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句式
-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类似的诗句,能算得上抄袭吗
- 古代诗人的诗作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 古代诗词数不胜数,有没有哪一首诗让你一生难忘
- 古代诗词和现代诗词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
- 古代著名诗词人众多,那么他们都是如何作诗并流传出去的呢
- 你们喜欢现代诗词,还是古代的诗词为什么
- 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 你最喜欢、最欣赏古代哪位诗词作者以及经典作品呢为什么
- 如何鉴赏中国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句式
古代诗词中的句式:
1.并列式诗句。这种诗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构成,各个短语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轻重、主次之分。
2.主谓式诗句。这种诗句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用来陈述、描写、说明前一部分。
3.动宾式诗句。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动词,后一部分是宾语。
4.偏正式诗句。也是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用来修饰、限制,后一部分是诗句的中心语。
5.补充式诗句。此诗句也由两部分构成,前一个部分是诗句的中心语,后一部分是补语。
6.连谓式诗句。又叫连动式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描述同一对象的连续的动词性词语构成。
7.意转式诗句。又叫转折式诗句,也是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之间意义上有互相转折的关系。
8.因果式诗句。是有着因果关系的两个部分构成。
9.假设式诗句。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假设存在某种情况,后一部分是说明此种情况下会怎样。
10.复指式诗句。又叫同位式诗句,这种诗句前后部分都是指同一事物。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类似的诗句,能算得上抄袭吗
宋朝黄庭坚在给他外甥洪驹父的信(译文)中说:
自己创作最难,杜甫,韩愈的诗文,都有出处。后代的人读书少,错误的认为,韩愈杜甫的文字语言,都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古人写文章要体会现实,擷取古人的语句,言辞,融入自己的笔墨,如同灵丹妙药,可以点石成金。
也就是,黄庭坚认为:写诗作文,古人也要学习借鉴前人的文字,并不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黄庭坚赞同抄袭,那么如何避免抄袭?
就是擷取古人的言辞,语句,融入自己的翰墨,像灵丹妙药点石成金。也就是化用,借用古人的诗句不是用来抄袭的,而是用来再创作的,用来点石成金的!
如果化用或借用古人诗句用于再创作,赋予其新意,成为新诗的有机组成部分,点石成金,就不属于抄袭。如果所谓创作的新诗,就是古人诗句的拼凑,组合,而没有自己创作,那,就是抄袭。
据此,自古以来,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古今许多人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都会化用或借用古人的诗句,融入自己的诗词中,点石成金!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曹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子衿》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王安石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一首诗词化用,借用古人诗句,一般多被改写过,与自己的诗融为一体。而且,化用,借用也就是只言片语。过多,就涉嫌拼凑抄袭了!郦波教授的《旅夜作书》一诗,自所以被诟病,化用,借用过多,确实欠考量。
辛弃疾是用典高手,有辞中龙之称。其诗词用典很多,但,不是抄袭;如果化用借用古人诗句过多就涉嫌拼凑抄袭了!
古代诗人的诗作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我来回答一下。谢谢大家。
以前我看到一种说法,就是咱们现在在读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诗词也好,文章也好,心里面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现在我们能读到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是我们的幸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因为,咱们今天读到的古代文学作品,充其量是古人全部作品的1/10而已。数量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文字作品这一块在流传过程当中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这里面涉及到比如战争、天灾、死亡、还有时间的流逝等等非常多的因素。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知道的古人作品怎么流传的一些方式方法。
第一就是口口相传。
这方面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通过音乐或者是舞蹈来进行传播。古时候的戏院、茶馆等娱乐场所是文学作品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另外一点,民间百姓的传播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白居易的作品、杜甫的作品,民间传播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杜甫生前的作品是很少结集出版的,他不出名嘛,当时的人选唐诗,都没有选杜甫的诗。所以,在杜甫生前,他的作品流传主要就是靠的口口相传。还有一点,是好友之间的互相借力。吹捧也好,赠送也好,我写好了一首诗,送给你看,你再传给第三个人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作品就传开了。
第二种方式就是出诗集。
古代人出版自己的诗集一般都是自己掏钱的,比如白居易在生前就有意识的把自己的作品,进行结集,刻印。当然也有达官贵人,那些有钱人来进行资助。另外一点就是,出版商出的。这种情况尤其到了南宋之后就比较明显了。到了南宋,我国的出版业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古籍,都和宋代的出版有关系。
第三点,就是刻石或者是题字。
古代的文人有这样一个习惯,他们走到哪里,然后有点感触,马上就会用笔写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在很多风景名胜区能够看到他们留下诗词的原因。有的作品是刻在石碑上的。有的是写在墙壁上,等等。
