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 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哪个更早三种文化有冲突吗
-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
-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上能排第几
- 儒家为什么不是宗教,满足什么条件才算宗教呢
- 一些人说儒家没血性,难道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等等都不是儒学培养下的将军吗
- 什么文化才能让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和平发展不要发生世界大战
- 儒家文化现在衰落了吗,你怎么看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中庸”,两千多年来,无论“仁义礼智信”,还是“温良恭俭让”等思想,始终涵盖统领于中庸思想的规范之下。
实践证明,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不管是在刀光剑影的混乱时代,还是在和平昌盛时期,成功者始终是受其支配的,并能传承至今、扩展世界,说明它是一种颇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文化,更是一种引领思想能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良好文化。历史的车轮虽然碾碎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依然闪耀着他的煜煜光芒,人们在曾经某个时代的盲目批判和否定之后,又重新审视它的可贵和魅力。日本、韩国的强盛不是在印证这些吗?中国现在的重新崛起和富有魅力的大国风范不是也在展示着儒家文化和中庸之道的巨大力量吗?
研读过儒家文化的都知道,不论是孔子的以“仁爱”治天下,还是孟子的“兼爱”、“非攻”,强调的都是平和思想和文化,以及孟子提出的“人有辞让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明辨是非的能力)、羞恶之心”也在说明一种道德层面很高境界的文化。
正是这种文化理念和中庸之道,使得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历经磨难中能够绵延不绝,虽然曾经一度饱受外族欺凌,但在1840年以前,虽然不同皇权统治下的好坏结果不同,但中华民族始终在世界上有着大国风范和自己的文化标志和特征(如,现在社会,同样是亚洲人,但通过言谈举止就可以立即分清日本人、韩国人,因为他们有着特有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而中国人则没有固定的可以区分的特有模式。此前则不同,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标准以及文明精神,而这恰恰就是孔孟学说的中庸之道,被我们遗弃批驳之后荡然无存,而使一些人的自律、仁爱、善良、宽容、厚德、良知等修养素质不知所踪,相反,儒家文化却被日本、韩国视为至宝后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素质较高的民族,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骨子里渗透的就是我们的儒家文化)。
举个例子: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就很坚决,对于不诚信的人会遭到毁灭性的口诛笔伐,使人们很在意大众的评价,从而自觉地“三省吾身”,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而现在,一些人任性偏激,以自我为中心,善良诚信等道德素养丧失不少)。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没有丧失语言和部分风俗习惯传统的国家,所以能坚强生存下来。但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人们感觉不信任、不安全?原因就在于我们缺失了儒家文化和中庸之道,很多人缺失是非观念、仁爱之心、克己之能,缺乏了统一的道德衡量标准和良知(如:疫情期间,很多人不顾《人民日报》等党媒多次正向引导,残忍血腥遗弃、虐杀无辜流浪狗,偏激残忍画面让人恐慌,竟还有一些人围观叫好——人之祸,却对无辜动物毫无悲悯之心),这也就是近几年很多人呼吁重振传统文化的原因(幸好国家最近发布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
现代社会,即便法律很完善,但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和诉求,只能是扬汤止沸,不能釜底抽薪。要想彻底改变,必须要有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良性行为方可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去影响人们的心智和言行。正如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那什么决定态度?这就是人的精神和信仰追求,信仰追求又是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所以,制度法律是人们应该遵守的社会规则,而激发人们向善或向恶的言行举止就要靠文化,就要靠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才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
那么,儒家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它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儒家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数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日本、韩国,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儒家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很高。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儒家传统文化。
说明什么?
儒家传统文化和中庸之道也是现代社会的济世良方。
儒家文化是以仁治天下,强调的就是“仁者爱人”博爱思想和尊重生命的和谐思想,但“杀身成仁”的毅然决然体现的却是大度中的坚韧和刚强的民族气节(历览古今,多少民族英雄在危难之时无不如此)。
而恰恰是儒家文化遵循了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的心理调整历程,所以才能历久而弥新。
儒家文化也恰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纵观5000年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文化显然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良好印证和实践,汉民族从未侵略过任何国家,而且能一再容忍感化凶残民族的恶行,并始终以仁爱之心、平和之态帮助着世界苦难的国家或人民,显现着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大国风范。
正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儒家文化教化万民是在用许多人们乐意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人们在任何艰难中始终坚持精神信仰,使人们在哪怕一个人独处时也都能以慎独的道德修养表里如一;使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能够设身处地地以别人为中心,与人为善、舍己从人、谦虚谨慎、厚德载物并恰到好处,并在大是大非前绝对坚持正道原则,不走中间路线,而且并不像现在人们认识的拘泥、死板。
儒家文化讲的是修身齐家平天下,重的是自律厚德、善良仁爱。道德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
儒家之道也是这样,并且时刻闪烁着良好道德文化的真善美境界。
愿我们都能做顺道有德、仁爱自律、善良平和之人,弘扬儒家文化精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社会精神文明道德标准,提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拼搏。
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哪个更早三种文化有冲突吗
中国文化有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三者又相互融合。那么,在华夏文明中,那种文化产生最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三种文化形成的时间及代表人物。
