853万人,居民死亡66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63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遍及三大洲、四大洋,84个国家约20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伤亡1亿余人,其中死亡5000万人,财产损失4万亿美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世界大战;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50字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影响:

1、成立联合国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

2、民族独立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3、科技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历史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