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鸟尽弓藏,开国皇帝杀功臣是不是坐稳江山的必经之路
-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鸟尽弓藏是否合理
- 明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为什么还要帮助刘邦
- 在鸟尽弓藏的时代里,张良凭什么得以全身而退
- 韩信曾为刘邦夺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为何被刘邦鸟尽弓藏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跟范蠡有关联吗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 历史上有哪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例
-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话有道理吗从什么样角度必须这么做
- 传统文化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怎么解读
鸟尽弓藏,开国皇帝杀功臣是不是坐稳江山的必经之路
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鸟尽弓藏是社会现实。古代帝王在打天下时,与臣子都是暂时性的合作关系。
开国皇帝为了调动属下的积极性,会给其加官进爵,裂土封侯,承诺一堆空头支票,比如,刘邦为了争取韩信,给出一顶“齐王帽子”。这种非常时期的“圣恩”,是受当时的形势影响。
等到天下大定,形势发生扭转,功臣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甚至会成为皇帝的潜在威胁,那功臣与帝王的关系就会由合作变为对手。
还是以韩信为例。韩信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大噪,还留下“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在实力上甚至可以与刘邦、项羽形成鼎足之势。韩信对于刘邦的唯一价值,就是充当对抗项羽的“打手”。
项羽败了,是韩信的大幸,也是他不幸的开端。从此,韩信失去利用价值,他手里的兵马成了刘邦的威胁,他的地盘成了汉朝的眼中钉。
所有的君王在上位后,一旦平定外部威胁,就会在内部集权。集权的过程,就会与功臣产生冲突。刘邦也有这个需要,他要维护皇权和个人安全,就会将铲除手握重兵的韩信清理,消除其身上的潜在威胁。
在古代皇权社会,只要皇帝没被约束,皇帝鸟尽弓藏可以说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铁律,君相矛盾、君臣矛盾、皇帝与异姓王的矛盾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只是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有些皇帝素养良好,比较大度,方式就会显得温和一些,比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大家都是兄弟,有话桌面上挑明,用富贵赎买将领实权,兄弟们也能安享晚年。
有些皇帝出生比较寒微,缺少安全感,会将权利拽得很紧,防功臣就像防贼一样,比如朱元璋大肆屠戮忠良;刘邦铲除了了异姓王,差点连萧何也给“办”了。
还有部分皇帝,看似没有鸟尽弓藏,实际上是综合实力上有心无力。比如曹丕,他的上位是与世族之间的一次妥协交易。还有杨坚、李渊与关陇贵族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势力均衡的合伙人。
历史上,皇权与臣权始终都处在此消彼长的博弈之中,要不皇权集中臣权退,要不臣权向前发展,皇权被制约。等到臣权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取代皇权,曹操、司马懿等权臣都是这类例子。皇帝都不愿意被臣子制约,更害怕出现司马懿之类的权臣。
开国帝王往往都是比较有远见的战略家,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会仅局限于当下,也会考虑到下一代。
这帮追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在自己麾下,还能臣服。等到第二代帝王登基,新皇帝不管是斗争经验、威望还是治国理政的水平,往往都不及功臣。那个时候,功臣还会不会臣服,新皇帝能不能驾驭得了,这是一个没法预料的问题。
万一开国之君百年后,主弱臣强,江山有可能被功臣夺走,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朱元璋在鸟尽弓藏时,很大程度就是为朱标开路;顺治没有吸取这种经验,还给康熙留下了鳌拜、三藩等问题,差点危及到大清的江山。
作为臣子,想逃脱鸟尽弓藏的命运,要不在实力上能够强大到让皇帝坐下来谈谈,像魏晋时的大门阀;要不及时功成身退,像范蠡、张良那样当闲云野鹤,对皇帝没有任何威胁。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鸟尽弓藏是否合理
首先,鸟尽弓藏是个死局!
为后来者埋下不稳定祸根。
最合理的做法是超越公平!我们要承认,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公平的规则,但是,执行起来,未必如此,你眼中的公平可能就是我眼中的不公平!
