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不想做官吗
-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你有怎样的看法
- 你最喜欢陶渊明的哪一首诗
- 陶渊明的哪一句诗让你至今难忘
- 如何理解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流传至今,其写法高超,请分析桃花源记的写作方法
- 陶渊明的血统之迷,他真的不是汉人吗
- 陶渊明为什么在东晋南朝遭到冷遇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靠什么维持生活
-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呢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不想做官吗
感谢邀请,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野史日记】很高兴为您解答!
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无奈之举,并非不想做官。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陶渊明出仕说起。
陶渊明为了梦想出仕
陶渊明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有着积极的心态和远大的抱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腔热情,加上他的作为官宦子弟,于是顺理成章的出仕去追求梦想,做为一个读书人,陶渊明怀揣梦想出仕,同时他也有着读书人特有的个性。
陶渊明壮志难酬
步入官场一段时间后,陶渊明发现出仕和他的梦想距离很远,现实和梦想的落差让他有些失望,作为一名读书人,壮志难酬,个人志向很难实现,他对这个社会和官场逐渐的失去了信心,一直到最后的失望,甚至绝望。
陶渊明归隐田园
面对骨感的现实,陶渊明有两个选择,要么和其他人一样改变自己融入社会,要么“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做为一名读书人,有自己的个性,他选择了改变环境,保住自己的个性,既然梦想和现实不融,他陶渊明和社会不融,那么他选择远离社会,保留梦想。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官去追逐梦想的,只不过他看透了官场,看透了命运,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归隐田园,守一方心灵净土罢了!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你有怎样的看法
有勇气,可佩服,不必效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时“不要怕”,年老时“不后悔”。是说年轻人做事,率性而为反而易成大事;人到老年就要坦然面对过去,感谢生活之所赐。
以我的愚见,年轻时“不怕”似乎较容易,而年老了做到“不悔”,恐怕就难一些。
陶渊明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大家所熟知并津津乐道的典故。对于他的弃官,不管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都可看做是他 “不怕”的表现——虽然这一年他41岁,不年轻了。
那么,对于他早年的选择,陶先生晚年后悔了吗?依我推断,有可能。
请看他写于晚年的两首诗:
“……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 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 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 钟期信为贤。”(《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 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 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 冥报以相贻。”(《乞食》)
贫困到了如此地步,您说他后不后悔?
再看看他的《责子》诗:“虽有五男儿, 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 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 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 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 但觅梨与栗。”
渊明先生有学有识文采情趣过人,而几个孩子却都粗劣无文——什么缘故?这是不是诗人辞官的后果?
汉武帝的时候,窦婴要全力营救得罪了丞相的朋友,妻子劝止他,他说:“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渊明先生自身遭罪是自酿苦酒自己喝;可是,对于和他一同受苦的孩子,他能坦然地这样想吗?
《水浒传》中武松常以“景阳冈打虎”为一生荣耀。事实上,他当初可不是本着“为民除害”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赌气上山的——结果,等确信有虎时,英雄好名弄成了骑虎难下之局。好在侥幸杀了虎。陶先生后来在贫困中坚辞朝廷的征召,拒绝江州刺史的馈赠,在我看来都是骑虎难下,有硬着头皮充好汉的嫌疑。
就有俸禄的时候,就有免费的酒喝;不做,就难免挨饿。也许是我的视野有问题,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个真正的隐士是幸福的。“桃花源”不过是他们困苦中的幻象,慰情聊胜于无耳!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话应该作为先生的遗言,而不应该在刚要归隐时就轻率地说出来。
你最喜欢陶渊明的哪一首诗
陶渊明的诗歌,我最喜欢的一首是《饮酒结庐在人境》。
这首诗是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描写了诗人隐居后的生活情境,劳作之余,诗人喝醉了酒之后,在夕阳的余辉之下,在山间雾气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让我们身处目前这个浮躁的快节奏的现代的人们尤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清静的生活是多么的可望而不可及呀!
