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肝功能检查,怎么看报告
每年一到年底,就有许多人做检查体检,而肝功能就是其中的一项检查,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健康情况,但是许多人在拿到检查化验单时都不知道应该该怎么看,密密麻麻十多项,箭头又有升高又有降低,一脸迷茫。那么,下面我就以最简单的方法教大家如何看懂肝功能检查报告单。
首先,当我们拿到肝功能检查报告单时,我们先不管上面有多少项,因为每个医院的检查套餐可能不一样,有些是肝功能八项,有些是肝功能十项,有些甚至是多达十几项,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可以先将肝功能报告单里面的项目大概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二是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三是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通过这样划分之后,我们就能够很好的看懂肝功能报告单。下面我们就一一来学习一下。
一、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这些主要是一些血清酶检查,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这这几个项目中,最重要关注的就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两个指标是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如果肝脏出现了细胞损伤,那么这两种血清酶就会迅速进入血液中,出现异常的升高,比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等都可以引起它们的升高。但是每一种肝脏疾病它们升高的值都不同,通过它们数值的高低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比如患者出现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等,这个时候ALT就会显著升高,而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时,ALT就会中度升高,而阻塞性黄疸以及胆道炎症时,ALT就会中度升高。当然了,这个时候AST也会升高,但是它升高程度有时候不如ALT那么剧烈。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这两种酶的比值,也就是AST/ALT的值,它可以进一步评估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比如AST/ALT的值《1时,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或许药物中毒性肝炎;AST/ALT的值》1时,多见于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等;当AST/ALT的值》3时,一般可见于原发性肝癌患者。
另外,碱性磷酸酶(ALP)这个指标是临床上肝胆疾病与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指标,如果发生肝胆疾病,比如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都会升高。我们在这里讲的是肝胆疾病引起的升高,至于骨骼疾病引起的升高,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最后还有γ-谷氨酰转肽酶(GGT),因为这个GGT是在肝脏细胞里面产生的,当患有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时,GGT可以异常升高,大于正常值的几倍到几十倍。而患病毒性肝炎、梗阻性黄疸、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也会升高。有一点还要注意的是,如何患慢性肝炎的患者在检查时发现,如果G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的话,那么就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这可要引起警惕哦。
二、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这个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等项目。可以通过它们的数值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黄疸,以及判断黄疸的程度和类型。
比如当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增多时,是溶血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时,为梗阻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增高时为肝细胞性黄疸,多见于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另外,当总胆汁酸(TBA)出现升高时,说明肝细胞受损不能有效地摄取胆汁酸,多见于各种类型的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肝、中毒性肝炎等,如果TBA持续增高,则提示这预后较差。
三、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这个主要包括总蛋白(TB)、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等项目。
我们知道肝脏是机体蛋白代谢的主要器官,我们人体中的许多蛋白,比如白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以及各种酶蛋白等,都在肝脏中合成。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就会影响到蛋白的合成,特别是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
当白蛋白下降,而球蛋白升高时,往往见于各种慢性肝病,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说明肝实质细胞已经严重受损。
总的来说,肝功能检查报告单一般都包括以上这些项目,就比如我们经常做的肝功能八项,基本上都有以上这些项目。当然了,反映肝功能的项目并不单单只有这些,有些还包括血清拟胆碱酯酶、5′-核甘酸酶、血清腺苷脱氨酶等,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查,只是单单依靠肝功能检查报告单是不可能完全了解肝脏的健康问题,临床上还需要结合凝血检查、肝脏B超检查、肝脏CT检查等,在这里就不展开了。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只要弄明白上面介绍的这些常见项目就可以。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去医院检查身体,体检报告里面重点关注的,要注意什么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定期进行身体体检,那么体检报告结果出来后,应重点关注哪些呢?