经济学家有一个游戏来教人超越公平:
你我两人,一个人是提议者,另一个人是响应者。提议者手里有十张钞票。提议者给出多少钞票,响应者可以接受或拒绝,只有双方达成一致,才可分到钱。这就是说,提议者必须超越公平,或等量,或自己认亏,获得共享。
这个游戏教给我们的道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共有为原则,现实世界遵循的原则是充裕。如果是一方充裕,另一个缺乏,日后就会在“公平”上出现拉锯战。如果出现这种状态,是企业的大挫折!
要避免鸟尽弓藏这样的死局,一开始人才要与老板共享共有财富。在鸟尽时,可以以鸟钱再共有投资,这时,响应者比提议者获更多利益。
明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为什么还要帮助刘邦
没有走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刘邦建立汉朝后杀了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其中韩信最为有名。
有人报告刘邦:“韩信反”。刘邦用陈平计擒住韩信。韩信脱口即出:“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后来刘邦放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但不久,韩信与陈豨联络造反。吕后依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刘邦讨伐陈豨回来,听说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喜的是这个总是想造反的“大雷”终于除掉了。“怜”的是这样一个军事奇才,一半天下是韩信打下来的,怎么就不能与我共享富贵呢?
后来,刘邦在与文武百官讨论起自己为什么胜利时说了一段话,高度评价了韩信的功绩: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的晚年,回到故里与百姓同乐,兴到高时载歌载舞,唱起《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这几行眼泪有对故乡的眷念,回到故乡如婴儿投入母亲怀抱般,帝王的威仪下面也有一颗柔弱的心。但更多的是追昔抚今的感慨与英雄暮年的悲凉和怅惘:大汉天下是打下来了,但能守得住吗?守疆土的“猛士”又在哪里?像韩信这样的文韬武略的人又在哪里呢?这个时候的刘邦是不是后悔没有善待韩信呢?我想这也是有的。
那么韩信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下场呢?
首先,是不是因为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呢?刘邦的主观里面里没有的。因为有一个功臣叫雍齿,曾与刘邦有过节,刘邦多次想杀掉他,但都因为他立功很多,不忍心杀。张良建议先封他为王,平息功臣们为挣功产生的怒怨。刘邦韩信没过节,没有理由杀掉第一功臣的。
但韩信的为人并不是刘邦喜欢的那种,这是肯定的。
韩信从项羽那里投奔刘邦,开始刘邦没注意他,等犯死罪被杀头时被夏侯婴发现谈吐、象形不凡,举荐给刘邦。刘邦还是瞧不上,只是给了一个后勤的小官,由此认识了萧何。萧何认为韩愈是个大才,还没等推荐给刘邦就韩信又跑了。后面才有了萧何追韩信、刘邦拜大将的戏码。
刘邦通过与韩信交谈,听了韩信对项羽的评价,连连称善。由此刘邦得一员大将,纵横天下,所向披靡;而韩信也找到了施展人生抱负的机会。君臣互相成全,相见恨晚。
但这种“蜜月期”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瓦解了。
天下已定,没有了战争,韩信郁闷了,不知道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甚至,除了打仗,韩信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总的来说,韩信的悲剧有这么几点:
1.狂妄自大,高估了自己,小看了刘邦。
曾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说刘邦只能带10万;而且说“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刘邦听到当然不快。
没有看到刘邦统御人才的能力,尽管说过刘邦“善将将”,但内心还是看不起。
看不到,天下的民心。天下已定,再挑起事端就是与天下人为敌,人人得而诛之。
2.情商太低,没有朋友。“成为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到汉营没有直接找刘邦,也不找人引荐,而是以直接犯死罪来引起刘邦的注意。但后来引荐他的人滕公夏侯婴、萧何,他都没有与其再来往。
张良、陈平遇到韩信的事情从来都是替刘邦出主意,从来不为韩信着想与分辨。
最可悲的是最后是萧何设计害的韩信,才有了“成为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3.缺乏变通性,不知道“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
