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我只有初中文化,想提高自己文笔,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或是书籍推荐
- 在死战不退的情况下,马超、赵云联手对战关羽、张飞,哪边胜
- 白先勇先生为什么独喜欢程乙本《红楼梦》,而且还说有幸今生有全本《红楼梦》可读
- 为什么诸葛亮把司马懿围死在上方﨏,难道真是因为下雨不杀他
-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什么深意
- 推荐一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白话文翻译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我只有初中文化,想提高自己文笔,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或是书籍推荐
人除了必要的物质生活需求外,也还需要一定的精神生活追求。有人喜欢唱歌跳舞,有人喜欢打牌搓麻。还有的人喜欢养花喂狗等等。题主喜欢读书练笔,这在当下社会实属精神可嘉,也算清流一股,难得呀。
初中文化在当下应该不是很高,如果和过去的人相比也算秀才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和文化水平高低不局限于文凭的高低。刚刚去逝的军旅作家高玉宝,参加解放军前大字不识几个,在部队边打仗边学习,其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中的一个章节,“半夜鸡叫”被选作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课文。
年轻人只要有梦想,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化作实际行动,锲而不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落实,一定会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来。
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通常的做法就是多读书多练笔,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朝秦慕楚,三天热度,两天降温。靠的是热桌子冷板凳长期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就取得一定的效果。
读书没有一定之规,什么书都要涉猎。正如题目中所言:书到用时方显少。一个打工的青年人,所挣银子有限,还要养家糊口。最好的办法是借书来读,也可以到所在地的公用图书馆去借阅。即使个人购书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到卖旧书或收破烂的货场选购有价值的书来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既可解决读书问题,又能解决银两缺乏的难言之苦。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追求也与时俱进。现在的年轻人一部手机在握,就是在大学的校园里,真正看书学习的学生也是迫于考试的无奈,边看书边玩手机。能有题主这样喜欢看书学习、准备写作的青年,本博作为过来之人,应该给你鼓励和点赞!(2019/12/30)
在死战不退的情况下,马超、赵云联手对战关羽、张飞,哪边胜
武力问题,一般以“演义”为准;
马超、赵云、关羽、张飞,同为蜀国的“五虎上将”;所以!此次战役,应该是蜀国的一次内斗;而且指明了是死战不退的情况,也就是说,必定有一方会倒在血泊之中;
显然,这位题主是敌国打入蜀汉内部的特务,从内部挑起蜀汉五虎的血战,削弱蜀汉的内部力量,以达到吞并蜀国的目的;五虎失其二,岂不成了“三虎上将”;蜀国本就兵微将寡,如今痛失两虎,加上黄忠年迈命不久矣,五虎已去其三;题主的智慧可抵百万雄兵,佩服至极;
闲话不多说,既然这边问的是赵云、马超对战关羽、张飞,哪一方胜出?那我们就围绕正题来展开分析,看看究竟这两组猛将,谁的胜率更高;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赵云、马超一组的胜率更大!!!
