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七年级下历史书的时间轴)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22 10:35:45 浏览1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七年级下历史书的时间轴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隋唐讲到清中期!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的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齐世荣总主编,,包括3个单元、21课、1个活动课和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供初一下学期使用。
作品目录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 ”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附录: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下)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主要内容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结构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城:__________
  新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___________”盛世局面。
  一与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
大运河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的开通
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

  
  
时间:_________
  
唐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都城:__________
  唐太宗
治国经验:帝王要________,大臣要________,政府要_______。
  与贞观
贞观之治
任用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治
政治: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称帝,改国号

  女皇帝
肯定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史称她的统治为“
”。
  武则天
任用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出现了新的农业工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手工业
越州的青瓷“________”,邢州的白瓷“__________”。
  (陶瓷业)
唐三彩:以____、____、____(颜色)为主。
  唐玄宗
表现
  与开元
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
商业
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在城市的叫“___”,在乡村的叫
“___”或“____”。
  __________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
  转折点:____________使唐由盛转衰。.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官员选拔主要看_________。
  
创立
出现:______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
唐太宗:使之成为________制度。.
  的创立
完善
武则天:开创了________和_________。
  唐玄宗:_______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________多年。
  
结果: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________多年。
  
开明的
皇帝: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
  民族政策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明
发生在_________(皇帝)时期
  的民族
与吐蕃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的关系
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表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的关系“
”了。
  
  
_______(皇帝)时,玄奘从______出发,,前往_______寻找佛教真谛,他
  玄奘西行
在__________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________年,回到长安。
  开放的
  对外关系
遣唐使与
早在________朝代,中日就有交往。
  鉴真东渡
________(皇帝)时,鉴真_____次东渡日本.。
  中外交往: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多达______个。
  
时间:____________
  辽宋
澶渊之盟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金
影响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北宋灭亡:______年,金军攻破东京,北宋灭亡,史称“___________”。
  和战
岳飞抗金:岳飞在
大败金军主力,收复了大片失地。_______和权臣______向金求和,以“_______”杀害了岳飞。
  时间:_________
  宋金议和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13课,14课的知识点有哪些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国,蒙古贵族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2、蒙古建立后,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定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后于1276年,灭掉了南宋。
3、当时最著名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表现出文天祥被俘之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4、行省制度:(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5、宋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元朝民族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4)回族开始形成。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2、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欧洲国家有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思想家·培根(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指的是中国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北宋史学家 司马光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战国 到 五代的历史,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 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 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 。
苏轼(北宋),词风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两宋之交),词风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辛弃疾(南宋),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看。”——辛弃疾
3、元曲 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 关汉卿 ,代表作是 《窦娥冤》 。
4、《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大画家 张择端 的代表作,该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初一历史下册课本内容总结

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历史下册课本内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课本内容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 :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 经验 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初一历史下册课本内容2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18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

修建者: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各段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重要城市: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 的交流.

知识点四:科举考试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

(1)用人上: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贞观之治”.

知识点二: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武周(武则天)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1)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 面试 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作用: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与盛世形成:

1.措施:重用贤能(姚崇,宋璟)实施一系列的改革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成为“开元盛世”.

3.关注课后题.

归纳: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知识点一: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 留学 生和留学僧等.

2.规模:日本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知识点二:鉴真东渡:

1.评价:鉴真是唐朝和日本文化交流中影响的人物。

2.六次东渡: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鉴真的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强盛后,派遣世界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进中医,天文,历算等.

4.朝鲜音乐也传入唐朝.

知识点四:玄奘西行:

1.概况: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主要活动及贡献:

(1)在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2)回国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大唐西域记》: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初一历史下册课本内容3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 种植 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初一历史下册课本内容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总结(两套)

★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 2018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总结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感谢欣赏。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一)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

  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有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当时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凡是重大典礼均在此举行。

  故宫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雄伟的长城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比较 目的 秦修长城是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修长城是抵御蒙古族的进攻。

  东西起止点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大同,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

  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医学、药物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后来还传到世界各地去,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有朱载育、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明清小说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

  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前三部成书于明朝,最后一部成书与清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塑造孙悟空的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二)

  “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 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①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催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③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唐朝的对外政策)

  谴唐使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鉴真 唐朝高僧 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后双目失明,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 唐朝高僧 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贡献: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 唐朝都城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大明宫在长安城的北部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雕版印刷 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火药 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晋江的安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内容(三)

  璀璨的文学艺术

  唐诗 著名诗人有李白,人称“诗仙”,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创作风格是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唐诗兴盛的原因: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②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擅长学习的人。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二)

  辉煌的隋唐文化

  1、建筑: 赵州桥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

  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他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4.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1)、代表诗人: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5、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6、绘画

  繁荣的表现: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

  画家:

  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的画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 《步辇图》。《步辇图》反映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吴道子:“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他笔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

  7、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8、盛大欢腾的乐舞

  特点:隋唐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点。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阵乐》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三)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创立

  背景: 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4.科举考试的科目

  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5.科举考试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