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的风俗习惯 民风民俗

东北的风俗习惯(东北三省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有什么不同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09 16:57:49 浏览7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东北三省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有什么不同吗

东北三省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方面有什么不同?民风民俗可以概括为很多方面,可以覆盖吃穿用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我认为东北过年的时候有一种民俗习惯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

三十守岁吃饺子团圆饭。

东北过年的前一夜,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也叫除夕,又称团圆夜。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晚上不睡觉,等候新年的到来,等候新年的钟声敲响。

并且有在十二点吃饺子的习惯,饺子端上桌,外面鞭炮齐鸣,一家人才正式开饭。

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放入硬币来充当头彩,全家人一起吃饭,谁能吃到钱,就寓意新年发财,大吉大利。

一般饺子包两种馅,一种是肉馅,一种是菜馅(大多是韭菜鸡蛋虾仁馅)。寓意新年有肉有菜、五谷兴旺。

一般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都坚持这种过年习俗。但是当地的朝鲜族例外,他们就没有这种传统习惯。

老父亲年轻时从山东来到东北谋生,三十晚上问山东老家亲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三十晚上吃饺子了吗?守岁了么?

山东老家的风俗习惯是大年初一3-4点起来吃饺子,然后拜年,一般没有守岁的习惯。来到东北多年的老父亲也入乡随俗,形成了三十晚上全年团圆吃饺子守岁的习惯。

这种习俗也一直传承到现在,甚至影响着我的下一代,在东北如果三十晚上不吃顿饺子守一次岁,那么感觉这个年就没过一样,在东北三十守岁的年味感觉影响甚至都超过了大年初一拜年的年味。

你们那里有这样三十守岁“吃饺子“的风俗么?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更多新鲜事,欢迎关注。

东北农村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正好赶上过年,笔者借此文先给各位读者朋友们拜个年。今天咱们就聊聊清朝民间的年俗。

说实话,虽说聊的清朝年俗,但是笔者并不陌生,因为清朝的很多年俗一直流传至今,尤其是在广大东北地区,这清朝年俗规矩几乎是无变化地被传承下来。就以笔者自己家族为例,据宗谱记载,本人先祖早在乾隆年间就从山东闯关东而落脚东北,经过世代人的经营,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大宗族。即使现今社会高速发展,在我们农村老家,族人们还是遵循着老规矩过大年,而这些老规矩都是形成于清朝。

那么咱们就聊聊这些过年的老规矩吧。

腊月二十三,在我们东北这一天过小年,从此就正式拉开“年”的序幕了。腊月二十三晚上,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辞“灶王爷”,作为最受广大群众爱戴的天庭基层干部,要在今晚返还天庭,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吃穿用度等状况。关于灶王爷,民间传说版本很多,但是可以说灶王爷是一位祥神,正所谓“上天言好事,下届降吉祥”。因为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多言好事,所以天庭又安排了一位监督民间百姓是否有亵渎神灵等“不法”行径之神,它就是熬神,此神位居西北,恰好与位居东南的灶神(即灶王爷)相对。因为熬神多言坏事,被民间百姓视为凶神,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人祭祀它了,所以也被大家遗忘了。

过了小年就来到大年也就是除夕年三十儿了,这除夕那讲究就更多了。

一早醒来,早餐过后就进入忙碌状态,上午主要的任务是“摆贡”和“封门”。“摆贡”其实就是民间供应神灵与祖先的祭祀活动,要将家族宗谱(大家大户可能是历代先祖牌位),放于正北面南之高堂上位,再将早已准备好的贡品摆放在案抬之上,汉族的贡品比较偏“素”,以粮食、油炸物品为主,满族的贡品多以猪肉为主,生猪头、排骨等乃必需品。“封门”就是贴春联,东北人叫“贴对子”,贴春联是全国各地的民俗活动,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人文文化有一定差异,所以贴春联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中午午饭以炒菜和炖菜为主,满族人必吃豆腐,原本隶属旗籍的汉人家族,也深受满族文化影响,豆腐也是过年必吃食品。除此之外,还要喝上自家大黄米酿的黄酒,倘若你尝上一口热乎乎的自酿黄酒,你就会感受到这纯粮酝酿之醇香,当然千万不可贪杯,这种黄酒可谓后劲十足,饭桌上微醺的你,很快就会醉倒呼呼大睡。