张飞战马超;
张飞战马超就比较直观,可以直接参考“葭萌关一战”;
- 张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与你大战三百回合”,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没人肯跟他大战三百回合;
- 可以说在葭萌关前,是马超成就了张飞的一次梦想,现在终于有个傻蛋,肯陪这个疯子一起疯了;
- 马超接住张飞,就是一番酣战,先斗百余合,再斗百余合,天都黑了,二人的战斗激情,依然未消减半分;再战二十余合之后,在刘备的极力劝阻之下,好说歹说,二人方才善罢甘休;
此战,两人打了将近三百回合,并未分出胜负;这说明什么?说明二人的实力极其接近,即便再斗下去,也很难分出个胜负所以然来,顶多是各自累死收场;
所以!赵云、马超对战关羽、张飞一战,实际上可以看成赵云与关羽的个人表演;
关羽我们都知道,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战绩极其风光;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属于一刀流大师,持久战力不足;如果关羽在几合之内,没有斩杀掉敌人,那么?他的战斗意志以及体力,将会越来越弱,甚至低出一个档次;夏侯惇几番单挑关羽,庞德几番溺战关羽,与黄忠的几番决斗,皆可证明关羽的短板所在;有时候,甚至连纪灵这样的二流武将,在关羽面前都可以走上几十合不败,或者在关羽右臂少力的情况下,徐晃都可以七八十合将其击败;
反观赵云,则不然,赵云属于越战越勇型;初出茅庐,即能在五六十合之内战平河北第二名将文丑;长坂坡一战,更是七进七出,于百万军中斩杀曹魏战将五十余人;之后打平许褚,击败张郃,斩杀高览;汉水大战中,更是突入万军从中,直教张郃等当世名将望而生畏;
而且,赵云的个人武力值,常常被称为“演义”第二,仅次于吕布;以关羽的能力,显然不足以在数合之内斩杀赵云,此战一旦展开,必定上演持久争雄的局面,于关羽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所以!个人认为,赵云、马超对战关羽、张飞,在死战不退的情况下,赵云方的胜率更大;
白先勇先生为什么独喜欢程乙本《红楼梦》,而且还说有幸今生有全本《红楼梦》可读
#泛文化写作营# 一白先勇其人
白先勇作家。出生于1937年7月11日广西桂林。回族人。中国国民党桂糸高级将领白崇禧先生的公子哥,排行老八。白崇禧先生一生,共有十个孩子,七男三女。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其中九个孩子都很活泼,深受白崇禧老先生的喜爱。
可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却很内向,也很少跟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当然更不会讨白老先生欢喜。但是,长大后的他却成为白崇禧先生所有子女中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一个,他就是白先勇。
白先勇从小体弱多病,7岁时,曾患有肺结核。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不久之后在1952年移居台湾。
1956年,毕业于台湾最早、最有名望的公立建国中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和马英九,连战以及朱立伦等名人共为该校校友。同考入今国立成功大学,随后转入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攻读英国文学。
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讲授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学。并在那里定居,1994年退休。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
二何为程乙本
在红学界,大家通常把《红楼梦》分为;程甲本、程乙本和脂残本。
(1)脂残本,说通俗一点就是手抄本。乾隆十九年,大家把手抄本也叫做“甲戌本″。除此以外,市面上还有两种手抄本即“己卯本“、“庚辰本“。后来这三个版本在印刷出版时统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2)程甲本,是经高鹗整理了曹雪芹前八十回后,又补写了后四十回的完备本子。我们叫它“程甲本“。这个本子出版不久,即有北京琉璃厂东观阁刻本出现,到上世纪初,木刻《红楼梦》有一百多种,都是根据“程甲本”翻印的。
(3)程乙本,应该是在乾隆五十七年间,高鹗与程伟元根据己出版的程甲本加以修订后,用活字印刷术将共计120回文稿起名为《红楼梦》,并排版加印出来。具体时间,大概在程甲本印刷完成后的大约70天左右,故名程乙本。
三白先勇为什么对《红楼梦》程乙本情有独钟
1791年到1792年之间,所有《红楼梦》的印刷本,都是经过程伟元排版印刷的。包括被我们称之为“程甲本“和“程乙本″的《红楼梦》。当时书名叫《绣像红楼梦》。作品首页,由程伟元作序,高鹗题跋。扉页是《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被称之为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它的艺术成就和它的高度是不言而喻的。可遗憾的是,一提到它的版本归属,大家立马议论纷纷,没完没了。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白先勇以课堂讲义为版本编纂而成的《细说红楼梦》
在出版的同时,也给许多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为什么“程乙本”这么重要?《红楼梦》诸多版本中,究竟差异几何?问得好!
