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七年级上册生物学需要一个笔记本来记笔记吗 历史呢 思想品德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15 03:32:04 浏览6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需要一个笔记本来记笔记吗 历史呢 思想品德呢

很多的,真要认真抄起来,会抄死人的,况且这看个人咯,你想要抄的话,喜欢抄笔记就买笔记本,或者老师要求,但历史一般都是记在书本的,生物嘛,这个初中阶段不是正科,上了高中才是,况且现在开始的时候很容易的,如果有心学,只要平时上课稍微留心,书本的练习做了,考个七八十分不是问题,就是政治,政治也可以记在书本,不过一般的老师都会要求买一个笔记本,书本上课写了一遍,课后在抄一遍,因为这些是重点背嘛,就算老师不要求,我也建议你买一个政治笔记本,因为到了初三有用,到时就不用天天带书本了。

急需七年级上册各科笔记,请发到我的邮箱747229432@qq.com

语文:

第16课 社戏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省xǐng   惮dàn   欺侮wǔ   撺cuān掇duo   凫fú水     篙gāo    橹lǔ    撮cuō

棹zhào     楫jí     行háng辈       点拨:注意多音字“省”“行”等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委实:实在。

(2)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依稀:隐隐约约。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点拨:所填词语是表现开船的一系列动作的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

词语积累:P111 注释1;P112 注释3、6;P114 注释2、4、5;P115 注释1、6;P118 注释2;P119 注释2-4;P120 注释3-4。

1.重点段:P115 第10-13段 (1)环境描写:具体描写的景物

2)描写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具体景物)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确还以为船慢。(第11段)① 比喻、拟人;②写出了划船之快和“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4)“我”的心理变化:轻松 — 急切 — 陶醉

2.人物性格:双喜(聪明机灵、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六一公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

3. P122 课后练习三(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186)

第17课 安塞腰鼓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亢kàng奋  晦huì暗  羁jī绊  蓦mò然    冗rǒng杂  戛jiá然而止

2.解释下列词语。

(1)亢奋:极度兴奋。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3)蓦然:突然,猛然。  (4)冗杂:繁杂。

(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三、文学(文体)常识《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

词语积累:P124注释1-5,P125注释1,P126注释1

1. 修辞:比喻、排比(增强语势)、反复(强调) P127练习三

2. P126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192-193)

3.全文结构:打鼓前(安静)— 打鼓中(舞动)— 打鼓后(寂静)

4.主题思想:借安塞腰鼓表达生命、力量之美

第18课 竹影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惬qiè意  水门汀tīng 徘pái徊huái  参cēn差cī

点拨:注意多音字“参”“差”的读音。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2)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二、重点句子

1.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

2.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

三、文学(文体)常识

《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称谓)。

P128注释1 丰子恺,原名丰润,画家、散文家

1. 重点段:P131 第5-6段

(1)竹子难画在哪里?(第5段)(2)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比喻)

说明:中国画重写意(神似),西洋画重写实(形似)。

2.记叙线索:孩子兴趣转移(看人影—画竹影)

3.爸爸的角色:艺术领路人,寓教于乐

第19课 观舞记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褶zhě裙    颦pín蹙cù    粲càn然    嗔chēn视    叱chì咤zhà

点拨:“嗔”不要误读成zhēn。

2.解释下列词语。

(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嗔视:生气地看。

(3)叱咤:形容威力极大。                  (4)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2)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点拨:所填词语体现了“蛇舞”的动作特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三、文学(文体)常识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

词语积累:P135注释1;P136注释1-4;P137注释1-2

1.修辞:排比(2-5段)、比喻、引用(白居易的诗句)

2.五个角度描写舞蹈美:神态、舞姿、服饰、外貌、动作(飞动的美)

3.侧面描写(P136第17段从“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铮铮的弦响”)

第20课 口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呓yì语     hōu声  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  

曳yè屋许hǔ许声  几jī欲先走        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2)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

