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中秋节快到了,你所在的农村里中秋节是怎样过的呢
- 中秋佳节来临,大家秀一下关于中秋的诗词
-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今年你们团圆了吗
- 还记得儿时中秋的记忆吗
- 你记忆里的中秋节是什么样子
- 中秋节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 这个中秋,你回家了吗
- 今年中秋节家乡的月亮是不是特别圆有哪些难忘的中秋往事大家快分享一下图文吧
- 你拍摄过哪些关于中秋的照片吗可以晒晒吗
- 中秋节到底要不要回家
中秋节快到了,你所在的农村里中秋节是怎样过的呢
感谢悟空老师,中秋节快到了,农村是怎么样过中秋的呢?
过去农村过中秋节(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也叫团圆节),正是农忙季节,所有地里的作物基本上都得收获,都忙地里的活,根本不重视这个节日。
中秋节这天再忙也要给亲戚,朋友送礼,给双方父母买上两包月饼(每包八个月饼,酥皮的的那种),两瓶酒,再包上几包点心(这是条件好的),基本上都是两封月饼两瓶酒(我定亲的时候,就四包月饼送给我岳父啦),当时月饼每斤8个,才5到6元1斤,白酒才2元到3元(兰陵大曲),把礼品放下,有的吃了饭回家,有的放?礼品聊一会,还要急着回回家干农活,拿几包月饼走了这家走那家,不够再买点添上去另一家,过个中秋累坏了父母也愁坏了父母。
中秋晚上家里可能会做一点好吃的,把走戚剩下的月饼每人分一块或者一个,煮上一盆鲜花生和几个玉米,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吃吃,喝点散装白酒吃上几个水饺和月饼,这就算过了八月十五啦,那月饼,花生,玉米真香,真好吃,至今难忘。
现在好啦,每到逢年过节,我兄弟们没时间就让侄子,侄女提前给老人家送去礼品,晚上还要父母家坐一会聊聊,在外地的回不去,也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父母总是说,很好,很好,没想到现生活条件怎么好,是啊!敢上好时代,日子越来越好!??
中秋佳节来临,大家秀一下关于中秋的诗词
秋颂:
泽孚/诗
九月菊花黄,
金秋瓜果香。
虽犹叶枯凋,
但爱醉风光。
※※
中秋情
十五月儿圆,
望月牵情思。
自古亲意酽,
又谁不眷恋。
祝大家中秋节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今年你们团圆了吗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一顿饭,畅谈外面的点点滴滴,夫妻久别重逢叙叙离别相思之苦。儿女品尝父母日夜操劳之辛酸,感恩父母的不易,儿大要创业,不能常常陪伴父母左右,中秋月圆之夜,一家人赏月,也是父母之盼望,妻儿老小之牵挂,月圆饼圆人再能团聚,此不是皆大欢喜。
团聚是一种精神,团聚是一种向往,团聚是一种享受,团聚是一种快乐,团聚是一感恩,团聚是一种家庭温馨喜悦,团聚是对家的牵挂,团聚是了一庄心愿。
儿行千里母担忧,飞的再高,闯荡再远,家永远是一种牵挂,不能回家团聚的游子,心中有思念,不能忘了家中还有妻儿老小,虽说:身不由己,多关心体贴,一个电话,一个亲切的问候,都能表达中秋团聚的渴望,有时间常回家看看,每逢佳节备思亲,感恩的心不能忘。中秋只能说是一种期盼,心中有爱家里会理解包容,一切安好,中秋快乐。
还记得儿时中秋的记忆吗
感谢邀我回答❤
我十二岁以前的时光,都是与奶奶一起度过的,因为我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
因为那时家里只有我和奶奶这一老一小,生活自然很艰苦,过年才能包一次饺子,中秋节几乎没怎么特别庆祝过!
还记得,奶奶偶尔才到商店买几块散装月饼,因为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普通的小镇,所以散装五仁薄皮月饼和广式月饼最多见,也有品种不多的盒装水果月饼,可相比散装月饼有点小贵!