陶渊明的哪一句诗让你至今难忘
人生无根蒂,飘而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已是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聚酒乐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如何理解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即使他不是陶侃的嫡系,从他的《命子》诗"肃矣我袓,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的话中,可知他祖父是作过太守的。他父亲是否就是《陶茂麟家谱》所载的那位"姿城太守"尚难断定,但也绝非一般平民。陶渊明少年時他家境是相当清寒的,"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的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不得不"投未去学仕"〈《饮酒》)了。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事,使他至死不忘:当他后來在《与子俨等疏》中提"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的事時,还不胜感慨系之:而《饮酒》诗中所表现的却已是孤忿了一一"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而长,风波阻中涂,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陶渊明曾说自己: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券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時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義皇上人。(《与子俨等疏》),
但我们不能认为他天生"高雅"实际上,他的爱闲适,不好务世事的性格和志趣,却隐藏着一个不箅小的抱负和壮志,我们读他的诗自会知道,他是要求有大作为:他所不愿务的世事只是那一般的"仕进"和"利禄"。
陶渊明前期象古代一般传统的读书人一样,是讲求进德修业的,如他的《荣木》之一章说:
先师遗训,佘岂云坠?四十无阃,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轨敢不至!
可他还想立一番功业,这想法也不出"三不朽"的范围,只是在当時的具体条件下,对他來说是极难实现的。
经历了十三年的仕途他的"壮志"早就幻灭了,但长期的生活经历却使他认清了当時社会的黑暗面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巜归去來辞序》)他的去志是坚决的"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他对当時道德堕落的上层社会的评语是"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他再四歌颂"贫穷"和贫士"这是对当時权贵们的有力抗议,他赞扬黔娄,"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的大无畏精神。
他对丑恶事物,腐败政治加以否定,蔑视,对被压抑的贫民寒士加以肯定,赞杨,这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在这方面他是爱憎分明的.。他何尝是一个浑身"静穆"的""山林隐逸"!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流传至今,其写法高超,请分析桃花源记的写作方法
谈《桃花源记》 写作手法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读陶渊明的作品,那份惬意与安然,淡泊与宁静,总能让人心生神往。
生活在纷纷扰扰的世界,喧嚣浮华总能让我们向往田园生活。人人心中都有着一座桃花源,而《桃花源记》的桃源总能让我们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淡泊。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以虚构的游记形式表现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本文是一篇以描写景物、叙说事情为主的记叙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记叙简明,有后世游记散文的特色。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时期,中年隐居农村。对田园生活之向往,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在桃源里,没有压迫剥削,没有名利纷扰;人人劳作,男耕女织,相处融洽友好。 但是现实社会的纷扰和剥削,让人无法静享桃源生活,于是通过渔人探路引出桃花源,又通过刘子蓟之人,让此地重现人间。
但最终作者不忍心中净土被侵占污染,最终桃源离奇消失,期冀现实世界能结束剥削之苦。
写作整体情节重在“奇”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陶渊明当时人至老年,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据后世人记载桃花源似乎存在,但发生在《桃花源记》里的故事乃虚构。
知道了本文的故事环境,接下我我用几个例子,来解说下《桃花源记》的奇。
①、开篇渔人进入桃源的经过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为何不回头而一直走?有什么事物吸引了他?这个奇也是吸引读者的地方。
②、千百株桃树夹岸,这些树全部是桃树,无一颗杂树,让人觉得甚是奇怪。似乎是故意栽种又或是天然形成,不得而知。
③、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如此窄的口,仅容一人通过,如此奇景,如此黑洞,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此人为一奇。
④、进入桃源,此地居民,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居,一洞之隔差之千里。
⑤、渔人标记号出去,但后来返回,却发现桃源消失得离奇。
似乎此村已不在人世间了,又或者此处有机关或者风水之术。而后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
写作手法解析
一、善于设置悬念,展现故事情节。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文章以“晋太元”年间,“捕鱼为业”的“武陵人”的足迹为线索,以他的所见所闻构成生活画面和故事情节,层层设置悬念。
设疑1、文章开头,作者介绍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只是一渔人,不知姓名,无从考证。
设疑2、桃林奇景,似在人间又似为虚无,无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窄”但可“通人”,此乃是“人间仙境,洞天奇境”的景象。
设疑3、渔人“缘溪行”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奇丽景色,“甚异之”于是产生了“欲穷其林”的念头。一个“欲”字,既展现了渔人又惊又喜的心情,有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
设疑4、渔人出而复寻,已做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离奇失踪,无迹可寻。最后虚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给读者带来希望,但终是又“未果”而“病终”。
此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桃源成为“千古之谜”。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二、语言描写自然如点睛之笔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接近口语。通篇无华丽辞藻,读作品,并不觉的单调乏味,而是诗意盎然,淳朴浑厚。
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纵观全文,三百多字,语句精炼,但内容丰富,故事曲折,思想性强。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几句话仅用二十二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
作者在用词上十分注重精确,尽量避免重复,又使读者好理解,体现了朴素、平淡,富于变化的特点。如写渔人进入桃源,就用“行”、“入”等动词。 作者在抒情写景时笔调变化明显,从“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层层推进,从外到内,逐步深入。
这里还用顶真手法,环环相扣,把桃花源的风景写得引人入胜。 故事终有结尾,心之所向,重在托物言志。陶渊明志存高远,心系苍生,奈何仕途不顺,身归田园。寄语《桃花源》,还百姓以净土,给苍生以希望。
陶渊明的血统之迷,他真的不是汉人吗
谢谢邀请!
