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绘画艺术史上,有哪些擅长画自画像的女画家呢
-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哪位画家的自画像画的最好
- 画家都爱画“自画像”么
- 画家为什么要画自画像
- 意大利女画家安古索拉的油画自画像,画风如何
- 全世界自画像最多的画家是谁
- “画”一幅80后中年男人的“自画像”如何
绘画艺术史上,有哪些擅长画自画像的女画家呢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在西方美术史上,宗教神话,历史故事,社会现状,画家身边的人和经历,一直是油画作品常见的素材和灵感。
但是,不难发现,自画像,同样是画家们百画不厌的灵感素材
自画像,个人斗胆一说,不仅仅是画家绘画技法的展现,更重要的是一个画家自我,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自画像,不仅仅是画家为了省模特费的创作,自画像,往往是映射一个画家的心灵写照,生平经历的刻画,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映
西方美术史上,男性画家伦勃朗,梵高,巴尔蒂斯,马蒂斯,安格尔,培根,柯罗,高更等画家,都创作过自画像
那么,西方美术史上,有哪些擅长画自画像的女性画家?
提起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巨匠,我们自然联想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乔尔乔内,丢勒,扬凡爱克等男性画家
但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的男性画家的时代,不得不提一位重要的女性画家,安古索拉
如同众多宫廷男性画家一样,安古索拉,同样是一位宫廷女画家,并且得到了绘画雕塑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认可
女性画家安古索拉,喜画自画像
安古索拉画笔下的自画像,或是弹钢琴,或者执笔画画
安古索拉画笔下的自己,比如画中弹钢琴的自己,神情安然,端坐在钢琴前,衣着保守,但是仪态恬静高雅,呈现大家闺秀的贵族高雅的气质
因为安古索拉,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接受了贵族教育,人文主义教育
所以安古索拉画笔下的自己,是优雅,知性,娴静的充满教养的淑女形象。
而印象派画家莫里索,同样喜欢画自画像
但是不同于画家安古索拉采用古典写实的造型手法画自画像
而画家莫里索,身为印象派女画家,所以采用印象派的造型手法表现自己
个人斗胆一说,莫里索画笔下的自己,是采用印象派光线与色彩描绘画中的自己
画面大胆,豪放,大气的笔触,塑造画中自己的形体,画中五官,大笔点缀出五官的形体,呈现朦胧的写意性意境
所以,女画家身处的时代背景,油画流派的不同,创作思想的不同,画笔下展现的自画像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
西方美术史上,还有许多女性画家喜欢创作自画像,不仅仅是安古索拉,莫里索,还有伊丽莎白勒布伦,卡罗弗里达,玛丽卡萨特等女性画家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哪位画家的自画像画的最好
为艺术爱好者,在看过所有自画像中,有两位大师的自画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两位大师分别是:伦勃朗,和梵高。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伦勃朗的自画像
伦勃朗是个酷爱画自画像的人,他一生共画了100多幅的自画像。
伦勃朗画自画像,就好像是记日记一样,他用自画像,来记录自己各个时期的精神状态。伦勃朗的自画像,没有一幅看起来是相似的,他总是在自画像中,进行不断的试验和尝试。
下面分别是他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自画像:
伦勃朗青年时期自画像
在观看伦勃朗的作品时,总是很容易就被他的作品所触动,人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画中人物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伦勃朗惯用暗色调的背景,再以一束照亮黑暗的光,来突出画面的主体人物。画面的深色背景中,他下笔时往往粗犷而快速,而到了而主体的人物身上时,伦勃朗则细致深入的刻画。
伦勃朗中年时期自画像
伦勃朗尤其擅长刻画人物的神情,特别是对于最能传达人物内心的眼睛,他极为精准捕地捉、传神地一抹,眼睛,往往成了画面中,最吸引人驻足观看的部分。
伦勃朗对于人物的刻画,并不止步于视觉上的表象,而是深入到画中人物的内心、精神,以及情绪的再现,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形神兼备。
伦勃朗晚年时期自画像
这不仅体现了,伦勃朗在平日里对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也体现了,他在构思作品时的创新力,和深刻敏锐的洞察。
梵高的自画像
