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小说中,为什么要把强盗、土匪等人称为“响马”
一说起响马、胡子,喜欢看历史书藉和杂记的同学,肯定知道这是旧时社会对聚啸山林的盗匪的别称。
响马多指山东一带,胡子则是关外东北地区。
古代战乱不止或天灾水旱时,百姓为了生存,往往走上做寇劫掠之路。贫穷和饥饿应该是土匪长期滋生的潜在背景及通向不法之途的强大动力。
山东响马在各版本评话和地方曲种里都有描写。响马一词的由来,一说是匪寇在打劫时先放响箭,再纵马冲出劫掠。一说是匪寇的马上挂有响铃而得名。 细节上,小编倾向第一种由来。为什么呢?盗匪在实施行动前,不可能团伙站在大道上,肯定会埋伏在树林或山包后,待劫掠目标出现,哨探以响箭发射半空,一众人闻响为号,纵马驰出,再佩上马铃的威风,从心理上先给了被劫者一种震心的气势。可见,寇匪要的就是响箭佩响铃的效果,一是给自己壮了胆,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心理战。
国人在文字和语言上,从来是大智慧的。响马二字起的真是很形象,有响声,有马队,真还无别的词简单明了,超过这响马的二字俗称。
最早有评话《响马传》,说的是秦琼、程咬金、尤俊达反杨林的故事,就是围绕《说唐》中的劫皇杠展开。清未至民国,《响马传》在京剧、琴书大鼓及地方各戏曲中都有演出,在那时民间传播的很广。 秦琼、程咬金等山东响马也好,山东好汉也罢,距离现今已一千多年了,人们了解也是通过演义的形式。要说离现代年限近的,并且名头大的,那得属民国山东大响马孙美瑶了。
民国12年(1923年)5月间,山东临城发生了一起轰动国际的火车大劫案,一千多名土匪把津浦路北行车经过离临城站约三公里的铁轨扒开,打劫了常有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来华人员乘坐的特别快车。绑走外国旅客19人以及中国旅客100余人。被掳的中外肉票,都被押往匪巢山东峄县抱犊崮山麓。一时间,北京民国政府吓得魂飞七窍,慌了手脚,把一切政务都停顿了下来,集中全力讨论营救外侨问题。因为外国公使的压力已是超级巨大。
而这一劫掠‘’大手笔‘’的主角就是山东悍匪孙美瑶。要说山东响马名声,他绝对算挂一档,也算旧社会最后一个名显的了。
孙老五(孙美瑶排行五)随后与北京政府谈判、纠扯,又是一番番波折起伏。这里限于篇福,不细谈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网查下民国第一案孙美瑶。只重点说一句,你认为孙老五是匪吗?那小编告诉你,古今多少事,谁有能言清孰是孰非。说孙老五是响马,对,没错,打家劫舍。说孙美瑶是好汉,对,也没错。不服他是好汉,想喷几句,那你先过过鲁迅、冰心这关。鲁迅、冰心皆赞扬孙美瑶乃英雄豪杰。
真应了句: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古事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土匪,响马,蹚将有什么区别不同之处请谈一下您的看法吧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过去山东响马比较多,“响马”指的就是打家劫舍的土匪。
为什么山东响马多呢?这和朝廷的的马政有关。
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山东一带养马的老百姓要向官府交一定数量的马驹。
过去打仗都是骑马抡刀上战场,朝廷战马奇缺,养马户无法承受繁重的赋税(交马驹),为了活命,一部分养马人啸聚山林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
这些被逼走上抢劫的人,所骑的马脖子上挂着一串铃铛,飞奔起来叮叮当当,所以人们称这些人叫“响马”。
还有种说法,这些强盗在抢劫前先“嗖嗖”放一阵响箭,后驰马打劫。
比如山东好汉秦琼最初是捉拿响马的捕快,后来被逼上了瓦岗山,秦琼的贾柳楼36位拜把兄弟大多是响马,如单雄信、尤俊达、王伯当、程咬金等人。
由此看来山东出响马并非始于明朝,近代最著名的响马是民国时期的孙美瑶,山东枣庄市人,他制造了轰动一时的“临城大劫案”,劫持的列车上有外国人,影响很大。
最后经过谈判,孙美瑶被诏安,不过没多久北洋政府诱杀了孙美瑶。
“河南出蹚将”这句话原本叫做“河南出蹚匠”。
相传清末民初时期,在河南西南山区一带,常年流动着一只数量相当庞大的农民务工队伍,里面有从事木匠、铁匠、石匠等职业的人,这些人统称为蹚匠。
农忙时这些人在家种地,当冬闲的时候就三五成群搭帮结伙出外找活干。一旦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一些人就占山为王,沦落成了土匪,因此由“蹚匠”变成了“蹚将”。
最著名的蹚将莫过于河南省宝丰县绿林首领白郎。白朗反对袁世凯的统治,领导了豫西白朗起义,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然则白朗目不识丁,领导能力有限,加上起义队伍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实乃一盘散沙,最后被北洋政府消灭。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其性质都是为匪为盗。土匪、响马、蹚将只是叫法不同,其实都是土匪和强盗。
不过“盗亦有道”,也就是说强盗、土匪也有好坏之分,古代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使一些贫苦百姓不堪忍受,不得已沦落为为匪为盗,大多数人本质不坏,土匪、响马和蹚将是旧时代的产物,数量的多少由统治阶级来决定。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