(1)自从白先勇七岁得了肺结核以后,在恢复期间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都在陪伴着他。从此他走进了《红楼梦》的世界。到了美国圣塔芭芭拉大学以后,他用了尽二十多年的心血,为学生们导读《红楼梦》。退休以后,在母校台湾大学历时三个学期,为同学们专题讲解《红楼梦》。亳无置疑白先勇教授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大家可想而知。
(2)红学大家胡适先生,在民国的时候,就曾经极力推崇《红楼梦》“程乙本”,十几年来,风糜一时,在海内外的影响都很大很。直到一九五四年,针对胡适先生的《红楼梦》研究,开始全面否定并加以批判后,从此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才开始名落孙山,逐渐被其他版本所取代。
(3)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文学家林语堂,曾经说过:《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最大的魔力,主要在后四十回,而不是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恒古未有的大成功”。
(4)正如白先生在台湾大学演讲时说到:我为什么对“程乙本“情有独钟,因为《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指导我写作的百科全书。桂冠版在《红楼梦》出版史上应该是一道里程碑。从小说艺术和美学观点看,以“程乙本”为底本的台湾桂冠版,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红楼梦》版本。在美国加州大学,我讲授《红楼梦》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我一直采用桂冠这个本子。作为教科书,桂冠版优点甚多,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由此可见,白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这也正是他唯独喜欢“程乙本″的根本所在。
三白先勇为什么说今生有幸能够有全本《红楼梦》可读
著名台湾女作家张爱玲,在和朋友聊天时曾嬉言:我这一生中最感遗憾的事就是,曹雪芹《红楼梦》只写到八十回没有完。而我感到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就是,能够读到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来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红楼梦》。
何其相似乃尔!白先勇几乎在每每点评《红楼梦》时都说,我最有幸的一件事,就是有《红楼梦》全本可读。白先勇之所以这么说,其理论是建立在他肯定了,后四十回出自曹雪芹之手,最低限度也应该是曹雪芹有残稿留传下来。程伟元和高鹗二位充其量不过是截长去短,修修剪剪而己。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几十年来,白先勇以“庚辰本”为底,参照“程乙本“的基础上,在程伟元和高鹗后四十回中反复比较分析得出;
(一)全书人物情节发展千头万绪,而最终能够一一接榫,自成一体,就不会出于他人之手,加上人物举止,言行、性格语调在前后亦无矛盾;特别是后半部分描写贾府繁华落去,作者寄于笔端的哀悯和追念,绝非是高鹗能够轻易写得出来的。而且后四十回由盛入衰,节奏加快、文字萧疏也都是情节发展的合理需要。
(二)诸如对秦钟、袭人、晴雯、芳官等人的具体描写,不妥之处比比皆是。失去依凭的尤三姐挥剑自刎,明显是把整个人物彻底写塌了。
(三)无论是宝玉、黛玉的定情手帕,还是蒋玉菡、花袭人结缘的汗巾,都流畅地贯穿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没有任何假借他人之手,再续前缘的痕迹。
(四)至于后四十回由盛入衰,节奏加快、文字萧疏也都是情节发展的合理需要。
白先生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天书,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红楼梦》的,一种是没看过的。看完《红楼梦》的人他会对人生观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红楼梦》里面到处都是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在极端复杂的宗法社会底下,该怎么表现礼数,这本书应有尽有。
作者创作时将其整个生命的经历体会都熔铸到了作品之中啦,而阅读活动进行时,读者自身的遭遇和感悟也将深刻影响其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五结束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几百年来《红楼梦》打动了多少读者,又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读了一辈子《红楼梦》的白先勇之所以十分推崇包含后四十回的“程乙本”,正象他所说的一样,我们应该感到荣幸,荣幸的是,今天我们能够读到程伟元和高鹗为我们整理出来了一部有前有后,有头有尾的,共计一百二十回足本的《红楼梦》。
附白先勇主要作品名录
散文集《蓦然回首》
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
长篇小说《孽子》等。
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七位,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2018年,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和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完)
为什么诸葛亮把司马懿围死在上方﨏,难道真是因为下雨不杀他
出题人应该将地址搞错了,是困在上方谷,我查阅原版三国演义上方谷之战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讲的是后三国时代诸葛亮第六次出岐山的时候。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看,司马懿是怎么被困上方谷的?
