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范仲淹如何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的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思想适合当今社会吗
- 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欧阳修的“太守之乐”有何异同,谁的境界高
- 现在,是否还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现代人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怎么理解
-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范仲淹如何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的
无疑范翁怀有一颗忧国忧民忧天下之心,否则他写不出来如此名垂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尽管在写巜岳阳楼记》时人生处于低谷,仕途不顺,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放到河南邓州,同样被贬到岳阳的滕子京重修了岳阳楼后,请范仲淹作记,但由于那个时代被贬的官员是不能离开贬放地的,怎么办呢?滕子京就委托画家画一幅巜洞庭晚秋图》加带信涵一并寄给范仲淹。他便凭借巜洞庭晚秋图》写出了不朽《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后世传颂,人民期盼和呼唤具有如此忧乐观的好官,也是一心为民的官员们践行的座佑铭。确实范仲淹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忧国忧民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范仲淹为官的动机不纯,便不会向这方去思考问题,更不会以人民的忧乐为己任,
范仲淹与他的《岳阳楼记》一样永远彪炳于史册!
(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思想适合当今社会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人忧国忧民,最高尚的道德层面,在任合社会都适应。与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是伟大正确的思想!
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指的是一种高超的心境。扩大一点来说,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谋幸福。
像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一盘散沙的中国变成一个东方巨人,一心只为国家和民族富强,本人却清贫如洗。解放初期人民生活困难的时候,他因为节俭而得了浮肿,就连一件睡衣都有好几十个补丁。
身为大国领袖却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他的子女没有一个依靠他的权力和地位疯狂敛财的,他走后子女依然过着平民生活,他一生指挥千军万马消灭过不可胜数的敌人,却从来没有个人私敌。试问世上还有谁能做到呢?
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敬仰毛主席,崇拜毛主席,怀念毛主席,因为毛主席的一生感动了华夏儿女。所以说毛主席才是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欧阳修的“太守之乐”有何异同,谁的境界高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与欧阳修是至交好友,两人又是推行新政的政治盟友。庆历年间,范仲淹带头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也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后来改革在保守派的阻挠下失败了,范仲淹被贬邓州。欧阳修上书为范仲淹鸣不平,结果被保守派诬陷他有乱伦行为,导致他被贬滁州。
范仲淹与欧阳修被贬后,各自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更为巧合的是,他俩在各自的作品中都提到了“乐”,看来两人真是心有灵犀的一对好友。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那么两种乐,谁的境界更高一些呢?
居士我认为,范仲淹之乐与欧阳修之乐是同一种乐,只是范仲淹着眼于宏观,而欧阳修着眼于微观。
我们先看范仲淹:
在《岳阳楼记》的的最后一段,范仲淹叙述了“古仁人之心”,其实也就是范仲淹自己的心思,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在朝堂之上时为百姓忧虑,被贬黜而离开朝廷时为皇帝忧虑。
范仲淹时时都在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范仲淹写下了那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说,只有当天下人都快乐时,范仲淹才会快乐,这体现了范仲淹心怀天下的志向。范仲淹真正快乐的时候,必然是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之时。
我们再看看欧阳修: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写了滁州人跟随着欧阳修游览琅琊山时的情景:“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游人们十分快乐。而在醉翁亭中,欧阳修与宾客们宴饮喧哗,觥筹交错,同样十分快乐。
不过,游人们跟着太守游览琅琊山很快乐,却不知道欧阳修为什么快乐。欧阳修的乐是“乐其乐”,也就是因为游人的快乐而快乐。为什么游人快乐,欧阳修就快乐呢?因为这说明滁州在欧阳修的治理下欣欣向荣,百姓生活富足,才有闲情逸致去野游。居士我想到了《论语》中曾点所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
可见,不论是范仲淹还是欧阳修,他们快乐的基础都是百姓的幸福安康。只不过范仲淹着眼天下,希望看到天下人人快乐,他才能真正快乐。而欧阳修只着眼于一州,只要自己治下的百姓快乐,他就快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现在,是否还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您好谢邀!是的,这句名言要提倡。我们都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国事为大。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们都应该有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以报于天下为己任,以国人安康为目标,以国家大同为欣荣,以民众乐业为释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全篇饱含了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正是我们要提倡的,每个人都要上好这一课。
今天,建设“四化”,振兴中华,奔向小康,仍然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美德。“四化”大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到身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中去,勤勤恳恳,冲锋在前,为“四化”大业添砖加瓦,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只有这样,才算是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德。
谢谢!祝您快乐安康!
现代人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怎么理解
若无天上忧,必有人间愁。
太阳是万事万物的祖国,祖国是千家万户的母亲。
只有大自然和祖国母亲健在,人类就会有享之不尽的岁月乳汁和阳光的美味。
祖国乐了,世界笑了,她的儿女也随之脸绽阳光、心花怒放。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这句话的字面含义就是,把天下百姓的忧愁放在自我利害的前边,把自己的安乐放在天下百姓安乐的后面。
范仲淹此语一出让《岳阳楼记》和岳阳楼名声大噪。这一名言立即得到"庙堂"和"江湖"人士的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可,也成为北宋以后士大夫和仁人志士为官处事和做人的行为准则和基本标准。
"先忧后乐"思想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正是这一思想指引下的中华民族,无论是朝代如何更迭,社会如何动荡,家国遇到如何不堪,总能生生不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让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延绵不绝,走到今天。
当下的中国,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疫情的肆虐,美对华的全面打压,台独、港独分子的捣乱破坏,以及近期的中印边境冲突,加上疫情下的经济社会压力上升,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正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进行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业,各种挑战前所未有,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为了克服这些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务必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家庭中的骨干力量,务必牢固树立"先忧后乐"思想,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负面情绪;多一份责任担当,少一点推卸责任;多一点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少一点等靠要和推拖拉,尽自己所能为家庭顶起一片天,为国家分担忧愁,为人民谋幸福。
今天是建党99周年的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党员人数达9千多万人,期间跨越时代,迈过千山万水,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正强起来。
这一切巨大变化,除了领路人的英明伟大和党员的先锋横范作用,最根本的就是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这一宗旨同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情怀是多么的一脉相承。唯有天下大爱,大公无私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当下美国人提出的美国"优先"与范氏的"忧先"虽然同音,一字之差,但其胸怀格局却是天地之别。正所谓损人未必就利己,但害人必害己。看来这个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石润居 欢迎大家赏评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