记得有一次,姑姑来家里看奶奶,买了两盒的盒装的月饼,这种月饼的皮又软又酥的,口感比那种散装的好多了!奶奶却说不喜欢吃,其实我知道她是舍不得吃,因为我的奶奶就是这样心里只有晚辈,从不想着自己的人,让人又心疼又尊敬!
那时候家里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很快乐,邻居处的象亲人似的,谁家有好东西都互相送到邻居家里,如新煮的玉米,新摘的樱桃,那种温暖和谐的氛围,在城市邻里间很难找到了!
月圆之夜,我和小伙伴坐在家门前石头上看中秋月,虽然只有一点葵瓜子陪伴我们,却非常开心的!
望着月亮里扑朔迷离的景象,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好想好想透过云雾看见嫦娥和小玉免此时在做什么!当时心里那份纯真简单多么快乐甜蜜,至今想起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我离开了奶奶,去了另一个地方,临走时,奶奶站在路边送我,我每次回头看时,她都不愿离去!
望着奶奶那苍老的身影和随风飘起的白发,我的心忍不住一阵阵的痛,不知不觉中,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奶奶的身影也越来越远,我忍着悲伤擦去泪水,继续我未知的路!
那里没有奶奶的关怀,没有小伙伴的陪伴,只有无尽的陌生,可我别无选择!只有奶奶的话在耳边回响:“孩子,以后你不在奶奶身边,要照顾好自己;无论到那都要做一个好女孩……!” “奶奶放心吧,我会永远记住您的话……!”❤
.2019.9.14
你记忆里的中秋节是什么样子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多数的家庭儿女都返回家,少数的人们因在外地上班或打工,无法回家。我们家每年基本都是陪父母,祖父母等长辈,孩子们一起过团圆的中秋,孩子一起嬉笑玩耍,我婆婆领我们女将一起玩麻将,男人们开始洗菜做饭,做好饭菜就喊我们吃饭了,我们才收工,开始进入餐桌,我们的大家庭就这样其乐融融。
今年的中秋我在女儿家过中秋了。我们很想念和家人在一起的过中秋!
中秋节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别名八月节,团圆节,因为节日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八月半。在现代人的眼里,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我们会互赠月饼,一起赏月。近年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波及。唯独中秋节的地位,经久不衰,每年中秋节的前夕,就能看到超市开始准备月饼等节日美食,总能被人们,快速地一抢而空,可见即便在现代人眼里,中秋节仍然有无法替代的意义。
但是现代的吃月饼、赏月,都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把戏。古代的中秋节,意义远不止吃这么简单。经过了30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意义,也越来越深远。下面我们一起看下,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
一、先说一下中秋节的起源之说
中秋节自古有之,起源之说却众说纷纭,没办法界定。史学界公认流传的说法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应该起源在先秦时期,最早并非是用来欣赏,而是用来祭祀。在《礼记》中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古代的祭祀之礼,最早也是在周朝才有的。沿袭前人的传统,“君权神授”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解除禁锢。君王认为自己能够获得如此地位,是因为上天的恩赐。便把对太阳和月亮的好奇心,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敬畏”之心。在中秋节这天,君王会组织祭祀之礼,除了用来祈福,也会发放食物,是一种凝聚人们群众的做法。《礼记·月令》上说: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后来祭祀月亮的礼仪,渐渐流传到了民间,人们开始争相效仿,才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着月亮乞求福祉。这是中秋节,最原始的模样。
第二种说法,认为中秋节是与农业生产有关。在古代的“秋”字的解释是:
“庄稼成熟曰秋”。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把这种丰收的喜悦之情,渐渐加在了中秋节之上,赋予中秋节一种,对风调雨顺的感激之情,与希望明年收成好的美好希冀。说白了,就是感恩秋天,让穷苦百姓们能够吃上饱饭。因此,每年八月十五,人们都会一起吃团圆饭,共同感恩秋天的恩赐。
