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中秋明月属东坡
那一阕千古传颂的顿悟词
在浩瀚的中秋诗文中,苏东坡清丽雄阔、情韵兼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绝唱。如果以苏东坡命运多舛、“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沧桑人生作横向审视,这首词实是智慧词人勘破人生的月下顿悟之作。
词作诞生于熙宁九年(1076年),时年41岁的东坡,青春早已散场,经历人生匆匆聚散,饱尝尘世种种烟火:22岁丧母,30岁亡妻,31岁父卒,兄弟苏辙6年未见,36岁时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贬谪任密州知州。中秋对月,东坡因月而生天上奇想,对月而感人间沧桑: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间也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词人对人生的态度顿时化作释然顿悟的理性,那就是直面“阴晴圆缺”的世态,“悲欢离合”的人生,做真正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
仕途的逆旅、思念亲人的惆怅,顿时“灰飞烟灭”,畅快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企盼。难怪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了!
(图片来自网络)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谢谢。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第一词?
我认为在以中秋佳节为题材的诗词中,苏轼的这首词,前无古人。首先来看他的上半片,是以景入情,循序渐进,把读者的目光引入到词画中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秋的明月来的非常珍贵,月圆之时可以让人情趣盎然,心为之开朗起来。由此联想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情感引发出来了,那就是把酒问青天,如今到底是何年何月呢?一个假设性的自问。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了苏轼此刻的心情已到达高潮之处,写作手法上比喻,夸张,哲理据在,让人心情为之一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到此处才是词的中心点,也是全词最精华之处。现实的,借喻的,理性的,祝愿的全都集会于此。对亲人的思念,事物上的无奈,时间和空间上无法把握,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轼不愧为千古奇才,【水调歌头】是写中秋思念的佳作,历来的诗词大家都甘拜下风。特别是他那一首【赤壁怀古】更是千古绝唱,让人流连忘返。
苏轼的【水调歌头】韵律讲究,意境深远,用词华美,是宋词中的佼佼者。也令无数文人墨客望而兴叹,自愧不如。
从唐诗到宋词写中秋佳节的作品,如海之浪花,淘尽英雄。但是能与苏轼【水调歌头】相媲美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能。
艺术成就上苏轼的【水调歌头】达到巅峰之作,这也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什么是中秋词作代表唯一原因。
千古奇才,千古绝唱,千古苏轼。
有人说苏轼是写中秋最出色的诗人,他为何如此钟情中秋节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后人曾评论说:“中秋词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O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未见面了。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失意,以及和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倜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由于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这首词里说,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地作地方官同样可以作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词下片的“此事古难全“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园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 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这原本是自然界的规律。
这首词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首先感觉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词思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终还是以理遣情,没有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传诵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