过年的“重头戏”都在除夕晚上“上演”。

  • 项目一、请神

东北的冬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就开始进入黑夜,请神工作就在此时进行。老规矩是要家里的男丁前往家里的祖坟坟茔请神,过程很简单,在列祖列宗坟茔前燃些纸钱,磕头后燃放几个炮仗,然后径直走回家,这回家的路上忌讳回头和交头接耳,尤其不能说一些亵渎神灵的话,如此祖宗神灵以及各路神仙都跟着你回家了。回家进入庭院大门之后,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放下拦马档,也就是一个两米长左右的直木棍放躺在大门口内侧,主要的目的是拦住跟随主人而来蹭吃蹭喝的那些孤魂野鬼和凶神恶煞,这样神仙和老祖宗们就算是请回家了。请回家的神灵们就位居供奉的高堂上位。

  • 项目二、吃饺子

为什么要在傍晚时分,晚饭之前完成请神呢?因为年三十这第一顿饺子是要先给神仙和祖先们品尝的,也就是在晚饭正式开始之前,先要给上位的神仙和祖先们贡上饺子,以示尊重。过一会等神灵和祖先们“用餐”之后,晚饭才能正式开始。

饺子是中国北方地区很流行的一种食品,在广大东北地区,饺子那就是最为吉祥如意带来好运的食物,东北流行这么一句话:“饺子就酒,越吃越有”,是东北地区最受欢迎的食物了。笔者有一位勤劳的母亲,平时我们家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要吃一回饺子,吃上一口老娘亲手包的饺子,陪老爹喝点小酒,人生之惬意如此,真不敢再有过多奢求。

晚饭过后,通常是一家人聊天说笑,那时候没有春晚,所以主要是打牌聊天作为消遣。

  • 项目三、磕头拜年

在辞旧岁之前,由家中最长者带领家中男子,依照辈分和家中长幼之序排好队,依次给高堂之上的列祖列宗和神灵们以及家中每一位长辈磕头拜年,每一位长辈磕一个头,同时问说一句过年好。笔者小时候回老家过年的时候,要磕上十几个头给每一位长辈拜年,可想而知,老辈人得磕多少个头。

拜年之后,就是到每位长辈那“领取”压岁钱,过去年代,老百姓家里普遍生活困难,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生活水平就更差一些了,所以能从每位长辈那得到一点点压岁钱就很高兴了,哪像现在,没两张大红票都拿不出手。

  • 项目四、放鞭炮

一提放鞭炮,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孩子们不懂什么“爆竹声声辞旧岁的下”,更多是被烟火的美丽和爆竹的巨响所吸引。庭院里高高挂起长长的大挂鞭炮,燃放起来噼里啪啦特别带劲,直冲云霄的礼炮,伴随一声声巨响而绽放的美丽烟花,承载着人们辞去旧岁所有不快和对新岁的美好期盼。这一刻真的是华夏大地普天同庆的大时刻。

放完烟花爆竹时间应该是过了子夜,也就是说辞旧岁迎新春了。这时候,还是要吃上一顿饺子来辞旧迎新。

除夕之夜灯火不能断,院落要大红灯笼高高挂,贡桌上的灯火更不能断,在过去只有燃烧蜡烛保证灯火。现而今都以电力LED灯泡代替了蜡烛,即省了半夜还要更换蜡烛的麻烦,又环保了许多。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正所谓“大年初一头一天”,干啥啊?拜年呗!与城里见面拜年不同,在我们老家,晚辈是要亲自到长辈家中登门拜年的,这也是世代老辈们留下的规矩,甭管血缘关系出没出五伏,只要辈分比自己高,作为晚辈就要登门拜年,问长辈一声“过年好”!当年我爷爷在世之时,在族中辈分较高,初一上午前来拜年的本家人真是络绎不绝,好生热闹。

对了,还要说一下初一早上这顿饺子,这顿饺子不同之处在于以素馅为主且有一两个饺子中包上钢镚钱,谁要是能吃到钱,预示着这一年将会行好运,不缺钱。往往为了吃钱,尤其是孩子们,吃得都特别饱。