第三种说法,是因为唐高祖李渊,当时起兵推翻隋朝,最开始的时候一鼓作气,打得杨广节节败退。不仅夺得了无数城池,还收下了很多来自隋朝投降的将士们。军队的势力越来越大,却出现了一个隐患,就是粮食不够吃。这时候裴寂提了个建议,将各种粮食糅合在一起,以“月亮”为由头,发明了“月饼”。虽然粮食的总量没变,但是有了“月亮”的由头,将士们像是有了希望。反而同仇敌忾,即便粮食不够,吃了这个月饼,仿佛也力大无穷一般。最后果然一举推翻了隋朝,人们为了纪念这种“月饼”,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一直赏月,吃月饼,来纪念那段历史。
二、中秋节的发展与变迁
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应该是在唐朝。唐朝是文化发展的巅峰,中秋节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十分盛大的节日。不仅民间流传甚广,在皇宫之中,也十分重视这一传统节日。是因为当时大唐名将李靖平定了战役,唐高祖李渊举办欢迎仪式,连民间都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口摆出了圆饼,让唐高祖大喜,当即写了一句诗:
仲秋祝大捷,囊饼圆如月。“仲秋”谐音“中秋”,就因为这件事,之后每年都在李靖归来的这一天,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人们都开始过“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赏月,共同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唐朝的中秋节,主要以赏月为主,在《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八月十五日夜,(苏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也有无数诗人面对月亮,抒发自己对家人的想念之情。唐朝诗人张九龄曾经写过《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赏月,古人往往会赋予月亮特殊的意义。这首诗的背景,是张九龄被李林甫诬陷之后,遭遇贬谪,看到海上明月,心中生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想起家乡的亲人,即便我身在远方,但我们仍然可以同赏一轮明月,以此寄托思乡情切,也是一种安慰自己的无奈之举。
到了唐朝的中后期,日本也派来“遣唐使”,以学到唐朝的先进文化为骄傲,而中秋节这一习俗,也是这一时期传到了日本。至今日本仍有过中秋节的习惯,日本人过中秋节不吃月饼,却学到了唐朝另一种美食,叫做“唐朝团子”,跟现在的大福差不多,在中秋节这天,他们会一起吃团子,祭拜月神。值得一提的是,中秋节是唯一一个,和中国过节时间一样的节日,都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
中秋节起于唐朝,但是真正兴盛,却是在宋朝。历史上一直流传“强唐弱宋”的说法,但其实并非如此,宋朝只是军事能力稍弱,但是文化发展,却并不比唐朝时期差。每年到了中秋节,宋朝人民都会提前准备吃食,有钱人甚至会包下酒楼,在酒楼之上,和亲朋好友一起赏月,不亦乐乎。宋朝的吴自牧在《梦粱录》里写道:
“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宋朝人过中秋,讲究与民同乐,似乎在这一天,人们都能放下所有哀愁,沉浸在中秋佳节赏月的欢喜之中。上到王孙公子,下到贫民百姓,大家都引吭高歌,对月吟诗作对,一片和谐景致。除了喝酒玩乐,人们也渐渐对月亮产生了期盼,把这种愿景加在了赏月上。金盈之在《醉翁谈录》记载:
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则愿貌似常娥,圆如皓月。中秋节除了吃吃喝喝,还流行“拜月”。这种方式很像以前的人们拜魁星,男人希望月神保佑,能够仕途畅顺,女子也乞求福祉,能够得到嫦娥的恩赐,变得貌美如花。这样的活动,在宋朝层出不穷,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但也成为了一种风尚,盛行一时。
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宋朝得到了大力提倡,不仅民间热闹非凡,就连皇家也会举办宫廷舞会,邀请大臣共同赏月,以示皇恩浩荡。而这种热闹的景象,在后来的元明清朝,却很难见到了。过节的花样也渐渐少了很多,大多都是延续前朝,吃月饼、赏月,看歌舞,已经没有什么新意。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记载:
“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虽然后来的中秋节,不复往日的盛况,但在官员心里,仍然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因为从元朝之后,官员的放假时间,被一减再减,只有几个传统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等会放假。而中秋节,也是难得的放假节日之一,即便不热闹,官员也会趁这个时间,好好和家人放松一下,聊胜于无。
三、古人怎么过中秋节?