上方谷之战是孔明第一次引司马懿出来对战,同时也是他最后一次引他来出战。司马懿在前五次抵抗诸葛亮的时候,他心知肚明,诸葛亮的阵前用兵,当今天下恐怕无人能敌。
孔明最大的弱点始终在他的后方,所以除了跟他耗,一直拖后期甚至大后期,否则没有别的出路。况且司马懿也派过别的大将出战,能赢诸葛亮的好像还真没有,就连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在木门道都中计了,最后都凉凉了。
这也是司马懿一直坚守不出战的原因,毕竟出战就是送人头献祭嘛。诸葛亮眼看着司马懿就是不出来,也很着急啊,于是千想万想,想出了一个连环的套路:
第一步,先是造出一堆木牛流马,让高翔领着军队运军粮还交代高翔一定要让魏军知道咱们用这个东西运粮,最好让魏军连粮带车一起抢走。
第二步,派大将王平,把魏军运的粮食全部劫走,具体是这么操作的,诸葛亮当时已经料到司马懿肯定会派人仿制出一大堆木牛流马也用来运粮食,但司马懿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个运粮器的是有机关的,这个机关就在木牛流马“嘴”里的“舌头”部位,旋转一下它就怎么推也推不动,王平就带了一队人冒充检查司马懿大军粮草的,然后就偷偷摸摸在木牛流马上动了手脚,运粮器动不了就使得魏军很惊慌,王平趁机把粮草劫走了。按说这就已经血赚了,可是这还没完事儿。
第三步,大军粮食全没了,就算司马懿他平时喜怒不形于色,此时也是气炸了,他要下定决心把这个粮食夺回来。于是孔明就把上方谷布置一个粮草大营,然后山谷周围全都布满了引火物,做成致命的陷阱。然后还让马岱引一支部队蹲草丛做伏兵。最后一步就是让魏延诈败做诱饵,把司马一家引入上方谷。
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本来司马懿父子是妥妥的挂了,但是老天仿佛给换剧本了,突然下起了雨,把这个大火给浇灭了。最后诸葛亮看到此景,口吐鲜血,当场自闭,没过多久就收拾收拾跟姜维交代了后事去世了。
说到这里有人就问了,诸葛亮不多智近妖吗,为啥最后没把司马懿弄死呢?难不成没下雨?要么就是放水了?那不对呀就算下雨了,那马岱的伏兵是不是也可以用箭射死司马懿?
这当然不可能是诸葛亮放水了。之前都说了,诸葛亮为了上方谷这一战可谓煞费苦心,说不准多少亿的脑细胞都耗掉了,怎么可能放水呢?这个跟空城计不一样,你要说空城计是司马懿为了保全自己故意没看破诸葛亮的计谋给他放了水,尚且可以理解。
关于下雨这件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诸葛亮的天气预报没算准(更准确的说是没有想到下雨这种极小概率事件就这么巧那天发生了)。也许是诸葛亮年轻的时候物理没太学明白,上方谷它是个山谷,冷空气沉积在谷底,大火一起,空气温度急剧上升,引发空气强烈对流形成雨云,很有可能因为这个下了暴雨。
但是如果要是从古人的心理角度考虑有木有这个可能——古代人还是比现代人畏惧天的,就是哪怕灭族也不能逆天。当时下了场暴雨,就是诸葛亮也好,马岱的埋伏部队也罢,他们的内心真的就是一首凉凉送给自己,尤其诸葛亮,“知天意逆天难”,诸葛亮觉得天意难违于是也就有点想要放弃治疗了,反正在他看来蜀汉是必亡的,他只是想报答先帝刘备知遇之恩,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至少他活着的时候不能输。
还有一个客观的事实不能忽略,当时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情况,可都是魏国的兵力是蜀国的数倍,诸葛亮深知要想灭掉司马懿,只能用奇招,既然火都没有了,就算马岱的军队能放箭,奈何也没有那么多部队呀,司马懿虽然被围,不过没有火了想突围也不难。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只是《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设计的一个情节,作者是想给蜀汉增添一丝悲剧色彩,体现出天意难违这个立意,认真你就输了。
其实上方谷这一情节的灵感来源,应该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的“卤城之战”,司马懿确实出战了,也确实是大败了司马懿,不过没有火攻这个环节,下了大暴雨倒是有的,这就使得蜀汉水路运军粮出现了障碍 ,再加上李严误了军粮,最后灭掉司马懿近在眼前,最后却卡在了军粮上,无功而返了。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三国志》的作者魏晋时期的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