  (3)少顷:一会儿。                           (4)既而:不久,紧接着。

  (5)妇抚儿乳  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6)众妙毕备  毕:全、都。

  (7)未几:不久。                (8)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0)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12)奋袖出臂  奋:畅起、举起。

  (13)两股战战  股:大腿。              (14)几欲先走  几:几乎。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但”“坐”等词语。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凝神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点拨:重点理解“绝”等词语。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走。                     点拨:重点理解“奋”“股”“战战”“几”等词语。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点拨:这句话形容声音之杂。)

三、文学(文体)常识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代人。

◇   词语解释:P140 2、4、8、9;P141 1、6、10、17;P142 1、3、5、6、7、8、9、10、11

◇   通假字:“坐”通“座”

◇   词类活用:宴(举行宴会)、妇抚儿乳(喂奶)、名(说出)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213 五至九

1.侧面描写(第2-4段 最后一句)、正面描写(第2-4段 其余部分)

2.P143 课后练习二、三、四(答案见《三点一测》P215 十三)

3.时间线索:少顷—既而—当是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   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拽zhuài    战栗lì    毛骨悚sǒng然

  履lǚ行     怏yàng快不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解释下列词语。

(1)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2)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3)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国名)作家茨威格(人名)。

词语积累:P155 注释1;P156 注释1;P157注释1;P158注释1-2;P159 注释1;P161注释1、2

1.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记叙:9个时间点(人、地、事)

2.重点语句理解:P163 练习二(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240 十)、《三点一测》P239 八

3.中心句(主旨句):P163 第16段,起点题作用

第22课 

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砭biān骨    崎qí岖qū    窒zhì息

2.解释下列词语。

 (1)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2)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2)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是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称谓)郭超人(人名),前任新华社社长。

第24课 真正的英雄  演讲词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阴霾mái    哀悼dào   

2.解释下列词语。

(1)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2)孜孜不倦:勤恳不知疲倦。

(3)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麦考利芙,她用她的勇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励我们。

  (2)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称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真正的英雄》选自《前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是国前总统里根

1. 感情脉络变化:悲痛(前)—— 力量(后)

2. 写作思路:总 — 分 — 总

3.重点语句理解:P188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P266 九)

第25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盘盂yú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        逐走:竞跑,赛跑。  (2)见两小儿辩斗        辩斗:争辩,争论。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认为。去:距离。 (4)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

(5)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           (6)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迫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逐走”,“入日”等词语。

2.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有赶到,就半路渴死了。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 

点拨:重点理解“以”“去”“日中”等词语。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5.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多智慧呢?     点拨:重点理解“孰”“知”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夸父逐日》一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夸父逐日》神话,选自《山海经》

◇   词语解释:P190 注释2、3、5、6

1.文章主题:表现夸父地英雄气概,反映古人探索、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

2.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是周朝列御寇)

◇   词语解释:P191注释3-7;P192 注释1-4

◇   通假字:“知”通“智”

◇   文言归纳:《三》P271-272 五至八

1.启示:(1)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课文中两小儿分别从视觉(车盖、盘盂)、触觉(仓仓凉凉、热如探汤)得出太阳一大一小的不同结论。

(2)反映了古人的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3)“孔子不能决”反映了他实事求是、谦虚的态度。

2. 句子翻译:P192 课后练习三

第26课 珍珠鸟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细腻nì   眼睑jiǎn  眸mó子  呷xiā

2.解释下列词语。

(1)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

(2)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2)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2.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珍珠鸟》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画家(称谓) 冯骥才(人名)。

词语积累:P197 注释1-2;P199 注释1-3

1.记叙线索: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

2.鸟儿与人关系变化:胆小 — 渐渐胆大 — 开始亲近 — 完全信任

3.重点段落:P198 第11段(动作描写),P199第14段(神态、外貌描写)

4.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建立信赖的基础是互相尊重,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5.移情手法:将人的性灵赋予鸟儿

第27课 斑羚飞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对峙zhì    咩miē    苍穹qióng    悲怆chuàng    娴xián熟

2.解释下列词语。

(1)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2)悲怆:非常悲伤

(3)娴熟:熟练。  (4)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3.用恰当词语填空。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是沈石溪