最后一点,就是后人的收集和整理。
这一点可能是最主要的流传和保存方式。要不然经过战乱或者是经过朝代更迭,作品的流失是非常严重的。这时候就需要出现有心人去进行收集,并且整理出版。
另外,每逢盛世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收集前朝的作品进行结集保存。比如最出名的《永乐大典》,就是明朝的时候搜集整理的大型图书。清朝的时候呢,有《四库全书》。像这样的情况都是后人收集前代的作品进行整理保存。当然,这种情况有利也有弊。好处就是能让作品保存的更长久,坏处就是这些保存下来的作品,经过了人为的删减,有一部分不是原来作品的样子了。因为有禁忌嘛。
最后还是开头说的,我们现在能够读到经典的古代作品,这些书能够流传到现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国历史这么悠久,这么长。每隔一段时间呢,总是会发生一些战争。但是我们的文化一直没有断。这就归功于前人在收集、整理、保存文字作品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谢谢大家的阅读。古代诗词数不胜数,有没有哪一首诗让你一生难忘
让我一生难忘的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一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珠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代诗词和现代诗词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
区别一:定义不同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古诗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区别二:形式不同
现代诗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古诗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区别三:写法、思想表达不同
现代诗
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古诗
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至今也有3000多年历史了。但古代诗歌的体裁却不外乎古体诗和近体诗两个大类。 所谓古体诗,指的是唐代以前形成的诗歌形式,有四言体、五言体、六言体和七言体等,大致押韵,不讲究平仄,句数不限。近体诗是隋唐出现的新诗体,有绝句、律诗两种,每句字数不是5字就是7字,讲究韵律平仄,律诗还讲究对仗。除排律外,句数都有限定。结构整齐、讲究押韵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 我国的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尽管字数不多,每句却能表达复杂的意思。而且在南朝时,人们还发现汉字有平、上、区、入四个声调,其中上、去、入都是仄声,在每句诗里,如果把平声字、仄声字有规律的交错组合起来,可以形成和谐动听的节奏。这样,唐代的近体诗也就产生了不同于古体诗的许多特点:它要求篇有定句、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本来古体诗字数虽要整齐,句数却没有限制,可多可少。近体诗就有严格规定,绝句均为四句,律诗要有八句,但排律不在此限。 近体诗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律诗中偶句末一字必须押韵,并且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一般只押平声韵,临韵可以通押,中间二联必须对仗。绝句受律诗影响,押韵要求与律诗大致相同,但绝句可以押仄声韵。 近体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大致是固定的,交错安排,使诗的声调抑扬顿挫。这是其最大特点。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网络与传统刊物中所发表的诗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古体格律诗主流地位的约束,只怕现代诗的水平早已超过古体诗了。细说的话,我想古诗与现代诗没有内容上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分,喜欢古体诗还是精通现代诗,与作者个人的爱好与创作方式有关系,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与诗歌创作要求没有冲突(格律诗和现代诗都要求具备音乐美、跳跃性、辩证法、可以触摸得到的生命体验)。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在抛弃以西方文艺理论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时,也不能像有些观点那样,希望简单恢复格律诗的传统。毕竟,当今中国人的口头语言已经同100年前有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诗歌未来的发展方向依然是要努力接近最活跃的、现实社会的口头语言。近几年,有些类似诗歌的东西在社会上悄然流传,例如:“一等男人……,二等男人……,三等男人……”,“红旗不倒,彩旗飘飘”之类。虽然在内容上比较粗俗,但是这些民间自由创作已经具备了21世纪真正中国诗歌的雏形。此外,流行音乐的发达,也将促使汉语诗歌获得巨大的发展。例如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其歌词称得上是一首很不错的诗。 宋代诗词的另一个倾向就是格律化。对于格律化,后世人们有一个误解,以为那就是诗歌的规则。其实,格律化的出现,是诗歌要求被广泛传唱的结果。那时候的市井文化中,音乐是重要的内容,言传身教的音乐习惯,使得一些经典唱段、经典唱腔被固定下来,诗词是为了配合那些唱腔或唱段,长短高低便有了一定的要求。其实在格律诗中,某些地方加一两个字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唱的时候多一点切分变化而已。某种程度上说,宋代的格律诗,是诗歌流行的社会化分工,流水线制造的要求和结果。
古代著名诗词人众多,那么他们都是如何作诗并流传出去的呢
古代诗人作诗,靠的是自身写诗的天分和后天的不懈努力,写诗靠的是代代的传承,以及诗歌的创新。远古的人民,在劳动中渐渐地创作了一些歌曲,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来打发生活的无聊,提高生活的兴致。
随着时间的发展,就有了歌功颂德的作品,比如《诗经》中的《颂》,就属于庙堂学问,专门用来歌颂国王的,比如商汤,武丁,周文王,周武王等,写诗可以得到君主的表扬,提高自己的地位。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比如屈原所创立的《楚辞》文体,大多数是用来发牢骚的,或者写情,托物言志等。屈原满腔悲愤无处释放,化成了不朽的大型史诗《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到了建安文学,就很有风骨了。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为了贵族诗歌,多是由名士所写。到了唐诗宋词,诗词就达到最高峰了。至于人们如何创作诗词,大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随性而发的诗词,另一种是“闭门觅句陈无己”,完全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形成的。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写出好诗来。