陈寿评价诸葛亮说:“(刘)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从这一段话里,陈寿对诸葛亮治国理政之才极为推崇,说他不亚于春秋时期助齐桓公称霸的名相管仲和兴汉四百年的名相萧何,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给予了肯定,但说得比较隐诲,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说他用兵不戢,屡耀其武,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对抗上国,众寡悬殊。当时的蜀汉以一州之地,对抗拥有九州的大魏,人口还不到曹魏的四分之一,又地处偏僻,确实有点儿自不量力。二是诸葛亮面对的又都是人杰。曹魏人才济济,曹真、张郃、司马懿等人,都是曹魏的人杰,智谋将略都不弱于诸葛亮,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诸葛亮伐魏也只能是劳而无功了。三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管得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蜀汉人才匮乏,没有像韩信、王子城父这样的将才,来代替诸葛亮统兵征伐。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不能让诸葛亮全神贯注于军事征伐,无形中就降低了军事征伐的质量。四是诸葛亮善于治军备战,但打仗过于谨慎小心,不敢冒险用奇,无形中就束缚了手脚,很难有大的成效。其实诸葛亮为何用兵谨慎小心?还不是因为蜀汉国小民少,将缺兵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兵微将寡的实情,诸葛亮用兵作战时,也只能围绕这一实情考虑谋划谨慎小心了。身为晋朝史官,陈寿当然不能大夸诸葛亮的军事功绩,如果把诸葛亮军事才能说得了得,那西晋的奠基人司马懿又当何堪?那样就犯了大忌,除非陈寿不想活或不想做他司马家的官员了。据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曾和司马懿大战一次,大败司马懿,获精甲三千,玄铠五千领,由此可推算,司马懿当损失士兵一万多人,但陈寿为尊者讳,就只字未提,只记述了诸葛亮粮尽退军,张郃率兵追击,被诸葛亮派伏兵射杀张郃于木门道。经此一役,司马懿以后再不敢出战蜀汉军,只深沟高垒,闭门不战,用一个“拖”字,来拖走诸葛亮。终于在234年,司马懿拖死诸葛亮于五丈原。有志灭曹,恢复大汉,怎奈天命有归,诸葛亮也只能带着“攸攸苍天,何薄于我”的感叹,魂归离恨。陈寿能比较客观地记述并评价诸葛亮,也不失是一位良史之才!
秦可卿为什么要带贾宝玉去自己房中午睡
好问题!这里是曹雪芹的一处重要隐笔,暗示了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一段隐藏关系。
明清时期,年轻男女之间,必须严格遵守男女大防,不得随意接触。即使今时今日,女儿家也不会随便让人进入自己闺房。
但红楼梦作者却偏偏让秦可卿带贾宝玉到自己房间午睡,在那个年代,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不知廉耻。
作者为何要故意这么写?
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贾宝玉和秦可卿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而书中不少情节,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秦可卿剧照
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贾宝玉闻听噩耗,当场便喷了一口鲜血。
(贾宝玉)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得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觉得“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
从贾宝玉听到秦可卿去世的反应来看,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实是令人疑惑,叔叔辈听到侄儿媳妇死讯,何至于口喷鲜血这么严重,何况这侄儿媳妇还是宁国府那边的。此为其一。
贾宝玉剧照
其二,脂砚斋在脂批中,多称呼黛玉为“颦卿”,将宝钗唤作“宝卿”,其余女子也多以“卿”称之。
唯有将秦可卿,称呼为极亲热的“可儿”,这也证明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关系,绝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简单。
其三,在“午睡”情节里,贾宝玉进入秦可卿房间后,其表现也极为奇特。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宝玉便觉得眼饧髀软,连说:“好香!”
