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需要绝对听父母的吗
- 各位家长,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绝对的自由吗
- “给孩子绝对自由,就等于没有自由”怎么给孩子合理的自由
- 一个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不是也不是绝对的好事
-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 要不要告诉小孩子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 新生儿真的是绝对干净的吗
孩子需要绝对听父母的吗
1、穷人家庭不需要,富人家庭最好听。
2、穷人家,父母自己都没活明白,很多话都是错的。
3、穷人家,孩子听话,不可能有出息。
4、很多父母只会情绪化、不讲道理、没有逻辑。
5、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明白人,所以孩子不能太听话,要会分辨。
6、社会在变化,父母如果不进步,那也是不行的。
7、如果世世代代都愚忠愚孝,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8、很多人混得不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太听话。
9、富人的父母,比较开明,看透本质,说话有水平,孩子还是要听的。
10、孩子,有个脱离父母的过程,独立后,就自己选择了。
11、时代的进步,会让父母落后,现在父母听我的话。
12、有很多事,父母已经不明白了,感觉现在他们更像小孩。
13、聪明的父母会抓大放小,不会强迫孩子必须听话。
14、会沟通、讲道理,会引导孩子思考,这样的父母是不错的。
各位家长,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绝对的自由吗
自由从来不存在绝对的,而绝对的自由,这样的说法肯定不行。
为什么呢?
1、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自由毫无限制,每个人都只谈自由。那你的自由就妨碍到了别人的自由。同样别人的自由也与你的自由起冲突。所以自由必然是有边界,是一个被容许的范围之内的自由。你可以想像一下,你在虚空中,觉得自由吗?上下左右哪里都可以去,但我保证你最强烈的感受一定是害怕,因为毫无依托。但如果我们在由四面墙与地板天花板组成的房间里,看起来我们被束缚在这个有限的范围之内,但实际上我们却感觉舒服自在多了。
所以,规矩告诉我们,哪里是自由的边界。边界之外,不可逾越。边界之内,是自由之地。
2、孩子无法,也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需要人有足够的控制能力的,这样的自由才能有最大的价值。比如孩子说,我有不上课的自由,学校说,那我就有开除你的自由。而做为一个有足够判断能力的成年人,一定明白。我可以上课,同时我也可以在课上按照规则进行提问与咨询的自由。
3、自由与成长密切相关,孩子越小,自由的“泡泡”越小。比如,新生婴儿连大小便都没有自理的自由。但你敢给吗?只有随着成长,逐步让孩子学会大小便自理。当他学会了这项技能,他也就拥有了这项自由。
所以,自由一定跟成长挂钩的,孩子越来越大,他拥有的自由也就会越来越多,父母就会逐步的放手,不论你是否愿意。但孩子会离我们远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以,想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解锁更多的自由,你要教孩子按规矩行事,你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你要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这样,你的孩子拥有的自由度就会越来越大。只有这样的自由,才是良性与健康的。
我是庭爸,家庭教育指导总监。帮助过上千家庭和孩子成长。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育儿与成长的那些事。“给孩子绝对自由,就等于没有自由”怎么给孩子合理的自由
谢谢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在这里需要区分的是,哪些情况下是需要成人示范、规范,哪些情况是可以让孩子自由探索的。
当孩子在安全的空间
当孩子在安全的空间里自由玩耍时,可以避免成人的干预,孩子可以自由探索。如果玩耍区域有切菜板和安全刀具,以及可以切的物品,孩子也可以自由发挥。
此时的核心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意志指挥自己的手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同时去体验过程中的发现。
比如孩子在乱切乱敲的时候会听到不同的材料被切被敲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孩子就会又开始探索不同声音与物品的关联。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对外界的好奇,探索外界的同时也在使用自己的身体。
当成人引导孩子学习参与家务时
(1)成人在示范如何做菜,那么就可以邀请孩子一同参与,给孩子准备好砧板和刀具,然后明确告诉孩子需要切成什么形状大小。
孩子就会按照要求,开始精确控制自己的手部动作,完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此时孩子探索的对象不是外界,而是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身体的精准操控。
(2)孩子要学习洗碗,成人就需要明确告诉孩子,如何观察碗已经洗干净了。手摸在上面不再滑腻腻,而是可以擦出声音了。盘子会唱歌了,脸上不再花了,就是洗干净了。而不是变成孩子自由玩水。
如果想孩子自由玩水,可以提供专门的场合让孩子玩,而不是在洗碗的时候。
关于规律作息