一、吃月饼
月饼在古代,又被称为芙蓉、荷花等,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阖家团圆之意。苏东坡曾有诗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在古代,中秋节就已经流行吃月饼和相互赠送,表达自己对亲朋的美好祝愿。月饼最开始是用来祭祀之用,到了唐朝才渐渐成为大家喜爱的食物。古人赏月的场景,往往是三五好友,加上几块月饼、美酒佳肴,算是古人的标准配置。
二、猜灯谜
猜灯谜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是一种为了增加节日趣味性的游戏。在中秋佳节的时候,“花市灯如昼”,往往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花市上也有很多花灯,上面写好了灯谜,等才子佳人们一起来解谜题。这一活动,无疑是将男女们之间的好奇心,聚集在了一起,在花市街头,不知道充斥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独单心事。
三、观潮
看潮起潮落,最好的时间就是中秋节前后。古人观潮,是一件十分盛大的节日。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描述的就是人们观看潮水的景象。
除了观潮之外,还萌生了另一种衍生行当。每年到了中秋节前后,会有一行专门的“弄潮人”。顾名思义,就是在潮水中表演的人们,像是古代耍杂耍的,想要看弄潮表演,一般都要给钱,才能看到,节目类似现代的水上滑板。直到现在,在南方的江浙等地,中秋节也有很多人去观潮,成为了一种传统。
四、熬夜与玩兔儿爷
熬夜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在古代的中秋节,却另有一番说法。老人们认为,中秋节这天熬夜,可以得到福祉,熬得越晚,人们就会越长寿。因此中秋节这天孩子和大人们,都一边赏月,一边熬夜。对于孩子来说,中秋节的意义不大,就是能吃点好的,还萌生出一种玩具,叫做兔儿爷。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来介绍兔儿爷。兔儿爷最开始,就是为中秋节而生的,是人们参照月宫玉兔而制作的一种玩具,中秋节这天,家长会给孩子们买兔儿爷玩,乞求身体健康。
经过了漫长历史变迁,古代流传下来的中秋节文化,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就剩下一个吃月饼。但是中秋节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人们都太忙了,忙到没时间多陪陪家人,于是中秋节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过的不是中秋,而是一份团圆。
这个中秋,你回家了吗
明月可圆人未圆,
他乡流浪已多年。
家中亲友相见少,
独赏玉盘挂中天。
今年中秋节家乡的月亮是不是特别圆有哪些难忘的中秋往事大家快分享一下图文吧
这个中秋乐山晚饭后一直下雨,没有拍到月亮,但是乐山300驾无人机表演,虽然因为下雨,没有在现场观看,看友友们发的图片也是享受~(图片来自网络)
你拍摄过哪些关于中秋的照片吗可以晒晒吗
2013年中秋节的晚上,那时候我在深圳美国一家外企做高管,下午下班后,一个人走在莲花山公园的草坪上,中秋佳节,明月高照,公园的上空,稀疏的还飘着几个孔明灯,记得那天晚上,莲花山公园的人特别的多,欢声笑语不绝,我一个人独自漫步,忽然明月有感,鹏城记忆,随手就拍摄了这几张明月的图片,作为中秋节深圳莲花山公园的留念,仅供雅俗共赏!
中秋节到底要不要回家
谢邀作答,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注重仪式感,凡遇重大节日,都喜欢和亲人、家人、朋友一起聚一聚,主要突显一个热闹、团圆的氛围,尤以中秋最为讲究,牛郎与织女的典故在我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8月15这一天人们都期盼团圆,更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愫,不管身在何处,能回到家中和家人共度中秋节,共举杯、庆团圆,其乐融融,这个中秋,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