梵高的一生画了很多幅自画像,这里选取两幅极具代表性的,分享给大家: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和《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是梵高割耳后一个月作的画,这幅自画像是冷绿的色调,画中的梵高有着忧郁的眼神、瘦削的脸颊,整幅画呈现出一种压抑不安的、视觉感染力。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据说是梵高生前最后的一幅画,这是梵高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这幅自画像整体呈现蓝色调,看着上去感觉很温暖,画中的梵高脸颊红润、看着略微有点丰满,这是梵高在挂念着家人、和温暖的善意时所作的画。
梵高自画像
作于割耳朵后一个月的《割耳朵的自画像》,以及梵高生前最后一幅画《没有胡子的自画像》,这两幅自画像,画面色调不同、用笔方法不同,展现了不同时期梵高的不同精神面貌。
是梵高心理状态的最真实的写照,痛苦、忧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微小的快乐和善意,梵高的自画像不是单纯的画作,他更是把自己的心声和感情,全部融入到了画里,自画像更是梵高内心深处的呐喊和渴望。
梵高自画像
就像梵高说的,“我梦想着绘画,我画着我的梦想”。画画就是他的全部,而自画像,就是梵高内心真情实感的吐露。
自画像的魅力,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画家,一生在持续不断的创作自画像?
这在照相机发明之前,画自画像充当照片功能时,还能理解。但在照相机发明出来后,自画像,依旧是许多画家,乐此不疲、不断描绘的主题。
我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画家们通过自画像,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身处不同时期的面貌和状态,更多的还在于,对自身的反思,深入挖掘内心世界的需求和探知吧。
画家都爱画“自画像”么
这个题己有几个网友回答了,但我是美术工作者,不态同意网友的意见。同大多数画家—样,也画过好多自画像,实话实说,自画时什么也没有多想,只把自己当摹特来画。
人类是地球的主载,感情太复杂了,文化艺术类特长,我认为只是本能的特长。在文化艺术领域,你爱唱歌,他爱跳舞,我爱画画,其实不用过多解读。包括世界名画家,画画是职业选择,画家也是人,画家也想早出名,这是人的正常追求欲望,是个人正确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画家达芬奇,他的绘画成绩被美术界公认,偏有人过多解读,如,达芬奇密码。这么多年来,达芬奇密码,有吗?是什么?再如,画家凡高,生前穷困疯癫,他的画一文不值。他的画在他自杀后才出名,他也多次画自画像。怎么说呢。画家思想偏执吧。搞艺术的都是偏执狂。我认为画家思想单纯,不存在自恋情结。
我学画时,好几个同学—起画,共同请摹特或轮换当摹特,有时自己—个人就画自画像。对着镜子自己当摹特,什么都不想,这自己写自己比对行评内行更有说服力吧。最后网友们有不同意见,请留言评论。
画家为什么要画自画像
画家为何都要画自画像呢?
通常,自画像都不是为了卖。
在西洋绘画历史上,自画像是从文艺复兴时代才有明确的出现.
起初都是在故事性的绘画中,不着痕迹地也把自己画进去。罗马教廷梵蒂冈有名的《雅典学院》一隅,拉斐尔把自己画入就是一例,这就相当于画家的署名。
巴洛克时代以后,自画像渐多。其一是为训练作画,尤其是默默无闻的画家,不容易雇请模特,只好利用自己这个现成的模特了。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对许多画家来说,那是最重要的自我表现手法。他们以自画像记录了人生的欣喜悲欢,以及他和灵魂内在的自我对话。感觉上,仿佛这些卓越的画家,在创作那些震撼人心的艺术巨作之后,需要安静地面对真实的自己。
凡高的自画像严肃悲怆,好像有股生命之火郁结胸中,挥霍不出。嘉舍医生是免费为凡高义诊的大好人,也经常鼓励他绘画。凡高也常为他画像。有一段时间,凡高甚至将自己的疯狂投身到嘉舍医生身上,认为是嘉舍医生疯了,因此那幅著名的《嘉舍医生》中,嘉舍医生的表情那是相当的郁闷,好像受苦受难了很久(这幅画也是凡高最后一张肖像画,就在同一年他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的《嘉舍医生》) 达芬奇的自画像
其他如罗特列克,夏加尔,达利,弗里达等画家,有时更是跳脱出他们内在的自己,让自己的想象力驰骋,把信仰,生活,梦想,全都写在自己的自画像上。
“我画我自己,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因为我是我最熟悉的主题。”——弗里达
自画像对画家来说,是生命的救赎,也是痛苦的出口,是艺术家无心透露的心灵独白。
意大利女画家安古索拉的油画自画像,画风如何
您好,我是凤炎忻是读书客,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安古索拉(1532年 – 1625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女画家,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对于女性学习艺术依然怀有偏见,女性想要通过艺术创造获得成功、实现目标和理想,宛如天方夜谭!