至于诗词如何流传出去,大体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名人的提掖和宣传,比如李白靠前辈贺知章宣扬,而名声大臊;第二种是自我的推销,类似于在大街上发传单,比如陈子昂砸琴的营销手段;第三种是青楼的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传播快而且传唱甚广,比如柳永所写的词全靠青楼女子们来传播。
古代的诗词就相当于当代的流行歌曲,家家户户,凡夫俗子都会吟唱,诗词由于文辞精美,能够抒发情致,在民间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古诗词依旧很受世人的喜爱。写出来好的诗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出去,同样是当代人的使命。
感谢各位老师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交流,我是层城鹓雏,一个古诗词爱好者,喜欢诗词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你们喜欢现代诗词,还是古代的诗词为什么
我比较喜欢古诗词,短小精悍,二十来字就能把情景描绘得清清楚楚,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格律严谨,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如深临其境。
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中国古代诗词是怎样流传下来的,这得要先说它是通过什么渠道发表和流传的,如果没有发表就根本谈不上流传和传承。其实,中国古代诗词的发表和流传主要的经过是这样的:其一,呈示和寄赠。这是古代诗人普遍采用的方式。如李白的诗《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寄”、“赠”为题,但也是赠送给别人的。有时诗人还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其二是投谒名流。古代许多举子文士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就把自己得意之作献给当时名流,以便广为流传,这便是所谓“行卷”的方式。如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诗就是献给当时闻名诗人张籍的。其三就是即席赋咏。如大历年间卢纶、韩翃、李端等所谓“十才子”,常奔走于王公贵戚的宴席上赋咏酬答。李商隐《七月二十九崇让宅宴作》也是即席赋咏之作。其四,墙壁题诗。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共场所的墙、柱、名胜古迹、渡口、酒店、名山大川都是古代诗人题诗的好地方。如晚唐诗人张祜曾在全国各地几十座著名寺观里题过诗。其五,“诗板”题诗。设立“诗板”的多是当地县令、寺观主人等,他们请路过的著名诗人留下诗篇,然后挂起来并大加宣扬,其目的是为本地、本寺观增光添彩。更有趣的是道士诗人唐球把自己写的许多诗装进一个大瓢里,放入河溪,以便让更多的人得到他的诗。深禁宫中的宫女们还在红叶上题诗,随御沟流水传出禁宫,抒发她们的苦闷。综上所述,我国古代诗词得以流传,跟以上作法是分不开的。
你最喜欢、最欣赏古代哪位诗词作者以及经典作品呢为什么
如果只能选出一个我最喜欢的诗词作者,那就只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了。
她的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极致,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便不独争雄于闺阁,可与秦七黄九齐名。后人更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那些看似寻常最奇崛的闺情怨语,总能写到伤心人的心坎儿里。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她少女时期写的小令《点绛唇》,写尽了少女纯情的神态。仿若那个俏丽多情的李清照,正在倚门回首,手把青梅,俏皮的对着你秋波暗度。
词作赏析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秋千蹴罢,下来时,因为玩的太尽情,两手已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虽然未写词人荡秋千时罗衣轻飏的畅快,但只“慵整”二个字,就写出少女的娇憨。就连那细嫩柔美的纤纤素手,麻了也懒得伸一下,足可见她贪玩的程度有多么的忘乎所以。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也暗喻词人自己娇美的容颜。
春天的早晨,罗裳初试,本还有着丝丝凉意,却因荡秋千时太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彷如园中娇嫩柔弱的花枝,还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
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怕人见到自己放肆的模样,来不及整理衣装,就急忙回避。连鞋子也顾不得穿,穿着袜子就开始偷溜,跑的她头发松散,金钗坠地。
虽然词人没有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你可以想见,他定是一位玉树临风翩翩美少年。词人当时一定在想:唉,好讨厌呀,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随随便便就闯进别人家的后花园,闯就闯吧,偏偏不是在我最漂亮的时候。不是时候也就算了,可你偏偏长得这么帅,真是好苦恼呀!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含羞疾走,却又倚门回首,把青梅轻嗅。词人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刻划的栩栩如生,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总结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仅仅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读完此词,一个俏皮却又多情的思春少女,宛如就在你眼前,对着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怪不得赵明诚对她一见便倾心。如果让你遇见这样一位女子,教你如何不爱她呢!
如何鉴赏中国古代诗词
鉴赏中国古代诗词方法拙见:
从鉴,赏两方面来鉴别诗词。
1.鉴就是鉴别,区分不同,找到诗词精妙之处。因此应从读者诗词分析去区别查找,鉴别诗词。
2.既然说不同,拿出同样其它作品来比较分析作品对各时代的参考和影响价值鉴别。
3.从相同作品的意境中区分鉴别,抓住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4.赏就是看到作品之后你获得了多少共鸣,唤起其他人的共鸣又有多少,需要去看他人评论和分析,进行对比总结。
5.从其他人分析当中你又多感悟到了什么是最主要的,挖出更深层次的知识,那才是真正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