陶渊明是汉人!
先看下汉人的定义,汉人是指汉武帝全境的人民,而陶渊明生在江西,而且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王朝开国名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当然是汉人
《宋书。隐逸。陶潜传》“曾祖侃晋大司马”
《晋书。隐逸。陶潜传》也说他是“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陶侃、陶渊明出身奚族
理由之一,《晋书》之《陶侃传》:”陶侃本鄱陽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浔陽。“
就是从有奚族人的鄱阳迁到浔阳,这个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
先看下奚族
奚族是个古老民族,还甲骨文都有记录。
《周礼》中有对奚的记载:“女桃,每庙二人,奚四人”
奚本在中原,一直被商当做奴隶,奚指的是奴隶,对商打又打不过,没有办法全族迁到了东北去和东夷的游牧民族做邻居去了。
而奚族本身农耕水平也很高,不算游牧民族,也和北方少民一样,彪悍善战,后被契丹所灭,辽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就是奚族,奚人萧姓居多。
这样一个北方民族流落到南方,能会有多少人?
就是陶侃来自于有奚族的地方就一定是奚族?
那怕他有奚族血统,他就是奚族?
汉族本就是文化民族,陶渊明这么高的汉文化,会是奚族?
理由二,《世说新语·容止》曾记载温峤曾骂陶侃为“奚狗”,《晋书·陶侃传》说陶侃“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就是说陶侃出身不是名门大族生活习惯也有别于华夏地区,这实际上就暗示陶侃出身低微,且不是汉族。
看一看陶渊明陶侃生活的时代吧!
陶侃生活在西晋,西晋定都洛阳,长江以北,而陶侃来自旧吴地江西,和中原的习俗和语言肯定不太相同,汉晋的时候相当讲究出生的,就看不起他了,鄙视他不像华夏,这只是一种歧视性的语言,和现在的南北互黑类似,不能从这一点证明陶侃是溪族。
而且对陶侃这个出身不怎样,又有才能,又能上高位的人,羡慕嫉妒恨,再加上自我感觉良好。当然要挖苦两句!
而陶渊明是生活在东晋刘宋时代的伟大诗人。
东晋更讲究出身,甚至达到变态的地步,大门阀们和印度的高种姓一样,猖狂的不得了,自我感觉好的飞起来,连皇帝都不侍见。
理由三,史载陶侃后人在晋宋时的情况“其诸子凶暴虓武,颇似善战之奚人,”
就更没道理了。一棵树上的果子就有甜的有酸的,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汉人难道都是娘炮?
这么多年不倒的民族会是?
在历史上凶残的汉人多的是。
而奚族个个凶残?怎么会被灭?
历史凶残的奚人也没听说有谁!
辽萧太后也只是杀伐果决,并不残暴。
综上所述
陶渊明是汉人,这是无疑的。那些是乱七八糟的怀疑,没有一个是可以确定他是奚族。不能有点嫌疑,就给人家扣上一个少数民族帽子吧?
陶渊明为什么在东晋南朝遭到冷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前四句。要想弄明白这首诗的真正含义,要从陶渊明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心情入手。这是陶渊明41岁所做的诗,此后他再也没有出仕,在官场内混了13年(所以说三十年),终是感觉自己太不适合官场了,于是归隐山林。(石涛做陶渊明诗意图之——带月荷锄归图)
陶渊明五次做官经历如何?