即使很久以后允许妇女成为艺术学徒,解剖学和人体依然是禁区,安古索拉之所以能够接触艺术,并在艺术方面有所建树,出身贵族的父母对她帮助很大。
但是,安古索拉还是不能绘制大型的宗教画和历史画,这也使得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肖像画上。绘制了大量的家庭成员和自己的肖像,使她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相较于其他人在表现人物方便也显得更加轻松自然。
当时,意大利肖像画都比较刻板,人物僵硬,安古索拉创造了自然的人物绘画手法,画真实、自然的人,而非人们想要被画成的样子。
从上面那副画架前的自画像,我们就可以看出,尽管姿态高贵、表情淡然,但她大眼睛中透出的光彩、手中的画笔和精致的作品,都足以表现出这少女对自己才华的骄傲,以及对成功的渴望,无一不体现最真实、自然的自己。
在文艺复兴时期,不管是女艺术家还是女作家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创造的自我形象是“只像女人”,还是“不像女人”?面对这个问题,安古索拉果断选择了“不像女人”的绘制方法,这大大降低了社会舆论对她的谴责。
值得一说的是,在淡化自己女性特质时,安古索拉更是在“没有女人味”和“像男人”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作为颇具创新精神的肖像画家,安古索拉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追求艺术的性别障碍,而且始终坚持创作、不断突破自我。这股不懈坚持、不断突破的艺术和精神力量,在同时代甚至后人中都很罕见,至今依然值得学习!
全世界自画像最多的画家是谁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后印象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在短短十年时间里, 他创作了超过2000幅画,享誉世界。这幅《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创作于1889年1月,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现梵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自画像。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他的形象给人以极其深刻印象。梵高的自画像,往往成为对画家心理探索的佐证,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此刻,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自我平衡。
森特·凡高----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这位绘画天才,在年仅37岁时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人通过《至爱梵高》这个影片,从梵高逝世一年后开始,青年阿尔芒带着一封梵高给提奥的信,询问梵高画过的人们,试图揭开梵高的“自杀”之谜的故事重新向世人展示了梵高的一生。
至爱,梵高!以油画展现文森特梵高的一生。我想,这是最好的方式了吧。梵高用黄,如火焰一般的亮黄;梵高用蓝,大海一般的深蓝。创作着绚丽又沉静的油画,如他的一生。
致爱,梵高。当他看到自己的画受到这么高的赞誉,一定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吧......终于证明了自己时,他会多激动呢?但我们和他终究是没有等到这一刻了......他走了,也再也没有回来过。影片中最让我心痛的是,当一位母亲从教女孩画鸡的梵高怀中抱出孩子时,梵高无助的说了两遍“Sheisnotrouble,sheisnotrouble.”也许他不知道众人认为他是疯子吧,又或许他只是不想一个人面对喧嚣的酒吧。他是有多么孤独啊!荒凉的一生中,只有弟弟还支持他。就连这种唯一的温情,也几乎被愧疚埋没。对弟弟的内疚,父母双亡,身在异乡又被欺凌的梵高内心的痛苦令人无法想象。所以当梵高临死前,他说“也许这对所有人都好......”他究竟对生活有多绝望,对自己 有多失望,才会说这样的话?他真的不知道,他的画今后激励了多少人,感动了多少人。