孩子在成年之前,都需要成人来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承担责任。孩子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建立规律的作息,从而发展出健康的呼吸韵律系统以及消化系统。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一旦规律下来,孩子就可以在相应的时间自由地探索,而不必担心“接下来该做什么了,怎么又变了?妈妈今天和昨天做法怎么不一样了?”这样的担心会变成孩子强烈的不安,造成头部神经系统过度繁忙,影响身体其他脏器的发展。
十四岁青春期的到来意味着生殖系统发育完善,也意味着身体内部建构的结束,孩子开始手脚进一步快速长长,身体长高,同时有了自己的主意,会对社会有自己的评判。
此时,孩子就可以参与自己作息的制定了。
一个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不是也不是绝对的好事
作为家长,无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娇娇者,在班上,在年级上,甚至在学校里都数一数二。这其实可以理解,因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这不仅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给家长脸上增光。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孩子太优秀其实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隐患。首先,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要孩子永远在各方面都保持优秀(这里主要指的是学习成绩方面),这很难,偶尔也会遭遇挫折,因此,对有些孩子来说,这可能成为孩子的灭顶之灾,经受不住打击,由此产生不祥的后果。其次,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孩子还容易骄狂,目中无人,因为被老师、家长宠惯了,或者情商极差,不善与人为朋。其三,这样的孩子可能在生活能力或动手能力方面技不如人。最后,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在学校,而在于走出学校的若干年后,因此学习其实是终其一生的事。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地进步,孩子时的优秀,只能说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小孩时,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提吗赞赏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行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语言艺术。为人父母教育孩子,说话最忌语言暴力。语言暴力通常来讲,指的是厉声训斥和谩骂。但个人认为还应包括对孩子刻薄地挖苦和讽刺,以及其它明显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时,经常虚夸别的孩子的优点,并和自己孩子的不足比较。不妨我们设想一下,当单位领导批评你时,总拿同事的优点比你的短处,你是什么滋味? 我想首先产生的是对立的情绪——抵触和反感,而不是反思和接受。
其二,从效果来看,这种以赞赏别的孩子反衬自家孩子缺点的做法,至多不过借此发泄发泄自己的怒气罢了。因为在抵触对立的情绪下,孩子很难冷静地反思自身的问题。可见,想通过语言暴力促使犯错者改正错误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其三,站在受教育者的心态来看,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和别的孩子比,无疑是要指责自己的孩子。其实,在事实面前,孩子早已知晓自己行为的过错,只是一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已。
至于赞赏自家孩子时,又何需提别人家的孩子呢?难道要提别的孩子的不足来突出自家孩子的长处?——更要不得。
所以,我反对“提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家的孩子”,我认为这也属于一种变相的软语言暴力。
要不要告诉小孩子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我们家孩子小时候看动画片时候总会问题,麻麻他是好人?他是坏人吗?我就根据片子中的角色定位跟她说他是坏人啊,他是好人啊。我是觉得太小的孩子,他们的是非观很简单,非白即黑,他们对人性的复杂性还不能了解,所以给她讲人性她也是无法完全了解与接受的。等孩子大了,接触的人事物多啦,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多样啦,再慢慢的引导她,先用简单的道理给她塑造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基本是非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她进行引导和深化,引导让她学会扩展、思考和反思。
新生儿真的是绝对干净的吗
谢谢邀请。新生儿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医生护士都会先清理宝宝身上的血渍,羊水,胎脂及粘液等后,剪脐带消毒处理,量身高体重,全面综合打分后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所以单从外观上来说,新生儿不是绝对干净的。但是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纯洁美好,是爸爸妈妈生命的延续,是萌芽要茁壮成长的新生命,从里到外都透着希望,从头到脚都绽放着奇妙,所以,在世人的眼里,新生儿都是绝绝对对的干净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