一、从三种文化形成的时间看
1. 儒家文化:出现于春秋时期,距今2500年前。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2.释家文化:即佛教文化,在中国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距今1800年前。众所熟识的法师有玄奘法师、达摩祖师、六祖慧能法师。
3.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实,远在黄帝时代,就有道家文化形成的雏形,有学者证明黄帝和老子的文化是同一根源,一脉相承的。黄帝生活的时代为距今5000年前,所以道家文化应该形成于5000年前。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道家文化存在了5000年,儒家文化存在了2500年, 释家文化作用于中国的时间为1800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家文化在中华大地出现的最早。
二、中国文化的兼蓄并收和包容性,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很长时间内相互融合,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三种文化是交互作用的。
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包容性。。 儒、释、道三家不是互相排斥、水火不容的,而是相互吸收、合作互补的。
1.儒家修身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
2.道家养性
“道法自然”,以“弱”制“强”,出发点和归宿都本着自然。道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则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为一体,以自然而然为旨归。
3.佛家修心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在于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儒家修身、道家养性、佛家修心,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的处世和哲学基础,也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深渊持久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就是儒释道三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三家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吸收融合,不断发展进步,其中以儒家为主而释道两家为辅。
《易经》说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道路、途径、方法、手段不必相同,终极目标常常不无共指。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
谢谢邀请。 简单讲不外几个方面:“克己复礼”,前边礼制不能改变。;“礼、仪、仁、智、信”,诚信、品德、礼仪致上;“三纲五常”,君君、臣臣、普通百姓等级观念特点显著;“中庸”为主线,不走极端,同时以“礼、义、仁、德”得为幌子,反对暴力革命。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上能排第几
谢谢先生邀请!月林先生讲的对,中国儒文化排位第一是肯定的,整个地方村许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国儒文化,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地球村许许多多的文学家、哲学家、画家、建筑学家等等都给予中华文化的肯定。
儒文化说到底就是教人学做人,成为怀德君子,西方人学习中国儒文化认真的程度今人汗颜!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中国人自己确在不停的否定、羞辱,国人总会自以为是习惯了的东西全是糟糠,二千多年的文化宝藏,有许多都被国人玩儿成了歪门邪道,文化创造的能力严重缺失,祸害自己的文化一个顶三,吃爹喝爹用爹不谢爹,脑袋里本来就空空如也,确顶着一颗硕大无比的干水泥脑袋,到处丢人现眼,今天的大中华是先袓们用自己的创造力厚植中华民族的根,才得以延续的,绝不是蠢货争斗得来的。谢谢!祝健康平安!
儒家为什么不是宗教,满足什么条件才算宗教呢
儒家在中国是宗教。
在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没有儒教和道教。在中国三大教有儒教,道教,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壮大。
宗教是一个时代,也就是一个朝代的产物,君主皇帝的钦点和民众的信仰,随之而产生的。
这里宗教的宗,有点,祖宗,宗庙的意思,但宗教是以一个大的集团而信仰所定的。
一些人说儒家没血性,难道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等等都不是儒学培养下的将军吗
谢邀。
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把儒家思想仅仅局限在仁、义、礼、智、信这些礼义概念上,或者以为只是象孔孟、程朱这样的人才是儒家。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做人,即在封建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忠君、爱国、孝亲、友悌,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些人往往会说儒家的忠君治国思想是封建思想的糟粕,试问,在古代帝王们家国一体的制度框架内,不忠君又怎能够爱国忧民?不忠君又怎能让海晏河清,天下安宁?
文死谏,武死战,是儒家思想于封建官员的最高境界。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马援的“男儿要当死边野,马革裹尸还葬耳”,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怀抱家国情怀,舍生取义,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阳明,可以说是集儒家思想之大成者之一吧!自幼受父亲王华影响,酷爱儒家经典,熟读经史。科举入仕后,历经宦海漂荡,终悟人生兽恶,龙场悟道后有“心学四训”问世。可就这位在世人眼中的一介儒生,正德年间受命巡抚赣南时,以一己之力挽大厦将倾,用儒家智慧平宁王叛乱,不可谓不血性孔武。
颜真卿,字清臣,颜师古五世孙,出身书香世家。开元年间登进士第,累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国公,世称颜鲁公。为平定李希烈叛乱,德高望重的颜真卿不顾年近八旬的身体,受俞前往晓?叛军。后被叛军羁押,大义凛然,刚正有节。后因断然拒绝伪政权的宰相之封,并大骂李希烈,终以死明志,其义烈闻名天下。
谁道儒家无血性,只因未读到精髓!
图片为“鲁公写经图”。
什么文化才能让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和平发展不要发生世界大战
东西方文化融合!
东方文化:集体主义,能让我们开启群体视角,发现确定性和美好!但我们选择的顺序是大家First,自己Second!这个选择顺序让我们没有选择创新的能力。
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群体视角会被关闭,但每个人会做独立选择。这是西方在自然科学领域创新力旺盛的根源。
如果把两种文化的优势融合起来,东方集体视角+西方个体选择!那么,我们发现智能手机是覆盖全球的超级基础设施,每个人独立选择,1人✓,100人✓,1万人✓,100万人✓,1亿人✓,全体消费者✓,消费者都知道,会自然盘活自己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会把所有消费者链接成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基础设施的公共平台上会自然可以培育新的消费者所有制企业,全球消费者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矛盾不断减少,战争冲突会自然抽走…
儒家文化现在衰落了吗,你怎么看
不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戴上“儒家”的帽子。中国传统文化源自于农耕民族的农耕文化,儒家及诸子百家起到了发展与推动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是哪“一家”的文化。现在总有些所谓的“儒家”在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有意忽略诸子百家、有意忽略近代文化与文明进步,把近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文明发展成果与之对立起来,这是及其错误的。现代文化与文明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