贾宝玉在这里的表现,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只能是“意乱情迷”最贴切,
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地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
接着贾宝玉睡着了,开始红楼书中最重要的“梦游太虚幻境”,而他睡着的时候,梦中梦到的还是秦可卿。
秦可卿剧照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态度都不太寻常。
那秦可卿对贾宝玉,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原文对此有过详细描述。
有一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秦氏笑道:“嗳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么?上月你没有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和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一个还高些呢。”
从文中可见,秦可卿只当贾宝玉是个孩子,而此时的贾宝玉,确实也只是个孩子,因为这时他只有9岁。
儿时贾宝玉与林黛玉剧照
秦可卿死时,贾蓉20岁,贾蓉又大贾宝玉9岁,所以去世时贾宝玉大约11岁。而秦可卿从生病到去世,中间经历了约2年时间,所以文中贾宝玉入秦可卿房间午睡的年龄,只有9岁左右。
秦可卿只当贾宝玉是个孩子,但贾宝玉对秦可卿态度,却是不同寻常。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的秦可卿,正是贾宝玉的初恋,或者说暗恋对象。
这一点在后文也得到了印证。
贾宝玉在游完太虚幻境后,并没马上返回,而是与秦可卿在梦中云雨了一番。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
从辈份上讲,贾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辈,二人年龄又相差甚大,毫无疑问,贾宝玉这番暗恋,是个不容于世的禁忌之恋。
秦可卿剧照
这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尽管贾宝玉暗恋自己侄儿媳妇确实算是个难以说出口之事,但作者却把这点事连篇累牍地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遍,有这个必要么?
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红楼梦是“大旨谈情”,“情”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和明线,贾宝玉这段情虽说是禁忌之情,那也是情。
而且这段暗恋,是后面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死之恋的前奏,宝玉和黛玉之间,不能突然之间就爱得昏天黑地,那样会显得太突兀。
所以贾宝玉对感情的认知,必须要有个自然的成长过程,他对秦可卿的暗恋,正是有这番作用在内。
贾宝玉剧照
从另一方面讲,这件事对作者本人来讲,也是比较重要的。
因为贾宝玉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他对自己人生这段成长往事比较在意,他要浓墨重彩一番,也只能由他去了。
贾宝玉少年慕艾,暗恋秦可卿,并非什么大逆不道之事,谁都有过青春期,红楼梦作者,也是一样。
歌德曾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引为世界名著,曹雪芹也不遑多让,这一段,正是具有中国封建主义社会特色的“少年贾宝玉之烦恼”。
文/梦醒锦官城
文章推荐重磅深度大文:《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什么深意
读诗是要沉下心的,中国的古典诗词更要反复吟诵,然后闭目仔细体会其中的韵味,比如《诗经》里的这首《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诗中有一些字词现在少用,在此注解,“薇”是一种豆科野菜,“靡”意为“无”,“玁狁”是古代少数民族,“遑”意为“闲暇”,“聘”意为“音信”,“盬”(gǔ)意为“止息”,“常之华”意为“常棣之花”,“牡”意为“雄马”,“业业”意为“高大”,“腓”(féi)意为“庇护”,“弭”是弓的一种,“鱼服”指鱼皮袋子。
这首诗是以一个老兵的口气吟唱的,全诗共六节,每节八句,前五节叙说的是出征北方玁狁民族的艰苦,征战多年,一直不能回家,最后一节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数千年来常为人吟诵引用的名句,大意是:
昔日出来时,杨柳依依。如今归来时,雨雪纷飞。道路难走迟缓,又渴又饥。我心伤悲,无人能懂啊!