至爱,梵高!有人说影片讲的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不赞同,他的画与感情流传千古,但我也不想评价,我不想断定一个悲剧画家的逝去值不值得。无论他是自杀还是他杀,他的昙花一现极为凄凉但也是必然的。为什么?因为他的苦难和内疚,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而我们怎么能残忍到在荧幕前祈求,他带着痛苦艰难地活下去,只为我们再画出一幅幅画呢?我们不应该叹息他不爱护自己的生命,而是应该仔细的想想,我们真的要等到下一个天才被冷落被埋没后,再一次叹息吗?他仰望星空,他轻触画板。世人不明白,他眼中的光芒不是癫狂。那是最美丽的星光。他望向日葵,他拂画笔杆。世人不理解,他对黄色的爱不是偏执。那是璀璨绽放的阳光。他的蓝黄,他的微笑。世人不知道,他的生命不是无为的祸害。那是永不终结的奇迹。
“画”一幅80后中年男人的“自画像”如何
80后中年男人的自画像
1.怂
没了年青时的雄心壮志,逐渐学会了向现实妥协和低头。
明白了“吃亏是福”的深刻含义,知道自己很忙,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没必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浪费精力。
只需要一个“怂”字,就能避免99%的麻烦。
2.分寸感
不管是保持了几十年良好关系的老铁,还是在社交场上刚认识的新朋友,知道人与人之间得像冬天取暖的刺猬,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才是友谊长青的基石。
3.责任
责任像一根缰绳,既拴住人的思想,也拴住人的身体。
它清楚的告诉我们: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明天我会做什么?后天我会做什么?将来我会做什么?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4.务实
实用主义是中年男人的座右铭。根本没功夫去玩花里胡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好一家老小。
没有激情浪漫,没有诗和远方,只有柴米油盐和默不作声的苟且。
5.思维模式
人的世界观是会变的。
年龄、际遇、学问、见识、他人……,许多因素都能影响一个人的三观。
或者帮你完善,或者让你崩塌。
其中关键一点,是次序优先排列表上,家人们全都归类到中心位置,而自己则退到一边。
6.享受孤独
越来越不愿去陌生人扎堆的场合,宁愿一个人闷着。
刷半天手机,打几局游戏,泡几壶茶,翻几页书,也绝不向任何人露出内心的千疮百孔。
7.爱玩了
忽然间有了兴趣爱好,不自觉的用移情来逃避现实。
另外,用花在“玩儿”上的时间和精力来检测一个中年男人是否达到事业发展的天花板也是一条很有趣的标准。
8.心态
对“功成不必在我”有了深刻理解。
越来越不喜欢争论,也越来越不喜欢争强好胜。
觉得年轻时候争来抢去的东西忽然都没有了意义。
管那么多闲事干嘛?管好自己就成。
9.想养宠物
以前上初中政治课的时候,觉得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为死去的狗立了块8万美金的墓碑,特傻。
现在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感情最深厚的、在自己一无所有之后还能不离不弃的,也许……只有怀里的狗。
10.注重养生
生死逐渐看淡,却还是努力让自己健康些。
活得好、活得久不是贪生怕死,是怕家人没了依靠,受委屈。
11.佛系
不佛系也没办法,世界就这样了,坏也坏不到哪里,好也好不到哪里。
无数悲惨的故事和无数喜庆的事情,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同时发生。
不管上帝、佛祖还是真主,谁也无能为力。
面对这一切,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照顾好自己。
12.疾病
身体机能的退化深刻影响了人的思想,各种意想不到的症状和莫名其妙的疼痛逐渐出现在生活里,并且安营扎寨、生根发芽,没有半点想走的意思。
直到魂飞天外、走进棺材的那一刻,为止。
相信我,疾病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认知和生活方式。
而不管你接不接受,同不同意。
13.牺牲精神
以前觉得,牺牲是一件愚蠢的事儿。
现在发现,为了家人的幸福做出必要的牺牲,是人世间最高尚、最伟大的事情。
(茶叔原创作品,《80后中年男人的自画像》,2020年04月11日11: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