词语积累:P202 注释1、3;P203注释1;P204注释1-2

1.详写老斑羚和半大斑羚试跳的情景(P204第9段 动作描写)

2.重点语句理解:P207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P304九)

3.“彩虹”(共出现3次):环境描写

△“彩虹”作用:(1)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2)渲染镰刀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第28课 华南虎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栅zhà栏lan    拂fú动    抽搐chù  掠lvè过    咆哮xiào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

(2)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华南虎》的作者是牛汉

第28课 《华南虎》 新诗词语积累:P210 注释1

1.重点语句理解:P211 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P312 八)

2.运用象征手法      3.华南虎的形象: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勇于抗争

第29课 马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剽piāo悍hàn  窥kuī伺sì  疮chāng痍yí 遒qiú劲    妒dù忌jì    觑qú畸jī形

点拨:“觑”不要误读为xū,“畸”不要误读为qī可。

2.解释下列词语。

(1)剽悍:     勇猛,强健。   (2)慷慨以赴: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3)窥伺:     暗中观察情况。 (4)疮痍:     创伤。

(5)阔绰:     豪华奢侈,排场大。(6)遒劲:     雄健有力。(7)妒忌:     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8)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布封博物学家、作家、(称谓),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P214 注释1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

词语积累:P215 注释1;P216 注释1-5;P217注释1-2;P218注释1-2

1.对比:(1)家马(驯养、勇毅)与野马(美德、美质、美形)

(2)野马与7中动物的对比(P217第5段)

2.重点语句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P215 第2段)

运用拟人,说明马一出生九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地寻找食物。

第30课 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缀行甚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一狼仍从         从:跟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旧,原来。               (4)屠大窘   窘:闲窘,处境,危急。

  (5)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6)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7)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蔽。

  (8)弛担持刀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9)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10)目似瞑         瞑:闭眼。                   (11)意暇甚  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12)屠暴起         暴:突然。                   (13)又数刀毙之     毙:杀死。

  (14)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15)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16)狼亦黠矣       黠:狡猾。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止有剩骨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点拨:重点理解“缀”的意思。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点拨:重点理解“并”“故”等词语。)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点拨:重点理解“窘”“敌”等词语。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点拨:重点理解“倚”“弛”等词语。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点拨:重点理解“少时”“犬”等词语。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点拨:重点理解“隧”,这里作动词。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点拨:重点理解“悟”“寐”等词语。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点拨:重点理解“黠”“变诈”“几何”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朝小说家蒲松龄

◇   词语解释:P220 3-7;P221 1-14;P222 1-9   ◇   通假字:“止”通“只”,仅仅

◇   词类活用:洞(打洞)、隧(钻洞)、犬(像狗一样)、变诈(欺骗手段)、笑(笑料)

◇   句子翻译:P222 课后练习二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26-327 六至九

◇   一词多义:之(6个)、其(6个)、前、意、敌、以

1. 主要内容:遇狼 — 惧狼 — 御狼 — 杀狼

2. 启示:(1)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勇于抗争到底

(2)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害人终害己。

初一学生上历史课需要笔记本吗

不需要,我是初中刚毕业的。其实初中的历史很简单,只要背下来就行了,把老师说的内容摘抄到历史书里就行了,或者在书里划起来,我想这些不用我说你度应该知道了。反正就是你把老师说的重要内容背下来,在答试卷时就是直接往试卷里填,可以说基本上不用思考,初中我的历史读背熟了,基本上是94分以上,有一次还考了100.初二时就是因为玩去了,一直没被,连60分都没考上。呜呜~~~~(》_《)~~~~ 升中考试考了48分,我那边升中考试满分是50的,好了 楼主大大采纳我吧 谢谢o( =•ω•= )m o(≧v≦)o~~ o(≧v≦)o~~

