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莲花的禅意诗句

描写莲花的禅意诗句(关于荷花的感叹诗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19 03:22:20 浏览15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关于荷花的感叹诗句

1.有没有感叹荷花快凋零的诗句

1、《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2、《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3、《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代: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5、《衰荷》

唐代: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译文: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花花叶被吹干。没有人懂得喜爱这凋零的荷花营造的萧条景色,我绕着衰丛走一圈看着。

2.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宋)寓意新生事物孕育着无限生机,前途不可限量。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苏轼(宋)描写初冬时节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写农历六月时西湖美景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柳永(宋)深秋胜景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采莲季节的江南,莲叶茂盛的样子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周邦彦(宋)雨后初晴,荷叶迎风7、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白居易(唐)唐玄宗见荷花而思念杨贵妃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王昌龄(唐)采莲少女貌美如花,人与花相互交映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比喻质朴纯真10、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古诗十九首》少女怀春,采摘花草寄托心事。

3.莲花带着禅意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3、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舒展着娉婷的笑靥,仿佛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又如一曲蓝天碧水的梵音。它是一朵佛前的青莲,任由红尘万丈,我自纤尘不染,诸邪不侵,只静看清水一脉脉地划过如烟岁月。

4、莲,在雨色朦朦时节,让那圆圆满满的叶,沾满晶莹的雨珠,如珍珠般,映射出莲清淡干净的容颜,在月色银辉如水的夜色间,悄然打动世人的眼。在岁月的递增间,越发喜爱那一池碧波里剔透干净的玉颜,在莲的神韵间,发觉生活的简单和满足。就让繁琐淡去,让岁月静好,一世安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佛曰:淡定即从容,世间风月,不忘初心,赏花的心情,总能心静即安。

1、我不愿在岁月的门楣间,感叹人生的苦涩,让丝丝怨意蔓延开来。莲,在瞬间的完美中,定格一世的安宁。在盛开的季节里,让人忘却凋零的悲切。就在这繁华喧闹的夏日里,莲轻浮在圆润的叶间,听涛涛水流的轻吟。仿佛一世静好的期盼,在微风拂面的月色间,在心底荡漾开来。

2、谁说,读懂过莲的傲骨?在一波荡漾间,发现那孤独傲然的心灵。从一片莲叶间,挺立出一朵青里泛白的花苞,在一抹温柔里,孕育出满满的深情。莲如人的心情,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却在时光流转间,甘愿化为佛前的宝座,在孤独中,听尽一片梵音佛语。

3、在莲瞬间的娟秀间,读懂岁月匆匆的碾转、聚与散。让如烟的往事,在轮回间,沉淀,在莲的一朵禅意间,浮生花开,月静日长,最终,岁月沉香。

4.描写荷花和荷叶的诗句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意思是: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杨万里的《小池》。

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3、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出自唐彦谦《金陵怀古》。

第一句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后三句的前半部分都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多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概括历代政权盛衰的规律。

4、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栏干。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出自姜夔的《湖上寓居杂咏 其四》。

此诗写西湖的静态美,寄寓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前两句着意写静。风怡月淡,明湖如镜,云景悠悠,好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5、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卢照邻的《曲池荷》。

意思是: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

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5.关于莲花的诗句作为题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题记。

周敦颐的《爱莲说》流传至今,它文章里的一句话更是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的文章里记述了菊、牡丹、莲花三者之间的关系,菊是隐逸者,牡丹是富贵者,莲花是君子,前二者都是为了衬托莲花,衬托莲花的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等品质。

这次到泸州来,听说新修了一个莲花池,所以我和我的亲戚朋友今天才慕名而来,欣赏这流芳百世的莲花。

一走进莲花池,我就被这景观惊呆了。发现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游客们拍照的拍照,欣赏的欣赏,络绎不绝。