太平时代,不知道应该多学习治理之道,天天想着自己的功劳,感觉与文官同列是一种羞耻,以致走上反叛的不归路。
司马迁对韩信很欣赏,也很痛惜,最后对韩信进行了批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同辑),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周、召、太公是谁呀?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周公、召公、姜太公啊!韩信岂不是自己毁了自己的前程。
与韩信的悲剧不同,张良、陈平都跟随刘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功成名就,能放平自己的心态。比如张良,刘邦想大封他,他认为有个小县陈留就够了。陈平能审时度势,保护自己,历经几代。他们都得到了善终。
鸟尽弓藏不是鸟尽弓“折”,好的弓还会成为古董呢,就看有没有造化。
在鸟尽弓藏的时代里,张良凭什么得以全身而退
张子房是历史上出名的谋士,凭着对世事的洞明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完成了自己出则运筹帏喔而决胜千里;退则终善其身的人生传奇!他助刘邦完成一统大业,也使自己实现了一报秦灭韩这一亡国之恨的政治报负。然后便遁入了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世界,隐入留坝的大山之中,与汉王朝做了适时的切割,不栈恋功名利禄,不对汉王朝构成威胁,自然能够平安地活下来!在留坝的张良庙,可以依稀寻访到先哲的生活和精神轨迹。
韩信曾为刘邦夺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为何被刘邦鸟尽弓藏
伴君如伴虎,千古不变的情缘规率。韩信功高盖主,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军事理论才华和统军奇才令皇帝惊心动魄,枕边岂容他人安卧。关键是楚王韩信不知示弱歌功颂德,在皇帝旁大言不惭,心无旁骛,轻视圣上,一日刘邦闲来无事,找韩信下棋,帝问吾可将多少兵,韩信日,最多十万人尔,那汝呢?我吗多多益善,帝大怒推乱棋盘,问汝何以被禽,韩信日,帝大贤也善驱将,帝转怒为喜,从此以后多防着淮阴侯,韩信也时常想起惜日的风光无限,和百万雄兵,自己确和樊哙为舞顿感耻辱。后悔不听谋士奇谋,三分天下,拥兵自立,想当日齐王信,助汉则汉兴,助楚则汉必亡,当日兵多将广,且有钟离昧相助,何愁霸业不成,一日将军陈稀来拜访,两人无话不说,韩信言将军的去处,乃天下精兵之地,可适时发展壮大以备万一,不想陈稀处事不周,欲速则不达,上知陈稀反亲统辖十余万大军予以剿灭。一日吕后急召箫何入宫,闻人吿韩信有反意,如何是好,箫何计上心头,言不必惊慌失措,臣自有妙计,可派十几名兵士扮作信使,入京大肆宣传陈稀反叛以平,王师不日回归,果如丞相计箫何往淮阴侯处圣上不日荣归,可去宫中拜贺庆祝。韩信随往,不想一入宫禁被士兵抓获,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淮阴侯日我有五不杀,汝等如知奈何,吕后大怒,乃令搬过一口大钟,不见天不见日,足下可去亦,淮阴侯大叫,自古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狡兔死,敌国破,谋臣死,恨不听贤士之言那。帝归来知韩信以死,甚为悲伤,如此大才,可惜了。不觉有喜上眉眉梢,后杀之,也不必背上杀功臣恶名。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跟范蠡有关联吗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这句话与范蠡有关系,《史记》中有记载。至于范蠡和文种如何辅佐亡国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实现强国后隐姓埋名,离开越国,并写信给共患难的战友文种,以“鸟尽了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劝说他离开越王保身,而文种不听,终被越王所害的历史事件,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笔者不再赘述,只说这其中隐藏的故事。
一,范蠡的一生全释了两点。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当越国被吴国战败亡国之际,他为了国家竭尽全力。二是他看透了与君主“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受”的宫廷处世哲学,胜利之后,放弃官爵,勇流急退,明哲保身,去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人生价值。这其中不仅仅是范蠡对勾践本性的了解,更是对宫庭斗争的远见卓识,更有他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给后世敲响了警钟,事实证明,从始皇起到清,中国共有240余名皇帝,沒杀功臣只有秦始皇、刘秀、唐太宗三位。像刘邦杀韩信,朱洪武火烧庆功楼的事情多的是。功臣被杀的悲剧,究其原因是他们放不下“名利”。