对于这首诗,每个人读后都会心有悲伤,但所伤不尽相同,有人感伤昔日之我已不在,今日之我无可奈何,也有人想起年轻的故事,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而更多的人会忽生乡愁,故乡是每个人的心中乐土,昔日背井离乡尚是青春年少,黑发飘扬,如今欲归未归,却是鬓发如雪,苦涩难言。
中国人总有故土情结,总在不经意时就想起故乡老家,比如此时,大雪节气已过,冬至将到,大半个中国或雪或雨,又该到春运时候了吧,我心伤悲,谁知我哀?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推荐一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白话文翻译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前赤壁赋》
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愿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舮千里,旌祺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儿友麋鹿,驾 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傲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随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知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旣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下乘船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波纹不起。于是我举酒敬客,吟诵《明月》诗篇里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银白的霜雾在江上弥漫,波光闪闪,与青天相连。任凭这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多么浩瀚啊,船儿宛如凭空驾风,不知將停在何处;飘飘摇摇啊,我们好似离开人间而独立,生了翅膀变成神仙。
在这里,我们越喝酒越高兴,于是敲击船舷唱起歌来。唱到:“桂木做的棹啊兰木作的桨,击打着清澈透明的江水,迎头穿过那流动的银色月光。我的情怀啊,深远而无穷。远望那美人啊,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位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起来。那声音呜呜咽咽,既像哀怨又像爱慕,宛如哭泣又如倾诉,余音袅袅,恰似细而不断的丝缕。这箫声使潜伏在幽深洞穴的蛟龙起舞,使居住在孤零零的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我不由因忧愁变色,理一理衣襟,挺直身子坐着,问客人道:“为什么箫声这样凄凉呢?”
客人答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河环绕,草木茂盛,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所困的地方吗?当年他攻破荆州,出兵江陵,顺流东进的时候,战舰千里相连,旗帜遮住了天空,临江饮酒,横握长矛作诗吟咏,真是一代英雄啊,但是如今他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不过是砍柴捕鱼,在江边沙洲活动。我们和鱼虾为伴,同麋鹿交朋友,乘着一叶扁舟,举着葫芦瓢来互相敬酒。我们像蜉蝣一样把短暂生命寄存在永远不老的天地,渺小的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那长江的无穷。希望同神仙一起遨游,抱着明月而永生。既然知道不能马上实现,只好把这袅袅的箫声托付于悲凉的秋风。”
我对客人说道:“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像这不断流淌的江水其实并没有流去;犹如那时圆时缺的月亮,可是没有一点增减啊。因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它,天地万物在一眨眼的时间内也不会保持原样。若从不变的方面来看它,那么万物和我都是永恒不灭的,又何必羡慕江水和月亮呢?再说这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悦耳的声音,眼睛看见了就成为悦目的颜色,获取它们没有禁令,享用它们不会枯竭,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啊,这些是我和您能共同享受的快乐。
客人高兴的笑了,洗洗酒杯又喝起酒来,菜肴和果品吃光了,杯子,盘子乱放乱摆,大家相互紧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赏析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而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名义上是管理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这篇赋是在度过了两年多苦闷贫困的谪居生活之后,于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写的,它反映了作者当时复杂、矛盾的心情。在长江、汉水流域共有五个地方叫赤壁。三国“赤壁之战”旧址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境内。但本文苏轼所游赤壁,是当今湖北黄冈的赤壁矶,两者并非一地。
全文以作者感情的三个起伏来分成三个段落。先从清风和明月交织的江山美景中,写出作者被引起的“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继而从对历史人物的凭吊中又跌入了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仍从眼前景物立记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乐观中得到解脱。赋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赋的传统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折、挣扎和解脱过程服务的。苏轼这种齐物我、等荣辱、同生同死生的处世哲学,对于一部分在政治上失意的士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即使他们能在受到政治打击后仍不厌人不厌世而保持乐观的精神,但也会导致产生纵情山水、得过且过的避世倾向。但他能够一贯保持正直不阿的品德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