大年初二,有一个重要的仪式,那就是送神。送神的具体时间,由于各地规矩不同,多有差异,一般是在初二子时与初三交替之时,或是初三入夜时分,我们老家的规矩是前者。年三十请来做客的列祖列宗和各路神仙,此时是要回去的时候了。有句话“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送神这个仪式要比请神复杂的多:首先是熬夜到深夜,其次要在贡桌前焚烧大量准备好的纸钱,再次全家老少在神灵和先祖牌位前磕头谢恩,祈求保佑一家人这一年远离病灾,最后燃放大量烟花爆竹,恭送各位升天离开。

至此,这个年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送走了祖先和神灵,就开始串门拜年了,尤其是女婿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拜年,所以初三、四车马上道,往来大多是回门拜年的人。现在,家里孩子也少了,也没有了男尊女卑,嫁娶之分,所以女婿“回门”时间也没有那么硬性规定了,甚至就在岳父母家过年也属于正常,这在过去封建思想极深的旧社会是绝不能被允许的。

东北的年俗还没有结束,还有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二龙抬头等等都有不少讲究的活动。过了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这个年就算彻底结束了。

通过年俗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中国最为重要之节日的重视。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年关活动,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家人幸福安康,我们更会从这些年俗活动中,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文:王金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北有哪些神奇的习俗与习惯

这个问题让我来答一下吧

一,东北孩子的特点之一:啥都像

“妈我想吃雪糕”

“我看你像雪糕”

“妈我想买个溜溜球”

“我看你像溜溜球”

“妈~给我买个手机吧”

“我看你像手机”

二,啥都能放在外面冻着卖

一到冬天冰箱就可以断电了,把东西往外面一放,坏不了,没准还能变成美食!

说到东北的冰冻美味,水果可能是最被熟知的,比如冻梨,冻柿子,第一次吃的人一定会被惊艳的。

冻梨

冻梨其貌不扬,黑黑的外表,但是你要是吃过冻梨的话,那种水水的,甜甜的,冰冰的味道真的是沁人心脾。在东北冻梨还是解酒佳品,喝完酒吃上一颗冻梨,酒就差不多醒一半了,只是对胃可能是有点刺激。

这冻梨一般是选秋天的完整的秋梨放在纸箱子或者丝袋子里面封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放到冬天天冷的时候就可以吃了。选秋梨的时候也不用选熟透了的,小一些,还没有过于成熟的最好,做成的冻梨完全不会有酸涩的感觉。

吃冻梨的时候也不是上来就啃,坚硬的冻梨没准会磕掉你的牙哦。找个盆子,把冻梨放进去,加冷水浸泡过冻梨,这叫“缓冻梨”。等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冻梨被一层冰包裹住了,再过一会看到冻梨变软就可以取出来吃了。

吃的时候先咬开一个小口,然后吮吸里面的果汁,冰凉水润的果汁喝起来就很爽,剩下的果肉也很软嫩。

冻柿子

和冻梨差不多,冻柿子也是在秋天采摘,相比黑黑的冻梨,冻柿子的颜色就鲜艳很多了。

趁着柿子还没软时摘下来,放在室外,等到温度零下以后,冻柿子就会慢慢变硬,表面还会有一层白霜,好像灯笼一样有点朦胧的感觉。

冻柿子的方法和冻梨差不多,也是需要用水“缓”着吃。不过冻柿子的质地比冻梨要绵密一些,所以口感有些像冰沙的感觉,可以用勺舀着吃,味道是很甜的。

另外,挑冻柿子的时候可以尽量选个头大一些,成熟度好一点的,否则口感会有些涩。

其他冻水果

除了大名鼎鼎的冻梨和冻柿子,其实苹果也是可以冻的,不过冻苹果的口感不是太好,而且味道有些酸,小编不太喜欢直接吃,加点冰糖做成罐头还不错。

山楂也是可以冻的,不过冻的方法最好就是做成冰糖葫芦了,不同于其他地方,东北的冰糖葫芦那可真是“冰”的,室外温度让冰糖葫芦外面的糖浆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就像真的冰一样,吃起来也是甜脆无比。

冻菜

刚才也提到早先东北人家家都会在秋天储存白菜等蔬菜过冬,这些蔬菜其实是怕冻的,都需要用厚一些的麻袋、棉被盖着,这样吃起来才会与新鲜的差不多味道。但是有些蔬菜、食材不小心被冻到了也可以变成不一样的菜哦。