陶渊明生长在乱世,经历了三个朝代,分别是东晋、桓楚、刘宋,经历了10个皇帝。如此错综复杂的经历,是一般人都经历不到的,稍不留神就成了刀下之鬼。
一、江州祭酒——陶渊明。
公元393年,29岁的陶渊明被王凝之看中,给了他一个江州祭酒的职位,应该属于中下级的办事官员,具体职责无法确定,类似于江州干实际业务的官员。
陶渊明没干多久就辞官不做了,为啥?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的次子,他曾经任职江州刺史,在这期间提拔了陶渊明。陶渊明为何不跟着王凝之,靠他上位做官。原因很简单,陶渊明没有门路,而他对王凝之以后的发展也不看好,因此一拍两散。
399年,孙恩叛乱,王凝之及其所有子女都被杀了。他任会稽太守,孙恩叛乱,他不但不组织抵抗,反而做法事,称可以抵御叛军,结果落得自己和后代全部被杀,愚蠢到极点了。
试想陶渊明跟着这样的蠢货,恐怕也要身死了,辞官辞的好!(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像,任命陶渊明为江州祭酒)
二、桓玄的幕僚——陶渊明。
公元400年,陶渊明入了桓玄的幕府,做起了幕僚。不久之后,陶渊明又辞职了!
桓玄是东晋丞相桓温的儿子,逐渐掌握东晋王朝半壁江山的兵马控制。尤其是在公元400年,桓玄担任:都督江州及扬州豫州共八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陶渊明进入桓玄的幕府之后发现桓玄也是一个不省心的主,他想着取代东晋,自立为帝。一身正气的陶渊明一看情况不妙,辞职走人了事。
403-404年,桓玄建立“大楚”政权,史称“桓楚”,不久为刘裕所败,桓玄身死。陶渊明不辞职,估计又死一会,辞职辞的好。
三、刘裕参军——陶渊明。
公元404年,刘裕也是招兵买马,收拢人才,陶渊明是地方上的名士,于是成为刘裕的参军。刘裕自己就是一个战将,陶渊明这个参军也即是个摆设吧。
陶渊明在刘裕哪里也想大展宏图,没几天就感觉自己根本进不了核心,况且刘裕也有心思造反。
陶渊明和刘裕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辞职了事,万一又是一个桓玄呐!不过陶渊明这一次看走了眼,刘裕后来创立了刘宋,不过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刘裕像,陶渊明曾被任命为刘裕参军)
四、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陶渊明。
公元405年,在刘裕哪里辞职之后,又到了建威将军刘敬宣手下担任参军。没待几天,陶渊明又受不了军营生活,于是再次辞职。
其实刘敬宣是刘牢之的儿子,后成为刘裕的得力干将。415年,遇刺身亡。
五、彭泽县令——陶渊明。
405年的秋天,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不久辞职,再也没有进入仕途。
虽然此后很多人曾经邀请他出仕做官,其中包括刘宋的名将檀道济,他一律推辞了。
陶渊明五次出仕做官,全部是中下级官员,起点很低,难以施展自己的雄心和抱负。反而在这些权势人物的做官经历中屡屡感受到危机,归隐也许就是陶渊明避乱世以自保吧!