宁都二中七年级历史笔记

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 隋的建立: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 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 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 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 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 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两地,三点,四段,五河) 繁盛一时的隋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 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 2 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 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 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 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 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 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 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 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 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政治 汉武帝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 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 对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 太学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唐太宗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 和徭役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 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 增加学员。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 唐蕃友好 经济 军事 思想文化 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 统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③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 劳动。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 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 3 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 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 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 , 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 “茶神” 。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 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 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 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 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②社 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④经济政策因 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 往的加强。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 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第 4 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 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答: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 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 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 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 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 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 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人物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贡献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增设殿试、武举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完善阶段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 好关系。 4、8 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 “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 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 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 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 “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回纥 靺鞨 南诏 西南 西北 东北 西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 金城公主通婚。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藏族 维吾尔族 满族 彝族白族 民族 吐蕃 回纥 靺鞨 南诏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一带 色楞河流域 东北松花江、 黑龙 江 骁勇强悍、 能歌善 舞 渤海郡王 唐玄宗封其首领 为渤海郡王 云南苍山洱海 生活习俗 游牧、 农耕、 纺织 和冶铁水平高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金城公 主和亲 崇尚勇敢、 作风淳 朴 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其首领 为怀仁可汗 建筑艺术高超 杰出首领 云南王 唐玄宗封其首领 为云南王 与唐关系 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 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 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 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 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 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 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 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 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 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 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 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 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第 7、8 课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辉煌的隋唐文化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 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 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二、文学:诗歌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 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三、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 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 《玄秘塔碑》。 四、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 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初:《秦王破阵乐》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内容用表格可简化归纳为: 一、科技方面 类别 建筑 雕版印刷 术 朝代 隋朝 设计者 李春 成就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 物 李白 生活时期 代表著作 《早发白帝城》 《蜀 道难》 “三吏”、 “三别” 《秦中吟》《新乐 府》 诗歌特点 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 人称 盛唐时期 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 “诗仙” 语言轻快。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 语言精练凝重 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 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 通俗易懂 “诗圣” 杜甫 由盛转衰 白居易 唐朝中期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 人物 颜真卿 书法 柳公权 阎立本 绘画 石窟 艺术 吴道子 《玄秘塔碑》 《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送子天王图》 《颜氏家庙碑》 创立了新书体“颜体”,是继王 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 的大书法家 自成“柳体” 擅长人物故事画 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 圣” 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 的艺术宝库之一 著作 成就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10 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 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 流域分裂局面。 联系: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人物或政权(东汉末的曹操、氐族符坚 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二、辽、宋、夏的和战 1、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一分为二评价。①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来说也是屈 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2、宋与夏和战 (1)11 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 西夏。 (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12 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 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1127 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 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 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宋(北宋) 金 宋(南宋) 契丹 汉族 女真 汉族 10 世纪初(916 年) 960 年 11 世纪前期(1038 年) 12 世纪初期(1115 年) 1127 年 辽太祖阿保机 宋太祖赵匡胤 元昊 金太祖阿骨打 宋高宗赵构 上京 东京 兴庆 会宁 (后迁中都) 临安 大夏(西夏) 党项 第 10 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 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 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 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 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 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 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 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 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类别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纺织业 手工业的 发展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都市 商业的繁荣 对外贸易 货币 发展成就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 成为瓷都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 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 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 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 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 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 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 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 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 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 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 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 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 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 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 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 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 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 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 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 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 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 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 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 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 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 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①自然因素: 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 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 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②政治因素:这表现为: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 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 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 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三、古典小说 作品 作者

怎么整理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笔记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其含义有二:
1.指秦朝与汉朝之间的西楚王朝时期,即公元前206年四月—公元前202年十二月。
2.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嬴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皇嬴政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的重要历史事件

1、夏(约前2070到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商(约前1600到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3、西周(前1046到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戎族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4、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到前476年)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战国(公元前475到前221年)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5、秦(公元前221到前207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6、西汉:(公元前202到9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驶西域
公元前9年西汉灭亡
7、东汉:(25到220年)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200年宫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8:三国(220到280)
220魏国建立。东汉灭亡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9、西晋(266到316)
266年西晋建立,魏亡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10、东晋(317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这是我做的课堂笔记
是否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