一份完整的体检报告,有很多页,首先应重点关注第一页的内容,因为所有体检异常的结果都会先概括的写在第一页里,凡是第一页没出现的内容,基本都是体检结果正常的。简单讲,第一页是体检报告异常结果的摘要内容。
除了第一页外,后面的体检报告一般分为内、外科、妇科、五官科、眼科等的一般体检、所有生化检查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胸片等所有特殊检查结果三部分。在一般医学科室的体检报告中,应重点关注BMI指数(体重是否超标)、血压数值,内科检查结果中应重点关注是否有肺部啰音、心脏杂音、肝脾肿大、有无包块等;外科检查报告中重点关注有无痔疮、甲状腺包括等;眼科检查报告中重点关注有无结膜炎、白内障等;五官科检查报告重点关注有无中耳炎、听力下降等。
实验室检查报告中,应重点关注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粪常规这些检查项目结果,当然对于不同人群可能还有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等其他检查,只要异常的结果一般都会以红颜色标注,都应该重点关注。不少人通过实验室的检查,常发现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异常情况,少数患者通过肿瘤标记物的异常升高发现有肿瘤。这些异常的检查结果出来后,都应当按照体检报告的对应健康宣教内容改善生活方式,并咨询对应科室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药物治疗。
最后一部分是心电图、胸片/肺CT、腹部B超、胃肠镜等检查项目,也应重点关注红色标记处异常的结果。通过这些特殊检查,常发现有脂肪肝、结石、肺结节、早搏等异常情况,也应按照体检报告的建议找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及处理。
当然,体检只是非常粗略的筛查性质的检查,不能取代专科医生的系统性检查,只是提示身体的哪些系统 可能出了问题,具体还应咨询专科医生进一步的处置方案。
如何应对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风险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设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确定其质量特性的活动。
“万丈高楼平地起,工程质量大如天。”质量与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也是红线。工程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也是维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建筑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的评定依据,被称为工程质量的“安全带”。
此次“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事件,每一份伪造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背后都是一个潜在的事故隐患。在工程质量检测环节中,无论是地基基础还是主体结构、建筑幕墙、以及钢结构检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许短期内无法暴露出来,然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势必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客观存在。早在2017年,港珠澳大桥香港段被发现混凝土压力测试涉嫌造假事件;2021年河北省有14家检验检测机构因数据造假被撤销资质,此次陕西宝鸡“千余份检测报告造假事件”的曝光,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全行业及各方相关主体深思:此类事件缘何多发以及如何防范应对工程质量风险?
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事件多发原因
近年来,各地多次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检测造假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部分地区仍存在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市场恶性竞争、试图钻行业漏洞等问题,尚需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检测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一、建筑市场不良竞争
在建筑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部分建设主体存在为了节约工程成本通过压低报价、竞标后打折的方式发标。中标的委托单位为了企业利润,不愿意对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整治,甚至在送检的环节中弄虚作假,或要求检测单位数据造假,检测单位为了业务需求从而被迫迎合委托方。
二、造假成本低
近年来,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萝卜章”现象屡禁不绝。一方面,相对于工程质量检测的流程而言,检测报告造假的时间、物力等成本更低,而被发现的概率也很低。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的违法成本相对低。根据相关判决书显示,宝鸡多名因检测造假而被刑事处罚的被告人,尽管涉及检测造假的项目工程是学校或者医院等公共场所,但根据刑法相关条款,他们多是被判处缓刑或者罚款。更多情况下,检测造假仅被行政处罚或者被警告。
三、检测技术尚不成熟
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是辨别工程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因此辨别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真伪尤其重要,然而在实务中辨别检测报告的真伪却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辨别检测报告真伪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取证。另一方面,由于虚假检测报告制作技术十分逼真,辨别上缺乏相应配套的的技术检测手段。
如何防范应对
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风险?
工程检测是为工作质量验收服务,检测报告的质量和真伪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验收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而且直接关系到对工程质量的把控。如何有效识别虚假检测的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以下通过国家宏观层面的立法监督和行业监管,以及保险风险保障层面的市场经济手段来试分析。
一、宏观层面—加强行业监管
目前,针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监管,适应的相关法规主要是国务院2000年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2005年以原建设部令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办法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检测准入门槛低、对出具虚假报告行为的罚责偏轻等。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先后多次印发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
此次“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事件”曝光之后,引起了相关部门尤其是住建部的高度重视。住建部也表示正在抓紧修订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力争尽早出台。此前,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曾表示当务之急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法规完善和修订,加强行业监管,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信用管理体系。
二、市场层面—IDI信息平台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领域都存在各种资质文件造假的弊病,不仅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存在造假,工程保函的造假事件也不在少数。一方面,由于线下服务机构开具的纸质保函为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市场监管层面存在漏洞使得保函被造假风险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电子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其运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遏制保函造假的创新举措,也为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治理解决思路。
IDI信息平台
是由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司等行业主体建立开发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承载着IDI保险承保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理赔管理、数据统计等重要功能服务。
IDI信息平台如何有效应对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问题?
首先,IDI保险采用“全线上管理服务模式”。IDI保险各主承保公司、风控管理机构、项目参建单位将及时上传承保信息、风险管理、报案、查验、理赔、维修等相关信息至IDI信息平台。通过高效数据管理服务,借助大数据辅助,IDI数智化监管体系能够有效防范和避免相关“人为风险”因素,从根本上杜绝检测报告造假情况的出现。
其次,通过区块链技术数据信息全程留痕可追溯,实现数据全程在线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协同性和可利用性。最后环节会对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联网核实,全面消除各种造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