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警世道理不仅适用于官场,同样对各行各行乃至人与人的交往中也有警示,比如被“卸磨杀驴”之类的事情就属此类。
历史上有哪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例
陈立夫被蒋介石排挤出台湾并流亡美国十八年,靠养鸡卖辣酱度日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时,陈诚已经为他铺平道路。蒋介石如果想在台湾稳住局面就必须继续倚重陈诚。但是陈诚与国民党内掌握最大派系的陈立夫是水火不容,蒋介石必须做出取舍。陈立夫与哥哥陈果夫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掌握绝对控制权,这对败退台湾后想让蒋经国接班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个障碍。
因此蒋介石在1950年让陈立夫和他的家人限时离台,理由是让陈立夫去瑞士参加世界道德重组会。陈立夫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乘飞机去了瑞士,会议结束后他们乘坐轮船去了美国。这一年陈立夫五十岁,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陈立夫早年毕业于天津大学采矿系,曾经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采矿学硕士学位。五十岁的他原本打算依靠采矿学硕士学位担任教职,但是从他毕业以后就被蒋介石招致麾下从事和采矿毫无关系的政府工作。因此教书的梦想在现实面前化为泡影。
陈立夫来到美国后没多久家底就花去一大半,他曾筹钱买下在华人地区政治影响力很大的《华美日报》鼓吹思想。这期间他哥哥陈果夫去世,蒋介石通知他丧事已经办妥,暗示陈立夫不要回台湾。这就等于告诉陈立夫在美国必须做长期定居的打算。
为了维持生活开销,陈立夫开始放下身段干起了养鸡场。在官场许多年的陈立夫原本连斗鸡都不曾见过,看见鸡群打架都害怕。但他虚心向专业养鸡人求教,从怎么伸手掏鸡蛋学起。就这样陈立夫磕磕绊绊把养鸡场开了起来,挣了点小钱。但是没几年祸不单行,一场森林大火烧掉了养鸡场。陈立夫不得不改行,这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陈立夫把善做辣椒酱的妻子所制的辣酱拿到华人街去卖,这种家乡产品很受华人欢迎。后来发展到卖粽子、松花蛋等副食。捉襟见肘的时候,陈立夫多次收到蒋介石的接济。
1965年陈诚去世,蒋经国羽翼渐丰。终于蒋经国在父亲授意下邀请陈立夫夫妇返台定居。陈立夫回国只带了随身衣物、自己的打字机和妻子的缝纫机,其他家具钢琴类都卖掉或送人。阔别台湾十八年的陈立夫结束美国流亡生活回到台湾,这时年过七十。陈立夫不想再回政坛,拒绝了蒋介石给他安排的职务,只是潜心研究医学和传统文化,撰写回忆录,钟情于书法。
陈立夫2001年去世,享年一百零一岁,活过了他所有的政敌和朋友。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话有道理吗从什么样角度必须这么做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这句话所言是,当一个东西的作用用尽,它就会失去价值,就会被处理掉,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规律。
古人常用此警示我们自身,尤其是为皇家效力,那些开国之臣,他们对于一国的建立可谓是功不可没,有的甚至功高震主,但是一旦国家建立,他们的用处就用尽了,他们的处境就很危险;
因为他们的巨大功劳,会成为国君以及后人治理国家的障碍,甚至他们的能力,会使得国君时时忧虑他们会不会造反,因此国君为了给后人一个稳定的统治环境,一定会清除这些障碍,常常会借故将他们杀掉,只有少数聪明的人,像范蠡、张良等,明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便功成身退,早早离去,保全了性命。
因此,在“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种必然规律下,我们要注意形势,以更好的保护自己,所以,功成身退可谓是一种智慧。
传统文化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怎么解读
借指某些君王,过河拆桥,只要重臣尽忠,一旦自己目的达到,为巩固自己地位、为太子登基铺路,防止重臣能高震主、功高盖世甚至谋权纂位,斩杀功臣、能臣、权臣。当然历史上功臣、能臣、权臣纂位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