虽然今天的阳光十分刺眼,但是大家都抱着欣赏几千年来被文人雅士所赞扬的心态,就是再热也都不怕了。莲蓬参天碧绿,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有的莲花在莲蓬下,就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小孩,仿佛又像一把伞帮莲花遮挡住太阳的光辉。在风雨中,莲蓬就是莲花的庇护所。不管风有多大,雨有多大,莲蓬都是在默默地保护着莲花,它不受风吹袭的干扰,也不怕雨滴在它身上活蹦乱跳的乱舞,所以在此,我认为莲叶也是值得赞美的,因为它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放眼望去,都是莲叶,在莲叶与莲叶之间也夹着莲花,看到此景,我不经意间吟起一位古人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有的是红的,红得像苹果一样,恨不得去咬上它一口。也有的是白的,白的像雪,好像这里才下过雪一样,只不过还有些雪没有融化。有的是粉红色的,粉红色的像霞,像朝霞一样再细看,还有青蛙在莲花旁停留,仿佛它也在欣赏莲花,欣赏它的美,欣赏它的不慕荣利的高尚品德,当游客一来,它又“扑通”一声跳入了水中。它们有的正含苞欲放,它们看见别的莲花都开了,唯独它们自己没开,它们看起来有些着急了,心想:我开了一定要跟它们比比美,看谁更美丽。莲花们争先恐后地开放着,仿佛都想和自己的同类决一高下,看看谁开的莲花最好,最受游客们的喜爱。我看到了罕见的并蒂莲,所谓并蒂莲,也就是莲花并排在一起,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我也过去看。它们两朵莲花就像亲兄弟一样,花瓣触碰着花瓣,就像手拉着手,代表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好朋友。

莲花就是这样,因它的品质而得名,因别人的歌颂、赞扬而得名,因目睹了它的真容感慨万千而得名。此次观赏莲花,更让我对周敦颐的《爱莲说》的这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

关于禅意的诗句50首

      1. 有关禅意的诗句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2. 有关禅意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3. 有关“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4. 描写“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唐代诗人 刘长卿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道吾山》——清代诗人 谭嗣同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 李端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唐代诗人清 江
      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 仇远
      词语出处:
      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见何世璂《然镫记闻》)。
5. 关于静心的诗词
      1、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2、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3、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8、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9、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2、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13、真源

与花草有关有禅意的诗句

1. 有关于禅意的诗句
有关于禅意的诗句 1.有关禅意的诗句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2.有关“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

1.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

唐·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

唐·齐己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

唐·郑谷

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

明·李贽

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

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

清·郑板桥

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

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3.描写“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道士》——唐代诗人 刘长卿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道吾山》——清代诗人 谭嗣同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忆故山赠司空曙》——唐代诗人 李端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唐代诗人清 江

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 仇远

词语出处:

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

评价影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回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二)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陈绎曾至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王士禛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见何世璂《然镫记闻》)。
4.带有禅意的诗词有哪些
1.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题春绮遗像》陈衡恪

释义: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

2.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梁羽生

释义: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释义: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4.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范仲淹

释义: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5.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释义: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6.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蜀顾夐

释义: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7.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佚名

释义: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 而越是美好的梦却是越容易醒来。

8.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国风·唐风·绸缪》无名氏

释义: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9.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

释义: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10.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摸鱼儿》辛弃疾

释义: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释义: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有关禅意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禅意的诗句。

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1.题义公禅房唐·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唐·王维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唐·王维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4.青龙山昙壁上人兄院集唐·王昌龄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6.题东林白莲唐·齐己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7.慈恩寺偶题唐·郑谷往事悠悠成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8.石潭即事明·李贽十卷楞严万古心,春风是处有知音。即看湖上花开日,人自纵横水自深。

9.法海寺访仁公清·郑板桥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问夕阳。
6.读过哪些有禅意的诗词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是指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一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一一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字数限制,供参考。
7.求禅意诗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

这诗题曰“秋夜独坐”,就象僧徒坐禅。而诗中写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是诗人现身说法的禅意哲理之作,情理都无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历来受到赞赏。

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

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

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

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象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

诗人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觉悟了。 后二联便是写觉悟和学佛。

诗人觉悟到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不可改变。

诗人从自己嗟老的忧伤,想到了宣扬神仙长生不老的道教。诗人感叹“黄金不可成”,就是否定神仙方术之事,指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的虚妄,而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佛教讲灭寂,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倘使果真如此,当然不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恼也都不再觉得了。

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的。 整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

从情入理,以情证理。诗的前半篇表现诗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和意境,形象生动,感受真切,情思细微,艺术上是颇为出色的;而后半篇则纯属说教,归纳推理,枯燥无味,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读来令人唇齿留香、畅快不已。诗开篇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既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可谓一箭双雕。

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诗人紧接着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可以说,此情此景,再没有比这两句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首先,从结构上看,“月”字紧承“赏玩夜忘归”中的“夜”,“花”则紧承首句“春山多胜事”中的“春”,运笔如环,自然圆合。其次,这两句诗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两件,却是点到为止、以一当十。

再次,“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一分为二。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

最后,精于炼字。“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可谓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于是,唯兴所适,不计路程远近;离开时,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即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

这两句诗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则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留下伏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

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现的虽是远景,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遥相呼应。 纵观全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诗之精髓所在,令人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

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