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 劝学 高中 知识

荀子 劝学 高中(文言诗文常考《劝学》知识点都有哪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29 13:27:50 浏览6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文言诗文常考《劝学》知识点都有哪些

这是题高答寡。没人爱答也很少愿读,只因提的是知识问题,没学过荀子《劝学》篇的朋友们对答题不感兴趣,算我才俩答的

劝学的主旨在劝勉人努力学习。说明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在于锲而不舍,长期积累,用心专一。

从中例举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等。

并且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以停止。荀子开篇就说:“学不可以已。”里面用了大量的比喻,丰富的词藻,去劝说人的学习。

当然,荀子的劝学,并非我们今天所指的一般学习概念,而是指为君子、为士、为圣人之所学。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立足自己的学习。

他所说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并且接近贤师益友。也就是他所说的:“善假于物也”借助于学习,这是他《劝学》中的一个观点。

仅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小学让孩子背2000字劝学,如此揠苗助长怎么看

确实,操之过急!

荀子《劝学》篇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也就节选了四个自然段而已。

小学,即便是六年级孩子,其实就是全篇背诵下来也是有很大难度的,更何况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因为一篇《劝学》击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那真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儒家也会有唯物的荀子和唯心的孟子两派

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儒教学说的继承者,并将其发扬光大。

孟子主要通过性善论和仁政王道学说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论是整个孟子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现实行为虽有善恶之分,但只有善行才是人性的真实表现;至于恶行,纯为形势所逼,是违背人之本性的。基于人性本善的思想,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的人性平等观,只要肯努力,“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道性善,是希望人人通过自我努力而成圣,则天下归仁,王道之施自不待言。荀子与孟子有同样的目标,但他看到的社会现实似乎比孟子看到的更为丑恶,他自己就曾多次遭到小人谗害。当时慎到、商鞅等法家人物已多有人性自私之论,可见荀子的时代已大不相同于孟子之时了。荀子看到,要想使人心归仁、王道得施,非得对人加以某种强制性的外部改造不行,因而提出了与孟子相反的性恶论。他从性与伪两个方面来研究人,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其善行出于后天的人为,所以主张用社会的礼和法对人加以一定的强制,以便化性恶而成伪善。

孔孟倡王道和仁政,法家主霸道和法制,荀子兼取二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兼用,而以礼教和王道为主。对于封建君主来说,荀子的思想无疑比孔孟之道更实用。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向来是内用道、法而外示儒术,这多少有荀子的功劳。

荀子为百家争鸣的总结者,荀学虽不若孟子纯正,却为儒家。他纳百川之流,其学汪洋博大,对后儒乃至整个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劝学》中涉及哪些哲学知识为怎么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经担任过三次稷下学宫的“祭酒”。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等,位于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亚圣孟子两次游齐都没有收到重视,至始至终没能在这里混出个名堂,而荀子在稷下学宫最为兴盛时期来到这里,三出三进,成为稷下学宫的名符其实的number one,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院长。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也是荀子的名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如何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荀子的哲学思想,在《劝学》篇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人们历来习惯于把《劝学》指向励志这一目标,至于学什么和为什么学,在高中课文的节选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是纵览整篇文章里,就可以从中折射出荀子的哲学思想。

一是从 “性恶论”这一哲学命题,倡导人们学 “礼”

  荀子提出“礼”这一核心思想,是源自于他提出的“性恶论”这一哲学主张。

  荀子认为人与生倶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他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使人格提高。

而养成教育的内容——礼,贯穿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也是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标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把“隆礼”放在核心位置。

荀子在《议兵》中说,

“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劝学》篇第十段也写道: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哪里结束呢?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一直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把学习《诗经》、《尚书》等经典,看成了学习的开始,而从礼法入手才是穷究圣人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融会贯通的捷径,由此看来,荀子对学习礼法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学习经典之书。

  二,荀子从朴素的经验论出发,重视人们后天的努力

  荀子《劝学》首句提出:“学不可以已”,也就是说学习“礼”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有一刻地停止、废弃。他比喻说: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不要学螃蟹,而要学“用心专一”的蚯蚓。这显示出坚持不懈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文中他特别引用“蚓”与“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而蟹虽然有“六跪而二螯”,但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原因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通过旁征博引,并运用了大量比喻,让自己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接受。

  三、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劝学》篇中,荀子不仅提出学习要持之不断,而且也提出了事物从量变到质量的转换过程,而这个过程,或许是漫长的,但早晚会来到。文中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如果说积土成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兴风起雨就是一个质变的结果;如果说积水成渊是量的叠加,那么总有一天,会蛟龙腾出,吞云致雨;同样道理,君子坚持量的积善成德,也必然会有一个质的“圣心备焉。”

  所以从积跬步到至千里,从积小流,到成江海,字面看强调的是不舍之力,而实际上正是通过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才使人们认清了努力的终极目标,增强了不舍的动力。

  四、从实践论出发,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但更强调“行之”,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将认识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文中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在这里,先提出了思与学的关系。这是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引申,把“学”这一行动高于思也就是“和”之上;接着,又提出“知”与“行”的关系,如果说“跂而望”是为了知,那么“登高”就是行动,所谓坐而论道,不如知而行之。这也正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所提出的 “知行合一”;如果说“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那么“行”就是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劝学》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清新易明。

比如象文章开篇就写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在这里,作者用了四个例子:青蓝之色、冰水之感、木轮之曲、金利之变,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开篇之语,仿佛信手拈来,要言不烦,在滔滔不绝之中,给人启迪发人深思,不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