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06 10:41:30 浏览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道德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道德经是看到古人的爱和智慧,以前那个时代诗人,和写道德经的古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他们对真理认识,只有行真理的人才能写出道德真理的准责。人之初性本善,只有心善有爱的人,才能写出对国家和每个人有意的真理。看道德经能使人向善,向上,影响人越来越有爱有智慧。但人无完人,人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上进,在有限的人生中,完善自己,能做到最好,为人处事,看孔子书,学习孔子的做人之道的智慧。但所有的孔子书不能都照搬,有些古代的旧归不利于人的,不科学,不对的,就要给与否定。孔子也是人,看孔子书,学习孔子的优点和做人,为人处事的智慧准责,道德经。写道德经的人是以身正教,首先是与自己所写的相符。言行身教的道德经,有影响力的道德经,连联合国都认可的中国古人写的道德经。但是世上有些人的道德品质是远远的超过古人写的道德经。人是在以有的优点上不断的长进。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老子这句名言看起来好理解,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晓得与否,上可以说是你的领导,或者是管理者,这是我们对知不知上的字面理解,“不知知,病矣”这句话较“知不知,尚矣”的理解要难一点,“不知知,病矣“这几个字又是什么意思、怎么和“知不知,尚矣”联系起来呢?我们还是一步步来,第一步我们看看老子在《道德经》究竟怎么说,然后去学习专家学者们的解读,最后就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道德经》第五章怎么解释你觉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一个亘古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防用一种变通的思想看问题。天地、圣人象征代表着一个时间段拥有着相对至高无尚正邪者。不仁就是偏离事物自然发展变化的极端的态势,悖逆万物的常态(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刍狗处于那个相应一时间段最弱势的群体,易于受人摆布人和事。

”天地之间犹如橐龠乎……”这里的天地可以看作一个国家,一个种族,一个团体……都要尊循万事万事的生克制化阴极阳返,阳极必阴的道理,既相辅相成,又互相转化,是无时无刻都在发展的,运动的,变化的!

给后人的警示就是,审时度势,时刻用一种中正,发展变化一分为二批判的自我修正的心态来做事!世事无常,有必然,也有偶然,所谓的中正是一种事物发展相对最佳的态势,而不是一味消极的对待事物不思进取常人眼中的中庸之道。

多谢师友们!批评指正,意在抛砖引玉,愿闻师友们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