冻白菜

冻过的白菜外观会变得比较透明,解冻之后水分会很游离,质地也会变得软趴趴的。

冻白菜不适合炒,但是适合炖煮。比如把冻白菜稍微解冻一些,切成小块放入锅里加点水炖煮一下,口感会很软糯,放在米饭里拌饭,连汤带饭很入味。

还可以把冻白菜切一下放在开水里焯一下,挤去水分,炸点东北辣椒酱,用这焯好的冻白菜蘸酱吃,味道好极了。

冻豆腐

这个大家都不陌生了,不光在东北,很多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冻豆腐。

不过东北的大豆配上传统的卤水点的豆腐味道特别香醇,放在室外迅速冻起来,变成黄橙橙的冻豆腐。

和冻白菜一样,冻豆腐比较适合炖煮或者涮火锅,蜂窝状的孔洞质地可以很好吸收汤汁,而豆腐本身还带有一点点苦苦的香味,很醇厚的味道。冻豆腐弄碎和面粉,水豆腐拌在一起炸丸子也不错。

除了白菜和冻豆腐,刚才也提到了早些年的那些冻菜,不过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小编还喜欢一种冻菜,就是冻茄子。冻过的茄子特别软烂,做成稍微炖制一下就会变成茄子酱,拌饭特别棒!

冻主食

相比较水果和冻菜,冻主食就基本是冷藏的作用了,每到春节前后家家都会蒸点馒头,豆包或者包点饺子放在外面冻上,吃的时候放在锅里蒸或煮,方便又简单。

有一种冻主食叫做粘豆包,黄米磨面和成皮,红豆捣成馅,团成圆圆的粘豆包冻在外面。吃的时候铺在干玉米叶上隔水蒸熟,蘸着白糖,别提多好吃了。最主要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这黏黏的豆包它特别抗饿。

PS虽说现在有了冰箱,这些冻货都可以用冰箱做出来,但是味道却不如自然的好,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东北尝尝这些美味。另外,像冻梨,冻柿子之类的美味虽然好吃,但是比较寒凉,还是不要多吃。

实习wxy

辽宁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辽宁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我想这问有些过于泛泛。所谓的风俗习惯,在辽宁在东北大致基本相同。但就某一具体地方,又有不尽相同之处。就拿红白事情来说;辽北铁岭地区与黑龙江、吉林并无两样。但在白事上辞灵这个环节上就不一样,讲究五花八门。红喜事,闹洞房的情节也不尽相同。有些花边属尽兴所加。在待客接物上东北大体相同。我的回答,不知与题主所问,是否对号?敬请指正。

东北过年有什么习俗

东北人从小年开始就有了过年的气份,打扫院落和房内洋尘。剪出各种喜庆的窗花帖在窗格上,以张显红红火火的生活。还有写春联帖春联,人们开始杀年猪。

大年三十吃饺子是必不可缺的,东北人大多能喝酒。一家围在一块吃着饺子喝着酒闹着家常,其乐融融也!

大年初一,小辈给长辈拜年,哈哈,长辈的红包可不能少哦!

东北都有什么传统节日

据我所知,东北没有什么特有的传统节日,东北的传统节日就是全国的传统节日!

最隆重的非春节莫属!

一年到头,人人都盼着过年。过年也就是春节,是举家或者举国都期盼欢度的传统佳节!幼儿园的儿歌,唱出了年的味道!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从过了腊八开始,似乎年就开始了。足可以看出春节的隆重!而在东北,春节的味道会更浓一些!

其次注重的就是端午、中秋

在东北,端午节又称“五月节”,中秋节又称“八月节”,足可以看出东北普通人的实在与可爱。这么接地气的节日名称,特别有家的感觉,乡土的气息。而每到“五月节”“八月节”,都会说一句“过节了,吃饺子”!在东北,五月节的饺子要胜过粽子一筹,八月节的饺子更是独领风骚战胜月饼!似乎这饺子就是东北人节日的象征,这饺子就是东北人回家的理由!

地方的就是全国的!中国传统在各民族间可能会有些差异,有些地域民族自己的节日会独特一些,但是东北汉语居多,传统节日还是比较紧跟全国大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