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还有比李白的《侠客行》更有江湖味道的吗
- 李白的《侠客行》中为什么看不起扬雄
- 唐代诗仙李白是“剑客”吗《侠客行》这首诗与金庸的《侠客行》有何关系
- 李白为何在《侠客行》中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种诗句
- 李白的《侠客行》是在描绘哪位大侠
- 李白的《侠客行》赵客为何用吴钩
还有比李白的《侠客行》更有江湖味道的吗
當然有,而且愚自认很多!如描写古战场:杀气腾腾万里长,旌旗密密透寒光。雄师手杖三环剑,虎将鞍横丈八枪。军浩浩,士堂堂,锣鸣鼓响猛如狼!杀的天昏地又暗,日月星辰皆无光!大刀起时人头滾,枪尖指处血飞扬!再如:千山峰岭鸟飞绝,万条路径人踪灭!还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擋十万师!这些诗词比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杀阀血醒场面震憾的多!无有了千军万马,只一个侠客作做;卑认为有些小儿科!何况《侠客行》前文只赞扬侠客的刀快形容十步之内能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只是个形容语。杀人完事后随即消隐怕出名招祸。虽然与朱亥二人出于正义救国,确行偷窃之行盗了军令虎牌杀退了乱军解脱邯郸之危困,只歌颂两名侠客并不存在大战场,格局确实有限(本评论只就气势范围江湖血醒及壮观场面大气势而论,並不涉及江湖道义而发表的个人评价!)
李白的《侠客行》中为什么看不起扬雄
这是还从《侠玄经》谈起,简单回答
杨雄写《玄经》记载了侠客的功绩,细细继承下来,流传后世……因李白是人文人,本书里未提到那些知识渊博的人,所以李白是李白看不起他的原因之一。
唐代诗仙李白是“剑客”吗《侠客行》这首诗与金庸的《侠客行》有何关系
我是靓小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李白除了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剑客。
他写《侠客行》这首诗可能是当时李白有感而发写的诗。描绘了当时那个时代所谓的“江湖”。
金庸的《侠客行》描写的是一个生动的江湖故事。
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那就是都写出了江湖,侠客的那种“月下纵马扬轻尘,红尘游历,荡剑江湖”的感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李白为何在《侠客行》中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种诗句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李白不但是诗仙酒神,也是一位侠客。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以这任侠意识为旨的。
诗人在诗中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李白的《侠客行》是在描绘哪位大侠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再回顾一下原诗文吧。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这首诗以引自侯嬴、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 上下 为之震惊的豪举。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
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其实就是自己的写照和人生观。
李白的《侠客行》赵客为何用吴钩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侠客行》是李白写的一首“侠客的歌”,因为这里的“行”是歌行体的行,表达了作者对侠客的赞颂和倾慕,也抒发了其对游侠的拯危济难、立业建功生活的向往。
何谓“赵客”
诗中的“赵客”是指燕赵之地的侠客,战国时燕赵两国毗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发使得当地人人自危,纷纷舞刀弄剑以求自保;又因为于北胡的民族融合让他们沿袭了游牧民族的抗争意识和桀骜不驯的性格。《隋书•地理志》说燕赵人士“悲歌慷慨”、“俗重气侠”;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在《送董邵南序》篇首即曰“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赵客”,代表了燕赵之风,即赴汤蹈火亦舍身取义的侠义精神。代表人物如豫让、燕丹、高渐离;而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更是把赵客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赵客,豪迈如斯,悲壮如斯,“吴钩霜雪明”,那他们为什么用“吴钩”呢?
我觉得无外乎以下三点:
吴钩的来历充满传奇色彩
吴钩,最初指吴地生产的圆形弯刀。《汉书韩•延寿传》中说“作刀剑钩镡”,说明“钩”是与刀剑并列的兵器;唐•颜师古解释说“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者杀人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唐人诗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弯曲的类刀剑兵器,又叫‘钩’”。由此可见,“钩”就是类似于刀剑的兵器,有别于刀剑之处在于“刃弯”。
相传这种刀刃呈曲线状的曲刀,是春秋时吴王阖闾下令制造的,因为南方多植物树木繁茂,而且多用船只,这种曲刀锋利无比,除了作战,还特别适合砍伐和船上作业。吴王在得到莫邪剑之后,又命工匠打造金钩,“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有一个人拿了一对金钩来求赏,吴王问他的钩有什么超常之处,那个人就把他的金钩放在吴王众多的金钩里,并喊“吴鸿、扈稽”,只见一对金钩飞出,贴附在求赏人胸前。原来那个人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并把血融进金属里才铸成的金钩。于是,吴王赏之百金;从此带着这对金钩不离身。吴钩锋利好用,又加上这么段传奇色彩,愈发穿得神乎其神,求之若鹜。
但是《封神演义》里第三十九回,木吒大战李兴霸,用的兵器是“宝剑两口,名吴钩”,四十六回里普贤真人斩袁天君也是用的“吴钩剑”,说是剑,但剑头弯曲。照这么说,“吴钩”最早出现应该是夏朝,但是神话传说,作不得数。
吴钩,冷兵器的典范,泛指利剑
吴钩,以青铜铸成,是春秋时冷兵器的典范,但达到鼎盛时期却是在唐代。要说到这一点,这还是唐诗的功劳。唐代的文人墨客反复吟咏,赋予吴钩越来越多的光环,相当于给吴钩做了无数个版本的广告,以至于吴钩越来越出名,变得很流行,相当于现在钢笔里的英雄,包包里的lv,手机里的华为,手镯里的卡地亚,成了每一名侠客或者有侠客梦的人的奢侈品,仿佛拥有了吴钩,就拥有了一份侠客的干云豪气和无上荣光。虽然那时候的吴钩,已经不是真的吴钩,只是模仿吴王的那一对宝物而作的名刀,利剑。看看这些名句: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王维《燕支行》
“鸷鸟立寒木,丈夫配吴钩”——王昌龄《九江口作》
“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张柬之《出塞》
这些舞文弄墨的文人们尚且如此向往喜爱吴钩,“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那些壮士豪杰如赵客,用吴钩实在是情理之中。
吴钩的精神象征:驰骋疆场、励志报国
文人墨客歌咏吴钩,英雄豪杰佩带吴钩,让吴钩的精神象征意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那就是:驰骋疆场、励志报国。自古以来,仁人志士从来都有家国情怀,悲天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国家内忧外患遭遇侵略时,总会有无数爱国者前仆后继,挽国于狂澜,救民于水火。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李益《边思》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国十三首•其五》
这里的卫戍边塞、收复失地的思想和后来的文天祥《第一百六十九》里的“含笑看吴钩,回首蛟龙池”,还有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有异曲同音之意,都是渴望战场杀敌,驱逐敌寇的志向。这和《倚天屠龙记》里“银钩铁划”张翠山不同,他因为个人恩怨用“银钩”自尽;也和《七种武器》中杨峥的“离别钩”不同,他是为了“和心爱的人不离别”;这里面有大我和小我的区别,又有大家与小家的交集重合。
总结语
综上所述,李白《侠客行》里的赵客用吴钩,是因为它的传奇来历,因为它的锋利无比,更因为附着于其上的精神象征意义:赵客用吴钩,如同好马配好鞍,正是物尽其用,各得其所,绝配!
不知这样的回答,您满意否?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