陶渊明做官的瓶颈在哪里?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
一、家族出身低决定陶渊明登不上高位。
魏文帝曹丕为了登基为帝,搞了一套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家族的资历排出各个世家大族的品阶,按照品阶选拔官员,只要出身好,后代高官得坐。如果出身不好,即便才能卓绝,也只能乖乖的呆在应该呆的位置上。
譬如,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际作战能力几乎没有,但是仍然是会稽太守,是一个地方上的军政大员。人家就是家族出身好,才有这样的高职位,才能先放到一边。
陶渊明的家族品阶应该属于庶族地主,因此,他做官的起点就是中下级官员,要想在那个时代做到高位,比登天还要难。(助力门阀士族形成的九品中正制,祖上没高官就别想到统治阶层的上层)
二、时代混沌,陶渊明行事风格与时代相背离。
东晋末年到刘宋建立之间,南方处于混沌状态,各方官员诸侯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的变化。
而陶渊明的及其家族行事风格正好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的家族教育他行正气,淡泊名利。假如是在一个蒸蒸日上的朝代,陶渊明步入统治高层的机会是很多的。偏偏是遇到了混乱的时代。
三、桀骜不驯和性格脆弱的陶渊明。
家庭教育促使一个人后来性格的形成,尤其是在古代。陶渊明和东晋名将陶侃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尚未有定论。但他的父亲、祖父做官一概清正廉洁,使得陶渊明也养成了清高的个人性格。在做官时,稍有不合他的三观就产生厌烦心理。
从13年,五次辞职来看,陶渊明缺乏耐心,清高的性格也不适合从政。其实他追随刘裕,如果坚持下来,也可获得高位,可能也会一展抱负的,秉性让他丧失了机会。
陶渊明的几乎没有受到啥冷遇,一直到去世前还有人邀请他去做官的。公元427年,刘宋名将檀道济邀请他出山,他拒绝了,并于同年去世。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靠什么维持生活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虽然他的年代介于东晋南北朝混战痛苦的年代,但是,前三十年相对而言还是一个安定的环境。
陶家是典型的"官三代",虽然到他这代已经家道衰落,但是毕竟曾经是名门望族。
时任江州剌史的官员任命他为"江州祭酒从事",大约是主持一些礼仪、祭祀活动,也算是吃皇粮的公务人员。
但是,陶潜偏偏就沾染了所谓的"魏晋风骨"而白眼看官场,于是调动去了几个部门工作,上司始终不満意他。
机会来了,上级领导终于要他到基层做官,在东晋南北朝这是清水衙门官员们求之无门的好事,因为有油水,有搞头。
陶潜也动心了,暗自盘算,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虽然可以做点诗,写点文章,在当时是无法換酒換粮食的,以诗文进入仕途还要等二百多年,在仼上多攒二个钱以供日后所需,于是在东晋义煕元年(405)做了彭泽县令。
遗憾的是这位当地父母官由于心不黑、手不狠、脸不厚、胆不大、实在下不了狠手盘剝百姓,喝了二口红苕酒以后慨叹:"飢冻虽初,违己交病"。这是著名的巜归去来兮辞》赋中二句。
一天上级领导来到县衙门,告诉陶潜:"督邮要来巡视工作,考察官风,你把这身油腊片麻布衣裳换了,腰间的草绳換成丝带去恭敬拜会督邮"。
陶潜一听心中大怒,心中暗自问侯督邮全家多少遍⋯!
陶潜涨红脸大声说:"我不会为了五斗米而向乡间小人弯腰"!当天陶潜即挂印锁门而去。请阅读白话《归去来兮辞》赋:
回去啊!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自己的心志已经被形体所驱而做了官,又为什么要惆怅而独自悲愁呢?认识到过去已经不可挽回,如果未来尚可弥补,确实迷失了道路,好在还不远,领悟到今天的正确,昨天的错误。回归时、水路中,船摇晃着是那样轻快飘扬,风轻飘飘地吹拂着衣裳;陆路上,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程,可恨的是星光微弱,看不清。
看见了简陋的家园,高兴地奔跑过去,门前小路虽然荒芜,但是松树、菊花依然垂首欢迎我的归来⋯!
摘录他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官场容不下陶潜,陶潜还以进入官埸为耻。
陶潜在以前就向往田园生活。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他因母丧离职,与堂弟敬远同居田舍,并参加农业劳动,退居后也只能是温飽状态,没有维持多久,到了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家中失火,草房全毁,只能搬到船上居住,生活每况日下,至他54岁那年,先是旱灾、继而水灾。粮食无收,全家人曾一度陷入困境,捱到六十三岁那年,他终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北宋大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巜归去来兮辞》而己。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呢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内容主要以描写诗人隐居后的日常生话为主,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赞美,歌讼大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的诗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等十首。
陶渊明虽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祖父甚止是朝迋的开国元勋,但诗人在八岁时就因父亲的去世,而家道开始中落。诗人三十岁入仕,也曾做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职,但他看不惯官场的污浊与黑暗,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官隐居。过起了虽贫寒却舒适的田园生活。正如诗人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写:
少无适俗韵,情夲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归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房屋八九间……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质朴,清新自然,韵味十足。看似无奇,但仔细深思,其意境却是深远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丰富,诗中有画。读了他的诗,使读者尤如身临其境。如: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陶渊明后,写作田园诗的诗人很少,直至唐代王维,孟浩然的出现。因此可以说,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是中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